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战国时期

发布时间:2020-05-30
1

战国时期的公孙衍为什么反秦?他这一生都在反秦的路上

公孙衍为什么反秦
公孙衍为何如此恨秦国
战国

大良造取名自“主上造之士”,是商鞅变法期间所推行的二十级军功爵制中的第十六级;在大良造之上就只有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这四等了,而这四等,只授予秦国王族成员,而且没有什么实际权力,基本等同于荣誉头衔;所以大良造的实际权力反而是最大的,掌握军政大权。

这一官职在秦国历史上只有三人被授予“大良造”一职,分别是商鞅变法的商鞅、犀首公孙衍、以及大家熟知的战神白起,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大良造”是秦国的旗帜和象征!这三人中商鞅和白起自不用多说一生忠于秦国,为秦国六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犀首公孙衍可以说是秦国、秦惠文王成就他,而其后半生终其一生反秦抗秦,让人大跌眼镜!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秦国的大良造公孙衍出秦、反秦、抗秦呢?

扬名河西之战:秦国第二位大良造

商鞅死后秦国大良造的位置暂时空缺,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胜任, 秦惠文王把目光投向人才济济魏国。恰巧当时因魏国东进中原,穷兵黩武,损耗国力,在与齐国争霸中落败,人才们四散飘零,有不少人才便西出秦国,其中便有这位公孙衍。秦惠文王慧眼识英雄,很快就将公孙衍提拔为大良造,替代商鞅成为秦国第一重臣。

公孙衍上任不久,便率领秦军进攻魏国,欲将国力渐衰、最为熟悉的母国魏国作为自己建立功勋的垫脚石。公元前333年,公孙衍带领秦军与魏国在河西交战,大败魏军,迫使魏军割让阴晋。而后,再次领兵对魏军发起河西之战,俘虏魏军将领龙贾,斩首8万,迫使魏国撤出河西之地。一时间公孙衍在诸侯列国中声名大噪,在秦国朝野也被奉极其重要人物,扛起了大秦统一六国的大旗!

损毁于河西之战:收受魏国贿赂离秦

公孙衍人生之第一战,就赢得如此殊荣,可以说这一切都是秦国、秦惠文王成就,作为异国之人,以客卿身份成为秦国重臣“大良造”,于情于理公孙衍都应该绝对忠诚秦国。未曾想这时候的公孙衍应心生漂浮之意,犯了其人生中一次至关重要的错误,这个错误将决定其后半生的归宿!

河西之战

魏惠王割让河西之后,派人重金贿赂公孙衍。于是公孙衍向秦惠王提出,趁秦魏暂时和好之机,进攻别的国家。就在这时,张仪来到了秦国。他告诉秦惠王,魏国四面受敌,正是伐魏的良机。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让秦国进攻西面的游牧民族,实属误国之举。魏国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缓过劲来全力攻秦,秦国恐怕就很难对付了。秦惠王被说得如梦初醒,立即起用张仪为客卿。公孙衍遭到排斥,不得不离开秦国,回到魏国做了将军。

首倡合纵:五国相王

公孙衍进入魏国,被任命为将军,这时公孙衍提倡合纵政策,并得到了魏相惠施的支持,再加上秦国咄咄逼人的东进政策,令东方各国生畏,纷纷支持公孙衍的"合纵"。山东各国,只靠本国的力量是不能抗拒秦国进攻的,于是有公孙衍发动的"五国相王"之举,"五国相王"可称为公孙衍的一次"合纵"运动,公孙衍开始拉拢韩、赵、燕、中山四国,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quo...

查看详情>>
2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怀王是明君还是昏君?

楚国
楚怀王是个怎样的人
楚怀王是明君还是昏君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怀王是明君还是昏君?

春秋战国时代,有一段故事非常的引人瞩目,那就是张仪欺骗楚怀王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作为秦国相国的张仪,奉命出使楚国,并且利用自己的口才,使得楚国和齐国断交。这个故事中,两个最重要的人物,张仪和楚怀王,在历史上,拥有几乎完全相反的两副面孔;张仪代表着智慧,而楚怀王则成为了后人的笑料。那

楚怀王刚刚即位的时候,楚国才灭亡了越国,至此,楚国成为了当时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不仅面积达,楚国的财力也十分雄厚。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楚怀王接手的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殷实的楚国,这时候的楚国不仅内部财政雄厚,并且和东方的齐国结成了长久的盟友关系,这正是秦国所惧怕的。

历史书上,我们可以看到,楚怀王因为听信奸臣的话,因此疏远了屈原,而当时屈原正在进行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是自吴起变法之后的楚国再一次大的改革。这时候张仪来到了楚国,他先是责备楚怀王被苏秦所怂恿,联合其他五国陈兵函谷关,这是楚国不道义,不重视秦楚长久以来的联盟关系的行为。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楚怀王的性格,毫无疑问,他的性格是软弱的。

楚怀王自幼在温室中长大,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得他养成了一种非常好的贵族精神,这种贵族精神,在春秋时代的中原各国之间非常的盛行;而到了战国时代,实用主义则开始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首先就问孟子,有没有什么能使国家富强的东西教他,可见当时的中原地区,实用主义的盛行,而这一切,和法家在秦国的成功关系密切。

那么楚国呢?吴起是当时伟大的改革家和军事家,他到楚国之后,也确实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开始进行重大的变法,废除了很多封君的势力。然而,楚悼王一死,吴起立马就被反动贵族射死在楚悼王的尸体上。可见,楚国旧贵族的势力是多么的庞大。那么,性格软弱的楚怀王,是否应该承担屈原变法失败的所有责任呢?

我们再来看张仪的欺诈行为。张仪先是在楚国答应楚怀王,只要楚国和齐国断交,那么,秦国就将商於之地五百里送给楚怀王;结果楚国的使者去秦国接受土地,却被告知只有五里。楚怀王一气之下派军攻打秦国,却在丹阳之战中惨败,并且之后又遭遇了一连串的失败。这时候秦国要楚国和他和亲,条件是,楚怀王亲自来秦国。问题出现了,这时候的楚国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呢?假如楚怀王不去,那么,秦国就会继续派兵攻打,因此,楚怀王选择了远赴秦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

可能有人说了,楚怀王可以不去,然后向其他国家求援。我们先暂且不讨论在当时人人自危的情况下,其他国家会不会来援助楚国,我们可以直接认为楚怀王不必这么做,那么,这能说明什么呢?我觉得,顶多能说明楚怀王这个人脑子笨,性子直,却并不能说明他是个昏君。此外,我们还有一个证据,那就是楚怀王被秦国扣押之后,秦王告诉他,让他回国继续做国王,只是要让楚怀王交出楚国的三个要塞。楚怀王的回答是不,认为自己无脸面对楚国人民,并且在三年之后郁郁而终。因此,小编觉得,说楚怀王是昏...

查看详情>>
3

长平之战对参战国产生什么影响?长平之战改变了历史进程吗

战国
战国时期
长平之战的影响
长平之战简介

长平大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战争,战况规模之大,之惨烈在我国整个封建历史上都难有其上者。按理说,这么大的一场战争,影响必然是非常大的。但仔细研读其后的战国历史,我们赫然发现,长平之战除了造成一定量的人口损失,对历史的影响却非常有限。

巨鹿之战,秦军自此没有了翻盘的可能,直接导致秦被取代。

赤壁之战,刘备得到荆州,近而以荆州为跳板占据益州,形成三国格局。

淝水之战,前秦所在的北方受到直接影响重新陷入混乱,直接导致前秦灭亡。

宁陵之战,为唐军平定安史之乱打下基础。

这些战争或者说战役都对历史有着决定性的改变,打胜了历史是一番景象,打败了则是另外一番景象。长平之战,却没有这方面的特征,这么惨烈的一场大型战争,对战国历史却影响极有限,更不用提改变中国历史进程了。

首先,我们看看大战对赵国的影响。很多人认为长平后,赵国实力大损,已经不堪一击,我们看看赵国表现。攻下长平后,白起准备一鼓作气攻下邯郸时,后院起火,范睢妒忌白起功劳,进言秦王,秦王阻止白起继续用兵。仅仅一年后,秦国派王陵率兵二十万攻邯郸,打了几个月没有成功,把王陵换成王龁并且增兵十万继续,不仅没成功,秦军反而损失极大,又派郑安平带兵五万增援。能单独与秦军作战,并且失败敌军战争目的,赵国实力绝对强悍。到这个时候,赵王才派两组使者向楚国和魏国同时求援。接下来就有了“毛遂自荐”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两个经典故事。两组使者都请来了援兵,三国内外夹攻,围邯郸的秦军大败。王龁率残部逃回汾城,郑安平所部2万余人被联军团团包围后投降。因为是顺风局,之前观望的韩国也加入了“讨秦大军”。这时候,我们就要说一下第二个问题,大战对秦国的影响。下面是四国战果。魏之河东郡以及安阳,赵之太原郡以及皮牢、武安,韩之上党郡以及汝南。楚国虽没地皮上的利益,但面子和其它方面所获颇丰。

也就是说,秦国长平之战前后的地盘儿,全被人家给抢回去了,长平大战,秦国白打了。到此,长平大战的影响已经完全消失,其意义远远不如规模要小得多的“邯郸保卫战”,此战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团结了仇视秦国的魏、楚和韩三国,并且收复了被秦军占领的各国失地。有些地摊书上总结,长平大战后,六国弱势已成,秦国统一天下的历史进程大大的提前了。

上面的事实给我们的结论恰恰相反,长平之战后的“邯郸战役”才是影响深远的战役,四国联军反秦,让秦国多年的战果付之东流,不得不缩回函谷关继续当乌龟,秦国统一天下的时间表哪里是提前了,分明是被延后了。赵国在长平战后的确实力大损,但随着实力迅速恢复,长平之战的影响越来越弱,几年后将来犯的燕国被轻松击败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赵国是在长平大战三十多年后才灭国的。而三十年后,秦军经过精心准备再次进攻赵国,只赵国的一个李牧,就令他们束手无策。昏庸的赵王重用垃圾郭开,害死李牧,才是赵国灭亡的主因。其它五国被灭也是这个原因,五头猪统治的五国没有经过长平之战这样惨痛的损失...

查看详情>>
4

了解通俗易懂的孟子的思想,他也为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传播发挥了突出贡献

孟子
孟子的思想
战国

孟子的思想著作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在中学语文课本就收录有孟子的文章,如《孟子·梁惠王上》等。孟子的学说主张是在继承孔子的主体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包括实行仁政,以民为本等政治思想和人性本善的哲学思想。下面详述孟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和相关的思想著作。

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孟子分析了从古至今国家兴亡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个在后代历史上的著名为政思想,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国家之所以灭亡是因为统治者失去了民心,国君只要时刻牢记“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心怀百姓,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那就可以国泰民安,国柞长久。

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继承自孔子,严格的把社会的阶层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统治者劳心治人,主要负责治理天下,为民施政,要实行仁政,就像父母为孩子着想一样。平民百姓属于被统治阶级,负责生产劳作,他们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拥戴爱护统治者。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维护统治阶级的合法性。

孟子像孔子一样推崇有教无类。主张国家加强私塾教育教化天下万民,使百姓明人伦,晓人理。在这基础上,孟子提出了易子而教的方法,就是父母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其他的老师去教导。因为孟子认为父子之间的感情会使父亲对孩子不够严格,放松对孩子的教育。

在哲学思想方面,孟子认为应该恢复上古时代的道德规范,即是“法先王”恢复尧舜之道。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所以每一个人都能接受教育的熏陶,明理知节。

孟子的主要思想著作

孟子一生的思想学说著作而成《孟子》,是孟子晚年隐退邹国授徒时所作。在孟子逝世后,又经他的弟子门人增添完善。《孟子》与记录孔子言行思想的《论语》同为儒家学说经典,是后世研究孔孟之学的必备教科书。

《孟子》记载了孟子的哲学、民生、政治、教育等思想观点,还收录了孟子辩论讲学的典故和社会活动。“性善论”是孟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基本点,在此基础上向外拓展延伸出了“仁政”,“民贵君轻”等思想学说。

《孟子》、《论语》和子思所著《中庸》,曾子所著《大学》被宋朝时期理学大师朱熹合称推崇为儒家四书。从宋朝开始,《孟子》的影响力从儒家扩散到民间,是为家治学的必备书籍;也是科举考试的来源内容之一。

《孟子》一书总计三万五千余字,是四书中内容最丰富,篇幅最长,重量最重的一部儒家经典。因为历史战乱,时间久远保存不善,还有历史上的多次焚书之举,《孟子》现今流传下来的只有七篇十四卷。

孟子的思想主张上承孔子下启荀子,为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的传播发挥了突出贡献。他晚年广收弟子教化天下并著《孟子》宣扬自己的儒家思想,《孟子》一书历经岁月仅保留下来完整的七篇为我们后人瞻仰。

查看详情>>
5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割线是怎么产生的?原来晋国被瓜分才是标志

战国
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
晋国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得名,是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相传《春秋》为孔子修订,直至今日学术界对此说尚有诸多质疑,并无统一观点。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后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左传》记载之终(公元前468年)、三家灭智(公元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奉行侠义文化,“士为知己者死”和荆轲在易水旁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千古绝唱。战国时代养士之风风靡一时,养士著名的“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这些士挣脱了奴隶制的束缚,周游列国,奔走呼号,发表自己的见解,活跃了战国时代的学术空气。

查看详情>>
6

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怎么会有这么多战乱呢?原来跟秦国也脱不了干系

战国
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
秦国

我们在看春秋到秦汉时期的影视或者小说时,都会提到一个词语-“礼崩乐坏”,但是没有彻底说明这个词语的意思,也就是大概了解,但你知道为什么秦汉时期的古人会把这个词语记录在历史典籍里呢?

春秋时期到秦朝的统一这段时间之内是我国历史上分裂最长的时期,各个诸侯轮流争霸,虽然局势动荡,但也是开疆扩土这一重大的时间点。因为战乱导致了对“礼”的重视,而这个字刚开始的意思是指祭祀中的仪式,后来演变成为人际交往中的礼仪。而周代实行的分封制度也和它密切相关,周天子、诸侯王、大夫、士等这些身份等级制度都是来自于“礼”,同时又制礼作乐和通过一系列的礼仪使得各个等级的秩序得到固定,而等级成员的权利与义务也有了明确可知的规章制度。

但这个制度却在春秋、战国这战乱时期被打破,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这个时期由于周王朝失去了对天下的掌控和对诸侯王的震慑导致天下大乱,各个有实力的诸侯开时吞并相邻的小国家,根据统计这段时间内灭亡的国家多达52个,而到战国时期剩下的七国基本上爵位都不是很高,但初期所封的公爵全部都被吞并,而七国中齐、燕、魏、韩、赵都是侯爵,疆域最大楚国却是子爵,最后统一全国的秦国却是伯爵,这使得周礼中固定的等级制度被严重破坏,这也是秦汉时期文人大呼礼崩乐坏的原因之一。

除去阶级制度的破坏,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弑君,典型的例子-赵武灵王因为他的两个儿子争夺权力而被他最偏爱的二儿子困在沙丘活活饿死,还有在《竹书纪年》中记载的越王朱勾弑父、鲁幽公为其弟所弑、宋炀公被侄子宋厉公所杀、鲁懿公被侄子伯御所杀等等,这样的弑君事件前后多达52次,可以想象这个时代是有多混乱,君臣之间没有敬忠,父子之间没有尊重、孝心,使其局势动荡的同时礼仪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直到汉武帝时期,为什么他会主选儒家,除开其他的各个因素以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儒家对“礼”的观点起了关键的作用,虽然对后世王朝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我们现在提倡的“尊老爱幼”的礼仪却是在那个在那个时候种下的。

查看详情>>
7

春秋战国时期,原来是这个原因导致了西周各国诸侯主导天下事务

战国
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
西周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大家应该不太陌生,那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个纷乱的争霸局面呢?我们要由西周的灭亡说起。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相信各位早已听说过。周幽王是周武王的后代,周武王姬发攻灭商朝,建立周朝后,一直传到幽王。但这幽王非常无道,宠爱美女褒姒,不理国政,更废掉原本的王后与太子。由于想令褒姒高兴,幽王不惜愚弄诸侯,假装有敌人入侵,燃起狼烟,让他们前来救驾。

王后和太子无辜被废,王后的父亲申侯决定起兵为女儿报仇,于是联合外族犬戎,进攻周幽王。诸侯被幽王戏弄过,这次害怕中计,不再来救驾了。于是,都城镐京被攻陷,周幽王被杀。

太子宜臼在申侯的拥立下,即位为新的周王,历史上称为“周平王”。但当时都城镐京经过战乱,被外族劫掠后,已非常残破。平王决定迁都,以东面的雒邑为新的都城,继续周王朝的统治。

历史上把这次迁都作为周朝的分水岭,迁都前称为西周,迁都后为东周。

不过,平王的继位与其正统性,颇受诸侯质疑。他们一般把幽王被杀,归咎于平王,觉得他有弒父的可能,故此更不愿尊奉他为天子。另一方面,平王东迁的过程,还需要秦国出兵护送,更显示出周朝的弱势,让诸侯更瞧不起天子。

此时,有实力的诸侯开始崛起,比如郑国,既在周朝的朝廷当中担任天子的卿士,握有政治实权,又在军事力量上比周天子强势,因而逐步掌握了对天下的号召力,实际上已取代了周天子作为天下之主的地位。

这样,中国历史进入了霸主崛兴的春秋时代。

往后的数百年,数个有实力的诸侯先后兴起,在他们各自的年代主宰了天下的局面,被其他的诸侯尊为霸主。他们举起尊奉周天子的旗帜,又领导诸侯们一起抵御外族的入侵。名义上,仍然是周朝的年代,但实际上,诸侯已主导了天下事务。

查看详情>>
8

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何没有一个国家能打败秦国?

战国
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
秦国

纵观古代中国历史,秦帝国的建立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最为深远。而这个一统天下的大国,曾经长期居于西北一隅之地,被中原各国以“夷狄遇之”。令人惊奇的是,无论春秋争霸,还是战国争雄,秦国都牢固地屹立在西北之地,顶住了来自东方一波又一波的灭国级军事入侵,并最终积蓄力量完成了对东方的反噬。那么,秦国究竟依靠了何种力量呢?

1.山河之固

毫无疑问,秦国所处的关中平原自古山川形胜,东据崤函之固,有一夫当关、万夫当关之险,当东方六国的军队从洛阳一带沿黄河南岸抵达关下之时,秦军便可以据险而守,与东方各国的远征军展开攻防拉锯战。东方各国军队顿于坚城之下,士气自然难以维系,一待秦军开关掩杀,胜败已然明了。

除了陆上的崤山与函谷关之险外,秦国同样依靠黄河作为天然的国防屏障。早在秦穆公时期,秦国就曾经用舟楫在晋国的灾年向其输送粮草赈灾,这表明当时的黄河无论径流量还是水面宽度都较今日为大,因此,即使春秋时期晋国曾经在彭衙之战(陕西白水)、汪之战(陕西澄城县)中短暂占领过秦国的城池,但是因为黄河天险相隔,也只能是掳掠一番了事。

2.秦国之力

除了优越的地理条件之外,秦国自身的战略资源条件也可以有效地对东方联军进行牵制。春秋时期,秦国通过向西戎地区扩展增加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从而将陕西、甘肃东部地区的广袤领地大部分收入囊中,并以雍城(陕西风翔)作为水路交通的枢纽,在收纳西戎的过程中扩张人口,并且大量吸收戎狄中具有战斗力的军事力量,从而有效地抵御了来自晋国为首东方国家的攻击。

战国之后,秦人在积极变法的同时加快征服脚步,先后将巴蜀、汉中乃至于楚国的江汉平原收入囊中,并且消灭了在秦国背后作妖的义渠人,逐渐掌握了数倍于战国诸雄的领土与人口,从而有着足够的军事经济实力与东方六国抗衡,不惧六国合纵征伐秦国。

3.绝秦意难

公元前578年,晋国带领东方齐、卫等国联兵伐秦,一度冲破函谷关之险,进军至泾水以东的麻隧(陕西泾阳),深入秦国腹地,这次进攻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一次灭秦作战,晋国吕相甚至专门撰写了《绝秦书》以示此次行动的坚决性。然而,联军在渡过泾水之后依旧选择退军,可见以晋国为代表的春秋国家并没有绝秦的真正意图,而只是希望以兵威压服秦国,承认自己的霸主地位,而不想轻易断绝秦嗣。

到战国时期,各国之间虽然在苏秦的游说下产生了合纵攻秦的行为,但是各国之间并未真正同心,并且对于秦国抱有幻想,实质上并没有彻底消灭秦国的意图,只是希望暂保自身安危,甚至希望与秦“连横”以攻他国。

秦国拥有绝佳的战略位置,并且有着出色的地缘战略目标,而东方国家始终没有真正“绝秦”的念头与勇气,最终促使秦国日甚一日,成为不可抵挡的统一洪流。

查看详情>>
9

战国时期的四大强国魏、齐、楚、赵为什么走向了灭亡?

战国
战国历史
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

战国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各国兴衰史,除了韩国一如既往的平淡,其余各国都曾有过一段风光的历史,就连实力明显偏弱的燕国都曾有过五国伐齐差点灭亡齐国的壮举,更不要说战国初期魏国称霸,魏国衰退后齐、秦、楚三强鼎立,楚国衰退后齐秦称雄,齐国衰退后赵国迎头赶上成为军事上唯一可和秦国抗衡的强国。

魏、齐、楚、赵四国都曾强盛一时,最后却无一例外的衰退直至亡于秦国之手,那么战国四大强国因何而亡?原因当然很多,但是归纳起来可以这么说:失才亡魏,偏安亡齐,分治亡楚,乱政亡赵,我们一一来看一下。

魏国之所以能在战国初期强势崛起成为当之无愧的霸主,除了魏文侯的锐意进取之外,也和他礼贤下士重用人才有莫大关系,比如他任用李悝、翟璜为相,军事上以吴起和乐羊为将攻取了秦国河西之地和灭亡了中山国。

魏武侯胸襟不如其父魏文侯,吴起弃魏奔楚开始了魏国顶级人才流失的序幕,否则有吴起在秦国根本就没机会崛起;魏惠王时期流失了太多的顶级人才:第一个是商鞅,本来国相公叔痤临终前就建议魏惠王要么重用商鞅要么杀之,不能让商鞅落入其他国家之手;第二个是孙膑,至少魏惠王是很有机会能留住孙膑的,其余公孙衍、张仪也是在魏惠王时期入秦的。

范雎、尉缭子原先也都是魏国人,后来都去了秦国,这么多顶级人才的流失至少说明魏国的人才机制有很大问题。

齐国在齐威王时候崛起,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击败强大的魏国后成为中原霸主,实力跃居各国之上(当时秦国还没那么强大),齐宣王时依然强势,齐闵王四处树敌遭遇五国伐齐,但是齐国复国后依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左右战国大局的发展。

齐闵王之后的齐襄王开始偏安一隅很少参与中原各国的战事,特别是齐废王时期几乎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各国热闹,坐视各国被秦国一一灭亡而不加以援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秦昭襄王时开始奉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尤其是尉缭子更进一步具体化“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在这一策略的影响以及秦国不断的贿赂之下,齐国基本上退出了各国纷争,最终导致亡国。

楚国在楚宣王、楚威王和楚怀王前期也曾称雄一时,其后楚怀王昏招百出连续被齐、秦等国击败以至于衰退下去,但是楚国地域辽阔,按理说楚国还是大有潜力的;秦始皇灭六国最艰难的就是楚国,在李信败于项燕之手后,连王翦都要60万大军才能亡楚,那么楚国亡国的原因何在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楚国特殊的政治体制,那就是分治。

楚国办事效率低下,疑聚力不够,庙堂决策、战争动员、粮草调配往往有滞后性,原因就在于楚国除了王室之外,“在上位,以率万民”、“执一国之柄”的令尹权柄很重,昭、屈、景三大家族以及庄氏部族、黄氏部族等势力也很强劲,王室往往要受到这些家族和部族的掣肘。

所以楚国中央权力分散无法形成合力,这个才是楚国无法真正强大和亡国的根本原因,举一个明显的例子:吴起入楚后楚悼王任用吴起为令尹变法图强,极大的损害了这些家族和旧贵族的利益,所以楚悼王刚死,这些旧贵族势力就...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