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孟浩然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水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泉声恋翠微。

过融上人兰若译文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水鸟飞。山上寺院屋内挂着僧衣,窗外没有人影,只听见山溪流水潺潺,各种鸟儿飞来飞去。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沿着山路往回走,消磨了半个黄昏,却突然听到晚钟声悠悠传来,仿佛与这山间的青翠岚气连成了一片。

过融上人兰若注解

1
翠微:青翠的山色,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

过融上人兰若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上山寺访友不遇,却被山中优美的自然景色所吸引,因而尽兴欣赏。过,访问之意;融,是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首句,通过山头禅室里挂着僧衣的细节,既点明了友人的身份、居处,也巧妙地暗示友人不在禅室里,写得干净利落。

次句紧承首句,指出“窗外无人”,也是静悄悄的。只听见山溪流水潺潺,溪上有各种鸟儿飞来飞去。诗人以溪声、鸟飞的声响和动态,反衬出山寺环境的清静。

接下去,第三句“黄昏半在下山路”,省略了主语,句法简洁。七个字兼有叙事、抒情、写景。“黄昏”,暗示诗人尽管访友不遇却兴致未减,已在山顶佛寺四周流连了大半天。“下山路”,说明此刻诗人正慢慢沿着山路往回走。“半在”,表明山路上景色也很幽美,因此自己把半个黄昏都消磨过去了。

“却听钟声连翠微”,“却”字,不仅起到转折句意的作用,还能使人想象诗人蓦然闻钟、回首驻足的情状。“钟声连翠微”五个字,以景物形象、色彩和声音收束全篇。因为作者凝神聆听着悠扬的晚钟声在深山里荡漾、萦绕,所以他感到钟声同这浮荡山间的青翠岚气连成一片。“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这一句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深情,就从这幅深山幽景中透露出来。

七绝诗篇幅短小,要求作者笔墨精炼。这首诗四句二十八个字,无一句、一字是多余的。摄取的景物虽不多,却显得丰富多彩。

作者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更多

孟浩然的诗(共456首诗)
  • 太湖诗·包山祠
    皮日休皮日休〔唐代〕
    白云最深处,像设盈岩堂。
    村祭足茗粣,水奠多桃浆。
    箘竿突古砌,薜荔绷颓墙。
    炉灰寂不然,风送杉桂香。
    积雨晦州里,流波漂稻粱。
    恭惟大司谏,悯此如发狂。
    命予传明祷,祗事实不遑。
    一奠若肸蚃,再祝如激扬。
    出庙未半日,隔云逢澹光。
    山雙山雙雨点少,渐收羽林枪。
    忽然山家犬,起吠白日傍。
    公心与神志,相向如玄黄。
    我愿作一疏,奏之于穹苍。
    留神千万祀,永福吴封疆。
  • 深院
    韩偓韩偓〔唐代〕
    鹅儿唼啑栀黄觜,凤子轻盈腻粉腰。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 寄衡岳僧
    怀素怀素〔唐代〕
    祝融高座对寒峰,云水昭丘几万重。
    五月衲衣犹近火,起来白鹤冷青松。
  • 种仙灵毗
    柳宗元柳宗元〔唐代〕
    穷陋阙自养,疠气剧嚣烦。
    隆冬乏霜霰,日夕南风温。
    杖藜下庭际,曳踵不及门。
    门有野田吏,慰我飘零魂。
    及言有灵药,近在湘西原。
    服之不盈旬,蹩躠皆腾鶱。
    笑忭前即吏,为我擢其根。
    蔚蔚遂充庭,英翘忽已繁。
    晨起自采曝,杵臼通夜喧。
    灵和理内藏,攻疾贵自源。
    拥覆逃积雾,伸舒委馀暄。
    奇功苟可征,宁复资兰荪。
    我闻畸人术,一气中夜存。
    能令深深息,呼吸还归跟。
    疏放固难效,且以药饵论。
    痿者不忘起,穷者宁复言。
    神哉辅吾足,幸及儿女奔。
  • 三愁·别家鬓未生
    曹邺曹邺〔唐代〕
    别家鬓未生,到城鬓似发。
    朝朝临川望,灞水不入越。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a799943ac9a7999/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