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 望华山,迢迢千仞不可攀。
    青莲削玉浮云外,白雪堆盐翠霭间。
    翠霭浮云度飞鸟,黄尘青镜春风晓。
    银甲弹筝芳草傍,金槽压酒垂杨道。
    垂杨近拂枝,芳草远生滋。
    梦登天姥为金粟,醒入西山采玉芝。
    玉芝玉女洗头边,金粟金仙印掌前。
    人从槎上新浮去,舟载瀛东竟未旋。
    云台袅袅绿萝里,中有一人谈不死。
    花外红泉度晋人,松间华发为秦语。
    晋人秦语几恬喧,万壑千崖老睡魂。
    龙争虎斗无穷恨,狗盗鸡鸣不足言。
    云归废畤如流水,尘起岩关一千里。
    髑髅台上蝴蝶飞,蘼芜涧底鸳鸯起。
    乍闻歌动雉朝飞,同游数子立斜晖。
    待予暂解邯郸急,黄鹄骑来住翠微。
  • 去国何迟迟,青山一丈携。
    春风已三月,逐虎桃花蹊。
    既闻粪金牛,又传化宝鸡。
    仰首笑碧落,拂袖凌丹梯。
    左虬右文豹,稳驾无人挤。
    如何牧马滨,尚有问津迷。
    劳因豚往贺,诡从禽遇奚。
    惜哉昆吾锋,徒有斫沟泥。
    所以衡门士,折矢释孤麛。
    上冈抱黄犊,枢户衣皲犁。
    中心藏皓洁,面上蒙黝黧。
    家有黄口儿,倚户饥苦啼。
    掉头去不顾,吾道无忧栖。
    邈哉大雅初,高征供蒸黎。
    淳风逝不处,去水无回低。
    因思驻吾颜,刀圭丸粉提。
    身轻骑八骏,联三十二蹄。
    仙人五城楼,玄圃岌而跻。
    玉匣简隐诀,金书撷幽题。
    誓断区中缘,岂云藏会稽。
    九州黑子耳,千载谁能徯。
    忽然俯宗国,脊局心予凄。
    我有峨嵋家,结茅聊可栖。
    且当弥远驾,乐志西山西。
  • 一丘堪枕白云边,古塔高悬紫柏前。
    到此心澄思出世,何年丹熟学登仙。
    花神几度供铺锦,榆影更番佐数钱。
    谁道屡经潇洒地,绝胜长驻艳阳天。
  • 江空草绿酒旗风,半醉黄州烟雨中。
    五百年前曾洗墨,依稀犹记雪堂东。
  • 有才不到青云前,无心常傍白云边。
    白云青云若流水,魏公草堂今在此。
    岚空烟断鸟飞迟,雪里溪寒客路迷。
    庭前忽见幽香草,扬袂临风折一枝。
  • 君不见秦城万里如游龙,首接洮河尾辽海。
    三堵龙头势隐辚,至今不共山河改。
    何时山外起新陴,围绕古城当户楣。
    相逢若识桃源叟,应忆当时征戍儿。
  • 雨洗池荷净有余,闻君池上草为庐。
    避喧人浣桃花水,闻道僧留贝叶书。
    云袅鹤巢松盖湿,机忘鱼笋槿篱疏。
    门生几度惭秋水,犹自渊冲退若虚。
  • 手握兵符下鲁中,指挥诸将尚乘骢。
    密收海上酬恩士,渐散山南挟弹雄。
    春日劝耕滕壤外,秋风较猎许田东。
    儒家自有匡时略,何必桥边拜石公。
  • 土龙填湖小波寂,星收闤声光历历。
    白鸟睡惊柘寒滴,葛轻公子巧中的。
    蔗浆洗襟盈淅沥,青苎畦中坐束曈,城上割风学吹笛。
  • 天弧夜射青麟死,天下诸侯庆牛耳。
    完璧城边走赵人,击缶台畔闻秦声。
    池中夜浸一片月,年年草绿春风发。
    猛将鞬腰取豹韬,牧童扣角来狐窟。
  • 回御指沧浪,吾家沱水傍。
    苾刍香座稳,平仲野阴凉。
    卜世传关朗,交邻托仲光。
    续经犹畏老,无力赋《长杨》。
  • 云中太守何翩翩,归来但扫落花眠。
    落花坛临孟津口,白岸苍波称钓叟。
    门前车马又纷纷,此翁惟视南天云。
    云里高台已如扫,风前冶苑徒空闻。
    空闻金埒随山溜,复道丰阡成野堠。
    已令饥鹤调中悲,不放斯獒草头走。
    洛中胜事先自知,塞上风烟那复为。
    冷泉浇竹离披长,听与檀郎写《楚辞》。
  • 一麾何事海东行,万里三山蜃气横。
    宦处有仙应肯度,水中成市不须惊。
    向来忧国青衫泪,此去全身皂帽情。
    安得同心常不别,斜阳空倚石头城。
  • 万叠青山百道泉,一蓑烟雨老先天。
    如何尚有英雄气,暗著皇王帝伯篇。
  • 定军山前逢故老,百年谁识荒山道。
    青驺结盖重问津,一来吊古一伤神。
    时乖不动蛟龙气,野旷空令鸟鹊驯。
    白马纶巾堕清汉,星光夜入银河烂。
    玉立乌桥一羽毛,缔观尘世如秋毫。
    向时聚沙聊戏剧,今古悠悠俱辟易。
    玄菟长护战旗翻,山鬼深藏马行跖。
    襄阳耆旧尽凋残,蔡水东流不忍观。
    椒浆若下云中奠,应记从军旧乡县。
    僰雨羌云满笛风,三声猿落郁林东。
    苍凉薄暮无所见,遥想当时庞德公。
  • 南津呕哑闻秋语,湿箨黄蕉掩幽处。
    关门夜开稻花香,澜河晓洗流云杼。
    芦笙含风满簟花,出门葭菼川麻麻。
    娇猩叶舞一蝶堕,似惜清翘浣花饿。
  • 陇云低合水分流,羌笛高吹月满楼。
    乍客关山生远梦,自怜旌节到边州。
    雪消长坂黄昏度,水浸幽汀绿草抽。
    闻说此方泉作酒,宁将驻马劝箜篌。
  • 柯烂人归古木寒,绀崖灵壑野云团。
    骑来黄鹤丹砂顶,飞去青天白玉棺。
    流水调中春欲半,洞箫声里夜将阑。
    思轻尘骨超千劫,愿遇金童捧一丸。
  • 柯烂人归古木寒,绀崖灵壑野云团。
    骑来黄鹤丹砂顶,飞去青天白玉棺。
    流水调中春欲半,洞箫声里夜将阑。
    思轻尘骨超千劫,愿遇金童捧一丸。
  • 白龙夭矫鲛绡薄,鳌呿夜掣东溟若。
    海上仙人醉露桃,梦翻三点岚光落。
    珊瑚支拄鱼眼红,皱波髻挽淋漓风。
    琅缥岛藏翠寒滴,鹤翎洒影青围中。
    嵌空倒镜扶桑户,锦扈嘶春香玉庄。
    石上曾孙开竹书,菱花飘入晴空雨。
    曾孙钓海深濡踝,叹世酸眸叶黄昚。
    书中伯玉术不朽,回首纶竿系左肘。
  • 赤甲青江天半垂,紫山黄叶正离披。
    高鸿已托长风翼,下泽谁听短笛吹。
    地接山回秦避路,云颓天回汉留祠。
    周郎陆弟名空在,细雨荒台猎罢时。
  • 帝遣巫阳与旧魂,又骑羸马访苏门。
    虽逢高士不相顾,犹胜浮湘哀屈原。
  • 结发与君游,去作墨卿子。
    官况贫更贫,天机指非指。
    有时兴一恸,化作长歌矣。
    羊裘舴艋舟,听者如环蚁。
    今成两雪翁,坐看秋潦水。
  • 终南捷径不须猜,少日追名老大回。
    办得七松行道处,归迟犹胜未归来。
  • 新作王门使,来依茂宰居。
    烟花松社屐,风雨竹床书。
    寂寂春将暮,绵绵思有余。
    愁深仍向夕,户影岳莲虚。
  • 中丞开府握兵权,威辅声名霄汉悬。
    萑泽新收屠狗后,阵图重改卧龙前。
    左车去塞陉中井,西豹来耕邺下田。
    玳瑁筵开春骑出,幕中留客待三千。
  • 别公犹是见公时,回望华阳黑水垂。
    万里一身愁作客,十年两逐愧临歧。
    孤臣去国名难洁,弃妇思家步易迟。
    珍重台衡尚怜惜,直庐中夜起吟诗。
  • 一丘堪枕白云边,古塔高悬紫柏前。
    到此心澄思出世,何年丹熟学登仙。
    花神几度供铺锦,榆影更番佐数钱。
    谁道屡经潇洒地,绝胜长驻艳阳天。
  • 结发与君游,去作墨卿子。
    官况贫更贫,天机指非指。
    有时兴一恸,化作长歌矣。
    羊裘舴艋舟,听者如环蚁。
    今成两雪翁,坐看秋潦水。
    ¤
  • 太白峰回指大峨,遥看锦水带金波。
    宜男草绿沉犀浦,织女星寒抱珥河。
    老去玄经知尚少,归来易卜买应多。
    春风旧著荷衣在,但乞山间薜荔阿。
  • 河上有丈人,习水如抱子。
    视身如虚空,观物比骈指。
    持念入平等,会物为己矣。
    丈人视吾侬,奚啻小蝼蚁。
    能嗤垤中海,来哂矜秋水。
  • 周时人掩汉时关,秦代衣冠晋代山。
    亡社鸟来歌滑滑,战场云度伴闲闲。
    空传缑岭吹箫去,不识辽东戴帽还。
    五百年逢一渔父,三三今傍绿溪湾。
  • 陇云低合水分流,羌笛高吹月满楼。
    乍客关山生远梦,自怜旌节到边州。
    雪消长坂黄昏度,水浸幽汀绿草抽。
    闻说此方泉作酒,宁将驻马劝箜篌。
  • 醉骨烟云艇慢开,半竿风雨上渔台。
    无人知是寒山子,明月玉箫呼未回。
  • 东风吹泉作酒香,洮水射河河水黄。
    落日正挂昆仑傍,手弯劲羽欺垂杨。
    借君厩上三飞骦,葱海蹴踏葡萄浆。
    黄鹄高高摩青苍,弹来一曲堪断肠,有女肯嫁乌孙王。
  • 潮急汐亦及,习见惟舟子。
    朝津白马封,暮峡青牛指。
    来讶急湍者,复喜回澜矣。
    山僮欢若蜂,市女散如蚁。
    独有舟居仙,著论名观水。
    ¤
  • 醉骨烟云艇慢开,半竿风雨上渔台。
    无人知是寒山子,明月玉箫呼未回。
  • 帝遣巫阳与旧魂,又骑羸马访苏门。
    虽逢高士不相顾,犹胜浮湘哀屈原。
  • 买得新廛住旧京,灌园时汲后溪清。
    帘钩谢老怀山意,药莳王郎誓墓情。
    泯泯槐阴分阵蚁,惺惺花外数声莺。
    春风又度芊绵处,谁伴巾车出石城。
  • 云中太守何翩翩,归来但扫落花眠。
    落花坛临孟津口,白岸苍波称钓叟。
    门前车马又纷纷,此翁惟视南天云。
    云里高台已如扫,风前冶苑徒空闻。
    空闻金埒随山溜,复道丰阡成野堠。
    已令饥鹤调中悲,不放斯獒草头走。
    洛中胜事先自知,塞上风烟那复为。
    冷泉浇竹离披长,听与檀郎写《楚辞》。
  • 杖藜到处立苍茫,两脚青山老法幢。
    飞去白云何处住,一蓑烟雨下吴江。
赵贞吉 [明朝]

赵贞吉(1508年12月16日-1576年4月13日),字孟静,号大洲。四川内江桐梓坝(今四川省内江市内)人。明代名臣、学者,南宋右丞相赵雄之后。 嘉靖十四年(1535年),赵贞吉进士出身,授翰林编修,迁国子司业。“庚戌之变”时,俺答包围京师,赵贞吉力言不可订城下之盟,应督促诸将力战。明世宗擢其为左谕德、监察御史,奉旨宣谕诸军。后两次遭权臣严嵩中伤,被夺职。明穆宗时复出,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掌都察院事、太子太保,参与促成“俺答封贡”。因与高拱不合,于隆庆五年(1571年)致仕归乡,居家闭门著述。万历四年(1576年),赵贞吉逝世,年六十九。获赠少保,谥号“文肃”。 赵贞吉工诗文,文章雄快。与杨慎、任翰、熊过并称“蜀中四大家”  ,遗著有《赵文肃公文集》、《赵太史诗抄》等。

古诗大全

hao86网古诗为您带来赵贞吉的诗,赵贞吉代表作,赵贞吉的名诗,赵贞吉的诗句,赵贞吉的诗全集,赵贞吉简介

https://www.hao86.com/shici_alist_11492/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