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 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垂摄受,证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连华生。
    亲见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知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 见闻获安隐,莫不信向心。
    是故我归依,愿普如世尊。
    甚深净戒聚,功德难思议。
    受者获安隐,福慧日夜生。
    诸佛常护念,万地渐满盈。
    六度四等意,普度诸群盲。
    手足初莫犯,节言慎所行。
    常乐在定意,是真优婆塞。
    质直离谄曲,常与贤圣俱。
    爱众犹养己,是名真苦萨。
  • 南无佛法僧,大慈三宝海。
    我念欲依教,普劝诸众生。
    莫杀莫食肉,同蕴仁慈行。
    无病保长龄,未来成佛道。
    诸佛大菩萨,常为救众生。
    舍头目身命,不计河沙数。
    代鸽弃王身,全螘委龙命。
    流水济枯鱼,萨{左土右垂}充饥虎。
    历劫遍行慈,慈善力成就。
    佛无一切心,唯有慈心在。
    若有行慈者,不杀不食肉。
    仰愿佛威神,世世常加护。
    杀生佛所说,即杀自父母。
    亦杀自妻女,兄弟及姊妹。
    一切田女摄,皆曾为父母。
    生生所受胎,从之禀遗体。
    受一畜生形,骨血如山海。
    一一类中身,生生不可计。
    轮回六道间,展转为亲属。
    故食诸众生,名食父母肉。
    又观一切身,悉是我本体。
    自肉及他肉,其实是一肉。
    如舍前后住,亦名为我舍。
    当知食肉人,即食自身肉。
    佛观如来藏,佛界众生界。
    一界无二界,一切肉一肉。
    伎儿暂变易,元是一人身。
    若欲杀众生,当起诸佛想。
    猎师屠儿辈,及捕鱼鸟人。
    众生遥见者,皆生必死怖。
    谓此恶心人,贪利及肉味。
    手持利刀箭,念欲杀我身。
    飞翔及潜竄,惊怖而远避。
    常与诸众生,起大冤对想。
    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
    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
    死是极大苦,谁能不畏之。
    但当自观身,云何食他肉。
    为利刹众生,以财网诸肉。
    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
    汝听杀生者,死堕地狱处。
    铁城高八万,四千由旬量。
    长广亦复然,满中猛火炎。
    表里皆洞赤,猘狗守四门。
    狱卒声雷震,两眼如电光。
    驱汝杀生人,入中而受苦。
    力士执铁矛,矛身长一丈。
    利刃阔八寸,望胸撞罪人。
    胸入背上出,苦痛不堪闻。
    千万亿岁中,受斯极大苦。
    汝听食肉人,死堕阿鼻狱。
    铁屋亦高广,八万由旬量。
    四门猛火炎,南北皆交彻。
    铁墙铁罗网,铁枷铁杻械。
    一一火烧之,皆令其洞赤。
    食肉受斯苦,亿百千万岁。
    汝听煮肉人,堕镬汤地狱。
    一万有二千,深广由旬量。
    昼夜猛火然,涌涌汤常沸。
    于中受大苦,一万七千岁。
    汝听炙肉人,堕热铁床狱。
    其狱有八千,纵广由旬量。
    床下猛火烧,罪人卧其上。
    心肝肉焦烂,一万二千岁。
    汝听切肉人,死堕斫剉狱。
    五百大力士,利刀斩罪人。
    万段至微尘,业风吹更活。
    如是终复始,一万二千岁。
    汝听养群鸡,为贪肥肉者。
    一鸡于一日,计食五百虫。
    主人当半罪,同鸡堕地狱。
    其狱盛热粪,八万由旬量。
    人鸡俱入中,满五千万岁。
    汝听捕猎人,安锵及设{左木右强}。
    罥索安陷穽,利刃放鹰犬。
    四边竞围合,逼逐杀众生。
    死堕铁轴狱,方丈一万钉。
    驱上轮一币,遍体万钉刺。
    举身悉交彻,苦痛不可忍。
    百千万岁中,受斯对报苦。
    杀生食肉者,从诸地狱出。
    受饿罗刹身,师子豺虎狼。
    猫狸鸱枭鹫,唯捕新血肉。
    众生各藏护,不令其得便。
    饥火常烧心,念念思他肉。
    由是恶熏习,大慈种永断。
    设得生人中,残疾命短促。
    愚痴谤因果,死还堕地狱。
    佛说此语时,无量诸罗刹。
    悲号誓断肉,及护断肉人。
    汝今闻此经,云何不改过。
    徒劳生为人,不及食人鬼。
    慎莫烧山野,慎莫破堤塘。
    莫伐有巢树,莫烧含蠹薪。
    若见杀众生,方便常救护。
    南无十方佛,大智德世尊。
    我欲劝众生,舍酒求明慧。
    如佛之所说,饮酒多过患。
    八万尘劳门,三十五种失。
    悉以酒为本,汝等应谛观。
    酒酣心眩乱,六识尽昏迷。
    君臣乖仪节,父子绝尊卑。
    母女乱其风,礼检不能制。
    如舍婆提国,有鸯掘摩罗。
    酒醉淫泆母,因慈杀其父。
    母复通外情,将刀复害之。
    亦如莎伽陀,神通大罗汉。
    因游支提国,渐到跋陀村。
    彼有大毒龙,字庵婆罗提。
    其龙甚暴恶,侵害彼村人。
    罗汉神通力,降伏毒龙已。
    村人思报恩,多设苏孔糜。
    有女设糜已,忧其发冷病。
    遂取水色酒,奉上大罗汉。
    罗汉谓是水,饮已酒力发。
    迷酒到寺门,衣钵弃余处。
    醒时用神力,能伏大毒龙。
    醉后如死人,不能伏蝦蟆。
    世尊命罗汉,及诸比丘众。
    至彼罗汉所,因兹制酒戒。
    正法念经说,阎罗责置人。
    将驱入地狱,先说如是偈。
    酒能乱人心,令人如羊等。
    不知作不作,如是应舍酒。
    若酒醉之人,如死人无异。
    若欲常不死,彼人应舍酒。
    酒是诸过处,常能不饶益。
    一切恶道阶,黑闇所在处。
    饮酒到地狱,亦到饿鬼处。
    行于玄生业,是酒过所诳。
    酒为毒中毒,地狱中地狱。
    病中之大病,是佛之所说。
    若人饮酒者,无因缘欢喜。
    无因缘而瞋,无因缘作恶。
    于佛所生痴,坏世出世事。
    烧解脱如火,所谓酒一法。
    若人能舍酒,正行于法戒。
    彼到第一处,无死无生处。
    莫饮无明酒,能为众苦因。
    声闻住明脱,犹是醉归人。
    若是病苦时,应当观病本。
    从痴有爱生,习业招病果。
    耆婆尽道术,尚不能救疗。
    岂有世药酒,而能瘥我病。
    酒为放逸根,不饮闭恶道。
    宁舍百千身,不毁犯酒戒。
    宁使身乾枯,终不饮此酒。
    假使毁犯戒,寿命满百年。
    不如护禁戒,即时身磨灭。
    决定能使瘥,我犹故不饮。
    况今不定知,为瘥为不瘥。
    作是决定心,心生大欢喜。
    即护见真谛,所患即消除。
    汝听酿酒家,死堕醎糟狱。
    亦堕沸灰中,一万八千岁。
    汝听沽清酒,死堕酒池狱。
    满中如洋铜,入其中受苦。
    汝听饮酒人,死堕灌口狱。
    手自酌铜汁,昼夜灌其口。
    汝听人将酒,逼劝持戒人。
    死入冰池狱,八千万岁苦。
    皮肉皆破裂,日夜百死生。
    然后五百生,生辄无两臂。
    汝听或强力,或时因戏笑。
    持酒与僧尼,强伏令其饮。
    死堕截膝狱,六百万岁中。
    五百大力士,常截其两膝。
    乃至过酒器,五百世无手。
    常作螘虱形,曲蛆及蝇蚋。
    痴执无知虫,一一五百世。
    汝听吉陀婆,沽酒梳堕井。
    罗汉饮其水,八万圣皆醉。
    由是恼圣人,死堕锯床狱。
    八万大劫中,常受锯解苦。
    后出得为人,其身长三尺。
    颜貌青黑色,耳鼻孔闭塞。
    无眼唇褰缩,手足无十指。
    何况破戒心,持酒逼他饮。
    多见世愚人,逼他食酒肉。
    自不能清净,都无羞耻心。
    复将不净食,凌逼破他戒。
    宁可断人命,莫破他善心。
    杀命一死生,未必至三趣。
    破戒失人天,及失解脱法。
    汝听断酒肉,所得福德利。
    有人持七宝,国城妻子施。
    不如断酒肉,千万分之一。
    乃至满大千,七宝持布施。
    不如断酒肉,千万分之一。
    假使为求福,锻金以为人。
    其数百千万,持用广布施。
    不如断酒肉,千万分之一。
    假使有佛子,造幡华宝盖。
    满三千大千,持用供养佛。
    不如断酒肉,千万分之一。
    犯之罪即重,持之福亦深。
    善恶长形对,苦乐镇相寻。
    及健速回首,早计各悛心。
    莫待无常到,如瓶满自沈。
    勉哉须努力,同侍七宝林。
  • 又放光明名见佛,此光觉悟将终者。
    令随悟念见如来,命终得生其净土。
  •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
    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
    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
    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
    如实见我归命礼,成就大愿护众生。
    南无一切法宝海,无边无尽解脱门。
    南无总持功德藏,三世十方诸佛印。
    消除三障无诸恶,五眼具足成菩提。
    未来际劫誓修行,普使众生护无畏。
    南无文殊普贤尊,一切智行圆满海。
    金刚藏及金刚手,得大势等诸大士。
    声闻辟支贤圣众,愿以慈眼普瞻视。
    我今南无赞三宝,为欲深游大悲海。
    南无大悲救厄者,昔曾值佛观世音。
    入彼如来所入门,故佛授与同名号。
    从闻解说六尘缚,如声度垣不能碍。
    由斯遍入微尘国,普现微尘自在身。
    一一身宣总持句,施与众生无畏法。
    是故娑婆世界中,皆号为施无畏者。
    我昔经中值密言,能除三障名消伏。
    佛称功德难思议,故我常持不敢忘。
    誓向当来大劫海,遍将此句救诸苦。
    为求大士加持力,故造栴檀持呪形。
    烁迦罗首金色容,具足七数端严相。
    母陀罗臂百千福,次第有六捉持异。
    贝多叶经并宝印,华果澡鑵及杨枝。
    无隙白檀雕所成,一一皆合契经造。
    及状我身长跪地,顶戴吉祥安乐人。
    观世音名依定实,必闻我今发大愿。
    牟尼经像比丘僧,愿住世间常不灭。
    护持国土与众生,普令摄取菩提愿。
    三宝神呪天龙等,大悲感应大誓力。
    一切同护圣尊仪,犹若金刚常不坏。
    如是成就十四愿,悉为菩提及含识。
    南无闻名救厄者,南无世间慈悲父。
    南无施我无畏力,南无令我满诸愿。
    闻名见身心念者,南无一切无空过。
    我今次第说所愿,尊应一一遍垂听。
  • 三界无别法,一切唯心造。
    是故于日夜,当自勤观心。
    心欲起诸恶,速灭如救然。
    心欲起诸善,爱护如珍宝。
    行恶虽少顷,未来受苦长。
    为善向菩提,永证常乐果。
  • 稽首西方安乐刹,弥陀世主大慈尊。
    我依种种修多罗,成就往生决定信。
    住大乘者清净心,十念念彼无量寿。
    临终梦佛定往生,大宝积经如是说。
    五逆地狱众火现,值善知识发猛心。
    十念称佛即往生,十六观经如是说。
    若有欢喜信乐心,下至十念即往生。
    若不尔者不成佛,四十八愿如是说。
    诸有闻名生至心,一念回向即往生。
    唯除五逆谤正法,无量寿经如是说。
    临终不能观及念,但作生意知有佛。
    此人气绝即往生,大法鼓经如是说。
    一日一夜悬缯盖。
    专念往生心不断。
    卧中梦佛即往生,无量寿经如是说。
    昼夜一日称佛名,殷勤精进不断绝。
    展转相劝同往生,大悲经中如是说。
    一日二日若七日,执持名号心不乱。
    佛现其前即往生,阿弥陀经如是说。
    若人闻彼阿弥陀,一日二日若过等。
    系念现前即往生,般舟经中如是说。
    十日十夜六时中,五体礼佛念不断。
    现见彼佛即往生,鼓音王经如是说。
    十日十夜持斋戒,悬缯幡盖然香灯。
    系念不断得往生,无量寿经如是说。
    若人专念一方佛,或行或坐七七日。
    现身见佛即往生,大集经中如是说。
    若人自誓常经行,九十日中不坐卧。
    三昧中见阿弥陀,佛立经中如是说。
    若人端坐正西向,九十日中常念佛。
    能成三昧生佛前,文殊般若如是说。
    我于众经颂少分,如是说者无穷尽。
  • 鸟外清閒极,谁能更似君。
    山光晴后见,瀑响夜深闻。
    拾句书幽石,收茶踏乱云。
    江头待无事,终学弃人群。
  • 万感外形骸,俨然虚堂寂。
    明毫冠群彩,幽神资始绩。
    妙象非夙预,俗览岂良觌。
    析之会入微,清玩心无怿。
  • 观音菩萨紫金身,眉间毫相七宝色。
    流出光明满十方,光中化佛无数亿。
  • 正坐面西想日轮,见日欲没如悬鼓。
    见已闭目开目间,皆令明了心坚住。
  • 若有众生犯众戒,盗取僧祇三宝物。
    临终遇劝念弥陀,一念顷间生彼国。
  • 四观宝树七重行,宝叶华敷妙宫殿。
    宝幢幡盖影重重,十方佛国于中现。
  • 次作水想见西方,一切皆为净土水。
    既见水已想成冰,皎然映彻琉璃地。
  • 孝养父母行仁义,临终复遇善知识。
    广说弥陀大愿因,屈伸臂顷生彼国。
  • 次观势至菩萨身,量等观音无有异。
    但于肉髻宝缾中,盛众光明现佛事。
  • 无量寿佛金色身,光明普照群生类。
    勤修智者系心观,诸佛现前同授记。
  • 诸佛如来法界身,遍入众生一切想。
    智者当观此想心,是心即佛菩萨像。
  • 七想莲华妙台座,广大弥陀愿力成。
    作此想时心不乱,定当极乐国中生。
  • 融抱回曲照,熙如鉴中象。
    谛览无遗心,虚求非滞想。
    追梦忘始终,通幽宛如往。
    藉此会神姿,逍遥期西赏。
  • 21. 《句》
    天上无双月,人间只一僧。
  • 端想身生极乐界,连华合闭身居内。
    华开见佛满虚空,水鸟树林宣法偈。
  • 有作五逆十恶业,应堕地狱受诸苦。
    临终遇劝念弥陀,决定超生于彼土。
  • 韦提重礼请能仁,愿说西方净报因。
    十六观兼三净业,修之即得往生身。
  • 25. 《句》
    翔空迹自绝,不在青青山。
  • 若人虽不谤尊经,造众恶业无惭愧。
    临终遇劝念弥陀,生彼十劫得初地。
  • 受持五戒八戒斋,修行诸戒回向愿。
    命终生彼闻法音,应时即得阿罗汉。
  • 金肌昧真见,八音愚正闻。
    玄空了无託,至涉宁有勋。
    森罗会都寂,长空销积氛。
    良哉此达观,局士安与云。
  • 见有临终劝念佛,及示尊像令瞻敬。
    俾于佛所深归仰,是故得成此光明。
  • 五想净土七宝池,池中水有八功德。
    宣流念佛法僧名,妙宝莲华千万亿。
  • 31. 《句》
    真空是选场,大觉为官位。
  • 深信因果奉大乘,但发无上菩提意。
    以此功德回愿生,生已当住欢喜地。
  • 无象无名杳莫寻,强将名象测幽深。
    凭斯会解还相背,舍此他求转自沉。
    鹫岭殷勤亲付嘱,龙门恺悌好知音。
    仍闻挂在高堂上,误杀来人错认心。
  • 琉璃宝地正观时,谛了分明极乐国。
    八种清风鼓乐音,苦空无我无常曲。
  • 35. 《句》
    梅有和羹实,龙无为雨心。
  • 不必受持方等经,解第一义明因果。
    紫金台现命终时,自见身于台上坐。
  • 重想弥陀二菩萨,神通变现事如前。
    杂沓观成无量福,定生安养奉金仙。
  • 人死随前业,升沉六道殊。
    如何纯祭祀,须道世人愚。
  • 杀牛惭禴祭,黍稷本非馨。
    斋诵真明德,何劳执礼经。
  • 我比丘某甲,今为傍生类。
    发佛大慈悲,忏彼六情根。
    无始业障海,眼根著诸色。
    耳界闻乱声,鼻染一切香。
    舌生诸恶刺,身如机关主。
    六贼游戏中,心想如猿猴,无有暂停时。
    如此等六法,名为六情根。
    一切业因缘,皆从妄想起。
    妄想如幻焰,亦若空中花。
    迷倒不觉知,为诸惑业缚。
    永堕三途界,没在众苦中。
    不闻正法音,何曾知忏悔。
    惟愿十方佛,菩萨众大师。
    慈力与冥加,令其知发露。
    无始一切恶,今日悉消除。
    毕故不造新,常当修梵行。
    未脱傍生难,余命愿安乐。
    筌网及虞罗,愿不相值遇。
    饮啄随时足,饥渴永不逢。
    相见起慈心,愿不相吞噉。
    当承三宝力,誓脱众尘劳。
    毕此苦类身,愿生诸佛国。
    弥陀广慈愿,不舍一切生。
    观音慈愿深,常游五道界。
    愿舒五色臂,拔我出轮回。
    傥若命终时,愿垂亲接引。
    救我厄难得,菩萨大檀那。
    悯我临汤火,舍财赎我命。
    须弥与大海,徒自谓高深。
    檀那今日恩,高深不可比。
    现生增福寿,眷属悉团圆。
    来世受身时,愿同生佛国,和南贤圣众。
  • 众宝国土宝楼阁,宝树更兼池间错。
    此个总观若成时,名为粗见彼极乐。
  • 慈心不杀持众戒,读诵大乘方等经。
    修行六念回向愿,临终化佛悉来迎。
  • 若人至心一日夜,持戒持斋无破缺。
    以此功德回愿生,七日华敷成记莂。
  • 鉴极玄想孤,动静如为区。
    大象讵形仪,大方谁廉隅。
    正赏不隐括,妙践无回迂。
    心澄遍知海,粲粲黄金躯。
  • 鬼神随处有,谄诳世间人。
    祭鬼都无福,空增杀业因。
  • 五辛佛所说,障道定无疑。
    梵网招轻垢,楞伽损大慈。
    人天犹尚失,净土固难期。
    生啖增瞋念,熟食发淫思。
    讲经十二部,天仙悉舍离。
    善神不守护,恶鬼得便宜。
    薜荔唼唇吻,魔罗现佛仪。
    福德因消灭,业障更弥滋。
    地狱铜兼铁,轮回网复羁。
    无端耽草味,殃祸大堪悲。
  • 法宝真良药,众生自不尝。
    书持并供养,世世上天堂。
  • 小固山前一道人,不言生死不言真。
    茅堂静有朝端客,草履烂无门外尘。
    银漏滴残犹在定,石花开尽始知春。
    相思未得相寻去,空恨江头多病身。
  • 稽首十方佛,弥陀圣中尊。
    方等修多罗,一切法宝藏。
    观音及势至,大地菩萨僧。
    我以诚信心,刻板并印造。
    阿弥陀经卷,及以正信偈。
    旋造各一万,施四众受持。
    偈以发信心,经以资读诵。
    若有每日中,至少诵三卷。
    年诵千八十,十年万八百。
    况复多诵者,及历多年数。
    如是积功德,自然生佛前。
    我此万卷经,随所流布处。
    极少得一人,诵持生净土。
    我愿承此力,决定生彼国。
    况复于多人,人亡经复在。
    展转相传授,是名无尽灯。
    灯灯相照耀,破生死长夜。
    显出佛菩提,究竟悉同生。
    常寂光净土,持此清净福。
    回向奉群亲,我国圣帝王。
    及圣后圣位,仁寿各万年。
    覆育群氓类,我父母眷属。
    怨亲非怨亲,咸承胜善根,同生安养国。
  • 乾坤持中枢,动运非物图。
    欝欝彼灵鹫,飘飘如飞凫。
    层空累怪石,古木生其膚。
    仁虎终安栖,白猿时号呼。
    钱源注鲛室,谢月扬天衢。
    曩喆多遗尘,清风来四隅。
  • 专持菩萨号,八部护君身。
    急难随声应,唯除不信人。
  • 嫦娥戏仙桂,掷子落人寰。
    秀颖发矫林,芳馨胜远山。
    兔边甘百上,鸟外谁一攀。
    月里催人老,云根伴余闲。
    余霞照海甸,高翠暖湖关。
    康乐不在哉,猿来空庭间。
  • 回邪生正信,臭草出栴檀。
    逢难须怪固,安居志好攀。
  • 度月阻相寻,应为苦雨吟。
    井浑茶味失,地润屐痕深。
    鸟背长湖色,门閒古树阴。
    想君慵更甚,华发昼方簪。
  • 禅家真隐处,翠谷倚城隍。
    海近云归早,山孤鸟云长。
    石当泉脉润,风度柏枝香。
    此地容吾否,中霄去意狂。
  • 鬼道常饥渴,当生怜愍心。
    能蠲口中食,佛赞福田深。
  • 官满载琴书,乘春入上都。
    烟波离远岸,桃李发中途。
    俸薄尊常浅,诗清道太孤。
    登朝无恨晚,未有白髭须。
  • 溪竹拥疏帘,溪云冷不厌。
    千岩唯虎伴,一讲许诗兼。
    煮茗敲冰柱,看经就雪簷。
    有时开静户,寒日下峰尖。
  • 灵峰天竺寺,水向南北流。
    源远无竭时,石渠平且修。
    潭洁照台馆,岸滋蔚松楸。
    晚霁起长虹,夜寒吟潜虬。
    余居山水中,炎夏长如秋。
    飞梁会一泻,清响出林邱。
  • 武林神仙宅,代有隐者游。
    谷静云性闲,源长水涵幽。
    吾居余十年,自足忘百忧。
    岂嚼不死草,夙陪无生俦。
    道惭情未损,身与世为雠。
    安得会昔人,竹枝歌中秋。
  • 雨余残景照渔家,渔子鸣榔彻郡衙。
    今夜相呼好垂钓,晚来新雨涨蒹葭。
  • 无累无机祇任缘,一斋长掩古松边。
    寒垂白发过深雪,不下青林知几年。
    木叶当薪烧更暖,薑苗为屦著难穿。
    竟何人问东林社,时引清流灌碧莲。
  • 正信天龙护,邪神岂奈何。
    但知常念佛,灾怪自消磨。
  • 人死猿亦亡,碧峰空崔嵬。
    六龙驭圆景,巨壑流红埃。
    今亦看诚古,后还思悲哀。
    兹山俯南涧,水洁影如颓。
    春筱生嫩筠,秋兰变枯荄。
    方新林下寺,吟此心悠哉。
  • 作福常回施,天龙善鬼神。
    威光常覆护,使汝免灾迍。
  • 杀他还自杀,影响逐形声。
    鬼饱都无福,空招堕火坑。
  • 青瑛丽芙蕖,造化工且奇。
    辉彩向星河,结根在天地。
    临飚无馨香,御雨不离披。
    朝霭发翠华,暮云生碧姿。
    鼎湖几荣落,华岳何盛衰。
    独尔谢群芳,自将天地期。
  • 五六百年内,金躯亦化尘。
    方知新冢上,尽是古人身。
    白发争名急,青山送骨频。
    除师灵塔外,一一好沾巾。
  • 一径千峰里,何人更往还。
    无为无事者,白首白云閒。
    酿酒担寒瀑,寻猿过别山。
    岂知名利客,鞭马向秦关。
  • 古观春山下,寻幽似有期。
    瀑清冥坐久,峰好独归迟。
    客啸巢禽识,仙踪药叟知。
    我来无别趣,禅性尽相宜。
  • 一径千峰里,何人更往还。
    无为无事者,白首白云閒。
    酿酒担寒瀑,寻猿过别山。
    岂知名利客,鞭马向秦关。
  • 五想净土七宝池,池中水有八功德。
    宣流念佛法僧名,妙宝莲华千万亿。
  • 无量寿佛金色身,光明普照群生类。
    勤修智者系心观,诸佛现前同授记。
  • 古观春山下,寻幽似有期。
    瀑清冥坐久,峰好独归迟。
    客啸巢禽识,仙踪药叟知。
    我来无别趣,禅性尽相宜。
  • 四观宝树七重行,宝叶华敷妙宫殿。
    宝幢幡盖影重重,十方佛国于中现。
  • 次观势至菩萨身,量等观音无有异。
    但于肉髻宝瓶中,盛众光明现佛事。
  • 七想莲华妙台座,广大弥陀愿力成。
    作此想时心不乱,定当极乐国中生。
  • 无累无机祇任缘,一斋长掩古松边。
    寒垂白发过深雪,不下青林知几年。
    木叶当薪烧更暖,姜苗为屦著难穿。
    竟何人问东林社,时引清流灌碧莲。
  • 鸟外清閒极,谁能更似君。
    山光晴后见,瀑响夜深闻。
    拾句书幽石,收茶踏乱云。
    江头待无事,终学弃人群。
  • 重想弥陀二菩萨,神通变现事如前。
    杂沓观成无量福,定生安养奉金仙。
  • 溪竹拥疏帘,溪云冷不厌。
    千岩唯虎伴,一讲许诗兼。
    煮茗敲冰柱,看经就雪檐。
    有时开静户,寒日下峰尖。
  • 官满载琴书,乘春入上都。
    烟波离远岸,桃李发中途。
    俸薄尊常浅,诗清道太孤。
    登朝无恨晚,未有白髭须。
  • 若人至心一日夜,持戒持斋无破缺。
    以此功德回愿生,七日华敷成记莂。
  • 次作水想见西方,一切皆为净土水。
    既见水已想成冰,皎然映彻琉璃地。
  • 端想身生极乐界,莲华合闭身居内。
    华开见佛满虚空,水鸟树林宣法偈。
  • 慈心不杀持众戒,读诵大乘方等经。
    修行六念回向愿,临终化佛悉来迎。
  • 度月阻相寻,应为苦雨吟。
    井浑茶味失,地润屐痕深。
    鸟背长湖色,门閒古树阴。
    想君慵更甚,华发昼方簪。

古诗大全

hao86网古诗为您带来释遵式的诗,释遵式代表作,释遵式的名诗,释遵式的诗句,释遵式的诗全集,释遵式简介

https://www.hao86.com/shici_alist_3331/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