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明代]方孝孺

yǐnchángchéng
zhōngshuǐduō
qiūfēngdòngbǎicǎo
shuǐmiànshēng
chángchéngbèiwài
shìnèigān
fēiguānjuémài
nǎishìshāngrén
jiànfēngshuǐshàng
língtáicuóé
qiányǒushī
hòuyǒuqínmín
chāshuǐ
liújiāng

作者简介

方孝孺
方孝孺[明代]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更多

方孝孺的诗(共277首诗)
  • 《绝命词》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呜呼哀哉,庶不我尤!
    查看译文
  • 《蚊对》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面。
    毛发尽竖,肌肉欲颤;
    两手交拍,掌湿如汗。
    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
    大愕,不知所为。
    蹴童子,呼曰:
    “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烛至,絺帷尽张。
    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
    生骂童子曰:
    “此非吾血者耶?
    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
    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
    ”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
    “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
    “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
    “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
    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
    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
    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
    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
    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
    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
    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
    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
    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
    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
    畜妻而育子,同也;
    衣冠仪貌,无不同者。
    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
    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
    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查看译文
  • 《深虑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欤?
    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
    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
    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
    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
    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
    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
    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
    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
    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
    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查看译文
  • 《豫让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
    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
    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
    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
    呜呼!
    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
    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
    “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
    ”谓非忠可乎?
    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
    让应曰:
    “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
    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
    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
    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
    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
    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
    “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
    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
    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
    忿必争,争必败;
    骄必傲,傲必亡”。
    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
    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
    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
    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
    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
    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
    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
    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
    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
    噫!
    查看译文
  • 《次修得杂诗韵》
    神龙卧深泽,不若抱瓮滋。
    白日掞重阴,不如寸烛辉。
    贤豪初未遇,但觉吾道非。
    纷纷当涂子,权势众所归。
    两生困蓬藋,屠贩建旌麾。
    斯事自古然,今人安足悲。
    查看译文
  • 代州道中
    王绂王绂〔明代〕
    堪笑复堪嗟,行行路转赊。
    稍阴忧雨雪,才霁苦风沙。
    逆旅人欺客,征途犬护车。
    不知缘底事,沦落向天涯。
  • 五月十三日南溪会集
    于慎行于慎行〔明代〕
    高会南溪始,芳尊午日同。
    登亭来暮雨,敞阁受林风。
    岁月飞花好,河山醉眼中。
    莫閒青玉盏,俱是白头翁。
  • 秋兴·万宝初成敛化功
    于谦于谦〔明代〕
    万宝初成敛化功,眼看秋色有无中。
    开残篱菊侵晨雨,落尽庭梧昨夜风。
    野草忽从霜后白,江枫故向日边红。
    芦花两岸沧江阔,管领烟波属钓翁。
  • 长安秋草篇(小引)
    王留王留〔明代〕
    吴市畸人,燕都逐客,南冠寄食,西第佣书。
    已伤飒飒三秋,更苦奄奄一病。
    繁华耀日,难依桃李之荣;
    乱叶吟风,空逐梗萍之困。
    睹兹衰草,倍触羁怀。
    爰托篇章,聊鸣感愤。
    春光一夜到皇都,细草茸葺茁九衢。
    绿作酒茵花底布,青为舞席树边铺。
    才发园林又离落,已遍郊墟及城郭。
    微寒微暖日融融,不雨不晴烟漠漠。
    别有轻风拂面来,似教著意一时栽。
    初生墙角那输柳,渐长阶前不辨苔。
    初生渐长春亡赖,颜色虽同异根蒂。
    已效虞兮号美人,还随郑氏名书带。
    从他曲径与平堤,百里春城一望齐。
    衬将乳燕呢喃舌,染向名驹蹀躞蹄。
    长长短短纷如许,何处冶游无笑语。
    醉时藉枕任王孙,斗处追寻怜士女。
    水边林下偶潜窥,正在名园逐队嬉。
    罗袖低笼藏不见,翠钿轻落隐难知。
    风来枝叶交相亚,亦有幽花自开谢。
    根软偏宜踘蹴场,茎柔不耐秋千架。
    别生一种深宫里,宫树宫云贵相比。
    内庭尝映小娥裙,驰道曾承至尊履。
    更有春期暗里潜,和泥印出凤鞋尖。
    行云只恐朝将化,多露宁愁夜欲沾。
    一春将尽封姨恶,草头红日浑如错。
    已当二月三月余,渐见桃花李花落。
    落花无数随泥淖,时过难干草相较。
    蝶翅初依帘幂间,蛙声偏向池塘闹。
    长夏犹然好时节,一到凉天有分别。
    才经秋雨便离披,更入秋风易销折。
    秋雨秋风打复吹,秋风萧索一庭悲。
    江州司马衫都湿,金谷姬人发乍披。
    轻云蔽天寒意动,遂有微霜忍相送。
    泥深张径昼无人,水落谢池宵不梦。
    道傍篱下总葳蕤,欲直还欹力不支。
    恍类名花初睡后,只疑弱柳乍眠时。
    如绵似雪苔相衬,半死全枯有谁认。
    飒飒无缘入纤手,萧萧祗合随衰鬓。
    背霜几种人留得,憔悴无过迟顷刻。
    腐时不若化流萤,死后可怜同促织。
    纷纷傍岸复临流,客到寒郊不肯留。
    拾翠已忘前度乐,踏青谁记昔时游。
    远目何堪立高垄,但有枯荄目前壅。
    青处难寻学士湖,白边错认明妃冢。
    此时豪华游猎客,蹂躏何曾少怜惜。
    犬鹰空说有精神,狐兔自然无窟宅。
    莫怪山童不管取,天心催折人无主。
    鸟从雪下啄还悲,犊过霜前啮尤苦。
    北风射人寒益峭,漫向空原恋残照。
    斧斤但许给山樵,烟火只堪供野烧。
    独有天涯作羁旅,几回欲削还延伫。
    忍教落叶无栖泊,任取飞蓬多伴侣。
    也知人世自无情,此草虽枯旋复荣。
    待得春风吹到处,丛丛重向日边生。
  • 舟夜次查口柬萧鹏举
    刘崧刘崧〔明代〕
    扁舟沿绿屿,双橹折苍波。
    秋气水边早,月明江上多。
    鱼龙今夜冷,鸿雁几时过。
    去住关幽兴,欹眠听棹歌。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9046443ac990464/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