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後。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 花外倒金翘。
    饮散无憀。
    柔桑蔽日柳迷条。
    此地年时曾一醉,还是春朝。
    今日举轻桡。
    帆影飘飘。
    长亭回首短亭遥。
    过尽长亭人更远,特地魂销。
  •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
    曰:
      呜呼曼卿!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
    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配者,后世之名。
    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
    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
    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
    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
    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
    风凄露下,走磷飞萤!
    但见牧童樵叟,歌吟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嘤。
    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孤貉与鼯鼪?
    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呜呼曼卿!
    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陨涕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
    尚飨!
  • 水轩檐幕透薰风。
    银塘外、柳烟浓。
    方床遍展鱼鳞簟,碧纱笼。
    小墀面、对芙蓉。
    玉人共处双鸳枕,和娇困、睡朦胧。
    起来意懒含羞态,汗香融。
    素裙腰,映酥胸。
  • 沈沈庭院莺吟弄。
    日暖烟和春气重。
    绿杨娇眼为谁回,芳草深心空自动。
    倚阑无语伤离凤。
    一片风情无处用。
    寻思还有旧家心,蝴蝶时时来役梦。
  • 万恨苦绵绵。
    旧约前欢。
    桃花溪畔柳阴间。
    几度日高春垂重,绣户深关。
    楼外夕阳闲。
    独自凭阑。
    一重水隔一重山。
    水阔山高人不见,有泪无言。
  •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
    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
    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
    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
    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
    罪大恶极,诚小人矣;
    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
    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
    曰:
    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
    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
    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
    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
    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
    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
    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
    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
    曰:
    纵而来归,杀之无赦。
    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
    然此必无之事也。
    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
    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
    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
    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 风迟日媚烟光好。
    绿树依依芳意早。
    年华容易即凋零,春色只宜长恨少。
    池塘隐隐惊雷晓。
    柳眼未开梅萼小。
    尊前贪爱物华新,不道物新人渐老。
  •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乖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 独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山光残照里。
    无人会得凭阑意。
    也拟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饮还无味。
    衣带渐宽都不悔。
    况伊销得人憔悴。
  •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
    那堪疏雨滴黄昏。
    更特地、忆王孙。
  • 落花浮水树临池。
    年前心眼期。
    见来无事去还思。
    而今花又飞。
    浅螺黛,淡燕脂。
    闲妆取次宜。
    隔帘风雨闭门时。
    此情风月知。
  • 今朝祖宴。
    可怜明夜孤灯馆。
    酒醒明月空床满。
    翠被重重,不似香肌暖。
    愁肠恰似沈香篆。
    千回万转萦还断。
    梦中若得相寻见。
    却愿春宵,一夜如年远。
  • 半辐霜绡亲手剪。
    香染青蛾和泪卷。
    画时横接媚霞长,印处双沾愁黛浅。
    当时付我情何限。
    欲使妆痕长在眼。
    一回忆著一拈看,便似花前重见面。
  • 刘郎何日是来时。
    无心云胜伊。
    行云犹解傍山飞。
    郎行去不归。
    强匀画,又芳菲。
    春深轻薄衣。
    桃花无语伴相思。
    阴阴月上时。
  • 歌檀敛袂。
    缭绕雕梁尘暗起。
    柔润清圆。
    百琲明珠一线穿。
    樱唇玉齿。
    天上仙音心下事。
    留往行云。
    满坐迷魂酒半醺。
  • 阴阴树色笼晴昼。
    清淡园林春过后。
    杏腮轻粉日催红,池面绿罗风卷皱。
    佳人向晚新妆就。
    圆腻歌喉珠欲溜。
    当筵莫放酒杯迟,乐事良辰难入手。
  • 五岭麦秋残。
    荔子初丹。
    绛纱囊里水晶丸。
    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
    妃子偏怜。
    一从魂散马嵬关。
    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 白雪梨花红粉桃。
    露华高。
    垂杨慢舞绿丝绦。
    草如袍。
    风过小池轻浪起,似江皋。
    千金莫惜买香醪。
    且陶陶。
  • 去年今日落花时。
    依前又见伊。
    淡匀双脸浅匀眉。
    青衫透玉肌。
    才会面,便相思。
    相思无尽期。
    这回相见好相知。
    相知已是迟。
  • 增之太长,减之太短,出群风格。
    施朱太赤,施粉太白,倾城颜色。
    慧多多,娇的的。
    天付与、教谁怜惜。
    除非我、偎著抱著,更有何人消得。
  • 酒美春浓花世界。
    得意人人千万态。
    莫教辜负艳阳天,过了堆金何处买。
    已去少年无计奈。
    且愿芳心长恁在。
    闲愁一点上心来,算得东风吹不解。
  • 画堂人静,翡翠帘前月。
    鸾帷凤枕虚铺设。
    风流难管束,一去音书歇。
    到而今,高梧冷落西风切。
    未语先垂泪,滴尽相思血。
    魂欲断,情难绝。
    都来些子事,更与何人说。
    为个甚,心头见底多离别。
  • 对酒追欢莫负春。
    春光归去可饶人。
    昨日红芳今绿树。
    已暮。
    残花飞絮两纷纷。
    粉面丽姝歌窈窕。
    清妙。
    尊前信任醉醺醺。
    不是狂心贪燕乐。
    自觉。
    年来白发满头新。
  •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
    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
    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相高。
    二人欢然无所间。
    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
    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
    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
    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
    嗟夫!
    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
    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
    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
    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橐,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
    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
    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
    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庆历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庐陵欧阳修序。
  • 夭非华艳轻非雾。
    来夜半、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何处。
    乳鸡酒燕,落星沈月,紞紞城头鼓。
    参差渐辨西池树。
    朱阁斜欹户。
    绿苔深径少人行,苔上屐痕无数。
    遗香余粉,剩衾闲枕,天把多情赋。
  • 宝奁开,美鉴静,一掬清蟾。
    新妆脸,旋学花添。
    蜀红衫,双绣蝶、裙缕鹣鹣。
    寻思前事,小屏风、仍画江南。
    怎空教、草解宜男。
    柔桑密、又过春蚕。
    正阴晴天气,更瞑色相兼。
    佳期消息,曲房西、碎月筛帘。
  • 把酒花前欲问伊。
    忍嫌金盏负春时。
    红艳不能旬日看。
    宜算。
    须知开谢只相随。
    蝶去蝶来犹解恋。
    难见。
    回头还是度年期。
    莫候饮阑花已尽。
    方信。
    无人堪与补残枝。
  • 眼细眉长。
    宫样梳妆。
    靸鞋儿走向花下立著。
    一身绣出,两同心字,浅浅金黄。
    早是肌肤轻渺,抱著了、暖仍香。
    姿姿媚媚端正好,怎教人别后,从头仔细,断得思量。
  • 红绦约束琼肌稳。
    拍碎香檀催急衮。
    陇头鸣咽水声繁,叶下间关莺语近。
    美人才子传芳信。
    明月清风伤别恨。
    未知何处有知音,常为此情留此恨。
  • 春葱指甲轻拢捻。
    五彩垂绦双袖卷。
    雪香浓透紫檀槽,胡语急随红玉腕。
    当头一曲情何限。
    入破铮琮金凤战。
    百分芳酒祝长春,再拜敛容抬粉面。
  • 见羞容敛翠,嫩脸匀红,素腰袅娜。
    红药阑边,恼不教伊过。
    半掩娇羞,语声低颤,问道有人知么。
    强整罗裙,偷回波眼,佯行佯坐。
    更问假如,事还成后,乱了云鬟,被娘猜破。
    我且归家,你而今休呵。
    更为娘行,有些针线,诮未曾收啰。
    却待更阑,庭花影下,重来则个。
  •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 一寸相思无著处。
    甚夜长难度。
    灯花前、几转寒更,桐叶上、数声秋雨。
    真个此心终难负。
    况少年情绪。
    已交共、春茧缠绵,终不学、钿筝移柱。
  • 把酒花前欲问他。
    对花何吝醉颜酡。
    春到几人能烂赏。
    何况。
    无情风雨等闲多。
    艳树香丛都几许。
    朝暮。
    惜红愁粉奈情何。
    好是金船浮玉浪。
    相向。
    十分深送一声歌。
  • 莺啼绿树声早。
    槛外残红未扫。
    露点真珠遍芳草。
    正帘帏清晓。
    秋千宅院悄悄。
    又是清明过了。
    燕蝶轻狂,柳丝撩乱,春心多少。
  • 珠帘半下香销印。
    二月东风催柳信。
    琵琶傍畔且寻思,鹦鹉前头休借问。
    惊鸿过后生离恨。
    红日长时添酒困。
    未知心在阿谁边,满眼泪珠言不尽。
  • 罗衫满袖,尽是忆伊泪。
    残妆粉,余香被。
    手把金尊酒,未饮先如醉。
    但向道,厌厌成病皆因你。
    离思迢迢远,一似长江水。
    去不断,来无际。
    红笺著意写,不尽相思意。
    为个甚,相思只在心儿里。
  • 帘幕风轻双语燕。
    午後醒来,柳絮飞撩乱。
    心事一春犹未见。
    红英落尽青苔院。
    百尺朱楼闲倚遍。
    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
    羌管不须吹别怨。
    无肠更为新声断。
  • 近日门前溪水涨。
    郎船几度偷相访。
    船小难开红斗帐。
    无计向。
    合欢影里空惆怅。
    愿妾身为红菡萏。
    年年生在秋江上。
    重愿郎为花底浪。
    无隔障。
    随风逐雨长来往。
  • 身作琵琶,调全宫羽,佳人自然用意。
    宝檀槽在雪胸前,倚香脐、横枕琼臂。
    组带金钩,背垂红绶,纤指转弦韵细。
    愿伊只恁拨梁州,且多时、得在怀里。
  • 轻捧香腮低枕。
    眼波媚、向人相浸。
    佯娇佯醉索如今,这风情、怎教人禁。
    却与和衣推未寝。
    低声地、告人休恁。
    月夕花朝,不成虚过。
    芳年嫁君徒甚。
  • 黄金弄色轻于粉。
    濯濯春条如水嫩。
    为缘力薄未禁风,不奈多娇长似困。
    腰柔乍怯人相近。
    眉小未知春有恨。
    劝君著意惜芳菲,莫待行人攀折尽。
  • 缕金裙窣轻纱,透红莹玉真堪爱。
    多情更把,眼儿斜盼,眉儿敛黛。
    舞态歌阑,困偎香脸,酒红微带。
    便直饶、更有丹青妙手,应难写、天然态。
    长恐有时不见,每饶伊、百般娇騃。
    眼穿肠断,如今千种,思量无奈。
    花谢春归,梦回云散,欲寻难再。
    暗消魂,但觉鸳衾凤枕,有余香在。
  •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
    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
    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
    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
    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
    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
    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
    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
    虽有圣智,不能与谋。
    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
    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
    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
    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
    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
    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
    可不戒哉?
  • 四纪才名天下重。
    三朝构厦为梁栋。
    定册功成身退勇。
    辞荣宠。
    归来白首笙歌拥。
    顾我薄才无可用。
    君恩近许归田垅。
    今日一觞难得共。
    聊对捧。
    官奴为我高歌送。
  • 六月炎天时霎雨。
    行云涌出奇峰露。
    沼上嫩莲腰束素。
    风兼露。
    梁王宫阙无烦暑。
    畏日亭亭残蕙炷。
    傍帘乳燕双飞去。
    碧碗敲冰倾玉处。
    朝与暮。
    故人风快凉轻度。
  • 尊前一把横波溜。
    彼此心儿有。
    曲屏深幌解香罗,花灯微透。
    偎人欲语眉先皱。
    红玉困春酒。
    为问鸳衾这回后。
    几时重又。
  • 檀槽碎响金丝拨。
    露湿浔阳江上月。
    不知商妇为谁愁,一曲行人留夜发。
    画堂花月新声别。
    红蕊调长弹未彻。
    暗将深意祝胶弦,唯愿弦弦无断绝。
  • 画阁归来春又晚。
    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
    细雨满天风满院。
    愁眉敛尽无人见。
    独倚阑干心绪乱。
    芳草芊绵,尚忆江南岸。
    风月无情人暗换。
    旧游如梦空肠断。
  • 八月秋高风历乱。
    衰兰败芷红莲岸。
    皓月十分光正满。
    清光畔。
    年年常愿琼筵看。
    社近愁看归去燕。
    江天空阔云容漫。
    宋玉当时情不浅。
    成幽怨。
    乡关千里危肠断。
  • 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
    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
    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
    多应天意不教长,恁恐把、欢娱容易。
  • 妾解清歌并巧笑。
    郎多才俊兼年少。
    何事抛儿行远道。
    无音耗。
    江头又绿王孙草。
    昔日采花呈窈窕。
    玉容长笑花枝老。
    今日采花添懊恼。
    伤怀抱。
    玉容不及花枝好。
  • 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 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阶阴。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
  • 三月清明天婉娩。
    晴川祓禊归来晚。
    况是踏青来处远。
    犹不倦。
    秋千别闭深庭院。
    更值牡丹开欲遍。
    酴醿压架清香散。
    花底一尊谁解劝。
    增眷恋。
    东风回晚无情绊。
  • 蝶飞芳草花飞路。
    把酒已嗟春色暮。
    当时枝上落残花,今日水流何处去。
    楼前独绕鸣蝉树。
    忆把芳条吹暖絮。
    红莲绿芰亦芳菲,不奈金风兼玉露。
  • 西湖南北烟波阔。
    风里丝簧声韵咽。
    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
    杯深不觉琉璃滑。
    贪看六么花十八。
    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
  • 去年秋晚此园中。
    携手玩芳丛。
    拈花嗅蕊,恼烟撩雾,拚醉倚西风。
    今年重对芳丛处,追往事、又成空。
    敲遍阑干,向人无语,惆怅满枝红。
  • 十五六,脱罗裳,长恁黛眉蹙。
    红玉暖,入人怀,春困熟。
    展香裀,帐前明画烛。
    眼波长,斜浸鬓云绿。
    看不足。
    苦残宵、更漏促。
  • 叶有清风花有露。
    叶笼花罩鸳鸯侣。
    白锦顶丝红锦羽。
    莲女妒。
    惊飞不许长相聚。
    日脚沈红天色暮。
    青凉伞上微微雨。
    早是水寒无宿处。
    须回步。
    枉教雨里分飞去。
  • 池塘水绿春微暖。
    记得玉真初见面。
    从头歌韵响铮錝,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帘下香阶畔。
    醉后不知红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 燕鸿过后春归去。
    细算浮生千万绪。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
    挽断罗衣留不住。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 十月轻寒生晚暮。
    霜华暗卷楼南树。
    十二阑干堪倚处。
    聊一顾。
    乱山衰草还家路。
    悔别情怀多感慕。
    胡笳不管离心苦。
    犹喜清宵长数鼓。
    双绣户。
    梦魂尽远还须去。
  • 夜来枕上争闲事。
    推倒屏山褰绣被。
    尽人求守不应人,走向碧纱窗下睡。
    直到起来由自殢。
    向道夜来真个醉。
    大家恶发大家休,毕竟到头谁不是。
  •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
    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
    留著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
    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
    何况到如今。
  • 恋眼哝心终未改。
    向意间长在。
    都缘为、颜色殊常,见馀花、尽无心爱。
    都为是风流セ。
    至他人、强来厮坏。
    从今后、若得相逢,绣帐里、痛惜娇态。
  • 把酒花前欲问公。
    对花何事诉金钟。
    为问去年春甚处。
    虚度。
    莺声撩乱一场空。
    今岁春来须爱惜。
    难得。
    须知花面不长红。
    待得酒醒君不见。
    千片。
    不随流水即随风。
  • 江南柳,花柳两个柔。
    花片落时黏酒盏,柳条低处拂人头。
    各自是风流。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
    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
    长是照离愁。
  • 欲过清明烟雨细。
    小槛临窗,点点残花坠。
    梁燕语多惊晓睡。
    银屏一半堆香被。
    新岁风光如旧岁。
    所恨征轮,渐渐程迢递。
    纵有远情难写寄。
    何妨解有相思泪。
  • 千古都门行路。
    能使离歌声苦。
    送尽行人,花残春晚,又到君东去。
    醉藉落花吹暖絮。
    多少曲堤芳树。
    且携手留连,良辰美景,留作相思处。
  • 艳冶风情天与措。
    清瘦肌肤冰雪妒。
    百年心事一宵同,愁听鸡声窗外度。
    信阻青禽云雨暮。
    海月空惊人两处。
    强将离恨倚江楼,江水不能流恨去。
  • 九日欢游何处好。
    黄花万蕊雕阑绕。
    通体清香无俗调。
    天气好。
    烟滋露结功多少。
    日脚清寒高下照。
    宝钉密缀圆斜小。
    落叶西园风袅袅。
    催秋老。
    丛边莫厌金尊倒。
  • 南雁依稀回侧阵。
    雪霁墙阴,遍觉兰芽嫩。
    中夜梦余消酒困。
    炉香卷穗灯生晕。
    急景流年都一瞬。
    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
    腊后花期知渐近。
    东风已作寒梅信。
  • 南园粉蝶能无数。
    度翠穿红来复去。
    倡条冶叶恣留连,飘荡轻于花上絮。
    朱阑夜夜风兼露。
    宿粉栖香无定所。
    多情翻却似无情,赢得百花无限妒。
  • 世路风波险,十年一别须臾。
    人生聚散长如此,相见且欢娱。
    好酒能消光景,春风不染髭须。
    为公一醉花前倒,红袖莫来扶。
  • 把酒花前欲问君。
    世间何计可留春。
    纵使青春留得住。
    虚语。
    无情花对有情人。
    任是好花须落去。
    自古。
    红颜能得几时新。
    暗想浮生何时好。
    唯有。
    清歌一曲倒金尊。
  • 雪霜林际见依稀。
    清香已暗期。
    前村已遍倚南枝。
    群花犹未知。
    情似旧,赏休迟。
    看看陇上吹。
    便从今日赏芳菲。
    韶华取次归。
  • 玉肌花脸柳腰肢。
    红妆浅黛眉。
    翠鬟斜亸语声低。
    娇羞云雨时。
    伊怜我,我怜伊。
    心儿与眼儿。
    绣屏深处说深期。
    幽情谁得知。
  • 新正初破,三五银蟾满。
    纤手染香罗,剪红莲、满城开遍。
    楼台上下,歌管咽春风,驾香轮,停宝马,只待金乌晚。
    帝城今夜,罗绮谁为伴。
    应卜紫姑神,问归期、相思望断。
    天涯情绪,对酒且开颜,春宵短。
    春寒浅。
    莫待金杯暖。
  • 玉壶冰莹兽炉灰。
    人起绣帘开。
    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
    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
  • 极得醉中眠,迤逦翻成病。
    莫是前生负你来,今世里、教孤冷。
    言约全无定。
    是谁先薄幸。
    不惯孤眠惯成双,奈奴子、心肠硬。
  • 画堂雅宴。
    一抹朱弦初入遍。
    慢拈轻笼。
    玉指纤纤嫩剥葱。
    拨头憁利。
    怨月愁花无限意。
    红粉轻盈。
    倚暖香檀曲未成。
  • 梨叶初红蝉韵歇。
    银汉风高,玉管声凄切。
    枕簟乍凉铜漏彻。
    谁教社燕轻离别。
    草际虫吟秋露结。
    宿酒醒来,不记归时节。
    多少衷肠犹未说。
    珠帘夜夜朦胧月。
  • 过尽韶华不可添。
    小楼红日下层檐。
    春睡觉来情绪恶。
    寂寞。
    杨花缭乱拂珠帘。
    早是闲愁依旧在。
    无奈。
    那堪更被宿酲兼。
    把酒送春惆怅甚。
    长恁。
    年年三月病厌厌。
  • 闲把鸳衾横枕。
    损眉尖、泪痕红沁。
    花时良夜不归来,忍频听、漏移清禁。
    一饷无言都未寝。
    忆当初、是谁先恁。
    及至如今,教人成病,风流万般徒甚。
  • 小院深深门掩亚。
    寂寞珠帘,画阁重重下。
    欲近禁烟微雨罢。
    绿杨深处秋千挂。
    傅粉狂游犹未舍。
    不念芳时,眉黛无人画。
    薄幸未归春去也。
    杏花零落香红谢。
  • 腊月年光如激浪。
    冻云欲折寒要向。
    谢女雪诗真绝唱。
    无比况。
    长堤柳絮飞来往。
    便好开尊夸酒量。
    酒阑莫遣笙歌放。
    此去青春都一饷。
    休怅望。
    瑶林即日堪寻访。
  • 湖上朱桥响画轮。
    溶溶春水浸春云。
    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
    日斜归去奈何春。
  • 青女霜前催得绽。
    金钿乱散枝头遍。
    落帽台高开雅宴。
    芳尊满。
    挼花吹在流霞面。
    桃李三春虽可羡。
    莺来蝶去芳心乱。
    争似仙潭秋水岸。
    香不断。
    年年自作茱萸伴。
  • 六月炎蒸何太盛。
    海榴灼灼红相映。
    天外奇峰千掌回。
    风影定。
    汉宫圆扇初成咏。
    珠箔初褰深院静。
    绛绡衣窄冰肤莹。
    睡起日高堆酒兴。
    厌厌病。
    宿酲和梦何时醒。
  • 楼前乱草,是离人方寸。
    倚遍阑干意无尽。
    罗巾掩,宿粉残眉、香未减,人与天涯共远。
    香闺知人否,长是厌厌,拟写相思寄归信。
    未写了,泪成行、早满香笺。
    相思字、一时滴损。
    便直饶、伊家总无情,也拚了一生,为伊成病。
  • 独自上孤舟,倚危樯目断。
    难成暮雨,更朝云散。
    凉劲残叶乱。
    新月照、澄波浅。
    今夜里,厌厌离绪难销遣。
    强来就枕,灯残漏水,合相思眼。
    分明梦见如花面。
    依前是、旧庭院。
    新月照,罗幕挂,珠帘卷。
    渐向晓,脉然睡觉如天远。
  • 金雀双鬟年纪小。
    学画蛾眉红淡扫。
    尽人言语尽人怜,不解此情惟解笑。
    稳着舞衣行动俏。
    走向绮筵呈曲妙。
    刘郎大有惜花心,只恨寻花来较早。
  • 尝爱西湖春色早。
    腊雪方销,已见桃开小。
    顷刻光阴都过了。
    如今绿暗红英少。
    且趁馀花谋一笑。
    况有笙歌,艳态相萦绕。
    老去风情应不到。
    凭君剩把芳尊倒。
  • 浓香搓粉细腰肢。
    青螺深画眉。
    玉钗撩乱挽人衣。
    娇多常睡迟。
    绣帘角,月痕低。
    仙郎东路归。
    泪红满面湿胭脂。
    兰芳怨别离。
  • 幽鹭谩来窥品格。
    双鱼岂解传消息。
    绿柄嫩香频采摘。
    心似织。
    条条不断谁牵役。
    珠泪暗和清露滴。
    罗衣染尽秋江色。
    对面不言情脉脉。
    烟水隔。
    无人说似长相忆。
  • 洛阳正值芳菲节。
    秾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
    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 律应黄钟寒气苦。
    冰生玉水云如絮。
    千里乡关空倚慕。
    无尺素。
    双鱼不食南鸿渡。
    把酒遣愁愁已去。
    风摧酒力愁还聚。
    却忆兽炉追旧处。
    头懒举。
    炉灰剔尽痕无数。
欧阳修 [北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1]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1](欧阳修画像来源[2])

古诗大全

hao86网古诗为您带来欧阳修的诗,欧阳修代表作,欧阳修的名诗,欧阳修的诗句,欧阳修的诗全集,欧阳修简介

https://www.hao86.com/shici_alist_199/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