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李白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杜陵绝句译文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向南登上杜陵,北望五陵。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落日的映照使得秋水显得格外明亮,太阳余晖在远山中间慢慢消失。

杜陵绝句注解

1
杜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为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位于渭水南岸。
2
五陵:汉高祖葬长陵,惠帝葬安陵,景帝葬阳陵,武帝葬茂陵,昭帝葬平陵,均在渭水北岸,今陕西省咸阳市附近。五陵,后来多指豪门贵族聚居之地,也指豪门贵族。
3
秋水:秋天的河水,这里指渭河水,位于今陕西省境内。
4
流光:流动的光彩或光线。

杜陵绝句赏析

这首诗突出了李白创作融情于景的特点,语言简练,通俗易懂。

首句“南登杜陵上”中,“南”字首先点明了作者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指出杜陵的位置位于渭水南岸。第二句“北望五陵间”把作者从南岸看到的风景刻画出来。两句一南一北,互作映衬。这两句不仅写出了作者的位置,还为下两句所写的事物做了铺垫。作者站在杜陵上,登高望远,不仅看到了对岸的五陵,还看到了眼前壮阔的渭河,还有远处连绵的群山。第三句“秋水明落日”中的“秋”字点出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明”字在这里应该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使动用法,翻译作“使……明”,这句话的意思是:由于秋水的映照,使得落日光线更加明亮。表面看是写落日的景观,实则含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单从句面上看,很难理解这层意思,但若结合作者创造此诗时的背景就不难理解。

此诗作于唐天宝二年秋,此时正是诗人第二次入长安。这次诗人得到皇上的恩宠,待诏翰林,是政治上最风光的一段时期。这期间,诗人与诸多好友游历山水,沉浸在江山美景和佳茗陈酿之中。然而由于诗人性格孤傲,不与朝中奸佞之辈同流合污,不久便遭到谗谤。所以,诗中作者虽在描写景物,但其实是对自己当下境遇的描述。末句“流光灭远山”中“流光”指流动的光。渭水流动,使倒映在水中的El光也忽明忽暗,闪烁不定,自然远处的群山也会随着日光的流动而显得若隐若现。这句同上旬一样,在景物描写背后暗藏了作者回归山林的思想。古人尤其是才华横溢的人,如果怀才不遇或在官场上遇到排挤,都会产生隐居山林的想法。李白此时受到谗谤,不免会产生隐居的念头,所以“远山”在他这首诗中就不只是个普通的景物了。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更多

李白的诗(共1617首诗)
  • 江上
    张九龄张九龄〔唐代〕
    长林何缭绕,远水复悠悠。
    尽日馀无见,为心那不愁。
    忆将亲爱别,行为主恩酬。
    感激空如此,芳时屡已遒。
  • 题玉芝双奉院
    顾在镕〔唐代〕
    入门如洞府,花木与时稀。
    夜坐山当户,秋吟叶满衣。
    犬随童子出,鸟避俗人飞。
    至药应将熟,年年火气微。
  • 咏痴
    吴人〔唐代〕
    榆儿复榆妇,造屋兼造车。
    十七八九夜,还书复借书。
  • 题仇处士郊居(处士弃官卜居)
    杜荀鹤杜荀鹤〔唐代〕
    江南景簇此林亭,手板蓝裾自可轻。
    洞里客来无俗话,郭中人到有公情。
    闲敲岩果呼猿接,时钓溪鱼引鹤争。
    笑我有诗三百首,马蹄红日急于名。
  • 长安送友人之黔南
    薛能〔唐代〕
    衡岳犹云过,君家独几千。
    心从贱游话,分向禁城偏。
    陆路终何处,三湘在素船。
    琴书去迢递,星路照潺湲。
    台镜簪秋晚,盘蔬饭雨天。
    同文到乡尽,殊国共行连。
    后会应多日,归程自一年。
    贫交永无忘,孤进合相怜。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a747143ac9a7471/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