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历史里隋炀帝真的是昏君吗 从下面来看其实他也并不是昏庸无能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皇帝当中,有许多万古流芳的贤君,也有很多遗臭万年的暴君。隋炀帝几乎集中了人类所能有:淫荡、贪婪、险、冷血、残暴、他犯下弑父杀兄的罪名,历史里隋炀帝真的是昏君吗?
大业元年(604年),隋炀帝即位第一年就修阳渠故道、汴渠故道为通济渠,同年修东汉陈登所开的邗沟直道,大业四年(608年),又征发河北民工百万疏浚汉代屯氏河、大河故渎与曹操所开白沟为永济渠,大业六年(610年)疏浚春秋吴运河、秦丹徒水道、南朝运河为江南河。至此,开凿大运河的工程基本完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前后用了六年的时间。隋炀帝先后开凿疏浚了由黄河进入汴水,再由汴水进入淮河的通济渠;还有从淮河进入长江的邗沟;从京口(现代江苏镇江)到达会稽(现代浙江绍兴)的江南河;引沁水向南到达黄河,向北到达涿郡(现代的北京)的永济渠。
这些渠南北连通,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运河。大运河从北方的涿郡到达南方的余杭,南北蜿蜒长达五千多里。隋朝大运河以会稽、洛阳、涿郡为三点,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四段,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连接起来。当时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大运河对隋唐之际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加强,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中国从门阀贵族政治向科举官僚政治转化,从门阀社会向门阀后社会转化的历史关头,隋炀帝杨广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也是在政治改革中走得最远者之一。杨广率先意识到了关陇集团的局限性,打压世家门阀,巩固他父亲开创的伟业。隋炀帝改官制,增设殿内省,与之前已有的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共同成为五省。同时修订了法律,主要是对隋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颁布《大业律》。
杨广修建大运河,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促进了南北两岸人民的交流,他率先打破了世俗的眼光,完善科举制度,选用穷人当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隋汤帝也并不是昏庸无能。
查看详情>>与“历史里隋炀帝真的是昏君吗 从下面来看其实他也并不是昏庸无能”相关的文章
隋炀帝真的是昏君吗 其实隋炀帝绝非昏庸无能之辈
一、杨广其人
公元前569年出生于弘农华阴(今陕西)的杨广,系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所生的次子,小名杨英,字阿摐。
杨广其实自幼好学,颜值佳,又机灵,史载云:"美姿仪、少聪慧"。且足智多谋,善领兵打仗,13岁时即受封晋王,兼并州大总管,左武卫大将军。20岁时就统兵饮马长江,灭陈,平定江南,立下赫赫军功。
杨广还善讨母亲独孤皇后喜欢,兼之独孤皇后对"品德不修"的长子杨勇好"奢逸"、又不听话很是失望,便时常向隋文帝吹"枕头风",支持杨广继承父位。
开皇十九年,因上柱国王世积被诬告谋反,坐罪被杀,以致朝中大臣高颎、元旻、元胄等受连带均被处置,太子杨勇也落下监国不力的责任。
"惧内"的隋文帝无奈,只好下诏,废了长子杨勇的"皇太子"之位,改立杨广为皇太子。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驾崩后,35岁的杨广由此登基称帝。
但杨广的上位却让人诟骂不已。
一说是杨广联络朝中重臣司徒杨素等人密谋,从病重的父亲隋文帝杨坚那里抢来的帝位。隋文帝临终前看出了杨广的"阳奉阴违",还调戏宣华夫人,说了句"独狐误我",曾打算重立废太子杨勇,杨广便安排大臣张衡用药毒死隋文帝后,伪造遗诏拥兵自立。
真实原因莫衷于是。不过,从此就有了杨广"逼兄弑父"而上位的千古秩闻。
兼之杨广于公元618年在"江都兵变"中被权相宇文化及杀害,成了亡国之君。实现大一统的隋朝,仅有38年短暂的统治时期,不过是昙花一现。
于是,这"败家子"的名声也烙在了杨广身上,如同商纣王一样,成了人们所憎恶的对象,还获得"炀"这样的恶谥号,被贴上"昏君"的标签,遗臭万年。
二、杨广绝非昏庸无能之辈
隋炀帝杨广真的"昏庸无道"吗?显然不是。
他也许有无德、贪色及粗暴之处,在盲目追求所谓"千古一帝"的英雄业绩中,滥用民力,不顾民生多艰,冷血无情。还有如传说中的"龙舟选美"、"楼台牡丹"以及三下扬州看琼花等等骄奢淫逸、贪图享乐的毛病。
说杨广是"暴君"也许如是,但他绝非"昏君",不可能是无能之辈,其年少时期就展露头角,显示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而后在14年称帝治国期间,更展露了许多雄才大略之处:
如强化中央集权,改州为郡,将全国设置为190郡,统一实行二级制管理。这在《隋书》上有明确记载:郡设太守,直接辖县"。建立户口制度,实行"以知识分子为主的"文官治国,剥夺世袭贵族的特权,降低武将权臣的地位。打破了人才任用的千年芥蒂,建立进士科,实行科举制,让寒门子弟通过自身努力有机...
查看详情>>与“隋炀帝真的是昏君吗 其实隋炀帝绝非昏庸无能之辈”相关的文章
隋炀帝为什么落下了千古骂名?原来是遗惠后世的大动作
中国历史上的昏君,其实不见得个个都是昏庸之辈。乐不思蜀的阿斗和“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毕竟是少数;其他即使如成天和嫔妃玩做买卖游戏的南朝东昏侯、整日只知道做木匠活的明熹宗,其实也就是心思没放到大事上去而已,要论智商,恐怕也未必很差。他们中间的某些人,恰恰是因为太聪明了,结果倒成了昏君,而且是比上面提到的诸公更有知名度的大个昏君,这个人就是隋炀帝杨广。
杨广之聪明多才,恐怕放到中国历史上所有明君行列中也不会逊色。他自己也认为,就算是跟士大夫们比才学,他也应该做皇帝的。话虽有点浮夸,但此公才学确实有,还在当皇子的时候,就跟士大夫诗赋唱和。从流传下来的诗作来看,多少有点意思,至少不像现在名气很大的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那么俗气。《隋书》上说他“好学,善属文,深沉严重,朝野属望”,应当说有点道理。杨广文才不错,武功也有那么点,隋平南陈,他是行军元帅,北却突厥,他还是出征的主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至少没有给将士们添乱。即使是痛贬他的史家,也不得不承认他“爰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可是,造化就是这样弄人,被聪明所误的人,在聪明人中十有八九,隋炀帝杨广就是一个典型。
如果不聪明而且多才,恐怕杨广不会有那么多的大手笔的动作,后来让唐朝占了那么多年便宜。独享制度之利的制度创制,多半出于这个被后人骂为“炀”的皇帝,特别著名的是科举制度。正是这个制度,让中国的帝制有了世界上最完备和发达的官僚结构,被后世史学家许倬云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原色之一,让法国著名的史学家布罗代尔惊叹,怎么中国那么原始的帝制,却有了一个现代化的官僚制相伴。当然,调动几百万民工修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以及兴百万大军屡次征伐辽东,也是他的大手笔。只是这样的大手笔,最终让他丢掉了江山社稷。
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像他那样,做了如此多的遗惠后世的大动作,却因此身死名裂的。不仅科举制让后来的皇帝把天下英雄尽数纳入彀中,而且大运河也让后来的王朝尽享漕运之利,然而他得到的只有千古的骂名。毋庸讳言,在当时,这些大手笔的施展对于社会生活的破坏是灾难性的。中国虽然有着发达的商业,但却从来没有形成过统一的市场,发展出成型的商业社会,国家也没有对应的制度和税收策略;中国也不完全是一个内陆国家,但海洋经济由于受到商业发展的限制,更是进不了国家战略的视线。所以,历代王朝都只能以小农经济作为立国的基础,而小农经济是经不起国家大手笔动作的。修建东都和大运河,成百万人耽误农时,消耗储备,一已为甚,何况再乎?农业民族,从本质上讲是不宜扩张的,对外战争,最高的限度是防卫性的。以秦始皇这样的雄才大略,挟灭六国之势,击走匈奴之后尚且得修长城,可见进攻态势之不可取。百万兵上阵远征,百万人沿途馈粮,幸而战胜,尚且难以预后,何况战败!说到底,中国不是一个商业国度,可以方便地集中资源,也需要靠武力维持商路的畅通;中国也不是一个海洋国...
查看详情>>与“隋炀帝为什么落下了千古骂名?原来是遗惠后世的大动作”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