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武王伐纣的故事是怎样的 它是商衰周兴的转折点
周文王十五岁时生武王,武王即位后,继续用姜子牙为国相,以兄弟周公旦、召公奭为助手,进一步整顿内政,增强军力,国力日益强盛。
受命九年(约前1048年)姬发在盟津(孟津)大会诸侯,前来会盟的诸侯有800个,一起举行伐商演习。
受命十一年(约前1046年),商纣王穷兵黩武,持续发动征讨东南夷的战争,已把商朝弄得国困民乏,武王见时机己到,便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亲率战车300辆,虎贲3000、甲士45000人,进攻朝歌,在牧野大败商军后攻入朝歌。
武王探知纣王更加昏庸暴虐,良臣比干、箕子忠言进谏,一个被杀,一个被囚;太师疵、少师强见纣王已不可救药,抱着商朝宗庙祭器出逃;百姓皆侧目而视,缄口不言。
武王同姜尚研究,认为灭商条件已完全成熟,遵照文王“时至而勿疑”的遗嘱,果断决定发兵伐商,通告各诸侯国向朝歌进军,出发前,太史卜了一卦,得兆象大凶,见此不吉之兆,百官大惊失色。
武王决心已定,不迷信鬼神,毅然率兵车300乘、近卫武士3000人、甲士4.5万人向朝歌进发,大军到达朝歌郊外70里处的牧野(今河南汲县南),各诸侯率兵车4000乘会合。
纣王闻知周兵已到,调集都中士兵,再加把囚犯、奴隶、战俘武装起来,共起兵17万(一说70万)相迎,双方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
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是商衰周兴的转折点,经过牧野之战,一战而胜,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对推动中国历史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它标志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伐纣成功之后,西周开始实行分封制,中国从此建立了长达800年的周朝,周朝的经济、文化、生产力水平比商代更高,并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武王伐纣的五百多年后,作为商族后裔的孔子,面对辉煌的周朝,这样倾心表达对灭掉他祖宗之国的周朝的认同:“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对武王伐纣胜利的原因有很多说法,有说是因为周武王讨伐商朝时有精密的讨伐策略,有说归功于以周部落为主的强大联盟军,也有说武王伐纣胜利的原因是因为得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但究其最主要的原因商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呈现白炽化,民心涣散,商朝的将士无心恋战,倒戈相向。周武王、姜尚等人遂把握这一有利战机,乘虚蹈隙,大举伐纣,经过牧野之战,一战而胜,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
与“武王伐纣的故事是怎样的 它是商衰周兴的转折点”相关的文章
武王伐纣后,为何放虎归山,还立纣王儿子为诸侯?
武王伐纣成功之后,武王封纣王的儿子武庚,让他来继承殷朝的祭祀,并派管叔、蔡叔辅佐他。
武王驾崩后,成王还年少,周公旦代理行政掌握国家政权。管叔、蔡叔怀疑周公旦,就与武庚作乱,想攻打成王、周公。周公借用成王的命令诛杀武庚、管叔,放逐了蔡叔,又让纣王的同母哥哥微子管理殷地,以继续殷先祖的事业,并作《微子之命》告诫他,国名为宋。微子本来就仁义贤能,代替武庚后,殷的百姓十分拥戴他。
可为什么周武王这么善良,还要给纣王的儿子分封土地,让他做国君呢?答案在《论语》里可以找到。
《论语》里有一段话: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虽然推翻了旧朝的统治,但是对旧朝的后代依然要分封土地,让他来继承旧朝的祭祀,这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周武王统一了中国以后,分封诸侯达两三百个国家,而所封的并不全是周王室的人,如当时的宋国,就是殷商的后代,许多都是曾经一度灭亡的,周武王再封建,把这种国家重新建立起来。
“举逸民”,所谓“逸民”,就是纣王的时代,许多人不同意纣王的做法逃走了,避世于海外。到了周武王统一天下以后,把这些人都找回来,给他一个合适的职位,尽量发挥他们的长处与思想,这样人心就归顺了。
《微子之命》写道:成王说:哟!殷王的长子。稽考古代,有尊崇盛德、效法先贤的制度,就是说,继承先王的传统,施行他的礼制文物,作王家的贵宾,跟王家同样美好,世代绵长,无穷无尽。
啊呀!你的祖先成汤,能够肃敬、圣明、广大、深远,被皇天顾念佑助,承受了天命。他用宽和的办法安治臣民,除掉邪恶暴虐之徒。功绩施展于当时,德泽流传于后裔。
你履行成汤的治道,老早有美名。谨慎能孝,恭敬神和人。我赞美你的美德,以为纯厚而不可忘。上帝依时享受你的祭祀,下民对你敬爱和睦,因此立你为上公,治理这块东夏地区。
要敬重呀!前去发布你的政令。谨慎对待你的上公职位与使命,遵循常法以保卫周王室。弘扬你烈祖的治道,规范你的人民,长久安居上公之位,辅助我一人。这样,你的世世子孙会享受你的功德,万邦诸侯会以你为榜样,服从我周王室而不厌倦。啊!前去吧,要好好地干!不要废弃我的诰命。
与“武王伐纣后,为何放虎归山,还立纣王儿子为诸侯?”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