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佛教

发布时间:2020-05-28
1

北周武帝灭佛是为了什么 难道是因为他不喜欢佛教吗

北周
北周武帝灭佛
北周武帝灭佛的原因

把持北周朝政十几年的宇文护被宇文邕用玉笏打晕后,被杀死了。宇文邕收回大权,他先铲除了宇文护的同党,接着着手解决宇文护时代留下的弊端。他解放官奴,简化礼仪,重组府兵,提倡节俭,手段坚决。另外,还有件事他非摆平不可,那就是佛教。

佛教在北朝非常流行,虽然一百多年前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曾经下令禁止信佛,但不过持续了七八年,佛教就重新兴起,比以前还繁盛。本来嘛,人们各有各的信仰也无所谓,可是佛教教徒占用了好多耕地修建寺庙,出家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和尚们不用交税,也不用服兵役,导致国家财政收入不足,兵员紧缺。

正是因为这些,宇文邕才决心跟佛教对着干。他担心强硬禁止信佛会让大家口服心不服,于是找来有名的和尚和道士举行辩论大会,希望由道士出面说明佛教有多不合理。道士认为佛教的本意是让所有人得到安乐,现实却变成了到处营造寺院,劳民伤财。

不过,和尚们也不甘示弱,提出道教同样建造有道观和华丽的雕像。和尚们拿道教当挡箭牌,宇文邕可不会受胁迫,干脆下令把佛教和道教一起禁止了。

这是佛教传到中原以后第二次遭受打击,因为宇文邕被称为周武帝,所以这次事件被称为周武灭佛。

北周武帝灭佛是为了什么?

周武灭佛的主要原因是寺院经济过盛,以至于与国家争夺人力和财力。宇文邕禁止佛教传播(最初也禁止道教的传播),下令毁掉了佛经和佛像,并让和尚们还俗。客观上讲,这些措施使从前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向国家纳税和服兵役。

宇文邕精图治,用两年多时间养精蓄锐。575年,他大举出兵,灭亡北齐。

查看详情>>
2

玄奘在佛教的地位如何?我们看他的成绩就一切都明白了

玄奘在佛教的地位
玄奘的地位

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西游记》是唯一的神魔小说,但这故事也是有原型的,就是唐朝玄装法师西行(将真实历史事件改编成神魔小说估计也算是中国的特例了,比如把武王伐纣写成《封神榜》,把郑和下西洋写成《三宝太监西洋记》,把宋代王则起义写成《三遂平妖传》),在小说中,唐三藏去西天是封唐太宗之命,当时东土的中国人不识大乘佛法、成天享乐,如来佛祖派遣观音菩萨指示唐三藏前往天竺(现今之印度),将无上真经取回东土。

那历史上,真正的玄奘法师去印度是为了干啥呢?所谓“真经”到底是什么经呢?

首先真实的历史上,玄奘法师不是大唐皇帝的御弟,他其实是名门之后,曾祖陈钦曾任东魏上党(今山西长治)太守,祖父陈康为北齐国子监博士官,父亲陈惠在隋初曾任江陵县令,大业末年辞官隐居,此后潜心修养。

玄奘法师,俗名陈祎于隋朝仁寿二年(602年)出生,这个时候他的家境已经比较困难了,,跟长捷法师(就是他的二哥陈素,早年于洛阳净土寺出家,以讲经说法闻名于世,号长捷法师)住净土寺,学习佛经五年。在这期间他学习了声闻乘和缘觉乘,而他本人偏好后者。他十一岁(613年)就熟读《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十三岁时(615年)洛阳度僧,玄奘向被派来考查的大理卿郑善果表示自己出家的意愿是“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因而被郑善果破格入选。

注:度僧制度,中日二国所曾施行的佛教出家制度,中国古代对出家原无限制。其后因僧数渐增,庶民常假藉出家以避输课,朝廷乃设僧籍加以登录,就是说,出家需要批准。

隋炀帝大业末年,兵乱饥荒,618年隋朝灭亡。玄奘提议长捷法师一同前往唐朝首都长安参学,后得知当时名僧多在蜀地,因而又建议同往成都。在那里听宝暹讲《摄论》、道基讲《杂心论》、惠振讲《八犍度论》。三、五年间,究通诸部,声誉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玄奘在成都(据传在成都大慈寺)受具足戒。

按照当时的标准,他已经是高僧了,但是当时整个中国的佛教水平都不太高,武德七年(624年)玄奘私下与商人结伴离开成都,沿江东下参学。先到了荆州天皇寺,讲毕以后,再次北上寻觅先德参学,到相州访休法师质问疑惑滞碍之法,继往赵州从道深学《成实论》,又到扬州听惠休讲《杂心》、《摄论》。贞观元年(627年),玄奘重游长安学习外国语文和佛学。

他看的书越多,反而越糊涂,当时流行的摄论宗(后并入法相宗)、地论宗两家有关法相之说多有乖违,因此渴望得到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以求融汇贯通一切,武德九年(626年),此时适逢天竺僧波颇抵长安,玄奘得闻印度戒贤于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

所以,玄奘希望西行求法,直接看原版梵文的经书,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

但是,当时唐朝是不允许百姓私自西行的,他请求西行未或批准,贞观三年(629年),玄奘毅然由长安私发,冒险前往天竺,所谓“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经过艰苦的旅行,其终于到达天竺,在天竺的十多年间,玄...

查看详情>>
3

你知道玄奘在佛教的地位吗?他这一生遍访名师,弘扬大乘

玄奘在佛教的地位
玄奘的地位

玄奘大师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玄奘”的名字有些陌生,人们熟悉的是《西游记》中的唐僧。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经典的力量是勿庸置疑的。自明代吴承恩创作《西游记》以来,一个阴柔懦弱、性别不明的唐僧形象已经深深地铭刻在中国人的心里。

在人们津津乐道于孙悟空的时候,唐僧的原型,玄奘大师却被扭曲、被误读。几个世纪的时间里,真实的玄奘大师越走越远,逐渐离开了中国人的视线,只剩下一个轮廓模糊的背影。

但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大师却被称之为“民族的脊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名人录》里,只有两位中国人,一是孔子,另一位就是玄奘大师。

著名学者周国平也曾评论,“忘记玄奘大师是可耻的”。

值此法师圆寂纪念日,恭录法师生平一二,追思大德风骨,缅怀先辈遗范。

法师自幼聪慧敦厚,温文尔雅,仪表非凡,跟从仲兄诵习儒道经典,勤学不懈。大业八年(612年),洛阳选拔二十七人出家为僧。

主考大理寺卿郑善果见玄奘年纪虽小,却对答出众,问他出家目的何在。法师答道:“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主考赞许他器宇非凡,志向高远,破格以沙弥身份录入僧籍。

大师11岁时即能背诵佛经,14岁发愿“远绍如来,近光遗法”,15岁学《涅槃经》、《摄大乘论》。20岁在成都空慧寺受具足戒,并学习戒律。后又北上受习《成实论》和《俱舍论》。

在长安,听当时佛门大德法常、僧辩二位法师讲《摄大乘论》,质疑问难,纵横论辩,众时贤深为其智慧与才学所折服,赞叹他为“释门千里之驹”,法师也因此誉满京城。

因为当时对一些重要的理论有较大的分歧,法师发愿西行求法,直探原典。贞观元年(627年)大师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

遍访名师,弘扬大乘

即便有“冒越宪章,私往天竺”之患,然而求法决心不改。

从长安出发,一路往西,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经过西域、翻越葱岭、横穿中亚的大草原,才能抵达印度。

只身一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历经生死磨难,凭着坚定的毅力和无上的信念,终抵达印度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是当时佛教的最高学府,戒贤论师是寺里地位最崇高的导师。玄奘法师从戒贤论师学习唯识学,被列在十位上首弟子之内。

在此间的六年中,法师刻苦学习佛教经论,钻研诸部法义。此后,法师游历五天竺圣迹,遍访名师。

戒日王在当时是各国的盟主。他信仰大乘佛法,是那烂陀寺的护法。

在拜读了玄奘大师《制恶见论》后,极为推崇,便在首都曲女城举行无遮辩论大会,大小乘僧及婆罗门等共七千余人到场参加。戒日王礼请玄奘大师作为大会论主,弘扬大乘法义。

法师在会上讲述了《制恶见论》的要旨,提出“真唯识量”的论点,并悬之于会场外。

一连十八天,法师一人高居论坛,阔论雄谈,没有一个人能辩倒他,也没有人能改动《制恶见论》里的一个字。

会后,十八位国王和诸多僧人、学者在玄奘法师座下皈依了大乘佛法,法师成为印度宗教哲学的最高权威,获得了“大乘天”、“解脱天”的美誉。

在异国的土地上,他被奉为“先知”。在佛...

查看详情>>
4

大唐高僧玄奘在佛教的地位怎么样?他不愧是我国佛教的领袖

玄奘在佛教的地位
玄奘的地位

玄奘原名陈袆,法号玄奘。隋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生于河南偃师,是东汉名臣陈寔的后代,曾任后魏上党太守,其父陈惠,曾任江陵县令,因隋朝衰亡,便隐居乡间。隋朝崇尚佛教,陈惠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玄奘的二哥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为僧,法号长捷法师。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陈袆也在净土寺剃度为僧。因隋末战乱,河南百姓大批流入长安,唐王朝建立前后,又将流民转移入蜀。玄奘与其兄长先随流民至长安,居长安庄严寺,后又随流民入四川,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冬抵成都。玄奘与兄长在定慧寺研读佛经。玄奘研读佛经五年,于武德七年和武德八年(公元624年—公元625年),离开成都,至荆州天皇寺与僧众研讨佛经,半年后又北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访问各地著名高僧,钻研各派学说。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玄奘返回长安。在多年研读佛经的过程中,他发现佛教真谛等古德译著不善,致使义理含混,理解不一,注疏也不同。为了解经典真义、寻示佛教的真相,遂产生去印度求弥勒论师之意。唐太宗继位后,宰相萧瑀曾奏请太宗令玄奘住庄严寺,被玄奘拒绝。玄奘上表太宗,要求出国取经,“有诏不许”。其年秋季,关中发生灾荒,唐王朝允许“道俗随丰四出”至各地就食。玄奘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乘机出国求法。他途经泰州、兰州、到达凉州(今甘肃武威),准备从这里出发,通过西域出国。在威远法师的协助下,出了凉州,风餐露宿,到了瓜州(今安西)。

我国与西方各国的交通,出玉门关,横过沙漠以后有两条路:一条是北路,沿天山南麓向西过葱岭;另一条是南路,沿昆仑山北麓向西过葱岭,进入中亚地区。隋末动乱,南路废弃,玄奘大体走的是北路,即从瓜州到伊吾(今新疆哈密)一线。玄奘在瓜州结识了西域人石槃陀,并请他做向导,又得到瓜州老人送给他的一匹瘦马,马虽瘦,但是它曾经往返瓜州、伊吾十余次。玄奘从瓜州出发走了50多里,绕过了玉门关,再向西北,进入莫贺延碛(安西至哈密间的沙漠),此时向导已跑掉。玄奘在800里的沙漠里走了两天,迷了路,找不到野马泉,他在慌乱中竟将仅有的一皮囊饮水倒在沙漠里,他打算折回取水,走了十几里,想到自己所立“不到目的地,决不东归一步”的誓言,便掉转马头,继续西进。走到第五天傍晚,终因连日滴水未沾,昏倒在沙漠中。幸而离绿洲不远,清风吹过,人有了精神,马也站立起来,老马识途,奔向水源,才摆脱困境。两天后到达伊吾国境。玄奘在伊吾国停留10余日后抵达高昌(新疆吐鲁番以南)。高昌国国王麴文泰亲自出城迎接,并请玄奘讲经。玄奘在高昌停留了两个月。离开时,高昌国国王送给他黄金百两、银三万两、绢五百匹、马三十匹、和尚四名、人夫二十五名。并书写二十五封介绍信,请沿途国王关照。玄奘非常感激。玄奘一行从高昌出发,经阿耆尼国(新疆焉耆)、屈支国(新疆库车),抵达碎叶城(原苏联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在这里谒见了西突厥肆叶护可汗(统叶护可汗之子,统叶护可汗已于...

查看详情>>
5

玄奘在佛教的地位是怎样的?他对我国佛教的帮助不可磨灭

玄奘在佛教的地位
玄奘的地位

丝路岁月上,还有一位大人物,就是西行求法的玄奘,也就是后来的三藏法师。

唐玄奘从长安出发以后,经过凉州到敦煌,当时唐朝政局不稳,不能让人随便出关,唐玄奘靠着几个信徒协助,从敦煌偷渡到达印度。

其中一个弟子叫做石盘陀,“石”姓代表他从塔什干来,是位粟特人,他的粟特文名称是“盘陀”,其中一定省略了文字,就像固原发现的史射勿,字槃陀一样。“射勿槃陀”,射勿是神名,槃陀是仆人的意思。

唐玄奘取经时,先在凉州讲经。当时有位高昌人曾在凉州听过玄奘讲经,将唐玄奘推荐给高昌国王,高昌王很喜欢玄奘,想将他留下,唐玄奘只好绝食抗议,并与高昌王达成协议,他答应高昌王取经后,回到高昌国做三年国师。

由于唐玄奘取经至少需要花费20年,经过许多国家,高昌王便倾尽全国之力,为他准备二十年的行装。还修24封国书,以及致赠每一个国家的礼物,包含几十批最高级的丝绸,给玄奘打通道路。

高昌王是突厥汗国可汗的女婿,唐玄奘带着丝绸给突厥汗国,突厥可汗下了一道命令,令全中亚各国让唐玄奘通行无阻,唐玄奘过了铁门关后,进到印度。

玄奘在这20年间,从东印度、中印度、绕到南印度取经完成后,遵守与高昌王的约定,打算回到高昌去,当他路过和阗时,听闻唐太宗已在贞观14年,派兵灭高昌国,高昌国成为了唐朝直属的西州。玄奘失去了高昌王的协助,只好写信回朝廷,当时唐太宗正在讨伐高丽的路上,便派玄奘回国编写《大唐西域记》一书。

这本书虽然是佛国书,但目的是为国家发展所作,因此唐玄奘将整个西域的风土人文也交代得一清二楚,当作唐太宗向西方发展的指南,后来有很多去西边取经的和尚们也拿此书当做旅游指南,历来在沿路也发现了很多随看随扔的抄本,敦煌也发现了五个《大唐西域记》的写本,壁画的工匠们也根据这本书画下了许多经典的佛教故事,对我们今天了解佛教历史相当有帮助。

唐玄奘回长安的时候,带着150颗释迦牟尼的舍利、印度各地佛像的雕刻,以及657部梵文佛经。他将佛经翻译完了以后,放到了大雁塔的地宫里,形成一个巨大的宝藏。唐代的佛教僧人有不同的称呼,例如教佛法的叫作法师、教戒律的叫作律师、教坐禅的叫作禅师,并没有很多人有“三藏法师”的称法,“三藏法师”代表必须精通各部经书,而在唐代只有很少几个人有这样的称法。

现在的“三藏法师”的称法叫泛了,这是来自于《西游记》小说。最早追随唐玄奘取经的石盘陀,也就是孙悟空的原型,我们在敦煌的榆林窟、莫高窟看到的唐僧取经图,都有一个胡人跟着他,就是石盘陀。

查看详情>>
6

历史上玄奘在印度的地位怎么样?最后玄奘在印度成为了佛教思想界领袖

玄奘在印度的地位
玄奘的地位

公元642年,五天竺的最高领袖戒日王向当时的印度全境发布了一道敕命——他要在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卡瑙季)举行一场规模空前的无遮大会,即大型的佛教经义辩论会。会议邀请了十八个国王,还有各国的大小乘佛教僧人三千多人、著名的佛教圣地那烂陀寺的僧人一千余人以及婆罗门教和其他宗教的僧人两千余人,几乎集中了当时五天竺的所有政治和宗教精英。

而邀请这些人与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与一个来自中国的僧人进行自由辩论。

大会正式举行那天,整座曲女城人山人海,万头攒动,锣鼓喧天。除了被邀请的代表外,云集于此的还有各国的大臣、卫兵、侍从以及慕名而来的社会各界人士。会场内外“或象或舆,或幢或幡,各自围绕……若云兴雾涌,充塞数十里间”(《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场面之盛大隆重可谓前所未有,百年不遇。

人们纷涌进入会场后,看见高坛的宝床上静静地坐着一个面目清癯、肤色白皙的僧人,在会场的门楼前高悬着两部用大字书写的大乘佛教论著——《会宗论》和《制恶见论》。

这位僧人就是论主,他写的这两部论著就是本次大会的论题。与会的任何人都可以就这两部论著的任何一个论点提出质疑,进行辩论和驳难。戒日王命人在会场前高声宣布:大会为时十八天,在此期间,任何人只要能从这两部论著中找出一个字不合义理,并且将论主驳倒,这个中国僧人就要当场被砍掉脑袋,向众人谢罪!

如果不是对自己的学识、智慧和辩才充满自信,绝不敢做出如此承诺,夸下如此海口。

可是,这个中国僧人真有那么厉害吗?

要知道,在座的这些人绝非等闲之辈——“诸贤并博蕴文义,富瞻辩才”(《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也就是说,五天竺最有学问、最有智慧、对佛法造诣最为精深的人都在这里了,难道以他们多年的修行和深厚的学养,果真挑不出这个中国僧人一个字的毛病?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不可能的事情最后还是发生了。

在这十八天里,不断有人站出来挑战,提出了尖锐的质疑,进行了激烈的辩难。而这个中国僧人却始终神色自若,从容应对,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最后,挑战者无不理屈词穷,一一败下阵来。到大会结束时,确实没有一个人能攻破他的学说,驳倒他的立论。与会的众多高僧大德无不心服口服,对这个中国僧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戒日王非常高兴,当即赐给他大量的金银和法衣,在场的十八个国王也纷纷供养各种珍宝。按照印度惯例,无遮大会得胜的论主可以乘坐璎珞庄严的大象游行于各地,接受人们的礼敬和瞻仰。可对于这些赏赐、供养和尊贵的礼遇,这个中国僧人全都婉言谢绝了。

本来人们对这位精通三藏、智慧如海的法师已经敬佩不已,而此刻他对名利的这种淡泊超然的态度越发赢得人们的崇敬。他的美名随后就传遍了五天竺,大乘僧众盛赞他为“大乘天”,小乘僧众尊称他为“解脱天”。

这位来自东土大唐、名震五天竺并最终在世界佛教史上写下辉煌一页的中国僧人,就是玄奘。

玄奘,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世称“唐三藏”。“三藏”是指佛教的经藏、律藏、论藏...

查看详情>>
7

大唐高僧玄奘取经去了多少个国家?回来后他就成为了著名的佛教大师

玄奘去了多少个国家
玄奘取经经过哪些国家
玄奘西游

看过《西游记》的人想必对唐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遭遇九九八十一难的经历是非常熟悉的,他们途中经过了许多国家,爬山涉水才到得西天求取了真经。那么作为唐僧原型的玄奘在西行取经的途中经过了多少个国家呢?

这得从玄奘从唐代都城长安说起,在太宗贞观年间,个人是不能私自出境的,当然玄奘向国家申请也是没有得到允许的,这里并不像《西游记》里面说的是李世民派他去的。但为了自己的理想,他便偷偷从长安出发了,悄悄过了玉门关。于是玄奘便开始他的西行之路。

玄奘先是过了新疆哈密,沿着天山山脚往西走,第一个国家就是阿耆尼国,随后又来到了屈支国,之后是跋禄迦国。过着这几个国家后,玄奘又翻越了凌山,来到了碎叶城,出了碎叶城又来到了飒秣建国,随后又翻过了铁门,进入吐火罗。他又转向南边出发,越过了大雪山来到梵衍那国,再向东走到了犍驮罗国,最后终于来了佛教圣地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

由于当时印度的小国比较多,所以他走访了十多个国家才学到大乘佛法,之后从今天的巴基斯坦向北走,进过阿富汗,到达塔里木盆地,最后才回到长安。

说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玄奘取经经过以下这九个国家:阿耆尼国、屈支国、跋禄迦国、碎叶城、飒秣建国、吐火罗、梵衍那国、犍驮罗国、天竺。虽然和《西游记》中的各个国家名称不一样,但我们可以想到,玄奘取经是非常艰辛的,经历的磨难也远非九九八十一难。

玄奘出生于公元602年,死于公元664年。玄奘是他的法号,也被人们称为三藏法师,因为生在唐代,所以俗称唐僧,俗家姓陈,是唐代洛州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官,上是东汉时期的名臣陈寔。玄奘5岁死了母亲,十岁死了父亲,十三岁跟随哥哥长捷法师去白马寺出家修行。玄奘很年轻的时候就在佛界具有很大的名气了,由于当时各派分期严重,很难有统一的定论,于是在贞观三年,也就是公元629年,前往西域天竺国学习更加深奥的佛法。

玄奘西行途中艰难险阻,困难重重,他的行程长达604万公里,途径今天的阿富汗。克什米尔和印度等地,翻越了戈壁沙漠以及各大山脉高原。到达印度之后,他潜心学习佛法,遍访名师,终于在十多年后学有所成。之后他便再次跋山涉水回到唐朝首都长安。前后历时19年。他还带回来了七百多部经书,后来和弟子一起翻译成汉语,他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翻译大师。

西行回来的玄奘成为了一代著名的佛教大师,被历代人们所尊崇。他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翻译了血多梵文经典,对历史贡献巨大。他西行不畏艰险的事迹也被人们广为传颂,吴承恩以他为原型创作出了我国四大文学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其中唐僧这个形象也深入历代人们的心中。

查看详情>>
8

王维最有名的五首佛系诗赏析,王维的与佛教的渊源

王维最有名的诗
王维的古诗
王维的诗

诗佛王维在唐朝时期,武则天长安元年即公元701年,出生于蒲州。今山西运城永济市,为河东人。王维是盛唐时代杰出的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的先世祖籍为山西太原祁人,今山西祁县人,王维的父亲王处廉官至汾州司马,后迁居于浦州。王维的家族显赫,父亲是当时五大望族之一的太原王氏,从汉代起就世代为官,母亲则出身另一大望族——博陵崔氏。王维祖父王胄曾经担任朝廷的乐官,王维很小时候就表现出来音乐天赋。王维人生中第一份职务也是太乐丞,也就是朝廷的乐官!

王维的母亲笃信佛教,是唐朝著名高僧大照禅师的弟子。百家号“古诗词新创作”,据王维在《请施庄为寺表》中记载:“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王维母亲擅长画画,尤其是水墨画,是王维最早的画画启蒙老师,王维不仅是诗人更大的是画家,甚至可以说王维在画上的贡献超越自己的诗歌成就。王维被世人推崇为“南宗山水画”之鼻祖。

母亲信奉佛教,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王维的名字就母亲取自《维摩诘经》。所以将印度高僧“维摩诘”的名字拆开为王维起名——“维”是为王维的名,“摩诘”则是王维的字,“维摩诘”是王维的号。

母亲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最大,无与伦比。也有人说,母亲的思想影响孩子的一生,远远超过父亲。当然,今天是2020年父亲节,赞美母亲是因为父亲深深的爱!

当然,王维对母亲的孝是至孝,名垂千古。王维母亲影响王维的一生,王维对母亲也是处处尊敬。王维在9岁的时候失去父亲,一直有母亲教养。15岁的时候,母亲授意王维,鹏程高飞,好男儿志在四方。于是王维离开非常殷实的家庭和朋友一起来到长安。小伙子刚刚离家,来长安谋求仕途,举目无亲。但是王维在音乐,诗歌,绘画上的才情得到达官贵人的认同,纷纷对王维刮目相看,邀请王维参加各种活动,此时王维开始崭露头角。

于是,王维决定参加科考,本来是信心满满少年壮志,万万没想到科考失败,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于是王维决定采取以退为进,也是唐朝当时非常流行一种走向仕途的一种方式。隐居求志,以谋求仕途上被发现。于是王维也决定到离长安不远的终南山隐居,以谋求发展。这就是唐朝时期所谓的“终南捷径”。

在终南山隐居生活,对年轻的王维心灵深处起到了进一步净化。看看这远山近水白云蓝天,僧侣云集,王维更多想到的是母亲,还有自己的兄弟姐妹们。王维想如果母亲可以生活在终南山,那可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这就为王维仕途发达时期在终南山为了母亲买下宋之问的别墅,修建著名的辋川别业。辋川别墅是王维特意为母亲购买的,修建好后王维就把母亲请到终南山隐居了。

在这期间,年轻的王维在终南山写下了著名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里的山东是指王维的家乡蒲州在华山以东,故山东,其实还是家乡的山西兄弟。与今天的山东几乎没有半毛钱关系。此时,王维已经17岁!

隐居游历了几年之后,21岁的王维再次来到长安,拿出自己创作的琵琶曲《郁轮袍》打动岐王李范和玉真公主,不仅得到玉真公主的举...

查看详情>>
9

顺治出家跟一位德国传教士有关,顺治为什么后来选择信仰佛教?

顺治
顺治出家

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共有五百多位皇帝,有传奇色彩的不在少数,比如顺治皇帝。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却无心朝政,而是一心想出家做和尚。

顺治虽然七岁就登基为帝,但是朝政大权却掌握在叔父多尔衮手中,顺治也乐得清闲自在。七年之后,多尔衮病逝,顺治开始亲政,大量的军国大事突如其来,弄得他头晕脑胀,群臣和皇族的矛盾纠纷,也让他伤透了脑筋。真想抛弃一切,找个安静的地方,过着清闲自在的日子。

有一天退朝之后,顺治心烦气躁,便微服出城散心。当路过一座大庙的山门时,有一首诗引起了顺治的注意,“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待漏五更寒。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通读一遍之后,顺治虽然觉得用词不算文雅,但是道理却发人深思,细细品味一番,觉得山中僧人的生活倒是很不错。

第二天早朝,朝臣们等了很久,依然不见顺治上朝。当太监推开顺治寝宫后,发现龙床上叠得整整齐齐,却不见人。后来在书房中发现一张纸条压在茶杯下,上面写着四行字:我本西方一袈裟,为何生于帝王家?天下万事纷纷扰,不如空门补破衲。纸是皇宫的宣纸,字是顺治的手迹,很显然,顺治皇帝出家了。

顺治皇帝为什么出家?入关之前,顺治学习的是满族文化,在祭祀活动中崇拜的是自然的万物多神。入关之后,顺治虽是少年天子,朝政却被叔父掌控。而且多尔衮对顺治的教育采取的是放任的态度,年少的顺治学习的依然是骑马、射箭等满族文化,对汉文化知之甚少。直到多尔衮去世,为了统治需要,顺治才开始学习汉文化。

在亲政的第一年,顺治认识了一位名叫汤若望的德国人,他是北京耶稣会传教士,在钦天监任职。汤若望在传授顺治一些日食、彗星、历法等天文地理知识外,还趁机向顺治传输耶稣教义。虽然顺治被其教义打动,但因为耶稣在中国缺乏土壤,顺治最终选择了相似的佛教,为自己的心灵找一块清净之地。

查看详情>>
10

书法艺术中也有禅境,论佛教思想在书法艺术领域造成的影响

书法
书法禅境的营造

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大规模的佛经抄写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书法作为经文的重要载体,在发展过程中因受到佛教思想的浸染,而极大地丰富了自身的内涵。本文拟从“妙悟”“空静”及禅境等方面,谈谈佛教禅宗思想对书法艺术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妙悟:书法家创作的灵感契机

“顿悟”的存在,即让人脱离现实世界的烦扰,恢复内心的本真状态。慧能说:“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见真如本性!”[3]“顿悟”说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被文学吸纳、融合,不再局限于佛教的范畴。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极力推崇禅宗思想,士大夫却深受老庄思想影响。在两种思想的碰撞下,“妙悟”说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中国美学理论中的重要命题。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将“妙悟”从禅道引入诗道,使得“妙悟”一说得以升华,并逐渐走向成熟。南宋时期,“论诗如论禅”已成为一种共识,严羽也肯定了禅诗互通的思想,在《诗辨》中曾论述:“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深浅: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禅道离不开妙悟,诗道亦是如此,“妙悟”的关键在于“悟”字。而“悟”的程度有深浅,是由于个人程度的不同,决定了作诗境界的高低。严羽的“妙悟”说是在前人基础上,重新构建的理论体系,他将“妙悟”从禅宗中剥离,并确立为诗歌创作中达到最高境界的重要因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妙悟”说在文学发展过程中,逐渐被吸收融合,进一步地渗入到其他艺术创作之中。

二、“空静”:书法家创作的精神状态

“空静”一说源自于禅学,又在美学的发展中丰富了内涵。禅宗思想中,“空静”的状态主要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消极认识,人们要避开世间苦难的侵扰,就要排除妄念,保持空明的心境。在文学层面上,“空静”则成为文学家和诗人创作中的一种状态,其改变了原本的消极意义,成为文人创作过程中的有利因素。受禅宗思想影响的文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能从生活的桎梏中挣脱开来,感受到超脱世俗之外的洒脱。在文学创作时,或是进行其他艺术创作时,创作者更加注重内心世界的“空静”,并将之与外物进行观照,以突破现实世界的束缚。将“空静”的状态放到书法艺术的创作中,书写者就可以不受外界的干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归于平静。在创作时挣脱当下之事,超脱眼下之景,开拓出更加深远的意境。历代书法名作的产生,都离不开书写者“空静”的内心状态,只有使自己的精神状态归于平静,才能够将书法艺术发挥到极致。“空静”状态在创作过程中间断性出现,使创作者从纷扰的现实世界中暂时逃离,更加清晰地领悟到自己的感受。历史上许多的书法家都提到过“空静”状态之于书法创作的重要性,王羲之认为“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意在笔前,然后作字”[7];欧阳询在其《八诀》中提到“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8];虞世南则在《笔髓论》中论述书法写作的“契妙”:“欲书之时,当...

查看详情>>

搜索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