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柴侍御译文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沅江四处水路相通连接着武冈,送你远行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两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荫蔽、雨露润泽,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送柴侍御注解

1
通波:四处水路相通。
2
接:连接。
3
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4
离伤:离别的悲伤。
5
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送柴侍御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期间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这位柴侍御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诗人写下这首诗为他送行。

送柴侍御赏析

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也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前两句“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离伤”强压心底,不让自己的“离伤”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更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更加耐人寻味。

后两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运用灵巧的笔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也承接了一、二句,表达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单就他的绝句而论,写送别、留别的就不少,本首写得情文并茂,很有特色。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王昌龄
王昌龄[唐代]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更多

王昌龄的诗(共296首诗)
  • 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
    骆宾王骆宾王〔唐代〕
    年华开早律,霁色荡芳晨。
    城阙千门晓,山河四望春。
    御沟通太液,戚里对平津。
    宝瑟调中妇,金罍引上宾。
    剧谈推曼倩,惊坐揖陈遵。
    意气一言合,风期万里亲。
    自惟安直道,守拙忌因人。
    谈器非先木,图荣异后薪。
    揶揄惭路鬼,憔悴切波臣。
    玄草终疲汉,乌裘几滞秦。
    生涯无岁月,岐路有风尘。
    还嗟太行道,处处白头新。
  • 关山月·离离天际云
    李咸用李咸用〔唐代〕
    离离天际云,皎皎关山月。
    羌笛一声来,白尽征人发。
    嘹唳孤鸿高,萧索悲风发。
    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
    何当胡无人,荷戈朝凤阙。
  • 贫女·岂是昧容华
    长孙佐辅〔唐代〕
    岂是昧容华,岂不知机织。
    自是生寒门,良媒不相识。
  • 蝉·独蝉初唱古槐枝
    子兰子兰〔唐代〕
    独蝉初唱古槐枝,委曲悲凉断续迟。
    雨后忽闻谁最苦,异乡孤馆忆家时。
  • 登总持寺阁
    耿湋耿湋〔唐代〕
    今日登高阁,三休忽自悲。
    因知筋力减,不及往年时。
    草树还如旧,山河亦在兹。
    龙钟兼老病,更有重来期。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a7f0843ac9a7f08/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