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名相张居正

发布时间:2020-05-26
1

中国历史上的名相张居正是怎么进行变法的?核心措施是什么

张居正变法
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1525年5月24日-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人,又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嘉靖年进士出身,由庶吉士至翰林院编修,又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朝为首辅,军政大事均由其裁决,57岁时卒,赠上柱国,谥文忠。

尽管历史上对张居正所谓的“变法”赞誉颇多,但我们从长远来看,就会发现所谓十年新政,几乎就是对嘉靖末年直到隆庆年间,由徐阶特别是高拱掌政以来各种解决时弊措施的进一步发展。

加上张居正作为整个大明都少有的、拥有极强行政执行力的政治家铁腕推进,才有了《明实录》里对万历新政的极高评价:

“十年内海寓(内)肃清,四夷詟服,太仓粟可支数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综(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询经济之才也。”

随着兼并的日益严重,土地逐渐掌握在特权阶层手中,人口亦依附于此。朝廷的税源与人力枯竭,最终在应付各种危机中无力支持而瓦解,接着天下大乱,人口锐减,矛盾缓和,新的王朝便再次开始。

而张居正的改革,无论是“考成法”还是清丈天下田亩推行所谓“一条鞭法”等等,核心就是整顿财政,确保朝廷能够得到足够的税收运转下去。

先看“考成法”,六部和都察院把下属官员应办的业务要确定期限分别记录在三本账簿上,一本在六部和都察院留底,另一本交给六科,最后一本在内阁保存。

六部和都察要按照账簿登记的内容,逐月对官员完成业务情况进行检查,完成一件登记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就要论罪处罚。六科也可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账簿的执行情况,违者则要限事例进行议处,而内阁也可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这显然是以内阁控制六科,然后以六科控制六部,层层施压,整顿吏治,对大明官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核,由此提高了行政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压制言官清议对改革事业的干扰。

然后是清丈全国土地,形成鱼鳞图册。自宋代以来的土地登记簿册,确定朝廷所能征税土地的面积,从而确定财政收入,经查确定万历八年朝廷掌握七百零一万公顷田地,比十年前多了二百三十万。

接着推行自嘉靖以来就逐渐完善的“一条鞭法”,这可以说是整个财政改革的核心措施。

首先是改变了之前中国历史上税收一直征收实物的方式,除特定的漕粮等征收白米外,其他全部折算成货币(主要是银两),在此基础上对赋役制度进行彻底改革。

取消按照各户的等级类型摊派各类徭役的做法,直接合并统一核算后分解到人丁头上,然后与田赋合并到一起计入土地按照田亩确定数额,由官府直接征收直接解送,差役则由政府雇佣完成。

这就使得朝廷征税货币化,统一了征收的方式,统一了征收的时间,简化了整个征税的过程,提高了征税的效率,减少了征收实物时所造成的损耗浪费,减少了基层吏员对普通百姓的盘剥,也减轻了以往徭役摊派对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干扰,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其他的诸如应对蒙古及西南夷的措施大抵沿用隆庆年间的做法,一方面继续完善整个长城防线体系,让戚继光镇守蓟门...

查看详情>>
2

张居正:腐败与新政的结合,功过或许不可相抵

名相张居正
贪污腐败的奸臣

提到张居正这人,恐怕都不陌生。确实,作为明朝内阁首辅的代表,张居正的知名度是毋庸置疑。不过人们对他的认识却常走向两个极端:有人觉得他改革有功,是个对得起朝野的名臣;也有人觉得他是奸臣之中的奸臣,是明朝政治黑暗面的代言人。

对于不熟悉明朝历史的人而言,张居正反倒有些让人难以理解。今天就来尝试理清一个问题:为什么张居正贪腐严重却也被称为一代“名相”?

中国有千年的“相”的历史,皇权和相权的斗争也持续了千年。直到明朝初年朱元璋借由胡惟庸一事裁撤了宰相,中国历史上的“相”才在名义上消失。是的,名义上。因为在一百多年后,以张居正为典型的内阁首辅就成为了事实上的“宰相”。

张居正这人,看起来是典型的风雅士人。他眉目轩朗,留着打理得当的长须;他的穿着总是透着一股雅致,即讲究又不至于高调;他的书房整洁光亮,摆放井然有序;他总是在出门前在身上擦一点香膏,即便是去上朝也是如此……而他的政治伦理追求,也充盈着士人的气息。

我们大抵可以把他的政治伦理追求归纳为两点:其一,追求王道政治;其二,追求国富民强。

从小耳濡目染地接受“王道政治”思想的,并非张居正一人。作为一位传统的儒生,和他同一时代,乃至清代的士人,都受到熏陶。

而“国富民强”,即便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农人,对于这个追求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况且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帝王耽于享乐,朝廷混乱无序,百姓终日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张居正要追求国富民强,帮助百姓们脱离苦海,人们又怎会对张居正的态度视而不见呢?

从为政的出发点来说,张居正是顺应时代大流和人民期盼的。他的出发点就是他最初的标签,是当时的人们对他的第一印象。在这样的印象之中,张居正的实际言行又巩固了人们的这种认识。

张居正推动的改革,在执行上时常都是到位的。不仅湖广总督陈王谟、辽王朱宪炜、黔国公沐朝弼等贪腐巨头被他杀鸡儆猴,地方官的行政要求也被更新。而他最有名的“一条鞭法”,则让朝野最直观地意识到这位首辅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一条鞭法”使得服役货币化、白银化。因此大批劳动力开始摆脱土地的束缚,得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务农还是务工,也可以自由执业。随后边地和山区的农业发展起来,农业生产力从整体上得到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发展,雇佣关系越来越多的出现……且经济基础的变化很快就带来了“服舍违式,婚宴无节,白屋之家,侈僭无忌,是以用度日益华靡,物力日益耗蠹”这样的思想文化转变。

客观地说,因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张居正”这个名字成为了这场改革和明代社会转变的一个代名词。在这样的观念逐渐成型的时候,张居正的个人过失就与“张居正”形成了一定的脱离。

张居正确实一面惩治贪腐,一面又自己隐晦地接受贿赂。他的家人,因为其关系不仅富裕得骇人,还成为了地方一霸,横行乡里。而张居正本人并未直接接受贿赂,他的家人也只是在本地兴风作浪,所以在全国来看张居正依旧是那个风度翩翩的优秀首辅。

且他其实也是个惜才的人,不仅曾亲自主持过隆庆辛...

查看详情>>

搜索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