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魏晋]陶渊明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
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拟挽歌辞·有生必有死译文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人命有生必有死,早终不算生命短。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昨晚生存在世上,今晨命丧赴黄泉。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游魂飘散在何处?枯稿尸身存木棺。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娇儿找父伤心啼,好友痛哭灵柩前。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死去不知得与失,哪还会有是非感?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千秋万岁身后事,荣辱怎能记心间?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只恨今生在世时,饮酒不足太遗憾。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生前贫困无酒饮,今日奠酒盛满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春酒清香浮泡沫,何时能再得品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佳肴满案摆面前,亲友痛哭在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想要发言口无声,想要睁眼目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往日安寝在高堂,如今长眠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一朝归葬出门去,想再归来没指望。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茫茫荒野草枯黄,萧瑟秋风抖白杨。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已是寒霜九月中。亲人送我远郊葬。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四周寂寞无人烟,坟墓高高甚凄凉。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马为仰天长悲鸣,风为萧瑟作哀响。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墓穴已闭成幽暗,永远不能见曙光。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永远不能见曙光,贤达同样此下场。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刚才送葬那些人,各自还家入其房。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

拟挽歌辞·有生必有死注解

1
非命促:并非生命短促。意谓牛死属于自然规律,故生命并无长短之分。
2
昨暮:昨晚。
3
同为人:指还活在世上。
4
今旦:今晨。
5
在鬼录:列入鬼的名册,指死去。
6
魂气:指人的精神意识。
7
散何之:散归何处。
8
枯形:枯槁的尸体。安放于棺木之中。
9
索:寻找。
10
千秋万岁: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
11
湛空觞:是说往日的空酒杯中,如今盛满了澄清的奠酒。
12
春醪:春酒。
13
浮蚁:酒面上的泡沫。
14
肴案:指摆在供桌上的盛满肉食的木盘。荤菜。古代进食用的一种短脚木盘。指摆满。
15
荒草乡:指荒草丛生的坟地。
16
出门去:指出殡。
17
夜未央:未有尽头,遥遥无期。确,诚。
18
何:何其,多么。
19
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20
萧萧:风吹树木声。
21
严霜:寒霜,浓霜。
22
送我出远郊:指出殡送葬。
23
无人居:指荒无人烟。
24
嶣峣:高耸的样子。
25
马:指拉灵枢丧车的马。
26
幽室:指墓穴。
27
朝:早晨,天亮。
28
贤达:古时指有道德学问的人。
29
无奈何: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指皆不免此运。
30
向:先时,刚才。
31
各自还其家:《文选》作“各已归其家”,兹从逯本。
32
已歌:已经在欢快地歌了。是说人们早已忘了死者,不再有悲哀。
33
何所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34
托体:寄身。
35
山阿:山陵。

拟挽歌辞·有生必有死背景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敏感的作家们在战乱中最容易感受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从而形成文学的悲剧性基调,从陶诗看来,他不再是一个自叹生命短促的渺小的生灵,他具有与“大化”合一的身份和超越生死的眼光,因此他的这类诗歌便有了新的面貌。

拟挽歌辞·有生必有死赏析

陶诗一大特点,便是他怎么想就怎么说,基本上是直陈其事的“赋”笔,运用比兴手法的地方是不多的。故造语虽浅而涵义实深,虽出之平淡而实有至理,看似不讲求写作技巧而更得自然之趣。这就是苏轼所说的“似枯而实腴”。魏晋人侈尚清谈,多言生死。但贤如王羲之,尚不免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之叹;而真正能勘破生死关者,在当时恐怕只有陶渊明一人而已。如他在《形影神·神释》诗的结尾处说:“纵浪大化中,不忧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意思说人生居天地之间如纵身大浪,沉浮无主,而自己却应以“不忧亦不惧”处之。这已是非常难得了。而对于生与死,他竟持一种极坦率的态度,认为“到了该死的时候就任其死去好了,何必再多所顾虑!”这同陶在早些时候所写的《归去来辞》结尾处所说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实际是一个意思。

这种勘破生死关的达观思想,虽说难得,但在一个人身体健康、并能用理智来思辨问题时这样说,还是比较容易的。等到大病临身,自知必不久于人世,仍能明智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以半开玩笑的方式(如说“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写成自挽诗,这就远非一般人所能企及了。陶渊明一生究竟只活了五十几岁(梁启超、古直两家之说)还是活到六十三岁(《宋书·本传》及颜延之《陶徵士诔》),至今尚有争议;因之这一组自挽诗是否临终前绝笔也就有了分歧意见。近人逯钦立先生在《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中就持非临终绝笔说,认为陶活了六十三岁,而在五十一岁时大病几乎死去,《拟挽歌辞》就是这时写的。对于这三首自挽诗,吴小如先生断定他是在大病之中,至少认为自己即将死去时写的。而诗中所体现的面对生死关头的达观思想与镇静态度,毕竟是太难得了。至于写作时间,由于《自祭文》明言“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九月,而自挽诗的第三首开头四句说:“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竟与《自祭文》时令全同,倘自挽诗写作在前,就太巧合了。因此把这三首诗隶属于作者临终前绝笔更为适宜。

第一首开宗明义,说明人有生必有死,即使死得早也不算短命。这是贯穿此三诗的主旨,也是作者对生死观的中心思想。然后接下去具体写从生到死,只要一停止呼吸,便已名登鬼录。从诗的具体描写看,作者是懂得人死气绝就再无知觉的道理的,是知道没有什么所谓灵魂之类的,所以他说:“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只剩下一具尸体纳入空棺而已。以下“娇儿”、“良友”二句,乃是根据生前的生活经验,设想自己死后孩子和好友仍有割不断的感情。“得失”四句乃是作者大彻大悟之言,只要人一断气,一切了无所知,身后荣辱,当然也大可不必计较了。最后二句虽近诙谐,却见出渊明本性。他平生俯仰无愧怍,毕生遗憾只在于家里太穷,嗜酒不能常得。此是纪实,未必用典。不过陶既以酒与身后得失荣辱相提并论,似仍有所本。盖西晋时张翰有云:“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见《晋书·文苑》本传)与此诗命意正复相近似。

此三诗前后衔接,用的是不明显的顶针续麻手法。第一首以“饮酒不得足”为结语,第二首即从“在昔无酒饮”写起。而诗意却由入殓写到受奠,过渡得极自然,毫无针线痕迹。“湛”训没,训深,训厚,训多(有的注本训澄,训清,似未确),这里的“湛空觞”指觞中盛满了酒。“今但湛空觞”者,意思说生前酒觞常空,现在灵前虽然觞中盛满了酒,却只能任其摆在那里了。“春醪”,指春天新酿熟的酒。一般新酒,大抵于秋收后开始酝酿,第二年春天便可饮用。“浮蚁”,酒的表面泛起一层泡沫,如蚁浮于上,语出张衡《南都赋》。这里说春酒虽好,已是来年的事,自己再也尝不到了。“肴案”四句,正面写死者受奠。“昔在”四句,预言葬后情状,但这时还未到殡葬之期。因“一朝出门去”是指不久的将来,言一旦棺柩出门就再也回不来了,可见这第二首还没有写到出殡送葬。末句是说这次出门之后,再想回家,只怕要等到无穷无尽之日了。一本作“归来夜未央”,意指自己想再回家,而地下长夜无穷,永无见天日的机会了。亦通。

从三诗的艺术成就看,第三首写得最好,故萧统《文选》只选了这一首。此首通篇写送殡下葬过程,而突出写了送葬者。“荒草”二句既承前篇,又写出基地背景,为下文烘托出凄惨气氛。“严霜”句点明季节,“送我”句直写送葬情状。“四面”二句写墓地实况,说明自己也只能与鬼为邻了。然后一句写“马”,一句写“风”,把送葬沿途景物都描绘出来,虽仅点到而止,却历历如画。然后以“幽室”二句作一小结,说明圹坑一闭,人鬼殊途,正与第二首末句相呼应。但以上只是写殡葬时种种现象,作者还没有把真正的生死观表现得透彻充分,于是把“千年”句重复了一次,接着正面点出“贤达无奈何”这一层意思。盖不论贤士达人,对有生必有死的自然规律总是无能为力的。这并非消极,而实是因看得破看得透而总结出来的。而一篇最精彩处,全在最后六句。“向来”犹言“刚才”。刚才来送殡的人,一俟棺入穴中,幽室永闭,便自然而然地纷纷散去,各自回家。这与上文写死者从此永不能回家又遥相对照。“亲戚”二句,是识透人生真谛之后提炼出来的话。家人亲眷,因为跟自己有血缘关系,可能想到死者还有点儿难过;而那些同自己关系不深的人则早已把死者忘掉,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论语·述而篇》:“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这是说孔子如果某一天参加了别人的丧礼,为悼念死者而哭泣过,那么他在这一天里面就一定不唱歌。这不但由于思想感情一时转不过来,而且刚哭完死者便又高兴地唱起歌来,也未免太不近人情。其实孔子这样做,还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诉诸理性的表现;如果是一般人,为人送葬不过是礼节性的周旋应酬,从感情上说,他本没有什么悲伤,只要葬礼一毕,自然可以歌唱了。陶渊明是看透了世俗人情的,所以他反用《论语》之意,爽性直截了当地把一般人的表现从思想到行动都如实地写了出来,这才是作者思想上的真正达观而毫无矫饰的地方。陶之可贵处亦正在此。而且在作者的人生观中还是有着唯物的思想因素的,所以他在此诗的最后两句写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大意是,人死之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他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使它即将化为尘埃,同山脚下的泥土一样。这在佛教轮回观念大为流行的晋宋之交,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唯物观点呢。

至于前面说的此三首陶诗极有新意,是指其艺术构思而言的。在陶渊明之前,贤如孔孟,达如老庄,还没有一个人从死者本身的角度来设想离开人世之后有哪些主客观方面的情状发生;而陶渊明不但这样设想了,并且把它们一一用形象化的语言写成了诗,其创新的程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当然,艺术上的创新还要以思想上的明彻达观为基础。没有陶渊明这样高水平修养的人,是无法构想出如此新奇而真实、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作品来的。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更多

陶渊明的诗(共304首诗)
  • 《命子其三》
    放赫愍侯,运当攀龙。
    抚剑风迈,显兹武功。
    书誓河山,启土开封。
    亹亹丞相,允迪前踪。
    查看译文
  • 《赠羊长史》
    愚生三季後,慨然念黄虞。
    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
    贤圣留馀迹,事事在中都。
    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逾。
    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
    闻君当先迈,负疴不获俱。
    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
    多谢绮与角,精爽今何如?
    紫芝谁复采?
    深谷久应无。
    驷马无贳患,贫贱有交娱。
    清谣结心曲,人乖运见疏。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
    查看译文
  • 《停云其一》
    霭霭停云,时雨[氵蒙][氵蒙]。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查看译文
  •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查看译文
  • 《杂诗其三》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查看译文
  • 四时祠祀歌
    曹毗〔魏晋〕
    肃肃清庙。
    巍巍圣功。
    万国来宾。
    礼仪有容。
    钟鼓振。
    金石熙。
    宣兆祚。
    武开基。
    神斯乐兮。
    理管弦。
    有来斯和。
    说功德。
    神斯乐兮。
    洋洋玄化。
    润被九壤。
    民无不悦。
    道无不往。
    礼有仪。
    乐有式。
    咏九功。
    永无极。
    神斯乐兮。
  • 赠郑曼季诗四首南衡
    陆云陆云〔魏晋〕
    一南衡惟岳。
    峻极昊苍。
    瞻彼江湘。
    惟水泱泱。
    清和有合。
    俊乂以藏。
    天保定尔。
    茂以琼光。
    景秀蒙汜。
    颖逸扶桑。
    我之怀矣。
    休音峻扬。
    二穆穆休音。
    有来肃雍。
    沉波涌奥。
    渊芳馥风。
    傃虚养恬。
    照日遗踪。
    考盘遵渚。
    思乐潜龙。
    我之怀矣。
    寘尔华宫。
    三和璧在山。
    荆林玉润。
    之子于潜。
    清辉远振。
    克称輶德。
    作宝有晋。
    和声在林。
    羽仪未变。
    我之怀矣。
    有客来信。
    四风云有作。
    应通山渊。
    清琴启弹。
    宫商乘弦。
    类族知感。
    有命自天。
    夷叔希世。
    犹谓比肩。
    矧我与子。
    姤会斯年。
    我之怀矣。
    其好缠绵。
    五古人有言。
    诗以宣心。
    我之怀矣。
    在彼北林。
    北林何有。
    于焕斯文。
    琼瑰非宝。
    尺牍成珍。
    丰华非妙。
    得意惟神。
    河鲂登俎。
    遭逢清川。
  • 满江红郝仲纯使君守坊州,枉道过予於登封
    元好问元好问〔魏晋〕
    往山中,仲纯留兵骑见候,且约别於洛阳。
    明日大雨三日,辕辙不可行,行此寄之。
    使君以贵胄起家,风流有文词,仕至凤翔治中南山安抚使,先保陕州有功,故篇中及之画戟清香,谁得似、韦郎诗笔。
    还又见、从容车骑,待州西北。
    竹马儿童应有语,使君姓字人人识。
    是往时、曾护国西门,金汤壁。
    千日醉,三更席。
    事已去,寻无迹。
    对暮凉灯火怅然如失。
    万里功名知未免,中年离别万堪惜。
    恨洛阳、风雨暗旌旗,空相忆。
  • 近闻·斜阳淡紫弄晖晖
    周嵩周嵩〔魏晋〕
    斜阳淡紫弄晖晖,泽国霜前落木稀。
    远忆东皇沉心驾,近闻山鬼泣萝衣。
    画豀黑衣双龙吼,霞幕清秋一鹤飞。
    送尽海天千里目,伶仃洋里有谁归。
  • 夏日诗·炎光烁南溟
    李颙李颙〔魏晋〕
    炎光烁南溟,溽暑融三夏。
    黮对重云荫,砰棱震雷咤。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91e6543ac991e65/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