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成语视频百科
常用成语
稀裏嘩啦
ㄒ一 ㄌ一ˇ ㄏㄨㄚ ㄌㄚ
XLHL
复杂式成语
近代成语
贬义成语
象声词,形容雨、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形容被彻底破坏或零零散散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3回:“三更时候,又赶上大风大雨,只【hao86.com好工具】听得稀里哗啦,那黄河水就像山一样的倒下去了。”
稀里哗啦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徐光耀《平原烈火》:“鬼子进一步,国民党退两步,稀里哗啦地丢地方。”
rustling sound
稀哩哗啦
(1)(形)稀疏。
(2)(形)事物出现得少。
(3)(形)含水多;薄:~释|~少。
(4)(形)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烂。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1. 象声词:雨哗哗地下。
1. 助词,作用大致和“了”相同:你真的来啦?他早走啦。大楼终于建成啦!
1. 同“拉”。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