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紫薇花译文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我在丝纶阁值班,没什么文章可写,周围一片寂静只听到钟鼓楼上刻漏的滴水声,时间过得太慢了。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在这黄昏的寂寞中,我一个人孤独地坐着,谁来和我作伴呢?惟独紫薇花和我这个紫微郎寂然相对。

紫薇花注解

1
紫薇花:落叶亚乔木,夏季开红紫色的花,秋天花谢。指替皇帝撰拟诏书的阁楼。古时用来滴水计时的器物。唐代官名,指中书舍人,因中书省曾改名紫微省,取天文紫微垣为义,故称。

紫薇花赏析

这首诗中所写的丝纶阁、钟鼓楼,既表现了宫廷的特色,也指出了诗人“独坐”的原因是正在宫中值班。黄昏的皇宫是一个寂静的世界,令人感到沉闷而百无聊赖,仿佛时间的流逝也变得缓慢。但是按照规矩,值班的官员不能四下走动,这更将诗人困在了一个相对局促的环境里。在诗中所描绘的这一天,诗人没有什么需要处理的公务,只有看看鲜花,听听刻漏声,打发着这空虚无聊的时光,等待着“下班”时间的到来。在这首诗中,诗人隐约地表达出了对自己所从事的枯燥工作的失望,并通过对宫廷环境的描写,影射了当时沉闷的政治气氛,进而表达了对此的不满。

“独坐黄昏谁为伴,紫薇花对紫微郎”的诗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这样不乏幽默的语言,对自己寂寞的心情加以安慰,也嘲讽了宫廷生活的空虚无聊。一个“对”字,描绘出了诗人与花“相看两不厌”的情景,将诗人独自一人、无人相伴的情景烘托得更加生动,也将诗人闲坐无所事事的形象塑造得更加传神,使诗句更有情趣,充分地展现了诗人遣词造句的功力。

全诗描写诗人当值丝纶阁,因无事闲坐而觉得刻漏声长,因寂寞无伴而端详紫薇花,又因端详紫薇花而感到更加寂寞,字句浅白、叙事清晰、说理明白,这正是白诗最大的特点。

如果将这首诗与周必大的《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洪咨夔的《直玉堂作》加以比较就会发现,都写了宫禁的静穆以衬托皇宫的庄严,都写了紫薇花以突出翰林院、中书省的工作性质,都表达了几分得意之情,以显示受到皇帝的恩宠是很荣耀的事。则此类诗的写作缺乏创意,也就可想而知了。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更多

白居易的诗(共4538首诗)
  • 《直中书省》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查看译文
  • 《新亭病后独坐招李侍郎公垂》
    新亭未有客,竟日独何为?
    趁暖泥茶灶,防寒夹竹篱。
    头风初定后,眼暗欲明时。
    浅把三分酒,闲题数句诗。
    应须置两榻,一榻待公垂。
    查看译文
  •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查看译文
  • 《家园三绝》
    沧浪峡水子陵滩,路远江深欲去难。
    何似家池通小院,卧房阶下插鱼竿?
    篱下先生时得醉,瓮间吏部暂偷闲。
    何如家酝双鱼榼,雪夜花时长在前?
    鸳鸯怕捉竟难亲,鹦鹉虽笼不着人。
    何似家禽双白鹤,闲行一步亦随身?
    查看译文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查看译文
  • 赠乌程杨苹明府
    秦系〔唐代〕
    策杖政成时,清溪弄钓丝。
    当年潘子貌,避病沉侯诗。
    漉酒迎宾急,看花署字迟。
    杨梅今熟未,与我两三枝。
  • 历阳苦雨(一作夜雨)
    顾况顾况〔唐代〕
    襄城秋雨晦,楚客不归心。
    亥市风烟接,隋宫草路深。
    离忧翻独笑,用事感浮阴。
    夜夜空阶响,唯馀蚯蚓吟。
  • 边游·古镇门前去
    项斯项斯〔唐代〕
    古镇门前去,长安路在东。
    天寒明堠火,日晚裂旗风。
    塞馆皆无事,儒装亦有弓。
    防秋故乡卒,暂喜语音同。
  • 送新罗人及第归
    贯休贯休〔唐代〕
    捧桂香和紫禁烟,远乡程彻巨鳌边。
    莫言挂席飞连夜, 见说无风即数年。
    衣上日光真是火,岛旁鱼骨大于船。
    到乡必遇来王使,与作唐书寄一篇。
  • 送头陀上人赴庐山寺
    郑常郑常〔唐代〕
    僧家无住著,早晚出东林。
    得道非真相,头陀是苦心。
    持斋山果熟,倚锡野云深。
    溪寺谁相待,香花与梵音。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9948b43ac99948b/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