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登楼寄王卿译文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登上楼阁观景,攀上丛林览胜,只恨当年和我一起携手登楼,相约上山的王卿已经远去多时,景同而人已无。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面对着苍茫天空,滔滔大海,引起我无限情思。秋风吹拂的山下,传来断断续续的砧杵声。极目远眺,荆榛树丛莽莽一片,一望无际,几乎塞满了全郡的每一处。

登楼寄王卿注解

1
楚云沧海:指诗人在楚地,而王卿在海滨。
2
数家:极言人烟寥落。
3
砧杵:捣衣所用的工具。这里是砧杵声,指代秋声。

登楼寄王卿赏析

王卿是作者的好友,以前常一同攀林登山,赋诗抒怀,后来南北一方,作者对他非常挂念。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日,诗人独自攀山登楼,目睹四野一片荒凉景象,感慨万千,不由想起以往与王卿一同登高望远的情景,于是下了这首七绝。

首二句写寄诗之情。“踏阁攀林恨不同”,“踏阁”,即登上楼阁;“攀林”,即攀林登山。楼阁在山上,应是先登山后登楼阁,由于声调关系,这里颠倒来用。

秋日出游,本多感慨,现在又是独自登临,无好友在一起相与谈论,心情更觉怅惘,故而有“恨不同”的叹恨。“恨不同”,就是不能与好友王卿同游之恨。

“楚云沧海思无穷”,“楚云”,指南方,“沧海”,指北方。当时作者宦游江南,时值兵乱之后,与好友南北一方,关山阻隔,路遥途远,相思相望,颇感伤怀。“思无穷”三字,表现出了作者无限伤时和思友之情。

后两句目中所见的凄凉景象。“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秋山之下,只余稀落的几家人在捣洗衣服,人民已四处流亡,州中已空无人烟;寒雨之中,一郡但见荆棘丛生,不见稷黍。这两句表现出了兵乱后整个州郡民生凋敝、田园荒芜的凄凉景象。

诗人乃一州的长官,身负养民、保民、安民之责,目睹这种凄凉景象,内心十分痛苦。他在《京师叛乱寄诸弟》诗中说:“忧来上北楼”,在《寄李儋元锡》诗中说:“邑有流亡愧俸钱”,都流露了这一思想。

在唐人诗中,登览诗在写法上一般多先写登览所见之景,然后抒情。这首诗恰恰相反,它是先抒情,后写登览所见之景。以景作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自有其高妙之处。

韦应物写过许多山水诗,诗中常有民生疾苦的反映,这是与孟浩然、王维等人的山水诗不同之处。在他的山水诗中,山水田园不尽是恬静而安谧,而是不时可见劳动人民的辛酸。从这首诗以及《广德中洛阳作》、《始至郡》等诗中均不难看出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白居易《与元九书》说韦应物的诗“才丽之外,颇近兴讽”,正是就这类作品而言的。

作者简介

韦应物
韦应物[唐代]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更多

韦应物的诗(共776首诗)
  • 战城南
    曹邺曹邺〔唐代〕
    千金画阵图,自为弓剑苦。
    杀尽田野人,将军犹爱武。
    性命换他恩,功成谁作主?
    凤凰楼上人,夜夜长歌舞。
  • 至后·冬至至后日初长
    杜甫杜甫〔唐代〕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 淘金碛
    王周王周〔唐代〕
    画船晚过淘金碛,不见黄金惟见石。
    犹恐黄金价未高,见得锱铢几多力。
  • 平声·涔涔将经旬
    皮日休皮日休〔唐代〕
    涔涔将经旬,昏昏空迷天。
    鸬鹚成群嬉,芙蓉相偎眠。
    鱼通蓑衣城,帆过菱花田。
    秋收吾无望,悲之真徒然。
  • 谒仙观二首
    马戴马戴〔唐代〕
    我生求羽化,斋沐造仙居。
    葛蔓没丹井,石函盛道书。
    寒松多偃侧,灵洞遍清虚。
    一就泉西饮,云中采药蔬。
    山空蕙气香,乳管折云房。
    愿值壶中客,亲传肘后方。
    三更礼星斗,寸匕服丹霜。
    默坐树阴下,仙经横石床。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a753243ac9a7532/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