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08-12
1

勾践卧薪尝胆遭怀疑,史书上并没有任何影子

勾践卧薪尝胆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春秋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为了争夺地域霸权,彼此征战数十年。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中,越王勾践在经历惨败之后,通过“卧薪”和“尝胆”两种手段来激励自己,凭借着坚强不屈的毅力和忍辱负重的耐力终于东山再起,反败为胜,成为了最后的赢家。同时也留下了“卧薪尝胆”这个流传千古的帝王奋发图强的典故。然而,关于越王勾践是否真的曾“卧薪尝胆”,现今却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怀疑。

明朝末年,梁辰鱼在《浣沙记》中,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事情进行了大篇幅的描写;作家冯梦龙在其刊刻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多次提到过勾践“卧薪尝胆”。清初,吴乘权的《纲鉴易知录》也明确指出了“勾践叛国,乃劳其凝思,卧薪尝胆。”正是这些作品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但是这些都是文艺作品,不是信史,其真实性还需进一步考证。《左传》和《国语》作为现存最早的记载吴越争霸和勾践事迹的历史典籍,而且距当时的历史较近,其中记载的史实也较为可信,因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这两本史籍都没有讲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行为。

到了西汉,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吴既赦越,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史记》是可靠的信史,从司马迁的记载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勾践确实曾有“尝胆”的行为。但关于“卧薪”,司马迁并没有更为细致的描述。是越王勾践根本没有过“卧薪”之举,还是后人对史书的记载理解有误?司马迁记载的“苦身”是否和今天认为的“卧薪”多少有些许相关呢?

东汉时期《吴越春秋》中的《勾践归国外传》中说越王勾践当时“苦身焦思,夜以继日,用蓼攻之以目卧”。“蓼”,根据清代马瑞辰解释说是“蓼薪”,即苦菜。勾践为了报仇,冥思苦虑,日夜操劳,眼睛疲倦之时便用“蓼薪”来刺激自己,以便能够忍耐克服,避免睡觉,继续奋发图强。“卧薪”、“尝胆”分别是让视觉和味觉感到苦,这样理解似乎也比较在理一些。由此可推,后人把“卧薪”说成是在柴火上睡觉,是误解了前人记载,曲解了《吴越春秋》的意思。

其实,研究越王勾践是否真的曾有卧薪尝胆之举,还原历史真貌不是最要紧的,毕竟不管此事件是真是假,它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一部分,这个故事背后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才是我们需要继承发扬的精华所在。

越王勾践,春秋末越国国君,前497—前465年在位。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攻破越都,勾践被迫屈膝投降,并随夫差至吴国,臣事吴王,后被赦归返国。勾践自战败以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忍辱负重,不断等待时机。

他重用范蠡、文种等贤人,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越之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可是吴对此却毫不警惕。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杀吴太子。夫差仓促与晋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平吴,北上渡淮,成...

查看详情>>
2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史书记载甚少,真实性有待考证

勾践卧薪尝胆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春秋

“卧薪尝胆”一词,是耳熟能详的成语。那到底越王勾践有没有卧薪尝胆呢?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交战。吴国打败了越国,越国勾践被吴国擒获,屈辱求和。吴王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会稽。回去后勾践在起居的地方挂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自问道:"你忘了失败的屈辱吗?"

另一方面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被西施的美色所俘虏,终日骄奢淫逸,不懂得居安思危。还听信谗言,斩了伍子胥这个忠诚。这时的吴国,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就这样,经过几年韬光养晦,积聚力量的越王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

这就是现在所熟知的卧薪尝胆的由来,现在被广泛用于表达刻苦向上的决心。然而关于越王真的是否卧薪尝胆,却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有的说他卧薪但没尝胆;有的人说他从来没有卧薪尝胆过。这个关于帝王奋发图强,流传了这么久的典故,难道是假的?

吴越争霸以及越王勾践等事迹最早记载于《左传》和《国语》。然而里面却没有卧薪尝胆的记载。

到了后来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史记丶越王勾践世家》曾提到:“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以尝胆也。”但这段话中并没有到“卧薪尝”这两个字。笔者猜测,“苦身”二字难道就是卧薪的意思吗。

在后来的古书中,也都没有详细解释真假。苏轼是最早把“卧薪”和“尝胆”两个词连在一起使用的人,他曾在《拟孙权答曹操书》提到“卧薪尝胆”一词,但是苏轼在这里指的是孙权,和越王勾践没有任何关系。

反而真正把“卧薪尝胆”用在越王身上的是众多文学作品,使得这个故事被广为人知,流传至今。比如梁辰鱼的《浣纱记》、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吴成全的《纲鉴易知录》等,都提到了越王卧薪尝胆。正是这些文学作品的描述,使得卧薪尝胆的典故广为流传,但其真实性还需进一步的考证,因为卧薪一词最早出自宋代。

对此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认为《吴越春秋》中记载的“越王蓼棍之以木握”就是卧薪的意思,蓼被解释为一种植物的杆子,堆放的多了,久而久之就成了柴火,就是薪。

可能“卧薪尝胆”是越王勾践的真实写照,但是我们要尊重历史,去发现真正的历史,从历史中得到破解真相的喜悦,这是历史的迷人之处,也是古今中外多少历史学者对历史研究孜孜不倦的原因。

最后,可能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可能我们也无法深入研究真假,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一种能够精神、一种文化,亦或是一种人生。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古今中外多少帝王将相枭雄奸臣穷极一生智慧韬略,在史书上也不过占据短小篇幅甚至是寥寥百字,多读历史,一定受益匪浅。


查看详情>>
3

勾践卧薪尝胆存在争议,为什么历史上的记载很晚才出现?

勾践卧薪尝胆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春秋

勾践(?-前464年),本名鸠浅(越国与中原各国语言不同,音译为勾践),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史记索隐》引《纪年》作菼执,春秋时期越国君主(前496年-前464年),春秋五霸之一。

说到卧薪尝胆,大家肯定就会想起越王勾践,正因为其"卧薪尝胆"的故事,勾践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不惧怕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的励志楷模形象。

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又名鸠浅、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越王勾践元年(前496年)即位,同年在檇李大败吴师。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被吴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求和。三年后被释放回越国,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 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但是,历史上的越王勾践是不是真的有过“卧薪尝胆”呢?卧薪尝胆则是卧薪,尝胆两种手段,而这个成语又是怎么样来的呢?

首先从历史典籍上看,在史实比较真实可信的《左传》和《国语》两部早期著作中,在讲诉越王勾践的生平事迹中却没提到过任何一点卧薪尝胆的行为。

还有就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的《越王勾践世家》中所说:“吴既敌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其中,有些到尝胆之事,却没写卧薪之事。东汉时期的阿《越绝书》连尝胆也没提及,卧薪更是没有。赵晔的《吴越春秋》中的《勾践归国外传》中也仅仅说了勾践尝胆之事,未提及卧薪之事。

也有人说,“卧薪尝胆”首次是用是在北宋苏轼所写的《拟孙权答曹操书》中,当作一个成语来写,而且是无关越王勾践的,因为在此处带有很强的游戏性。南宋时的吕祖谦,在《左氏传说》中有提到过“卧薪尝胆”一事,但却是再将吴王,而非越王。在著作《春秋列国论》中也说:吴王即位,卧薪尝胆“。直到明末的历史小说中《东周列国志》和清初的著作《纲鉴易知录》这两本书中,确实一直在提及卧薪尝胆的是越王勾践。直到现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真实性却一直存在争议。

如果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这件事是真的,那为什么历史上这么晚才有记载?时间跨度太大;如果说是假的,它却一直流传至今。更何况这两种说法都各有各的根据,是真是假,如今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

查看详情>>
4

勾践卧薪尝胆了吗?勾践的励志形象竟然是骗人的

勾践卧薪尝胆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春秋

勾践是春秋末期最后一位霸主,而他崛起的过程励志味十足,演绎了从一无所有的草根到霸主的逆袭,就是现在看起来,也有很大的启迪性。

其中,勾践三年睡柴堆、尝苦胆的经历最让后人探奇,作为一位君主,他真的这么做了吗?

其实,春秋时代因为各方面都不发达,即便是君主,居住条件在现代人看来,也豪华不到哪去,所以,勾践真的卧薪尝胆也算不上是在作秀,但如果和他立志报仇比起来,这样做似乎有些做戏,而且做得太过分了。因为在普通大众没有自主的时代,即便上就是君主想干什么,大众就得跟着干什么。勾践只有复仇志愿不消,一个命令下去,民众就只有当炮灰的命,他犯得着这样折磨自己吗?

检索历史可以发现勾践卧薪尝胆也是证据不足,第一个说勾践卧薪尝胆的人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苏东坡,而他所居的时代距离春秋末期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他也没有说自己是从哪里找到的资料,而苏东坡因为文采出众,在写历史文章时,为了烘托气氛,一贯信口开河,想到哪写到哪。他激扬的文笔,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也就真的认为他写的是真实的历史了。因此,苏东坡的话,自然是不能当凭据来表明勾践真的这么干过。

中国历史典籍丰富,记载春秋时期最值得信服和年代最近的书籍有两本,一本是《国语》,一本是《左传》。但奇怪的是在这两本历史典籍中,都没有找到勾践这么做的证据,如果勾践真的这么做过,这两本历史文献不应该错过这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事件,尤其是《左传》,其作者就是一位盲人,对于励志这类故事,因为契合他的经历,如果真的存在,他一定不会放过。因此,在这本书里如果没有记载勾践干的这件事,就足以说明勾践的这个故事应该是不存在的。

后来司马迁写《史记》时,再参考了一些典籍之外,还加进了许多民间传说,只要他认为可信,他都会写进《史记》当中,但在《史记》里,在描述勾践立志复仇时,只写了勾践尝胆,却没有提他卧薪,那么,两件事勾践是不是只干了一件呢?

再看和《史记》同时代的史书里,在写勾践故事时,只说他要提醒自己不忘报仇,为避免自己贪睡,用蓼菜来刺激自己,原文是:用蓼攻之以目卧。

这就很明确地说明了勾践不愿意自己睡觉,就用蓼菜让眼睛受到刺激,就不用睡觉了。但后来不知道怎么就说成了卧薪,变成了在硬柴上睡觉了。

这样看起来还比较可信。因为勾践要带领越国奋发图强,自然有许多事情要处理,时间不够用是肯定的,只有夜以继日地工作,才能有振兴的机会。因此,就要把黑夜当白天用了。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要抵抗疲劳带来的瞌睡,用蓼菜刺激眼睛,保持清醒,就说得过去了。

所以,从历史文献上的记载如此少,就应该断定勾践没有做过卧薪尝胆的事,而民间传说就慢慢改变了内容,变成了卧薪尝胆,使得勾践的励志形象进一步被拔高,也就变得越来越吸引人了。

查看详情>>
5

勾践卧薪尝胆竟然是假的?很可能是后人的渲染捏造

勾践卧薪尝胆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春秋

明代胡寄垣有一励志挽联,曰: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一挽联共用了两个典故,上联引用项羽破釜沉舟之典故,下来引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

对于项羽是否有没有破釜沉舟过这里暂且不论,小编主要讲述一下越王勾践是否真的有过卧薪尝胆这回事。

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为父报仇,攻打越国,最终拿下了越国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在吴国宫廷里服役三年,过着奴隶一般的生活,为了消除吴王的戒心,保全自己的性命以图他日东山再起,勾践甚至去尝吴王的粪便以显示自己的衷心。

三年之后勾践回到越国,为了时刻不忘自己的屈辱,激励自己牢记亡国只恨,勾践在屋里吊了一个胆,每天出来进去、吃饭睡觉都能尝一尝苦胆的味道;而且在休息的时候,都睡在柴火上面;十年之后,勾践励精图治,治国有方,终于灭了吴国,吴王含恨自杀。

这个故事流传了千百年,也成为后人激励自己的榜样。但有人查阅历史资料发现,就是这么一个深入人心、极具教育意义的故事,很可能是后人的渲染,用以增加勾践的传奇性。

吴越争霸是春秋末期的大事,最具可信的史料应该是战国时《左转》和《国语》。在这两部史料里都详细记载了吴越战争的经过,但两本著作里都没有提到过勾践有过卧薪和尝胆这两件事。

史书上第一次出现“尝胆”的便是司马迁的《史记》了,原文为:“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而“卧薪”便是出自苏轼的《拟孙权答曹操书》,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因此也是出自苏轼之手。

首先说尝胆,也许是因为史记千年来评价太高,似乎未有人提过任何异议。小编不才揣测一番,史记成书于汉武帝时期,离吴越战争已有几百年。太史公对于这段历史,应该有参考过《左转》和《国语》,也有实地考察过。既然战国时的两部史书都没有提过尝胆一事,那么司马迁关于勾践尝胆之事应该是在会稽山访民之后得到的史料,也就说勾践尝胆只是很可能只是当时的民间传说,可靠性有待商榷。

之于苏轼所谓的卧薪,那就更不具有真实性了。苏轼所作的《拟孙权答曹操书》十一篇游戏性质的书信体文章,再加上作为文学家,在所谓史料上渲染一番也是极有可能的。所以苏轼的文章不能作为史料采信。

因此,越王勾践并没有真正的卧薪尝胆过,至多也就是尝胆过,卧薪一事则没有有力的史料证据。


查看详情>>
6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不是勾践?为何史记当中又记载了

勾践卧薪尝胆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春秋

我们从小都听过吴越争霸的故事,吴国和越国交战的时候,吴国惨遭大败,第二任吴王夫差继位后,一雪前耻,把越王包围在会稽山上,越王勾践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忍辱求和。越国也成为了吴国的臣属国。就连越王勾践,也耻辱的去吴国宫中服役。过着如同奴隶一般的生活,他的夫人,越国的王后,也成了吴王的宫婢。这是作为一国国君,多么难以承受的耻辱啊。

后来越王回到越国之后,为了让自己不忘记亡国之痛,就在屋顶上吊着一个苦胆,每天睡觉之前,或者第二天早上上朝之前,都要尝一尝。他把硬柴堆积成床,自己睡在上面,时刻警醒着自己应该牢记亡国之痛和自己在吴国受的羞辱,后来,越王勾践励精图治,在文仲等人的辅佐之下,越国的国力迅速壮大,而且吴国外出征战,对国力造成了大量的损耗,而且国内也没有留下很多守城的兵马,守城的只有吴国的太子。

最终,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重回了自己的历史地位。这是我们最常听见的一个版本,但是越王勾践是否真的曾经卧薪尝胆呢?

在较早的左传和国语上,都没有提起过越王勾践有卧薪尝胆的行为。而在史记当中,却提到了这件事,就连当时的野史,也没有叙述这件事,那么越王卧薪尝胆的故事在最可信的时代书本里,就没有记叙了。所以,只有史记当中记录了越王的卧薪尝胆。

如此说来越王卧薪尝胆,并非是可靠的说法。据有人考证,卧薪尝胆,作为成语第一次出现,是在苏轼所写的一封信当中,信中的内容和越王勾践没有丝毫关系,而是对孙权三分天下是曾经卧薪尝胆进行了描述。后来吕祖谦和明朝的张溥等人,都在他们的书当中,提到了卧薪尝胆,但是卧薪尝胆的人却是吴王。所以卧薪尝胆人的人究竟是是吴王夫差还是越王勾践?从南宋到明朝一直都没有结论。明朝末年,《浣纱记》当中,才对我们现在听到的故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成语故事,是在明朝末年才流传出来的。而且是作为故事流传,并非可靠的史书。

那么卧薪尝胆的故事,主角是不是勾践,真实性本来就需要考证,所以我们也讨论不出个结果来。

当然,这仅仅是我们对历史是否严谨的一次追究,我们并不能够撼动卧薪尝胆,能够带给人的精神支持。这种精神古往今来都支持了多少人在逆境当中忍辱负重。不管卧薪尝胆的人究竟是谁?也不管卧薪尝胆究竟是怎样的方式?始终不变的是,卧薪尝胆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一种永垂不朽的精神。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下去。而不能因为过于纠结故事的真实性放弃的它光辉的一面。


查看详情>>
7

勾践卧薪尝胆是真的吗?历史上“卧薪尝胆”的不止勾践一人

勾践卧薪尝胆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春秋

勾践(?-前464年),本名鸠浅(越国与中原各国语言不同,音译为勾践),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史记索隐》引《纪年》作菼执,春秋时期越国君主(前496年-前464年),春秋五霸之一。

按照传统的说法,“卧薪尝胆”应该发生在春秋时期。而在所有记载春秋史事的史料中,记述最原始,也最为可信的,当推《左传》和《国语》了。但是翻遍这两本书,就会发现其中令人失望甚至产生疑惑的端倪。《左传》在“定公”和“哀公”两部分,以及《国语》在“吴语”和“越语”部分,虽然都详细记述了关于越王勾践的生平事迹,却都没有提及“卧薪尝胆”一事,哪怕是只语片言。这种不约而同的历史记载,让人很是觉得纳闷和不解。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受辱的情景。勾践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他身着粗布,顿顿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勾践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勾践又采用大臣建议,贿赂吴王,麻痹对方;收购吴国粮食,使之粮库空虚;赠送木料,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兴建宫殿;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施用美人计,消磨夫差精力,使其不问政事,杀害伍子胥。

史记中并无“卧薪尝胆”的记载

众所周知,“卧薪尝胆”是一个合成词汇,是“卧薪”“尝胆”两件事的总称。对于“尝胆”一事,春秋史料一片空白,一直到了汉朝才有了最初的记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撰写《越王勾践世家》时,第一次把越王勾践曾“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的事写进了《史记》中,但没有提到“卧薪”一事;东汉学者赵晔在作《吴越春秋》时,虽然也说到勾践“悬胆于户,出入尝之”的事,但仍然丝毫没有“卧薪”的记述。

直到唐宋时期,在一些着述性的文字中,才开始出现越王勾践曾“枕戈尝胆”的说法。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壮游》诗中曾有“枕戈亿勾践”之句。北宋学者王洙注释此诗称:越王勾践“出则尝胆,卧则枕戈”。南宋初年李纲在《议国是》疏中,曾说勾践“枕戈尝胆以励其志”;在《论使事札子》中又说:“勾践枕戈尝胆,卒以报吴”。戈,在古代是一种兵器,显然不是传说中的干柴硬棒。可见,勾践“卧薪尝胆”的事情,从春秋到两汉,直到唐宋时期,一直没有明确记载。

历史上“卧薪尝胆”的不止勾践一人

把“卧薪”和“尝胆”两个词语连缀起来,作为一个成语使用,最早出现于北宋文豪苏轼的《拟孙权答曹操书》中。苏轼对孙权这个三国风云人物,显然尊崇有加。在那篇游戏性质的书信体文章中,苏轼穿越时空隧道,凭借大胆丰富的想象力,模拟孙权的口吻写道:“……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上负先臣未报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

孙权有没有“卧薪尝胆”,《三国志》《汉书》没有记载,就连流传甚广的《三国演义》小说中也找不到任何的蛛丝马迹。可见,孙权“卧薪尝胆”一事纯属苏轼虚构和杜...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