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
古代投笔从戎的人物有很多,投笔从戎就是指文人改行去从军,这些人物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战场上也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战绩,今天给大家说的投笔从戎的主人公便是历史上最出名的一位,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呢?一起来看看吧。
投笔从戎的意思
投笔从戎,汉语成语,拼音是tóu bǐ cóng róng,意思是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的经过。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
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班超。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版咸阳)人,东汉权著名将领、外交家,是开拓和维持汉代与西域关系的重要人物。他出生在文仕家庭,是史学家班彪之子、《汉书》的编撰者班固之弟,三人合称“三班”。但他的成名并不是因为文学成就,而是选择投笔从戎,投身于为汉朝稳固边疆的事业中,成为一代东汉名将。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
傅介子和张骞两个人,生在西汉,曾经出使西域,替西汉立下无数功劳。因此,班超决定学习傅介子、张骞,为国家奉献自己。后来,他当上一名军官,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得到胜利。
接着,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着智能和胆量,度过各式各样的危机。班超一生总共到过五十多个国家,和这些国家保持和平,也同时宣扬了汉朝的国威。
古代投笔从戎的名人
一、先轸:春秋晋中军主帅,标准读书人出身,据说好学不倦,熟读《诗经》,最辉煌战绩是辅佐晋文公城濮一战,创造我国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一举奠定晋国的中原霸主地位。
二、孙武:春秋吴国将军,可谓世界级的军事鼻祖人物,一部《孙子兵法》已开全世界军事理论之先河。最牛比的则是将其理论付诸实践的经典战例——五战五胜,直取郢都,更是让后代无数军事专家为之望尘莫及。
三、吴起:战国楚名将,与孙子齐名,曾为孔子高徒子夏的学生,后因品德问题被学校开除,但反而成就了一代军事家的英名。有军事著作《吴子兵法》传世,惜无经典战例流传。
三、田穰苴:战国齐将,有军事著作《司马法》传世,无具体战例传世。
四、陈汤:西汉戍守边疆名将,《汉书》里称其“少好学,善文”,仅在给汉帝奏章里的一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之名言,已足显其腹中文墨水平。最创造的古今战史的辉煌战绩是——以四万汉胡联军一战摧毁北匈奴主力,击斩郅支单于,传首九边,从此使我大汉天威名扬域外、至今不衰!
五、班固,他文修汉史,武经西域,36使击杀匈奴使节而西域臣服,之后经营西域30年使之成为汉之...
查看详情>>班超他上班上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投笔从戎?原来背后有这样的故事
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他是继张骞之后,在西域地区树立汉朝威信、传播中原文化的第二位著名人物。
班超年少时,因为哥哥班固到京城洛阳做小官,全家搬到洛阳。由于家境贫穷,班超不得不在官府里做一些抄写文书的工作,挣钱补贴家用。但是他胸怀大志,有时候忍不住把笔丢下,感慨道:“男子汉在世,应该像张骞、傅介子(西汉将领,曾平定西域楼兰国叛乱而立功封侯)一样,在异域他乡建功立业,怎么能让自己埋没在简单的笔墨文事之间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便说:“小人物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不久,班超果然辞去了文书的工作,跟随将军窦固出征,实现了从文人生涯向军旅生活转型的第一步。班超作战勇猛,窦固非常欣赏,派他和另一名军官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东汉初年,由于经过王莽时期的变乱,中原王朝对西域地区的影响有所减弱,很多西域国家都和汉朝断绝了关系,归附了匈奴。班超一行人先来到鄯(shàn)善国(在今新疆鄯善)。鄯善国王起初对班超一行非常热情,没过几天,却变得态度冷淡。班超经过打探,得知匈奴使者也到了鄯善,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鄯善国王很可能会把班超等汉朝使者抓起来,交给匈奴人。于是,班超召集手下的36名随从,商议对策。班超说:“现在我们处境危险,只有当机立断,才能保护自己,进而建功立业。‘不到老虎的窝里,怎么可能捉到老虎崽呢?’我们必须冒险进攻匈奴使者!”当天夜晚,班超率领随从,悄悄来到匈奴使者营帐边,点火进攻,英勇作战,杀死匈奴使者。第二天,班超请来鄯善国王,把晚上发生的一切告诉他,鄯善国王非常震惊而恐惧,在班超大义凛然的劝说下,终于被汉朝的威严震服,表示愿意归顺汉朝,并把自己儿子送到汉朝做人质。
班超一战成名,立下大功,在西域威名远播。他趁机向东汉皇帝建议,要延续西汉的事业,重新恢复对西域地区的影响。随后的几十年,班超在西域先后平定和收服了于阗、疏勒(今新疆疏勒)、焉耆(今新疆焉耆)、莎车(今新疆莎车)、龟兹(qiū cí,今新疆库车)、乌孙、康居等国,重新将西域地区收归于中原王朝的管辖之下,加强了汉族与西域各族的联系,立下大功,被皇帝封为定远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班超“投笔从戎”故事的发生有其历史原因。中国古代,在以科举考试为主的文官选拔制度诞生前,朝廷的官职大部分被贵族世家所垄断,平民子弟只有参军立功,才有机会当官。从隋唐时期开始,随着科举制度的兴盛,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成为社会主流,平民子弟更多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而不再是参军,甚至在宋朝等文官发达的朝代,出现了“重文轻武”的现象,“投笔从戎”的例子就越来越少了。当然,作为男子汉沙场立功的一种理想,“投笔从戎”仍被很多文人墨客歌咏和表达。
查看详情>>历史上班超为什么要投笔从戎?班超出使西域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本是书香门第的班超,为什么要起笔从军?
班超东汉外交家、军事家。他是东汉大学者、历史学家、《汉书》的作者班固的弟弟。他的父亲班彪、妹妹班昭也是大学者。有意思的是,出身于学术家庭的班超却最终成为一代名将。
班超从小孝顺恭谨,勤劳肯干,而且口才出众,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由于家境贫寒,班超找了一个为官府抄书的差事以挣钱贴补家用。这差事十分辛苦,也非常琐碎无聊,而班超却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一天,正在工作中的他扔下手中的笔,感慨地说:"男子汉大丈夫应该立功边疆,万里封侯,哪能天天与这些笔墨纸砚打交道呢?这些文字上的雕虫小技简直是浪费生命啊!"他的同事们听了他的感叹,都笑话他说大话。班超对他们说:"你们这些人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永平十六年,即公元73年,班超奉命带领三十六人出使西域。他们到了鄯善国以后,鄯善国王开始十分热情,好酒好饭地招待他们,但随后就忽然冷落下来。班超敏锐地觉察到了鄯善国王的这一点变化。
当晚,班超把鄯善国侍者软禁起来,再次召集三十六名属下喝酒。酒喝到高潮时,他用激将法对大家说:"我们来到这边远绝地,目的就是为国立功以求青史留名。如今匈奴使者已经到达这里,而鄯善王态度暧昧,首鼠两端。万一他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我们岂不是羊入虎口,哪有生还的可能?事关紧急,我们该怎么办?"将士们听罢,都说:"生死存亡之际,我们都愿意听您的。"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我们今晚就行动,火攻匈奴。敌明我暗,他们不清楚我们有多少人,一定会惊慌失措,这样我们就可以全歼他们。消灭了匈奴使者,鄯善王就会彻底归顺我大汉朝,我们的事业就成功了。"当夜月黑风高,一切都照班超计划的那样进行。一举歼灭了匈奴使团。当班超他们把匈奴使者的首级拿给鄯善王看的时候,鄯善王早已吓破了胆,乖乖臣服。从此,班超在西域威名远扬。
后来,班超又纵横捭阖,镇压了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叛乱,稳定了西域形势,巩固了西域与汉王朝的关系。他也因功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封定远侯。班超在西域前后活动了三十一年,直到公元102年,他七十岁的时候才回到首都洛阳,随后就去世了。
班超是一个维护祖国统一的大英雄,他永远值得我们怀念、景仰。他也给后世留下了两个成语,一个是"投笔从戎",一个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两个成语一直沿用至今。
查看详情>>班超为什么要投笔从戎?班超出使西域的故事你知道吗
班超,字仲升,东汉时期人士,家乡位于现今的陕西咸阳。他才华出众,能力极佳,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的父亲是历史上有名的史学家班彪,他的长兄班固与妹妹班昭在史学方面的成就也颇大。
班超自小就胸有大志,为人不拘泥于琐碎之事,并且对待自己的长辈颇为孝顺恭敬,家庭的原因使他从年少的时候就知道勤奋地帮助父母操持家事。班超还非常爱好读书,阅读了非常多的典籍,使他变得更为博学多才,拥有极佳的口才。
早期因为家境贫寒,班超依靠替官府抄写文书来维持家中的生计,但是他从小就志向远大,因此对于为官府抄文书这个工作非常不甘心,于是班超就决定放弃手中的笔,前往边疆从军打仗,以此来实现建功立业的志向。从军后,班超跟随窦固征讨北方的匈奴,之后又被命令出使西域,他在西域总共待了三十一年,三十一年中,利用自己的智谋瓦解了匈奴的势力,平定了西域五十几个国家,为西域融入国家版图、促进各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
可以说,班超是个非常伟大的人,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极高,他拥有十分杰出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了西域,为平定西域而努力,不仅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与稳定,还加强了西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为各民族的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
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投笔从戎一般指的就是投笔从戎,主要讲述的是关于东汉时期班超放弃文人的身份,选择加入军队,跟随窦固等人共同进军西域,征讨北匈奴,以此来建功立业的故事。
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主要是这样:班超自小就有远大的志向,阅览群书,在哥哥班固被任命为校书郎时,他与母亲一同跟随至洛阳。当时班超家里的情况并不好,为了为此家中的生计,班超就常常做替官府抄写文书的工作来赚钱养家。然而班超身有大志向,并不甘于一直从事为官府抄写文书的工作,他认为大丈夫在没有什么具体的志向的情况下,就应该像历史上的张骞等人在异地建功立业,得以封侯,而不是待在室内忙碌于纸墨笔砚之间。对于他人对他的嘲笑,班超皆不屑一顾,之后就放弃手中的纸笔,加入出使西域的军队,并且最终建功立业,被封了侯。
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出自范晔所著的《后汉书》中的《班超传》。班超是东汉时期颇为有名的军事家、外交家,博学多才,拥有十分杰出的军事能力和外交能力,并且口才极佳,在之后两次出使西域中,他凭借自己出色的才能以及口才成功瓦解了西域各国的势力,平定了西域各国,使得西域诸国归顺东汉朝廷,致使时隔五十六年后,西域与中原再次建立了联系。
从中来看,班超弃笔从戎是个正确的选择,军队给了他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并且让他得以建功立业,被封侯,并为国家的安全与各民族的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
班超出使西域
汉明帝初期,在西域北匈奴一家独大,控制了西域各国,多次胁迫西域各国一同出兵进攻东汉边境,掠夺东汉的河西等地区。于是在公元七三年时,汉明帝就派遣班超出使西域,镇压安抚西域各国,直至公元一零二年,班超才重返洛阳。
在当时,西域各国与东汉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
查看详情>>搜索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