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火烧连营

发布时间:2020-08-08
1

历史上陆逊火烧连营是真的吗?陆逊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三国
火烧连营
陆逊火烧连营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决定了夷陵之战(猇亭之战)蜀败吴胜的结果。

《三国演义》中,刘关张兄弟三人,誓曰同生共死。枭雄刘备虽然成为了九五之尊,却也没有背弃誓言,于是关羽遇害之后,不顾群臣劝阻,坚决发动了夷陵之战,要为关羽报仇。最初的时候,他打得非常顺利,甚至早已降吴的糜芳和傅士仁,都吓得吃起回头草。可是,之后孙权大胆启用了陆逊,迅速反败为胜——陆逊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杀得刘备狼狈逃窜,若非赵云及时救驾,很有可能直被擒杀。

正是因为小说中的这一描写,我们在说起刘备败于夷陵之战时,总要提到“火烧七百里连营”这一说法。但是,如今更多人开始研读历史,有人提出这一说法非常荒诞,他们认为,演义中刘备率七十万大军出征,连营七百里还有可能,真实历史上,算上武陵蛮夷的兵马,也不过五万余人,不可能连营七百里。而且,七百里相当于整个三峡的长度,就算刘备真的能连营七百里,陆逊也不可能一把火将其烧光。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到底确有其事,还是言过其实?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刘备到底有没有连营七百里。《三国志·文帝纪》记载:“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馀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意思是说,夷陵之战初期,曹丕得到的战报上,明确写着刘备在伐吴过程中,的确曾连营七百余里,曹丕并没有否定这一战报,只是说这样的用兵方式,令人难以苟同。也就是说,刘备的兵马就算真的仅有五万,他也的确做到了连营七百里。

不过,结合《三国志·吴主传》中,“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馀营”这一记载,我们不难得知,刘备连营七百里,并非占据了方圆七百里的地方扎营,而是前后连成一排,分别占据了险要地势,也就是说,所谓的连营七百里,仅是指刘备的营寨,连成了一条稀稀拉拉的线条,长约七百里。因此,就算他没有七十万大军,依旧可以做到。

那么,陆逊又是怎么做到火烧七百里连营的呢?毕竟这种情况下,并不是随便放一把火,就能做到了,陆逊又不是红孩儿,没有三昧真火,看起来实现此事,比登天还要难。不过,如果陆逊死而有灵的话,看到这样的猜测,大约会露出轻视的笑容,并且有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三国志·陆逊传》记载:“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营。”意思是说,陆逊让手下的士兵,人手一把茅草,同时点燃,烧向刘备的营寨,本着人多力量大...

查看详情>>
2

三国陆逊天时地利火烧连营,蜀军几乎被消灭殆尽

三国
火烧连营
陆逊火烧连营

看过三国的都知道,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不顾众多大臣的反对,将诸葛亮留在成都辅佐后主刘禅,自己带人去,半道上还喊上张飞一起。张飞当然愿意啊,给二哥报仇。但是却因为失误被部下所杀。

当刘备知道这个情况后,直接就昏死。而当时杀了张飞的那两个人,无路可走就去投靠了孙权。刘备接连失去两个兄弟,实力也削弱了不少。但是因为报仇心切,此时的他根本冷静不下来,心里想的是怎么杀掉孙权。

而孙权得知刘备要来攻打自己后,其实心里也很慌。还听说刘备这次来兴师问罪带了大批的兵马,声势浩大。 于是赶快于派人罩刘备和解,杀了刘备的两个拜把兄弟的他怎么可能接受和解,于是将使臣骂了回去。就是短短几天时间,刘备已经率领大军打到巫县。这个时候孙权一看,和解是没希望了。经人推举任命年轻人陆逊为大都督。率领五万大军去前线抵御刘备。

当时的情况是东吴内部有很多人对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异议很大,陆逊初出茅庐没有威望,一介书生没有带过兵。但是孙权却坚信陆行的才能,不顾其他人的议论。对陆逊说郭门之内我做主,郭门之外你说了算。说完还把自己的配剑给了陆逊,对于那些不听指挥的可以先斩后奏。其器重不下于当年周郎周公瑾。

再说这个陆逊,自出兵到现在已经有数月时间,一直拒不出战,高挂免战牌。反观刘备这边在这期间已经战局了东吴的五六百里土地。此时跟随刘备一直对东吴作战的将军黄权提醒道,东吴军士向来以勇猛著称,千万不能轻敌。但是刘备因为之前的胜利,不听诸葛亮和部下的话,战线拉得太长。这一切陆逊都看在眼里,随即禀报孙权请示。

孙权看了之后,及其欣慰。随后召集账下将领宣布准备出战。很多人不明白所以然,陆逊说刘备是个诡计多端的人,我慢慢的消磨其锐气,此时正是反攻的好时机。因为对战场形势了如指掌,现实派出小队试探刘备的功击。

后面大家都知道了,火烧连营七百里。东吴士兵犹如天神附体,冲击蜀营先是埋伏,后是放火。但是的天气风很大,风向也像算出来的一样。不一会就把刘备的营寨烧的干净。在部下拼死保护的情况下刘备才得以逃脱。这一场大战,蜀军几乎被消灭殆尽,史称猇亭之战。刘备也在回归途中命丧白帝城。

查看详情>>
3

历史上陆逊火烧连营后,为什么不赶尽杀绝?

三国
火烧连营
陆逊火烧连营

夷陵之战被史学界称为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之一。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蜀主刘备借口为关羽报仇兴兵讨伐东吴,东吴都督陆逊在夷陵之战火烧连营打败刘备。刘备带领的蜀国精锐几乎全军覆没,多名战将或战死疆场,或投降,刘备仅带百十残兵逃回永安(白帝城)小城。再话说陆逊带领大军乘胜追击的时候,误入诸葛亮的八卦石阵,被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放出。陆逊感叹诸葛亮太有才了,恐惧加上对黄承彦的感激就不再追赶,领兵回去了。

其实这个故事情节很明显是《三国演义》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慧形象和故事的趣味性而虚构出来的,谁都看得出来。那么,为何陆逊放弃在大家看来这么好的机会,不去乘胜追击呢?笔者愚见,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东吴从吴主孙权一直到各位臣工,一直以来以长江天堑固守,很少主动进攻他国。吕蒙取荆州也是刘备借荆州不还,东吴认为荆州本来就是自己的领土范围。刘备开始兴兵之际,孙权曾派大臣诸葛瑾前去讲和,这说明江东之人并不想和蜀国打仗,这场硬仗也是东吴自保的无奈之举。

其二:刘备虽败,但夷陵之战前期蜀兵大开杀戒,杀得东吴几百里地血流成河,渺无人烟。此时吴兵也是险胜,却算的上两败俱伤,吴人兵马急需休养生息。战后蜀吴双方再次议和休兵就是最好例证。(本人头条号:走着聊着。欢迎交流分享。严重声明:原创保护,谢绝抄袭)

其三:抛开以上两条,陆逊也不会赶尽杀绝。因为陆逊大获全胜,个人魅力暴涨,在东吴来说肯定会遭人嫉妒,在新拜d大都督不久根基不稳的情况下,陆逊一方面要防止别人落石下井,一方面还要防止引起孙权猜忌。后来为魏国立下汗马功劳的邓艾就是最好的例子,邓艾出奇兵替魏国灭了蜀国,结果还落了一个被杀身死的下场。其实自从夷陵之战以后,孙权对陆逊的猜忌就没消停过,一直到晚年逼死陆逊。

其四:最重要的一条,孙权令陆逊把吴国几乎所有的有生力量用来对抗蜀国,吴国后方一片空虚。刘备回到永安时,赵云已带人马接着一时半会也不能速战速决,陆逊自然明白如果对刘备穷追猛打下去,曹魏一旦派兵来攻东吴,东吴绝对没有好果子吃。三国之所以成为鼎立之势,就是相互牵制的结果。

查看详情>>
4

陆逊火烧连营攻破刘备大营,在夷陵之战创下战绩

三国
火烧连营
陆逊火烧连营

夷陵之战的源头,就是关羽被孙权所杀,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由,攻打吴国。孙权先是向刘备求和,然而刘备断然拒绝,没有办法之下,孙权一边向曹魏求和,以免曹魏来钻了空子,另一边就派遣陆逊应战。

这个陆逊,在此之前似乎没有什么战绩,很大程度上是吕蒙的主意,他认为陆逊思虑深远,足以担负重任,但是最好先把他"隐藏"起来,不为外界所知,等到合适的机会,必定可以一击成功。陆逊仔细分析了对战双方的各个条件。

认为刘备声势浩大,求胜心切,如果吴国军队正面硬碰硬,必定会吃亏,于是耐心说服了其他将领想要立刻决战的心思,暂避锋芒,进行战略退却,一直退到夷道、猇亭一线,然后转入防御,抵挡蜀军的继续前进,并且集中兵力,伺机而动。这样一来,吴军看似在往后退,实际上,兵力难以施展开的山地就被蜀军占领,从地形上来看,吴军更为有利。

让刘备获得优势的正是地形,蜀军擅于山地战,而吴军相比更擅于水战。因此在前期出川的山地,蜀汉优势明显。但一旦双方形成僵持,山地地形又变成了导致刘备失利的一大原因。正因为缺少能够大面积聚集的扎营处,刘备采用了连营的驻扎方式。更失败的是,炎热的夏季再加上山中茂密的植被,成就了之后陆逊的"火烧连营七百里"!

曹丕称帝的消息传到蜀汉,一时传说纷纭,说汉献帝已经被曹丕杀了。汉中王刘备还真的为献帝举行了丧礼。大臣们认为既然汉献帝已经死去,刘备是汉家皇室后代,应当接替皇位。公元221年,汉中王正式在成都即皇位,就是汉昭烈帝。因为他统治的地区在蜀,历史上称为蜀汉或者蜀。当天晚上,陆逊吩咐将士每人各带一束茅草和火种,预先埋伏在南岸的密林里,只等三更时候,就直奔江边,火烧连营。

夜晚来袭,东吴四员大将率领几万兵士,进入蜀汉的营地,用茅草点起火把,在蜀营的木栅栏边放起火来。那天晚上,刮起了强烈的风,蜀军的营寨都是连在一起的,点着了一个营,附近的营也就一起延烧起来。一下子就攻破了刘备的四十多个大营。这些对蜀地情况熟悉善于山地作战的士兵,肯定会留给吴国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


查看详情>>
5

陆逊火烧连营打败刘备,刘备回家气的病倒在床

三国
火烧连营
陆逊火烧连营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决定了猇亭之战蜀败吴胜的结果。

大战坡是猇亭之战,火攻连营七百里的前锋阵地。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登皇位,号照烈帝。登位后,刘备执意孤行,一心要为关羽报仇,统帅20万兵马进攻东吴。开战之初,蜀军顺利攻下吴国巫县,直取秭归。之后,便沿长江两岸,经夷七百余里,安营扎寨40多处,并用树木编成栅栏连起军营形成长蛇阵。刘备布下天罗地网,坐等吴军来攻,誓要灭敌无回。

公元221年岁末,东吴第四任都督——陆逊,一位文质彬彬的书生,带着孙权赐给的宝剑印绶,统帅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5万兵马,水陆并进,沿江而上,直奔宜都。陆逊在弄清蜀军首、尾兵营、两岸兵力布署后,又在大将徐盛、丁奉的陪同下,骑马察看了荆门山至宜都江南的地形、地物,最后选中距江北蜀军前锋20里,江南蜀军前锋30里,吴军大本营宜都20里的一片岗坡地——大战坡,设为前锋帅府。此地居高临下,能攻能守,便于回旋。同时,长江、清江于此汇合,水陆军更是易于统一指挥。

大战坡上,一下子变成前锋帅府地,扯起了镇西大将军——“陆”字帅旗。可是,在众人眼里,陆逊不过一介书生,根本担当不起一军之帅的重任。不仅刘备、关羽瞧不起他,就连吴军将领也都没把他放在眼里。陆逊并不理会众人的轻视,照例升帐议事,在大战坡上召开了第一次军事会,众将勉强参加。将军们看到蜀军步步逼来,得寸进尺七百余里,异口同声地要赶快与蜀军交锋,将敌人赶回西蜀,给刘备一个下马威。陆逊却不紧不慢的说:“主上命我为大将,督军破蜀。我自有办法,众将现只需坚守阵地,到时听我调遣即可,不必急攻。”大将周泰起身说:“主上之子孙恒被困守于夷陵城中,内无粮食,外无救兵,望都督早施良策,救出孙恒,以安主上之心。”陆逊说:“我素知孙恒深得军心,定能坚守,不必救之,待我们破蜀后,他们自然解围。”众将们暗自冷笑,退出帅府。

第五天,陆逊召开第二次军事会,参会众将都懒洋洋的。陆逊对大家说:“我承奉主上命令,总督督军,现命各位继续坚守,如有不遵者,将以军法处置。”老将韩当说:打退蜀军,宜早不宜迟。你身为大都督,一味坚守,必是让吴军坐以待毙。我等都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望都督调拨军马,分头征进,以图大事。大家越听越激昂,都应声而言:“韩将军言之有理,我们都愿意决一死战!”

陆逊听毕,掣剑在手,厉声说:“我虽是个读书人,但今有幸蒙主上重托,就必定尽我所能,击退蜀军。所以诸将必听我军令,等待时机,...

查看详情>>
6

陆逊火烧连营的故事:夜袭蜀军营,歼灭蜀军近万之众

三国
火烧连营
陆逊火烧连营

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国,定都洛阳。刘备一方一看,曹丕居然篡汉得手,心痛不已,本来汉献帝在的时候刘备只能兴复汉室,但现在汉室不在,刘备为了延续汉朝香火,只能自己立汉旗,于是他于曹丕称帝第二年,在成都建立了蜀国。

由于在公元219年,关羽在和曹操争夺襄樊的时候,被孙权派出的大将吕蒙偷袭得手,不仅大意丢失了荆州,而且还葬送了自己的性命。这事让刘备记忆尤深,因为当年刘备、关羽、张飞曾经结义做兄弟,并发誓,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关羽死了,按理说,刘备和张飞都应该死,但事实上不能死,因为还有仇要报。张飞在报仇的过程中,鲁莽行事,被手下砍去了首级,所以仅留下了刘备,此仇必须要报。

公元221年,刘备在做了3个月的皇帝后,就以为关羽报仇为由开始率兵大举攻吴,其实骨子里也希望尽快夺回荆州,因为那里的位置非常重要,是战略要地。诸葛亮曾劝说刘备不要急躁冒进,还是要维护孙刘联合,毕竟魏国实力最强大,如果两败俱伤,只怕魏国会渔翁得利,但刘备不听。孙权也对刘备提出了求和,但刘备态度坚决,这仗一定要打。于是孙权一边派人去魏国表示自己愿意和魏国结好,向魏国称臣,同时吴国也派出了年轻的统帅陆逊带兵,迎战蜀军。

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数万人出征了。当时,由于蜀国已经失去了荆州,所以两国的国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刘备派遣将军吴班、冯习、张南率领约3万人为先头部队,攻入吴境,东吴这边,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统率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蜀军初战告捷,在巫地(今湖北巴东)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占领秭归。三分天下最麻烦的就是两方作战的时候,还要时刻提防第三方得利,所以为了防范曹魏乘机袭击,刘备派镇北将军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  首战失败后,陆逊通过对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诸条件的分析,指出刘备兵势强大,士气正盛,而且求胜心切,觉得吴军应暂时避开蜀军的锋芒,等对方疲惫了再伺机破敌,于是陆逊告诫吴军诸将暂时放弃决战。随后陆逊带兵后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线。然后在那里停下,这样,吴军就完全退出了蜀军的优势地带,随即开始防御,并准备随时的决战。

看到吴军一路撤退,急于求胜的刘备带领蜀军一路前进,不知不觉蜀军已深入吴境二三百公里,然后便遭到吴军的抵御,蜀军东进的势头这才停顿了下来。由于吴军坚不出战,蜀军不得已只能在巫峡、建平(今四川巫山北)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几十个营寨。

陆逊火烧连营

没想到这一僵持,居然长达6个月。刘备有些着急了,为了迅速同吴军进行决战,曾频繁派人到阵前辱骂挑战,但是陆逊是文人,他不像张飞那样禁不住挑衅,他一直沉住气不予理睬。后来不管刘备用什么办法引诱陆逊出战都没有得逞,陆逊坚守不战的战术也彻底破坏了刘备企求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

蜀军将士由于长期的僵持,斗志逐渐涣散,优势地位开始丧失。加上六月的江南,...

查看详情>>
7

陆逊火烧连营为什么能成功?得益于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三国
火烧连营
陆逊火烧连营

电视剧《新三国》是根据原著《三国演义》改编而成。讲述了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到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然后被司马懿撺掇政权之后天下归晋的故事。精彩的剧集,获得了首尔国际电视剧亚洲电视剧大奖等等知名奖项。而陆逊,乃是剧中的一个人物,对陆逊的评价,后人见仁见智,褒贬不一。

陆逊十多岁,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拜将,曾经参加过赤壁之战,完全能够独当一面。陆逊是东吴国的著名。在吕蒙袭击关羽的计划中,他可谓是举足轻重。在平定荆州后他更是提出供养和提拔人才的建议,为东吴培养了一批人才。吕蒙死后,陆逊成了东吴方面主要的军事统帅。他在夷陵之战中取得了胜利。之后,他更是长期坐镇在上游,为东吴镇守一方。

陆逊火烧连营,给吕蒙献计,杀了关羽。即可以看出陆逊的才华非常不普通。

新三国中算是陆逊毛遂自荐。不过开始孙权并不相信陆逊,而是以霍乱军心为由将他关了起来,等后面吃了败仗,才请陆逊善后,陆逊从此走上了历史舞台、

陆逊无论是在三国还是《新三国》之中都是评价极高的一个人,作者曾经给列过陆逊传,可以看出陆逊的不平凡,而且有人评价陆逊是张飞关羽的克星。历史当然会有许多不同的声音,要么也不回焦作历史,我们可以确定的是陆逊乃三国一超脱的谋士。高明智慧。

陆逊火烧连营

蜀汉章武元年,刘备为了报吴军夺荆州还有关羽被杀之仇,亲自率领大军攻吴。当时对上的将领正是吴国的陆逊。

刘备大军兵力强盛,陆逊避其锋芒,坚守不战。双方只能对峙。这一对峙,对刘备军中就是压力。因为蜀军是远征,补给方面不如陆逊来的轻松,而且又不能速战速决,再加上已经入夏,天气十分炎热,蜀军的士气逐渐低迷。

刘备为了士兵的酷热,命令士兵在山林中扎营,林中自然比外面要舒爽,但这一扎营却给陆逊带来了机会。时至夏季,万物都比较枯燥,刘备又在林中扎营,陆逊看准时机,命令士兵一人带一捆茅草,在蜀军营垒边放火边猛攻。

由于扎营的木栅栏和林木都是易燃的物品,火势瞬间就撩了起来,蜀军大乱,被陆逊率领的吴军连破四十多营,可谓是损失惨重。而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也直接导致了夷陵之战蜀败而吴胜的结果。

陆逊火烧连营,这一计策看起来并没有多么高超,可以说如果刘备不给他这个机会,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但是刘备却失算,在夏季竟然敢如林扎营,可谓是将自己的性命交到了陆逊的手中。

不过陆逊之所以最后能用火烧连营的计谋,和他的军事才能分不开,他在刘备带领大军攻到城下的时候,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就双方的兵力、士气等等进行了对比,决定暂时避其锋芒,也消耗了蜀军的战力,最后才能成功。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当时的天下大势,虽说魏蜀吴三国鼎立,但三国的战力又不一样,蜀国自关羽失了荆州,刘备报仇不成反被陆逊所破之后,不仅兵力折损大半,经济也受到了影响,蜀国的兵力实在是不足以抵抗其他任意两国。而魏国强盛,能在任何一个国家不参战的情况下攻破另外一个国家,也就是说,蜀国和吴国不联盟的情况下,终将被魏国各个击破。所以陆逊不能死,陆...

查看详情>>
8

历史上陆逊怎么做到火烧七百里连营的?真相是什么

三国
火烧连营
陆逊火烧连营

《三国演义》中,刘关张兄弟三人,誓曰同生共死。枭雄刘备虽然成为了九五之尊,却也没有背弃誓言,于是关羽遇害之后,不顾群臣劝阻,坚决发动了夷陵之战,要为关羽报仇。最初的时候,他打得非常顺利,甚至早已降吴的糜芳和傅士仁,都吓得吃起回头草。可是,之后孙权大胆启用了陆逊,迅速反败为胜——陆逊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杀得刘备狼狈逃窜,若非赵云及时救驾,很有可能直被擒杀。

正是因为小说中的这一描写,我们在说起刘备败于夷陵之战时,总要提到“火烧七百里连营”这一说法。但是,如今更多人开始研读历史,有人提出这一说法非常荒诞,他们认为,演义中刘备率七十万大军出征,连营七百里还有可能,真实历史上,算上武陵蛮夷的兵马,也不过五万余人,不可能连营七百里。

而且,七百里相当于整个三峡的长度,就算刘备真的能连营七百里,陆逊也不可能一把火将其烧光。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到底确有其事,还是言过其实?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刘备到底有没有连营七百里。《三国志·文帝纪》记载:“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馀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意思是说,夷陵之战初期,曹丕得到的战报上,明确写着刘备在伐吴过程中,的确曾连营七百余里,曹丕并没有否定这一战报,只是说这样的用兵方式,令人难以苟同。也就是说,刘备的兵马就算真的仅有五万,他也的确做到了连营七百里。

不过,结合《三国志·吴主传》中,“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馀营”这一记载,我们不难得知,刘备连营七百里,并非占据了方圆七百里的地方扎营,而是前后连成一排,分别占据了险要地势,也就是说,所谓的连营七百里,仅是指刘备的营寨,连成了一条稀稀拉拉的线条,长约七百里。因此,就算他没有七十万大军,依旧可以做到。

那么,陆逊又是怎么做到火烧七百里连营的呢?毕竟这种情况下,并不是随便放一把火,就能做到了,陆逊又不是红孩儿,没有三昧真火,看起来实现此事,比登天还要难。不过,如果陆逊死而有灵的话,看到这样的猜测,大约会露出轻视的笑容,并且有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三国志·陆逊传》记载:“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营。”意思是说,陆逊让手下的士兵,人手一把茅草,同时点燃,烧向刘备的营寨,本着人多力量大的原则,形成了较大的火势。而且一把火烧不完七百里连营,东吴数万士兵,人手一把火呢?这样莫说七百里,七千里也是可以烧掉的。所以他最终大获全胜,攻破了刘备四十多座营寨,由此可见,刘备的七百里连营,的确差不多全被他烧光了。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虽然演义中陆逊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的说法,看起来太过夸张,但真实历史上,的确发生过此事——刘备的确曾连营七百里,陆逊也的确将其烧了个七七八八。说到此外,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并非真的不可能发生,只不过我们的智...

查看详情>>
9

历史上陆逊火烧连营,成为了吴国后期的顶梁柱

三国
火烧连营
陆逊火烧连营

陆逊,是吴国有名的将领,他的军事领导能力很强,被称为"鬼才",自从东吴周瑜死后,他就成为了东吴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陆逊从二十一岁时就跟着孙权,在东吴跟曹操打战中作了许多重要的作用,吴国比蜀国灭亡的晚也主要是因为他的存在。

陆逊出生在华亭,是现在上海松江一带的,他小时候父亲就走了,是由他的祖父抚养长大的。在跟着孙权的时候,他勇于表现自己的才华从而得到了孙权的重用,孙权还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陆逊本来是吴国的名门望族后代,然后与孙权皇家联姻,他的地位在吴国扶摇直上,但是因为他年轻小却在身居高位,就遭到了朝中大臣的质疑。

在建安二十四年的时候,刘备因为一直借荆州不还给东吴,孙权就知道了刘备的用心,而且荆州一直都是兵家争取的地方,孙权又怎会轻易放弃呢?于是孙权计划夺回荆州。就有了历史上有名的奇袭战役,当时整个计划都是由吕蒙策划,然后和陆逊一起实施的。这个计划刚开始的时候吕蒙一直都声称身体不舒服,他再把军中的大小事务都交给陆逊管,因为吕蒙知道关羽肯定会看不起陆逊年轻轻,不会去重视他的心理,关羽就不会有防备,于是他们悄悄开始计划。关羽呢,一生比较自负,也就落入圈套之中,东吴大军成功的袭击了荆州,关羽不得已败走麦城,然后丢了性命,也是为他自己轻敌付出了代价,无脸见刘备。

这场战争结合了天时江东的天气,地利,荆州的地理,人和,关羽的心理等因素,虽然说这其中吕蒙占了很大的功劳,但是陆逊在其中也是关键的人物,陆逊通过这次战争也为他在吴国赢得了很好的声誉。

刘备在接收到关羽死后,伤心欲绝,不顾诸葛亮的劝阻贸然领兵七十万,发誓要为关羽报仇雪恨,诸葛亮见自己劝阻没用,就叮嘱刘备无论到了哪里安营扎寨都要将营地的地形图送回自己参考再做决定。刘备对诸葛亮的话还是放在心上的,在答应他的要求后,就亲自率领军队去东吴。而东吴这边,孙权听到刘备率军过来攻打时,就组织士兵去抗衡,然而蜀军上下都在因为关羽之死一个个满腔热血的想为关羽报仇,吴军节节退败。孙权也慌了,朝廷又无兵可用,这个时候陆逊毛遂自荐,请兵前去抗击蜀军,孙权没有办法,只有同意他的要求让陆逊去试试。

陆逊来到前线,看到来势汹汹的蜀军,一时也没有办法也是边打边退。蜀军因为长途的奔波劳累,一个个都疲惫不堪,粮草供应不足使得刘备想尽早结束这场战争。而刚好这个时候是夏天,江南地区闷热,刘备为了让士兵更好的休息,没有等诸葛亮的部署图就直接在山林中扎营,然后才把情况报备诸葛亮,诸葛亮一接到情报后立马慌了,就赶紧让情报员快马加鞭的送信给主公。密林扎营,军中大忌,最怕火攻。诸葛亮所担心的还是被陆逊想到了,于是陆逊趁着天黑,带着几名亲信,一把大火烧光了蜀军的七十万大军。

陆逊的这把火直接让蜀军大败,元气大伤,他火烧连营的消息传回了东吴,满朝的大臣都赞叹他的才华,从此陆逊名声大噪,走上了吴国的权力中心。吕蒙死后,陆逊成了吴国的二把手,,陆逊的才华能...

查看详情>>
10

三国陆逊火烧连营的故事是怎样的?火烧连营的结果怎么样

三国
火烧连营
陆逊火烧连营

大家都知道,关羽是被孙权杀害得,当刘备听到这个消息后,刘备对着天空大叫一声。突然就昏倒了在地上。他在心里发誓一定要灭了东吴孙权。打算为自己的兄弟关羽报仇雪恨。就在公元221年刘备上位之后,他一心要帮关羽报仇,不管大臣如何反对,他就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一定要去,他把诸葛亮留在了成都,让他辅助自己的儿子刘禅,然后刘备亲自率大军去征讨孙权。当时刘备自己在准备兵马,怕自己的兵马不够,然后他又跟自己的三弟张飞打了一声招呼,准备兄弟二人一起攻打孙权,当时张飞也准备带领自己的手下,去给自己的二哥报仇,但是祸不单行,因为自己的失误,被自己的手下给杀害了。

当时刘备还不知道这个情况,当他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差点昏死过去当时张飞的手下把他杀了之后,于是就去投奔了孙权,因为当时他们都已经无路可走了,只能去投靠孙权,刘备接连失去了两位大将。他的力量也消耗了不少,而且还损失了不少的兵马,力量被消弱。但是他报仇心切,他根本冷静不下来。一定要去杀了孙权。当时孙权听到刘备准备来攻打自己,还听说此次带了大批兵马,声势浩大,他心里也有些害怕,于是他就派人去跟刘备和解,此时的刘备怎么可能同意和解,无情的拒绝了孙权。

没过几天的时间,刘备的军队就已经攻下了巫县,一直打到了秭归这个地方,这个时候孙权知道,和解肯定是没有任何的希望了,于是他就派手下陆逊为大都督,带领五万人马前去抵抗刘备。陆逊为何火烧连营?

但是吴国的文武大臣,对陆逊这个大都督的身份议论纷纷,有些人就说,陆逊没有威望,难以服众,根本就不能带兵出征。也有人说陆逊的才能不够,根本就不能担起统帅的重任。但是孙权不这样认为,孙权认为陆逊为人忠厚,而且有一定的才能。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他就拒绝了哪些人的建议。坚持了自己的意见,把这个人物交到了陆逊的手中。因为当时陆逊的威望并不是太高,所以当时孙权就为了提高他的威望,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前对着陆逊说道,以后朝廷里面的是就由我来做主,关于外面打仗的事情,有你一个人全权负责。说完之后,他就把自己佩戴的宝剑交到了陆逊的手里,对他说道,如果有人不听你指挥,你可以先杀后禀报。不需要先问我的意见。你自己一个人做主就好。然后陆逊就带着水陆两军来到了前线。

然而在看刘备这边,从自己出兵到现在,没过几个月,他就已经打下了东吴五六百里土地,也许是失去了兄弟的缘故,报仇心切,士气正高的时候,所以接连打了很多的胜仗。他从秭归出发,一直往东进军,跟他一起来的一位将领黄权就说道,听说东吴人打仗一直都很勇猛,我们一定不要小看了他们,我们的军队顺流直下,往前走很容易,但是想要撤退就不容易了。但是刘备不听,自己先过去,由于天气的原因,蜀军士气低落,毫无战斗力,于是刘备就想等到秋天来了之后再向吴国的军队发起进攻。这个时候陆逊都看在了眼里,他看到蜀军把战线拉得太长,而且兵力分散的也比较严重,士气低落,他认为这个时候是进攻的最佳时机,他仔细的拟定了的破...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