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人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秋晚登城北门译文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幅头巾,一根藜杖,深秋傍晚独登上城北门楼:西风卷地,百草凋零,满眼秋色勾起我满腹烦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一点烽火,报传着大散关口的敌情战况,两行雁阵,带来了长安杜陵的秋意浓厚。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眼望破碎的山河呵,常令人心中不安频频搔首;想起身世的安危呵,倚楼间百感交集涌上心头。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如今,已不再是当年横戈马上,军中赋诗的光景,可时时刻刻魂绕梦萦的,仍是那古时的梁州!

秋晚登城北门注解

1
幅巾:古代男子用绢一幅束头发,称为幅巾。
2
藜:草本植物,用它的茎做成的手杖叫“藜杖”。
3
卷地:贴着地面迅猛向前推进。
4
散关:即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
5
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诗人用杜陵借指长安,长安为宋以前多代王朝建都之地,故在这里又暗喻故都汴京。
6
秋:在这里既指季节,也有岁月更替的意思。
7
山河兴废:指北方沦陷区至今还没有收复。兴废,这里偏用“废”字。供,令人,使人。
8
身世:指诗人所处的时代及自身的遭遇。
9
横槊赋诗:意指行军途中,在马上横戈吟诗。
10
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11
梁州:古九州之一,这里指关中地区。

秋晚登城北门赏析

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幅巾”指不著冠,只用一幅丝巾束发;“藜杖”,藜茎做成的手杖。“北城头”指成都北门城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就衰颓的情况。“卷地西风满眼愁”是写诗人当时的感受。当诗人登上北城门楼时,首先感到的是卷地的西风。“西风”是秋天的象征,“卷地”形容风势猛烈。时序已近深秋,西风劲吹,百草摧折,寒气袭人,四野呈现出一片肃杀景象。当这种萧条凄凉景象映入诗人眼帘时,愁绪不免袭上心来。“满眼愁”,正是写与外物相接而起的悲愁。但诗人在登楼前内心已自不欢,只有心怀悲愁的人,外界景物才会引起愁绪。所以与其说是“满眼愁”,勿宁说是“满怀愁”。“满眼愁”在这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愁”字可以说是诗眼。它既凝聚着诗人当时整个思想感情,全诗又从这里生发开来。这句诗在这里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这两句是写对边境情况的忧虑和对关中国土的怀念。大散关是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诗人过去曾在那里驻守过,今天登楼远望从那里传来的烽烟,说明边境上发生紧急情况。作为一个积极主张抗金的诗人,怎能不感到深切的关注和无穷的忧虑呢?这恐伯是诗人所愁之一。深秋来临,北地天寒,鸿雁南飞,带来了“杜陵秋”的信息。古代有鸿传书的典故。陆游身在西南地区的成都,常盼望从北方传来好消息。但这次看到鸿雁传来的却是“杜陵秋”。杜陵(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秦置杜县,汉宣帝陵墓在此,故称杜陵。诗中用杜陵借指长安。长安为宋以前多代王朝建都之地。故在这里又暗喻故都汴京。秋,在这里既指季节,也有岁月更替的意思。“杜陵秋”三字,寄寓着诗人对关中失地的关怀,对故都沦陷的怀念之情。远望烽火,仰视雁阵,想到岁月空逝,兴复无期,不觉愁绪万千,涌上心头。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这联诗句,抒发了诗人的忧国深情。“山河”在此代表国家,国家可兴亦可废,而谁是兴国的英雄?“身世”指所处的时代。时代可安亦可危,谁又是转危为安、扭转乾坤的豪杰?山河兴废难料,身世安危未卜,瞻望前途,真令人搔首不安,愁肠百结。再看,自己投闲置散,报国无门,只能倚楼而叹了。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这—联既承前意,又总结全诗。“横槊赋诗’意指行军途中,在马上横戈吟诗,语出元振稹《唐故捡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其后苏拭在《前赤壁赋》中也曾写过“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横槊赋诗”在这里借指乾道八年(1172)陆游于南郑任四川宣抚使幕府职时在军中作诗事,他经常怀念的,正是“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非复昔”三字包含着多少感慨啊!诗人虽然离开南郑已有五年之久,但金戈铁马,魂绕古梁州”,正是报国心志的抒发,诗虽结束,而余韵悠长。

这首诗边记事边抒情,层次清楚,感情激愤,爱国热情跃然纸上。此外,如语言的形象,对仗的工整,也是此篇的艺术特点。

作者简介

陆游
陆游[宋代]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更多

陆游的诗(共10540首诗)
  • 《梅花》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查看译文
  •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查看译文
  • 《假山拟宛陵先生体》
    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
    旁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
    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
    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
    查看译文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查看译文
  •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查看译文
  • 不解算·孔桑祗是秽尘编
    陈普陈普〔宋代〕
    孔桑祗是秽尘编,刘晏空夸马上鞭。
    六合分明长策裹,不知刘项入关年。
  • 送汤伯纪归安仁
    真德秀真德秀〔宋代〕
    交情世岂乏,道合古所难。
    自我得此友,清芬龚芝兰。
    苦语时见箴,微言犹同参。
    相从仁义林,超出名利关。
    此乐未渠央,忽告整征骖。
    索居可柰何,使史喟且叹。
    至危者人心,易汩惟善端。
    苟无直谅友,若谨空杅盘。
    重来勿愆期,同盟有青山。
    圣经如杲日,群目仰辉耀。
    利欲滑其中,云雾隔清照。
    正须澄心源,乃许窥道妙。
    周程千载学,敬静两言要。
    几微察毫芒,根本在奥窍。
    持此当弦韦,迂矣君莫诮。
  • 窗前古槐·去岁西湖避暑来
    裘万顷〔宋代〕
    去岁西湖避暑来,藉花无数眼慵开。
    而今归卧洪崖侧,看尽飞泉看古槐。
  • 玩芳亭
    邓肃邓肃〔宋代〕
    蔓草芊芊迷旧圃,日号狐猩走鼯鼠。
    世欲去之嗟未能,竭力米盐汗如雨。
    先生人间第一流,目中万事无全牛。
    害鸡已觉无多子,斩新亭柳作清游。
    纷纷姚魏争黄紫,醉眼虽观心似水。
    但搜佳景付吟魂,吐作新诗烂盈纸。
    惭愧知音太史公,为榜佳名字画雄。
    二公连茹归霄汉,此亭万古扬清风。
  • 沁园春(题桃源万寿宫)
    葛长庚葛长庚〔宋代〕
    黄鹤楼前,吹笛之时,先生朗吟。
    想剑光飞过,朝游南岳,墨篮放下,夜醉东邻。
    铛煮山川,粟藏世界,有明月清风知此音。
    呵呵笑,笑酿成白酒,散尽黄金。
    知音。
    自有相寻。
    休踏破葫芦折断琴。
    唱白苹红蓼,庐山日暮,西风黄叶,渭水秋深。
    三入岳阳,再游湓浦,自一去优游直至今。
    桃源路,尽不妨来往,时共登临。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96fd843ac996fd8/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