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先秦]佚名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
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
于嗟乎,不承权舆!

权舆译文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唉我呀!曾客居华馆大屋,如今每顿饭供应都不丰富。可叹啊!待遇远不如当初!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呜呼哉!曾经餐餐多美好,如今每天挨饿顿顿吃不饱。可怜啊!远远不如从前好!

权舆注解

1
权舆:本指草木初发,引申为起始,见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2
於:叹词。大的食器。夏,大;“握,具也。丰盛。悲叹声。
3
承:继承。古代青铜或陶制圆形食器。

权舆赏析

《权舆》一诗,通过礼饩今昔薄厚悬殊,刺秦君养士不终。魏源以为“《权舆》诗人其冯谖之流乎”(《诗古微》),所比甚为贴切。《毛诗序》云:“《权舆》,刺康公也。忘先君之旧臣,与贤者有始而无终也。”虽有坐实之弊,亦不为误。  诗两章结构相同,在反覆咏叹中见“低徊无限”(吴闿生《诗义会通》引旧评)之情,感慨秦康公不能礼待贤者。诗首句即以慨叹发语,让听者有“不提倒也罢了,提起两眼泪汪汪”的心理预设,作者以下提及的今昔强烈对比就显得自然而不突兀。过去的日子里大碗吃饭、大碗吃肉,而如今是每顿供应的饭菜都非常简约,几乎到了吃不饱的程度,前后待遇悬殊,让人难以承受。其实,饮食上的一点变化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由此反映出的贤者在国君心目中的位置。嬴秦为求霸业,多有好养游士食客之君主(参见秦李斯所作《谏逐客书》),其中秦穆公便是较为突出的一位。他取由余于戎,获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枝于晋,并且屡败犹用孟明,善马以养勇士,一时间四方游士,望风奔秦。及至穆公死,其子康公立,忘旧弃贤,使游侠之士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诗人在此背景下,唱出这首嗟叹的歌,确实可以证史,“六经皆史”,由此可见。  诗的前后两章虽然相近,但些微变化间显示出歌唱者前后待遇的落差之大,第一章里提及的变化还只是从大碗饭食到每食无余,到第二章里已经从“每食四簋”到“每食不饱”了,于是作者一唱三叹,“于嗟乎!不承权舆”,这嗟叹声中充满了失望和希望:对遭受冷遇的现实的失望和对康公恢复先王礼贤下士之风的希望。从诗中无法看到诗作者慨叹之后待遇能否得到改变,但从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的战国齐孟尝君食客冯谖身上或可看到他的影子。  陈继揆《读诗臆补》云:“秦上首功,简贤弃士。《权舆》一诗,其逐客坑儒之渐欤?楚穆生因礼酒不设而去。唐明皇时,薛令之为东宫诗曰:‘朝日上团圆,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捥,羹稀箸易宽。’遂去。两贤其得诗人《权舆》之旨者!”他的这番话似乎可以使读者对《权舆》的意义与影响有更深的理解。

佚名的诗(共28987首诗)
  • 《观别者》
    青青杨柳陌。
    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
    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
    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
    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
    从此谢亲宾。
    挥涕逐前侣。
    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
    时见起行尘。
    吾(一作余)亦辞家久(一作者)。
    看之泪满巾。
    查看译文
  • 《跋林和靖手书所作三十聊》
    唐人作诗先作聊,一聊一句名几年。
    后来作者如崩川,去年百里无洄沿。
    又如商鞅坏井田,夷封沟洫开陌阡。
    吟哦一变成号颠,秦张功甫出此编。
    我读未竟心犁然,借归手抄家自傅。
    藏之箧笥待后贤,庶万有一唐风还。
    查看译文
  • 《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查看译文
  • 《五十言怀诗》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查看译文
  • 《自题一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查看译文
  • 二子乘舟
    佚名佚名〔先秦〕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 勾践灭吴
    佚名佚名〔先秦〕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
    “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
    “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勾践曰: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
    “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
    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
    越国之宝器毕从!
    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
    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
    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
    “不可!
    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
    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
    员闻之:
    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
    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
    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
    “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
    “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
    今已服矣,又何求焉?
    ”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
    吊有忧,贺有喜;
    送往者,迎来者;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
    “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
    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
    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生三人,公与之母;
    生二子,公与之饩。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支子死,三月释其政;
    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有的哺为“饣”偏旁)也,无不歠也:
    必问其名。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勾践辞曰:
    “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请姑无庸战。
    ”父兄又请曰:
    “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请复战!
    ”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
    “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今寡人将助天灭之。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
    如此,则有常赏。
    进不用命,退则无耻;
    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夫差行成,曰;
    “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勾践对曰:
    “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
    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
    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
    ”夫差对曰:
    “寡人礼先壹饭矣,君若不忘周室而为敝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君若曰:
    『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
    』寡人请死,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
    越君其次也!
    ”遂灭吴。
  • 隰有苌楚
    诗经诗经〔先秦〕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
    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
    乐子之无室。
  • 北门
    佚名佚名〔先秦〕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
    终窭且贫,莫知我艰。
    已焉哉!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谪我。
    已焉哉!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
    已焉哉!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 西北有高楼
    佚名佚名〔先秦〕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a47fb43ac9a47fb/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