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译文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注解

1
山尖:山峰。
2
无限风光:极其美好的风景。
3
占:占有,占据。
4
采:采取,这里指采取花蜜。
5
甜:醇香的蜂蜜。。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背景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罗隐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作者心灰意冷,后又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产生的愤懑,这可能是罗隐作出这首讽喻不劳而获者的《蜂》的原因。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赏析

该诗通过吟咏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表现了罗隐对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思考。

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不论”“无限”,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尽风光”,简单写来看似平平无奇,纯行直白,几乎是欣赏、夸赞的口吻,实则是匠心独运,先扬后抑,为下文的议论做出了铺垫。

后两句紧乘“蜜蜂”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一声叹息。同时也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呢?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里,为的正是那些不劳而获、占据高位、手握重权的剥削者,此中的讽意不言而明。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控诉了那些沉迷利禄之人,感喟良久之余不禁又对广大的劳苦人民产生了矜惜怜悯之情,在为劳动人民鸣冤叫屈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久沉下僚、大志难伸的境遇予以反省,表达对唐末朋党倾轧、宦官专权、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更深的痛恨之情。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贡献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简介

罗隐
罗隐[唐代]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更多

罗隐的诗(共706首诗)
  •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查看译文
  • 《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查看译文
  • 《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查看译文
  • 《雪》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查看译文
  •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查看译文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9da7443ac99da74/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