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于成龙清廉的故事都知道,那他是怎么做到这一步的呢?
于成龙算得上是官场上的一个奇迹。他从明朝考到清朝,又去读了清朝的国子监,但是一直没有进士及第。直到44岁的时候,由于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一直没有人愿意去那里当县令,因此,于成龙自愿申请去那里。虽说他没有进士及第,不过毕竟是没人去的地方,因此,朝廷也就安排他去那里当县令了。
哪知道于成龙考试不行,当官却是一把好手。他从广西罗城县令,干到四川合州知州,一路下来,他获得了三次“卓异”的举荐,康熙皇帝也多次表扬他,评价他为“清官第一”。最后,当康熙二十三年,他在两江总督任上去世的时候,康熙给他谥号“清端”,赠太子少保,雍正时更是让他进入了贤良祠。这样,于成龙的级别最终定格为从一品官员。
于成龙一直没能进士及第,从44岁时才开始在边荒之地当县令,于成龙清廉的故事都知道,那他是怎么做到这一步的呢?
一、爱民如子。
我们今天把官员称为“公仆”。不过古代不是这样称呼的,古代把官员称为“父母官”。而作为一个“父母官”,最重要的就是“爱民如子”。于成龙在当官的过程中,一直坚守这一点。
于成龙无论在广西罗城,还是在四川合州,以及担任黄州知府期间,都遇到了当时非常多的盗贼横行。于成龙当然要坚决打击盗贼,不过,可贵的是,他明白这些盗贼本身都是穷困老百姓,是活不下去了才铤而走险。所以,于成龙始终坚持“剿抚”结合,目的是要让更多的盗贼能够安分守己,能够回归从事农业生产。
于成龙的这种做法,也使得他能够很快地解决盗贼问题,保持地方安定。
二、发展农耕。
只有农耕上去了,有了吃的穿的,老百姓才会安居乐业。于成龙从当官第一天起,就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于成龙去罗城的时候,整个罗城城中只有5户人家。县衙也只有3间破房。于成龙在打击盗贼的同时,极力劝说老百姓回到城中,积极从事农业生产。三年过后,于成龙离开罗城的时候,罗城已经是一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
后来,于成龙调到合州担任知州。合州也是人口大量逃走,到处都是一片荒地。于成龙积极鼓励老百姓垦荒,但是老百姓不敢这样做。因为很多老百姓担心,这样做的话,如果自己垦荒了,这片地原来的主人一回来,自己也就白干了。
针对这一种情况,于成龙规定,先发出通告,限期回归。如果到时候老百姓不回归,便允许其他老百姓随便垦荒。谁垦出了土地,就是谁的。因此,第二年,整个合州就人口暴涨,农耕经济搞得热火朝天。
此后于成龙在各地当官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断推广这条经验,因此,效果都显得很不错。
三、吃苦肯干。
于成龙愿意去边荒的罗城,就是他吃苦肯干的表现。
罗城这样的地方,不仅仅是蛮荒之地,而且瘴疠横行。但是于成龙不惧瘴疠之毒,四处奔走呼号,整日去田间地头,劝课农桑,和老百姓一起耕作,体现了一种极大的担当精神。
在黄州缉盗的时候,他作为一个文官,还常常身先士卒,冲在战斗的第一线,让士卒们深受感动,因此更加勤奋努力,很快就让地方得到安定。
四、清正廉洁。
于成龙不管到哪里,都能做到清正廉洁,不贪不刮,不置地产。...
查看详情>>与“于成龙清廉的故事都知道,那他是怎么做到这一步的呢?”相关的文章
廉吏于成龙是如何赢得康熙皇帝“清官第一”的美誉
“清官第一”,这是圣祖康熙对一个大臣的赞誉。在清朝这近三百年历史中,大臣不计其数,拥有廉洁美名的大臣也不少,可康熙皇帝却把“清官第一”这样的美誉赐给了一个叫于成龙的人。
于成龙(1617-1684),年少好学有大志向,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性情刚直,不苟于言笑,才智出众,勤劳刻苦。根据记载,于成龙小时读书学习,主要是由父亲于时煌教导,后世还流传着他的一段学习趣事,能反映出于成龙的心胸和才气。
于时煌要求于成龙大量读书,经、史、子、集各种书都要读。这样日复一日,终于有一天,于成龙受不了了,读烦了。他把书一合,大声对父亲说:“经史子集千本万卷,无非四字而已!”于时煌大吃一惊问道:“哪四个字?”于成龙胸有成竹,一本正经地说:“仁、义、礼、智!”于时煌本来打算惩罚于成龙的,听了这四个字,反倒没了脾气,叹服不已。
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清朝任命,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当县令。罗城县当时才被清朝统治两年左右,政局没有稳定,很多人都不愿意到这个地方当县令。于成龙到达罗城时,县城到处都长满荒草,住户只有几家人,连县政府都只是两三间茅草屋,条件简陋得无法形容。于成龙只能借住在关帝庙里。他在院子里用泥巴做了一张桌子,吃饭时蹲在地上。不久,他的随从大半都染病而死,剩下的也都逃走了,只剩于成龙孤身一人。他每日吃两餐粗茶淡饭,为了节约粮食,有时甚至一天只吃一顿。可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于成龙仍坚持办公,恪尽职守。
于成龙不仅清廉,而且还很有能力。罗城由于贫困,时有盗窃案发生。对此,于成龙不是简单地剿灭,而是实行感化政策,收到很好的效果。他重视农业生产,实行奖勤斥惰的政策,使人民大受鼓舞,更加勤劳地投入生产。他每年春季巡行田间,遇到努力耕作的农人,必定问其甘苦,因此当地百姓非常爱戴他。
在四川当官时,由于当地刚经历了战乱,百姓生活困苦,于成龙就减少了自己的随从费用,因为在那时,这些费用都是由当地老百姓承担的。在武昌任职的时候,他儿子千里迢迢从老家来看他,他却顿顿用青菜豆腐下饭。儿子离开时,他没有别的让儿子带回家,碰巧有一只腌鸭,他便让儿子带半只鸭子回去。民间就编了一句歌谣夸赞他:“于公豆腐量太狭,长子临行割半鸭。”后来,他升任福建按察使,赴任前专门买了一百多斤萝卜以供沿途食用。
于成龙当官二十多年,天南地北,都是只身一人,从来不带家人,与自己的妻子一分别就是二十几年。他先后出任过知县、知州、知府、道员等地方官,也做过按察使、布政使、督抚大员这样的大官,但无论官职大小,他始终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深得士民爱戴。于成龙曾经说:“我没有其他爱好,只要有布衣、蔬菜、粮食,可以免于挨饿受冻就行了。”他不仅这样说,而且也是这样做的。
于成龙在断案方面,也是一个厉害人物。清代着名小说家蒲松龄把有关于成龙破案的生动传说记叙在《聊斋志异》之中。这里讲一个“...
查看详情>>与“廉吏于成龙是如何赢得康熙皇帝“清官第一”的美誉”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