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李白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慈姥竹译文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满山的竹枝在石缝中顽强生长,把整个江岛辉映得郁郁葱葱。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翠绿的竹叶把自己的身影重重叠在碧绿的江水上,秋风吹来,寒意在竹枝的吟唱中缭绕。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我没有听过龙吟的声音,但是此竹箫发出的声音比笙箫奏出的乐音会更美妙。

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做人啊,别像蒲草弱柳,一遇秋风就枯凋,要像这慈姥竹,迎风挺立,虚心贞洁,自强自尊。

慈姥竹注解

1
虚声:空谷间的回声。意为秋风吹翠竹,令人过早地感到了秋天的寒意。
2
龙吟:竹制笛吹出的声音,指笛声,似龙鸣之声。
3
凤曲:指笙箫等细乐,美妙动听的乐曲。
4
蒲柳:植物名,又名水杨。秋至而落叶。后用于比喻体弱或低贱。
5
凋:萎谢。言蒲柳质弱,不胜秋风而早凋。
6
贞心:坚贞不渝之节操。

慈姥竹赏析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运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慈姥竹从石缝中钻出、茂盛竹枝叶缭绕轻烟辉映江岛的景致。与序相和,写尽一时一地风貌、气概。“攒石生”尽显慈姥竹充满生机,传达出慈姥竹坚韧不拔的神韵、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为全诗最精彩之笔,是咏竹诗中的绝品。钱钟书先生命之为通感,颇不尽意。同样李得裕《竹径》:“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同样是好句,或可称为体物尽性,人皆有此感只是诗人能更格物而写出文字。诗句中描绘出一幅青翠的竹色倒映在碧波之中水更绿、风吹竹声带来一片早春寒意的景致,富有无可言说之美。“翠色”句写色,“虚声”句写声。竹色使波色加深,瑟瑟的风竹之声使人似觉有春寒袭来。诗句通过人的各种感官的感受,从多角度描写慈姥竹,用以咏竹,颇有新意。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写慈姥竹制笛吹出的声音,似龙鸣之声,比笙箫奏出的“凤曲”更好。明写慈姥竹制笛吹出的声音,似龙鸣般动听,更胜笙箫奏出的“凤曲”。实则写诗人的感觉,突出慈姥竹高风亮节的品格,妙趣横生。

“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借蒲柳与慈姥竹对比手法,描绘出一幅蒲柳易凋谢、慈姥竹坚贞高洁的景致,侧面烘托出慈姥竹的坚韧顽强,从来不畏惧来自曲折恶劣的环境的折磨,亦是诗人喻己,托物言志,托慈姥竹“攒石生”的坚韧顽强,言诗人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骨气。

在这首诗里,诗人没有按照一般人对“慈姥竹”的理解,表现母子之爱,而是从竹的本性着眼,赞颂竹之“贞心”。此诗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诗人在生动描写竹之美的基础上,结句又通过对比手法,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明写赞颂了竹永葆本色的精神,实则写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黑暗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抒发了诗人自身向往高尚人格的感情。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更多

李白的诗(共1617首诗)
  • 池上絮
    韩愈韩愈〔唐代〕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
  • 送刘熙
    赵湘赵湘〔唐代〕
    落日照行衣,乡程隔翠微。
    听蝉临水别,闻雨抱琴归。
    鬓发各疑短,天涯相见稀。
    离歌一声断,江上有鸿飞。
  • 中秋夜临镜湖望月
    陈羽〔唐代〕
    镜里秋宵望,湖平月彩深。
    圆光珠入浦,浮照鹊惊林。
    澹动光还碎,婵娟影不沉。
    远时生岸曲,空处落波心。
    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
    桂枝如可折,何惜夜登临。
  • 题郑少府林园
    李端李端〔唐代〕
    谢家今日晚,词客愿抽毫。
    枥马方回影,池鹅正理毛。
    竹筒传水远,麈尾坐僧高。
    独有宗雷贱,过君著敝袍。
  • 郡斋三月下旬作
    崔护崔护〔唐代〕
    春事日已歇,池塘旷幽寻。
    残红披独坠,嫩绿间浅深。
    偃仰卷芳褥,顾步爱新阴。
    谋春未及竟,夏初遽见侵。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9845e43ac99845e/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