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从太子到皇帝,朱厚照努力突破束缚,却毁于人性与个性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孝宗弘治皇帝唯一的儿子,他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出生即为皇帝嫡长子后来又当上皇帝的人。《明史.本纪十六,武宗》是这样评价朱厚照的:“明自正统以来,国势浸弱。毅皇(武宗)手除逆瑾(刘瑾),躬御边寇,奋然欲以武功自雄。然耽乐嬉游,昵近群小,至自置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犹幸用人之柄躬自操持,而秉钧诸臣补直匡救,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于危之。假使承孝宗遗泽,制节谨度,有中立之操,则国泰而名完,岂至重后人之皆议哉。”
皇帝作为一个人,就具备人性的固有弱点和缺陷,从内心来说都喜欢听人奉承,而不喜欢听人批评,指责。在皇权至上的专制时代,作为寄生于皇帝的内官,大多为巧言令色、阿谀奉承之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皇帝的需要,得到皇帝的信任,他们狐假虎威,就会利用皇帝权力满足自己的私欲。
从《明史》对武宗的评价中可以部分看出他的一些性格特征:崇尚武功,希望像他的先辈一样建功立业;天性爱玩,不喜欢被规则束缚;他的成长过程让他排斥士大夫,亲近宦官。这些都为以后他的南巡,重用刘瑾等做好了铺垫。
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人生,或许真是武宗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悲剧收场,武宗的性格形成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他的父亲,他从自己父亲身上看到的更多的作为皇帝的无奈,所以不希望自己继续重复父亲的生活。他的父亲弘治皇帝一直惜守作为君主所需遵守的传统道德,以牺牲自己的个性为代价,赢得了臣民的一致认可。
朱厚照在六岁之前可以自由自在的玩乐,弘治并不太干预,7岁开始出阁讲学,臣子们想教的只有他们眼中的圣贤之道,而不容许他接触其他的东西,可是太子却对这些并不感兴趣,自然而然会引起朱厚照的反感,即使长大后也不断的与他的臣子们进行对抗;第一方面与他接触最多的就是太监这个群体,这些人不会阻碍太子做事,也不会讲什么圣贤之道,年少的皇帝很容易和这些人打成一片。
武宗一生都在努力突破外界世俗的束缚,可最终仍是逃脱不了自己的身份,生在帝王之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同时,也失去了最宝贵的自由。临终时说:“前事皆有联误,非汝曹所能预也。”将一切过失承揽在自己身上,也算是一位敢于担当责任的皇帝,造成其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正是他的个性与朝廷需要、群臣理想中的皇帝格格不入。
与“从太子到皇帝,朱厚照努力突破束缚,却毁于人性与个性”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