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先秦]佚名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鲁侯戾止,言观其旂。
其旂茷茷,鸾声哕哕。
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
鲁侯戾止,其马蹻蹻。
其马蹻蹻,其音昭昭。
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
鲁侯戾止,在泮饮酒。
既饮旨酒,永锡难老。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穆穆鲁侯,敬明其德。
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
既作泮宫,淮夷攸服。
矫矫虎臣,在泮献馘。
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济济多士,克广德心。
桓桓于征,狄彼东南。
烝烝皇皇,不吴不扬。
不告于訩,在泮献功。
角弓其觩。
束矢其搜。
戎车孔博。
徒御无斁。
既克淮夷,孔淑不逆。
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
食我桑<
黑甚>
,怀我好音。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
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泮水译文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其旂茷茷,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兴高采烈地赶赴泮宫水滨,采撷水芹菜以备大典之用。我们伟大的主公鲁侯驾到,远远看见旗帜仪帐空翻影。只见那旌旗飘飘迎风招展,车驾鸾铃声声响悦耳动听。无论小人物还是达官显贵,都跟着鲁侯一路迤逦而行。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蹻蹻。其马蹻蹻,其音昭昭。载色载笑,匪怒伊教。兴高采烈地赶赴泮宫水滨,采撷水中藻以备大典之用。我们伟大的主公鲁侯驾到,只见他的坐骑是那样强盛。只见他的坐骑是那样强盛,他讲话的声音又悦耳动听。他满脸和颜悦色满脸笑容,不怒自威教化百姓树新风。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兴高采烈地赶赴泮宫水滨,采撷凫葵菜以备大典之用。我们伟大的主公鲁侯驾到,在宏伟的泮宫里饮酒相庆。他开怀畅饮着甘甜的美酒,祈盼上苍赐予他永远年轻。通往泮宫的长长官道两侧,大批的淮夷俘虏跪拜相迎。

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允文允武,昭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我们伟大的主公鲁侯君王,庄敬恭谨展示出品德高尚,庄敬清慎保持严整的形象,不愧天下百姓的风范榜样。他既能教化又能卫国开疆,把列祖伟大事业继承发扬。同时也没有不孝不敬之失,理所当然要得到福禄祯祥。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我们勤勉的主公鲁侯君王,庄敬恭谨展示出品德高尚,先是筹划修建宏伟的泮宫,接着又发兵淮夷束手臣降。那一群勇猛如虎的将士们,泮宫水滨献俘大典正奔忙。那些贤良如皋陶的文臣们,筹备献俘大典聚在泮水旁。

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桓桓于征,狄彼东南。烝烝皇皇,不吴不扬。不告于訩,在泮献功。鲁国上下济济一堂众臣工,倾力推广我王的善意德政。威武之师坚定地踏上征程,一鼓作气把东南淮夷平定。文臣武将生龙活虎气势盛,但大家既不喧嚣也不高声,不跑官要官也不抢功争名,都来泮宫献俘奏捷展战功。

角弓其觩。束矢其搜。戎车孔博。徒御无斁。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尔犹,淮夷卒获。战士们把角弓挽得曲曲弯,蝗群般的羽箭射得嗖嗖响;冲阵的兵车坚固而又宽大,步兵车兵连续作战不歇晌。威武之师很快征服了淮夷,淮夷上下齐归顺不敢相抗。因为坚持了你的战略决策,才有淮夷土地最终入我囊。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葚,怀我好音。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本为恶声鸟如今却翩翩飞,栖居起落在我泮宫的树林。它既然吃了我的甜美桑葚,当然要感念我的仁爱之心。野蛮的淮夷既已臣服我国,忙不迭地前来献宝把贡进,这些宝物有美玉巨龟象牙,还有南方出产的大宗黄金!

泮水注解

1
泮水:水名。
2
思:发语词。
3
薄:语助词,无义。水中的一种植物,即水芹菜。
4
戾:临。
5
止:语尾助词。语助词,无义。绘有龙形图案的旗帜。飘扬貌。通“銮”,古代的车铃。铃和鸣声。指随从官员职位不分大小尊卑。鲁公,亦指诗中的鲁侯。行走。水中植物名。马强壮貌。指声音洪亮。指容颜和蔼。
6
伊:语助词,无义。
7
茆:即今言莼菜。
8
旨酒:美酒。
9
锡:同“赐”,此句相当于“万寿无疆”意。
10
道:指礼仪制度等。
11
丑:恶,指淮夷。
12
穆穆:举止庄重貌。
13
敬:努力。
14
允:信,确实。
15
昭假:犹“登遐”,升天。
16
烈:同“列”,列祖,指周公旦、鲁公伯禽。
17
孝:同“效”。
18
祜:福。
19
明明:同“勉勉”。
20
淮夷:淮水流域不受周王室控制的民族。
21
攸:乃。
22
矫矫:勇武貌。
23
馘:古代为计算杀敌人数以论功行赏而割下的敌尸左耳。
24
淑:善。
25
皋陶:相传尧时负责刑狱的官。
26
桓桓:威武貌。
27
狄:同“剔”,除。
28
烝烝皇皇:众多盛大貌。
29
吴:喧哗。
30
扬:高声。讼,指因争功而产生的互诉。
31
角弓:两端镶有兽角的弓。
32
觩:弯曲貌。
33
束矢:五十支一捆的箭。
34
搜:多。
35
孔:很。
36
博:宽大。
37
徒:徒步行走,指步兵。
38
御:驾御马车,指战车上的武士。
39
斁:厌倦。
40
淑:顺。
41
逆:违。此句指鲁国军队。
42
式:语助词。无义。
43
固:坚定。
44
犹:借为“猷”,谋。
45
获:克。
46
鸮:鸟名,即猫头鹰,古人认为是恶鸟。
47
怀:归,此处为回答意。
48
憬:觉悟。
49
琛:珍宝。
50
元龟:大龟。
51
象齿:象牙。
52
赂:通“璐”,美玉。

泮水赏析

此诗的主题,《毛诗序》曰:“颂僖公能修泮宫也。”朱熹《诗集传》曰:“此饮于泮宫而颂祷之辞也。”方玉润《诗经原始》曰:“受俘泮宫也。”此诗写受俘泮宫,颂美僖公能修文德。

古代治兵,有受俘之礼,《左传·隐公五年》:“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又《春秋·襄公十三年》:“公至自伐郑。”《左传》:“以饮至之礼,伐还告庙也。”此诗正是围绕饮至,歌颂鲁侯的。诗中泮宫,历来说者不一,清人戴震《毛郑诗考证》所说近是:鲁有泮水,作宫其上,故它国绝不闻有泮宫,独鲁有之。泮宫也者,其鲁人于此祀后稷乎?鲁有文王庙,称周庙,而郊祀后稷,因作宫于都南泮水上,尤非诸侯庙制所及。宫即水为名,称泮宫。《采蘩》(蘩fán)篇传云:“宫,庙也。”是宫与庙异名同实。《礼器》曰:“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頖宫()。”郑注云:“告后稷也。告之者,将以配天。”然则诗曰:“从公于迈”,曰:“昭假烈祖,靡不有孝”,明在国都之外,祀后稷地,曰“献馘(馘guó)”、“献囚”、“献功”,盖鲁于祀后稷之时,亦就之赏有功也。不过,不是“于祀后稷之时,亦就之赏有功”,而是在泮宫行受俘之礼,兼有祀祖之事。再者,泮宫即是《閟宫》中的閟宫(閟bì)和新庙,此不具论。

诗前三章叙述鲁侯前往泮水的情况,每章以“思乐泮水”起句,作者强调由于鲁侯光临而产生的快乐心情。“采芹”、“采藻”、“采茆”是为祭祀作准备,芹、藻、茆皆()用于祭祀,《周礼·天官·醢人》(醢hǎi):“朝事之豆,其实……茆菹麇臡(茆máo菹zū麇jūn臡ní)……加豆之实,芹菹兔醢……”《召南·采苹》也有采藻用于“宗室牖下”,皆为明证。第一章没有正面写鲁侯,写的是旗帜飘扬,銮声起伏,随从者众多,为烘托鲁侯出现而制造的一种热闹的气氛和尊严的声势。第二章直接写鲁侯来临的情况,他的乘马非常健壮,他的声音非常嘹亮,他的面容和蔼而带微笑,他不是生气而是在教导自己的臣民,从服乘、态度体现出君主的特别身份。第三章突出“在泮饮酒”,并以歌颂鲁侯的功德,一方面祝福他“永锡难老”,万寿无疆;另一方面则说明这是凯旋饮至,表明鲁侯征服淮夷的功绩。

第四、五两章颂美鲁侯的德性。前一章主要写文治。鲁侯举止庄重,神情肃穆,因此成为臣民仰望的准则。因为是“告庙”,诗人对庙貌而想先人,鲁国的先祖周公旦、鲁公伯禽既有文治又有武功,僖公凯旋饮至,正是对先祖的继承,是效法前人的结果。后一章主要写武功。作泮宫本属文治,却是成就武功的保证,鲁侯虽不必亲上战场,因为修明德性,恢复旧制,所以使将士们在战争中赢得了胜利。他们在泮水献上斩获的敌人左耳,并能精细详明地审讯敌人,献上活捉的俘虏。

第六、七两章写征伐淮夷的鲁国军队。前一章是写出征获胜,武士能发扬推广鲁侯的仁德之心,尽管战争是残酷的,但在鲁人看来,这是对敌人的驯化,是符合仁德的。回到泮水,将士献功,没有人为争功而冲突,写的是武功,但文治自在其中。后一章写军队获胜后情况,武器极精,师徒甚众,虽克敌有功,但士无骄悍,又纪律严明,不为暴虐,“孔淑不逆”,所以败者怀德,淮夷卒获。

最后一章写淮夷——被征服者,以鸮为兴,引出下文。鸮,即猫头鹰,为恶鸟,比喻恶人,但它飞落泮林,食我桑椹,怀我好音。所以淮夷感悟,前来归顺,贡献珍宝。

淮夷生活在当时的淮水一带,不受周王朝所封,对周王朝诸侯造成威胁,所以,各诸侯国曾多次征伐,《左传·僖公十三年(前647年)》载僖公与齐、宋、陈、卫、郑、许、曹“会于咸,淮夷病杞故。”又,公元前644年(鲁僖公十六年)与齐、宋、陈、卫、郑、许、邢、曹“会于淮,谋鄫(鄫zēng),且东略也”。这几次战役,虽然战功不大,但鲁是个积弱之国,能累次出师,争伯中原,所以鲁人寄望僖公,肆情歌颂。

孙鑛(鑛kuàng)评此诗云:“大体宏赡,然造语却入细,叙事甚精核有致。前三章近《风》,后五章近《雅》。”(陈子展《诗经直解》引)就艺术上说确乎如此;但刘瑾谓此诗“言不无过实,要当为颂祷之溢辞也”(吴闿生《诗义会通》引),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夸饰》篇特将末章首四句“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椹,怀我好音”作为修辞夸饰的例证之一,说明此篇的夸耀很有些过当,读者当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

佚名的诗(共28987首诗)
  • 《观别者》
    青青杨柳陌。
    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
    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
    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
    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
    从此谢亲宾。
    挥涕逐前侣。
    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
    时见起行尘。
    吾(一作余)亦辞家久(一作者)。
    看之泪满巾。
    查看译文
  • 《跋林和靖手书所作三十聊》
    唐人作诗先作聊,一聊一句名几年。
    后来作者如崩川,去年百里无洄沿。
    又如商鞅坏井田,夷封沟洫开陌阡。
    吟哦一变成号颠,秦张功甫出此编。
    我读未竟心犁然,借归手抄家自傅。
    藏之箧笥待后贤,庶万有一唐风还。
    查看译文
  • 《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查看译文
  • 《五十言怀诗》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查看译文
  • 《自题一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查看译文
  • 虞师晋师灭夏阳
    谷梁赤谷梁赤〔先秦〕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
    虞无师,其曰师,何也?
    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
    其先晋何也?
    为主乎灭夏阳也。
    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
    灭夏阳而虞、虢举矣。
    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
    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
    “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
    ”公曰:
    “此晋国之宝也。
    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
    ”荀息曰:
    “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
    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
    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
    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
    ”公曰:
    “宫之奇存焉,必不使也。
    ”荀息曰:
    “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
    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
    少长于君,则君轻之。
    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
    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
    ”公遂借道而伐虢。
    宫之奇谏曰:
    “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
    ”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
    宫之奇又谏曰:
    “语曰:
    ‘唇亡齿寒。
    ’其斯之谓与!
    ”挈其妻、子以奔曹。
    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
    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
    “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 楚狂接舆歌
    先秦无名〔先秦〕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
  • 松柏歌
    佚名佚名〔先秦〕
    松邪柏邪。
    住建共者客邪。
  • 谷风
    佚名佚名〔先秦〕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黾葑黾菲,无以下体?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
    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宴尔新昏,不我屑矣。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 宋人及楚人平
    公羊高公羊高〔先秦〕
    外平不书,此何以书?
    大其平乎己也。
    何大其平乎己?
    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
    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
    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
    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
    司马子反曰:
    “子之国何如?
    ”华元曰:
    “惫矣!
    ”曰:
    “何如?
    ”曰:
    “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司马子反曰:
    “嘻!
    甚矣,惫!
    虽然,吾闻之也,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
    是何子之情也?
    ”华元曰:
    “吾闻之:
    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
    ”司马子反曰:
    “诺,勉之矣!
    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
    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
    ”揖而去之。
      反于庄王。
    庄王曰:
    “何如?
    ”司马子反曰:
    “惫矣!
    ”曰:
    “何如?
    ”曰:
    “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庄王曰:
    “嘻!
    甚矣,惫!
    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
    ”司马子反曰:
    “不可。
    臣已告之矣,军有七日之粮尔。
    ”庄王怒曰:
    “吾使子往视之,子曷为告之?
    ”司马子反曰:
    “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
    是以告之也。
    ”庄王曰:
    “诺,舍而止。
    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尔。
    ”司马子反曰:
    “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尔。
    ”庄王曰:
    “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
    吾亦从子而归尔。
    ”引师而去之。
    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
    此皆大  夫也。
    其称“人”何?
    贬。
    曷为贬?
    平者在下也。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a407a43ac9a407a/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