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虽亡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 圣虑忧千亩,嘉苗荐两岐。
    如云方表盛,成穗忽标奇。
    瑞露纵横滴,祥风左右吹。
    讴歌连上苑,化日遍平陂。
    史册书堪重,丹青画更宜。
    愿依连理树,俱作万年枝。
  • 铃绦无响闭珠宫,小阁凉添玉蕊风。
    枕簟满床明月到,自疑身在五云中。
  • 朱夏五更后,步廊三里馀。
    有人从翰苑,穿入内中书。
    漏响飘银箭,灯光照玉除。
    禁扉犹锁钥,宫妓已妆梳。
    紫府游应似,钧天梦不如。
    尘埃九重外,谁信在清虚。
  • 玉晨钟韵上清虚,画戟祥烟拱帝居。
    极眼向南无限地,绿烟深处认中书。
  • 圆明青z3饭,光润碧霞浆。
    (见《古今诗话》)。
    浴殿晴秋倘中谢,残英犹可醉琼杯。
    (《紫薇花》。
    见《海录碎事》)
  • 朱夏五更后,步廊三里余。
    有人从翰苑,穿入内中书。
    漏响飘银箭,灯光照玉除。
    禁扉犹锁钥,宫妓已妆梳。
    紫府游应似,钧天梦不如。
    尘埃九重外,谁信在清虚。
  • 蜜炬殷红画不如,且将归去照吾庐。
    今来并得三般事,灵运诗篇逸少书。
  • 有昔灵王子,吹笙溯泬。
    六宫攀不住,三岛去相招。
    亡国原陵古,宾天岁月遥。
    无蹊窥海曲,有庙访山椒。
    石帐龙蛇拱,云栊彩翠销。
    露坛装琬琰,真像写松乔。
    珠馆青童宴,琳宫阿母朝。
    气舆仙女侍,天马吏兵调。
    湘妓红丝瑟,秦郎白管箫。
    西城要绰约,南岳命娇娆。
    句曲觞金洞,天台啸石桥。
    晚花珠弄蕊,春茹玉生苗。
    二景神光秘,三元宝箓饶。
    雾垂鸦翅发,冰束虎章腰。
    鹤驭争衔箭,龙妃合献绡。
    衣从星渚浣,丹就日宫烧。
    物外花尝满,人间叶自凋。
    望台悲汉戾,阅水笑梁昭。
    古殿香残灺,荒阶柳长条。
    几曾期七日,无复降重霄。
    嵩岭连天汉,伊澜入海潮。
    何由得真诀,使我佩环飘。
  • 诸司人尽马蹄稀,紫帕云竿九钉归。
    偏觉石台清贵处,榜悬金字射晴晖。
  • 蕊宫裁诏与宵分,虽在青云忆白云。
    待报君恩了归去,山翁何急草移文。
  • 卉醴陀花物外香,清浓标格胜椒浆。
    我来尚有钧天会,犹得金尊半日尝。
  • 禁署方怀忝,纶闱已再加。
    暂来西掖路,还整上清槎。
    恍惚归丹地,深严宿绛霞。
    幽襟聊自适,闲弄紫薇花。
  • 陛兵偏近羽林营,夜静仍传禁号声。
    应笑执金双阙下,近南犹隔两重城。
  • 银台楼北蕊珠宫,夐与人间路不同。
    在省五更春睡侣,早来分梦玉堂中。
  • 晓星独挂结麟楼,三殿风高药树秋。
    玉笛数声飘不住,问人依约在东头。
    宿鸟翩翩落照微,石台楼阁锁重扉。
    步廊无限金羁响,应是诸司扈从归。
    幽阁焚香万虑凝,下帘胎息过禅僧。
    玉堂分照无人后,消尽金盆一碗冰。
  • 18. 《句》
    圆明青饣迅饭,光润碧霞浆。
    浴殿睛秋倘中谢,残英犹可醉琼杯。
  • 宿鸟翩翩落照微,石台楼阁锁重扉。
    步廊无限金羁响,应是诸司扈从归。
  • 废刈镜湖田,上书紫阁前。
    愁人久委地,诗道未闻天。
    不是烧金手,徒抛钓月船。
    多惭兄弟意,不敢问林泉。
  • 引派昆山峻,朝宗海路长。
    千龄逢圣主,五色瑞荣光。
    隐映浮中国,晶明助太阳。
    坤维连浩漫,天汉接微茫。
    丹阙清氛里,函关紫气旁。
    位尊常守伯,道泰每呈祥。
    习坎灵逾久,居卑德有常。
    龙门如可涉,忠信是舟梁。
  • 幽阁焚香万虑凝,下帘胎息过禅僧。
    玉堂分照无人后,消尽金盆一碗冰。
  • 陛兵偏近羽林营,夜静仍传禁号声。
    应笑执金双阙下,近南犹隔两重城。
  • 武丘山下冢累累,松柏萧条尽可悲。
    何事世人偏重色,真娘墓上独题诗。
  • 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
    浮沉任名路,窥仰会无缘。
    罢职池阳时,复遭迎送牵。
    因兹契诚愿,瞩望枕席前。
    况值春正浓,气色无不全。
    或如碧玉静,或似青霭鲜。
    或接白云堆,或映红霞天。
    呈姿既不一,变态何啻千。
    巍峨本无动,崇峻性岂偏。
    外景自隐隐,潜虚固幽玄。
    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
    色与山异性,性并山亦然。
    境变山不动,性存形自迁。
    自迁不阻俗,自定不失贤。
    浮华与朱紫,安可迷心田。
  •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虽亡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 晓星独挂结麟楼,三殿风高药树秋。
    玉笛数声飘不住,问人依约在东头。
郑畋 [唐代]

郑畋(tián)(825年-887年),字台文,荥阳人,唐朝宰相、诗人,桂管观察使郑亚之子。 郑畋出身于荥阳郑氏,考中进士后在藩镇幕府为官。咸通五年(864年),郑畋进入朝廷,累官至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后因错被贬为梧州刺史。 唐僖宗即位后,郑畋被召回朝中担任兵部侍郎。乾符四年(877年),郑畋任门下侍郎、集贤殿大学士,成为宰相。乾符六年(879年),郑畋在招安黄巢之事上与卢携发生争执,被罢免相位,贬为太子宾客。 广明元年(880年),郑畋出任凤翔陇右节度使。长安失陷后,郑畋在龙尾坡大破黄巢军,并传檄四方,号召藩镇合讨黄巢。中和元年(881年),部将李昌言兵变,郑畋被迫离开凤翔。 中和二年(882年),郑畋被召到成都,担任司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管军务。中和三年(883年),郑畋被田令孜排挤出朝改任检校司徒、太子太保。同年郑畋之子郑凝绩将其接往陇州居住。不久郑畋在陇州病逝。郑畋死后,谥“文昭”,赠太尉、太傅。

古诗大全

hao86网古诗为您带来郑畋的诗,郑畋代表作,郑畋的名诗,郑畋的诗句,郑畋的诗全集,郑畋简介

https://www.hao86.com/shici_alist_699/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