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先秦]左丘明

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
  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
“不可,则听客之所为。
”  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
“必以肖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
”对曰:
“肖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
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
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
且是以不孝令也。
诗曰: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
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
故诗曰:
‘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
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
其晋实有阙。
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
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
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
诗曰:
‘布政优优,百禄是遒。
’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
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
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以犒从者;
畏君之震,师徒桡败。
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稷,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
子又不许,请收合馀烬,背城借一。
敝邑之幸,亦云从也;
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
’”

齐国佐不辱命译文

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晋军追赶齐军,从丘舆进入齐国境内,攻打马陉。

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不可,则听客之所为。”齐顷公派宾媚人将纪国的炊器、玉磐赠送给晋国,并归还鲁、卫两国的土地。“不行,就任凭他们所为。”

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肖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对曰:“肖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以犒从者;畏君之震,师徒桡败。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稷,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子又不许,请收合馀烬,背城借一。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宾媚人送上礼物,晋国人郤克不答应,说:“必须以萧同叔的女儿做人质,同时使齐国境内的田亩全部改为东西向。”宾媚人回答说:“萧同叔的女儿不是别人,是敝国国君的母亲。如果以对等相待,也就是晋国国君的母亲。您向诸侯颁布天子的命令,却说一定要人家的母亲做人质作为凭信,将何以对天子之命?而且这是以不孝来命令诸侯。《诗经·大雅·既醉》说:‘孝子的心从不衰竭,永远赐福于你的同类。’如果以不孝命令诸侯,恐怕不是施恩德于同类吧?先王划定天下的疆界,治理天下的道路,河流,考察土性所宜而分派它们的利益。所以《诗经·小雅·信南山》说:‘我划定疆界,治理沟垄,朝南朝东修起田埂。’现在您划分和治理诸侯的土地,却说‘全部将田垄改为东西向’就完了,只顾有利于您的战车出入,不顾土性所宜,恐怕不是先王的遗命吧?违反先王就是不义,怎么做诸侯的领袖?恐怕晋国的确有过错。四王统一天下的时候,树立德行,帮助实现大家的共同愿望。五伯称霸诸侯的时候,勤劳王事,安抚诸侯,奉行天子的命令。现在您却谋求会合诸侯,以满足无止境的贪欲。《诗经·商颂·长发》说:‘施政宽和,百福聚集。’您实在不肯宽大,从而抛弃各种福禄,这对诸侯有什么害处呢?如果您不同意,敝国国君命令使臣,已有言辞在先了,说:‘您率领贵国国君的军队光临敝国,敝国以微薄的兵赋来犒劳您的随从。由于畏惧贵国国君的威严,军队遭到了挫败。承蒙您为求取齐国的福佑,不灭绝它的社稷,使它继续同贵国保持旧日的友好关系,敝国决不敢吝惜先君这些破旧的器物和土地。您又不答应。那就请允许我们收集残余,在敝国城下决一死战。即使敝国侥幸取胜,也要服从贵国;倘若不幸战败,敢不完全听从贵国的命令?’”

齐国佐不辱命注解

1
丘舆:地名,齐国境内,在今山东益都县内。
2
马陉:地名,齐邑名,在益都县的西南。
3
宾媚人:齐国上卿,即国佐。
4
赂:赠送财物。
5
甗:读音yǎn,陶器,甑的一种,是一种礼器。
6
玉磬:乐器。古国名。为齐所灭。纪甗玉磬,是齐灭纪时所得到的珍宝。
7
肖同叔子:肖,小国名;
8
同叔:国王的名称;子,女儿。萧君同叔的女儿,即齐顷公的母亲。国境内。
9
尽东其亩:田地垄亩全改为东西向,道路沟渠也相应地变为东西向,因为齐、晋东西相邻,这样一改,以后晋国的兵车过入齐境便于通行。古代田亩制,一亩宽一步,长百步,有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不同。
10
王命:先王以孝治天下的遗命。先王,已去世的君王。指划分疆界和沟渠小路。缺点,过失。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满足的意思。共同的欲望。有三代之五伯,有春秋之五伯。“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韦,周伯齐桓、晋文。“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齐桓、晋文、秦缪、宋襄、楚庄。”二说不同。据国佐对晋人言,其时楚庄之卒甫二年,不当遂列为五。从事于王命。和缓宽大的样子。百福,百种福禄。聚。
11
辞:言词,话。
12
腆:丰厚。
13
桡:火灰。指残余的军队。
14
背城借一:背靠着城,再打一仗。意即在城下决一死战。

齐国佐不辱命简析

  晋齐鞌之战齐军败绩,齐国佐奉命出使求和,但面对郤克得苛刻条件,他从容不迫逐条驳斥,并且用齐顷公的口气——虽然国君已经交代有最后的底线,但并未如此明晰地表态齐国尚愿一搏——若无和解的可能,则破釜沉舟奉陪到底!这十足底气,只能源于齐国的实力。这是国佐​外交最坚实的后盾。但是他说辞的逻辑无懈可击,果然是不辱使命!

作者简介

左丘明
左丘明[先秦]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更多

左丘明的诗(共37首诗)
  •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小惠未徧一作“未遍”,通假字)
    查看译文
  •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查看译文
  • 《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
    大都不过参[通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
    “姜氏欲之,焉辟[通避]害?
    ”对曰:
    “姜氏何厌[通餍]之有!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公曰: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通毋]生民心。
    ”公曰:
    “无庸,将自及。
    ”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
    “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
    “不义不暱(昵),厚将崩。
    ”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
    “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
    “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通悌],故不言弟;
    如二君,故曰“克”;
    称郑伯,讥失教也;
    谓之郑志。
    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
    “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颍考叔曰:
    “敢问何谓也?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
    “君何患焉?
    若阙[通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公从之。
    公入而赋: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
    “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
    “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
    ‘孝子不匮,永锡[通赐]尔类。
    ’其是之谓乎!
    查看译文
  • 《周郑交质》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王贰于虢,郑伯怨王。
    王曰:
    “无之。
    ”故周郑交质。
    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
    秋,又取成周之禾。
    周郑交恶。
      君子曰: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
    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
    《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查看译文
  • 《石碏谏宠州吁》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
    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
    又娶于陈,曰厉妫。
    生孝伯,蚤死。
    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
    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石碏谏曰:
    “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骄奢淫佚,所自邪也。
    四者之来,宠禄过也。
    将立州吁,乃定之矣;
    若犹未也,阶之为祸。
    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
    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
    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
    君人者,将祸是[通“事”]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弗听。
      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
    桓公立,乃老。
    查看译文
  • 土冠辞
    佚名〔先秦〕
    令月吉日。
    始加元服。
    弃尔幼志。
    顺尔成德。
    寿考惟祺。
    介尔景福。
    吉月令辰。
    乃申尔服。
    敬尔威仪。
    淑慎尔德。
    眉寿万年。
    永受胡福。
    以岁之正。
    以月之令。
    咸加尔服。
    兄弟具在。
    以成厥德。
    黄耇无疆。
    受天之庆。
    甘醴惟厚。
    嘉荐令芳。
    拜受祭之。
    以定尔祥。
    承天之休。
    寿考不忘。
    旨酒既清。
    嘉荐禀时。
    始加元服。
    兄弟具来。
    孝友时格。
    永乃保之。
    旨酒既清。
    嘉荐伊脯。
    乃申尔服。
    礼仪有序。
    祭此嘉爵。
    承天之祜。
    旨酒令芳。
    笾豆有楚。
    咸加尔服。
    肴升折沮。
    承天之庆。
    受福无疆。
    礼仪既备。
    令月吉日。
    昭告尔字。
    爰字孔嘉。
    髦士攸宜。
    宜之于假。
    永受保之。
  • 南山
    佚名〔先秦〕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
    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
    鲁道有荡,齐子庸止。
    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蓺麻如之何?
    衡从其亩。
    取妻如之何?
    必告父母。
    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
    匪斧不克。
    取妻如之何?
    匪媒不得。
    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 杕杜
    诗经诗经〔先秦〕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
    独行踽踽。
    岂无他人?
    不如我同父。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
    独行茕茕。
    岂无他人?
    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 民劳
    佚名〔先秦〕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无纵诡随,以谨无良。
    式遏寇虐,憯不畏明。
    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
    惠此中国,以为民逑。
    无纵诡随,以谨惛怓。
    式遏寇虐,无俾民忧。
    无弃尔劳,以为王休。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
    惠此京师,以绥四国。
    无纵诡随,以谨罔极。
    式遏寇虐,无俾作慝。
    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民亦劳止,汔可小愒。
    惠此中国,俾民忧泄。
    无纵诡随,以谨丑厉。
    式遏寇虐,无俾正败。
    戎虽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劳止,汔可小安。
    惠此中国,国无有残。
    无纵诡随,以谨缱绻。
    式遏寇虐,无俾正反。
    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 丘中有麻
    诗经诗经〔先秦〕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
    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
    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a46dd43ac9a46dd/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