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李白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 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寄崔侍御译文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身在宛溪的秋日寒霜之夜听着猿啼内心不尽的忧愁,离开家乡时间太长我如同一只失去缆船的小舟四处飘泊。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最为可怜的是我如孤雁独自南飞大海,于是羡慕双溪还知道向北而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崔侍御您屡次解下陈蕃之榻来招待我,我这匆匆过客却难以登临谢脁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此处您我别离就如同落叶飘飞,明朝在秋日的敬亭山下飞散而去。

寄崔侍御注解

1
去国:指离开长安。
2
不系舟:比喻漂泊不定。喻崔成甫之返湘阴。
3
双溪:在宣城东土山下。
4
高人:指崔成甫。
5
陈蕃:指宇文太守。
6
谢脁楼:在宜城县陵阳山上,为南齐诗人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7
敬亭:指敬亭山,在宣城县北,又名昭亭山。

寄崔侍御赏析

这首诗前二句点明地点、时间、事件和心境,以形象的画面,渲染出凄凉的氛围。秋夜是凄寒的,而降霜的秋夜尤为凄寒;离别是令人伤感的,而在离别之前的夜晚,目睹满地白霜,耳聆哀猿啼叫,则尤为伤感。诗人将离开故地称为“去国’’,见出诗人对宣城依恋之深;把将要开始的漫游比作“不系舟’’,显见诗人在此地只是短暂的停留;停留短而依恋深,烘托内心的矛盾、痛苦。

三、四两句紧承上文,进一步展示诗人的心境,因是孤雁“南”飞,故有“独怜”之叹;又由南飞之雁的孤独,转生“却羡双溪“北”流之感。这里,诗人通过一“南”一“北”,一“怜”一“羡”,曲折地表达了不愿南行,却只得南行;渴望北归,又无法北归的复杂情感。

五、六两句宕开一笔,借陈蕃故事突出友人崔成甫的一片盛情,同时,以“过客”回应篇首“不系舟”,表明诗人确是行色匆匆,竟连最爱登临的谢脁楼也难以光顾了。最后两句正面揭示题旨,用落叶为喻,点出明天一早就要和友人在秋天里的敬亭山分别了,其中寓有无限飘零之感,增添了全诗的悲凉色彩。

这首诗格调略显低沉,和诗人的特定遭遇和心情有关。从表现手法上看,全诗情思哀婉,而又含有清新、劲直之气,极耐人咀嚼品味。中间两联对仗严整,而又富有自然流走之势。结语处以形象化的比喻,境界清空、淡远,有不尽之思。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更多

李白的诗(共1617首诗)
  • 病愈寄友
    法振〔唐代〕
    哀乐暗成疾,卧中芳月移。
    西山有清士,孤啸不可追。
    捣药昼林静,汲泉阴涧迟。
    微踪与麋鹿,远谢求羊知。
  • 闲步
    韩偓韩偓〔唐代〕
    庄南纵步游荒野,独鸟寒烟轻惹惹。
    傍山疏雨湿秋花,僻路浅泉浮败果。
    樵人相见指惊麏,牧童四散收嘶马。
    一壶倾尽未能归,黄昏更望诸峰火。
  • 夜雨·九月三十日
    杜牧杜牧〔唐代〕
    九月三十日,雨声如别秋。
    无端满阶叶,共白几人头。
    点滴侵寒梦,萧骚着淡愁。
    渔歌听不唱,蓑湿棹回舟。
  • 秋霁寄远
    杜牧杜牧〔唐代〕
    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高树下山鸟,平芜飞草虫。
    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 卢溪道中
    李群玉李群玉〔唐代〕
    晓发潺湲亭,夜宿潺湲水。
    风篁扫石濑,琴声九十里。
    光奔觉来眼,寒落梦中耳。
    曾向三峡行,巴江亦如此。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a7b3a43ac9a7b3a/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