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评价汉武帝

发布时间:2020-07-24
1

后人为什么评价汉武帝是个无情之人?他做了哪些伤害百姓的事

对汉武帝的历史评价
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是刘氏子孙里最脍炙人口的一个君王了,百姓对他的称赞来自于他的政治业绩,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汉武帝确实为百姓谋福利。但要是客观的来说说对汉武帝的评价,虽对大汉朝有功,但骨子里却是个无情之人。为什么要这样评价汉武帝?

我们常说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对汉武帝身边的女人来说最合适不过了。她们侍奉在汉武帝的左右看似风格但是一不小心便会落得个不得善终。一代君王,立过四个皇后,这恐怕也是继汉武帝之后便找不出第二个的。

这些女子都是在失去汉武帝的信任与宠爱之后才觉得生无可恋而自寻短见的,古代女子以夫为天,失去了夫君的仰仗自然也就没有了依靠,不想苟活在这世上便是那个时代女子的思想。但是放在今天来说这确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毕竟离个婚就要死要活的人还是少数的。

对汉武帝的另一个评价是此人极其迷信,我们知道刘恒喜爱占卜非常痴迷,但是这个汉武帝却比他爷爷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甚至痴心妄想的四处求灵丹妙药以求长生不老。这样极端的做法,在历代君王中倒是非常少见的。看了上面这些对汉武帝的评价,我们知道在汉朝里他确实是一个好皇帝,但是在后宫里他连一个合格的丈夫都称不上,无德便治国就相当于治标不治本。

汉武帝的父亲就是汉景帝刘启,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的第五个儿子,其生母就是窦漪房。汉景帝刘启是西汉的第六位皇帝,刘启在位期间最著名的就是平定“七国之乱”。刘启在西汉历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皇帝,因为他和父亲刘恒的“文景之治”给“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最后是西汉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刘启出生在代地,当时父亲刘恒还是代王,而母亲只是吕雉送去代地的宫人。刘恒为帝时,其原配王氏已经亡故了,生下的四个儿子也相继病死,因此刘恒的儿子中刘启最大,而且比较贤明被大臣推荐成了太子,于是薄太后让窦漪房成为皇后。刘启在还是太子的时候失手打死过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因此刘濞记恨刘启。

汉文帝去世后,刘启为汉景帝,先是提拔了晁错,使其成为三公之一。晁错告诉刘启要提别提防吴王刘濞,因为他谋反的野心越来越多,所以建议刘启进行削藩。因此在公元前154年,七个诸侯国参加了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刘启先是杀了晁错以安定民心,但是叛乱并没有停止,因此刘启派周亚夫、窦婴等人最后用了3个月的时候彻底平定。

公元前151年,刘启废黜皇后薄皇后,次年立王娡为皇后,其子刘彻为太子。刘启在位期间是非常节俭的一个皇帝,很少兴建宫殿楼阁,因此国库从他父亲刘恒开始到他这边已经非常的富足了,但是公元前141年,刘启生了重病自知不久于人世,因此病重给刘彻举行了成年典礼,不久死于未央宫,年48岁。

汉武帝一生功绩过人,但是没有谁是圣人,即使是汉武帝这样英明神武的大帝也会犯错,也有着不少的过失。现在对于汉武帝最大的诟病就是他穷兵黩武的打仗,汉武帝在位这么多年,长达40多年的战争生涯对于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这样劳民伤财的行为也受到了不少史学家的讽刺,比如班固在史书中盛赞了...

查看详情>>
2

《资治通鉴》中竟然是这样评价汉武帝的?为什么要这样评价

对汉武帝的历史评价
评价汉武帝

你知道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是怎样评价汉武帝的吗?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是毛家大爹最有名的词《沁园春.雪》中的一句,可见大爹对秦始皇、汉武帝是极其推崇的。其实,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对汉武帝的评价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雄才大略,拓土开疆或曰击溃匈奴”;一种则是“好大喜功,穷奢极欲或曰穷兵黩武”。这两种截然不同评价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司马光著述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汉纪十四》是这样记载的:“班固赞曰: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即汉武帝)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略咨海内,举其茂俊,与之立功。……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臣光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无异于秦始皇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在这段文字中,班固称赞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而司马光却是这样评论汉武帝的: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等,与秦始皇几乎相同,而秦亡,汉却兴,是因为孝武能尊崇先王之道,知道应该遵守什么。尤其是晚年能改过,所托的顾命大臣霍光等得力,才避免了亡秦之祸。

司马光之言之所以准确,从司马迁的《史记.平准书》中也可以看出来。《史记.平准书》是一篇“食货志”,内容关系百姓吃穿、国家用度、土地、徭役、赋税、经济、政策等等。从“食货志”中最容易看到政府对人民实行的是仁政还是暴政。国与民,好比是天平的两端,两端保持平衡了,便基本上实行的是仁政。如果老百姓这一端失衡了,便是暴政。从《史记.平准书》里看,汉武帝行使的不是仁政。因为他穷兵黩武,好大喜功,耗尽民脂,又变本加利搜刮民财,横征暴敛过犹不及,使国家成了一架敛财的机器,而百姓的血汗却被这架机器榨干了。

《史记.平准书》中记载:汉初,国家实行黄老“无为而治”的养民政策。到文、景之时,国家安定,百姓富足;京城积聚的钱币巨万,以致库府中穿钱的绳子都朽烂了;天下粮食到处都堆得满满的;太仓中的粮食,大囤小囤如兵阵相连,有的露积在外,都腐烂不能食用了。街坊百姓都有马,阡陌之间更是骡马成群;居住里巷的普通人也能吃上膏粱肥肉,做吏胥的老死也不愿改任,做官的以官职为姓氏名号……真可谓“文景之治”,太平盛世。

但到了刘彻当皇帝,财政状况急转直下。先是对南越和闽南用兵,江淮一带骤然动荡不安,耗费巨大。接着开拓西南夷,凿山通道千余里,致使巴蜀一带百姓疲惫。向东开凿通往沧海郡的道路,人工费用与开拓西南夷相等。在北边与匈奴的战事逐渐扩大,军需大增。又调发十多万人修筑并守卫新拓展的朔方郡,因水陆运输的路程极辽远,自崤山以东的百姓都要承受这个负担,耗费数十...

查看详情>>
3

司马迁对汉武帝的历史评价是怎样的?与众不同令人惊讶

对汉武帝的历史评价
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一个传奇的名字,直到现在人们提到他都会带着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一直以来都和秦始皇称为秦皇汉武,在中国享有着很高的声誉。

汉武帝的一生波澜壮阔,在他之前,汉朝一直休养生息,面对匈奴的挑衅也大多都是以一种软弱的态度委屈求全,各种求亲求和,但是自他之后,汉人再也不是任由匈奴侵略的了,无数的将士们英勇作战将匈奴驱逐了很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之后更是在后代的持续努力之下,对匈奴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除了在军事上取得的成就之外,汉武帝在政治上也有着杰出的成就,他是中国第一个“独尊儒术”的皇帝,他奠定了中国2000年来儒家独大的局面,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的举措导致了文化意识上的统一,对于国家的安定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汉武帝也是第一个大规模培养人才的皇帝,他兴办了太学,然后太学这个政府的高等学府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为中国培养了无数的人才。同时他积极地和西域诸国交流,建立了西汉和西域诸国的良好关系,为了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汉武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下《罪己诏》的皇帝,在晚年的时候汉武帝也犯了一些大错,但是他能够勇敢的站出来表示自己的错误,并且表示内心的后悔,这种勇气是值得无数人学习的,纵观汉武帝的一生,虽然也有过很多的错误,但是他的存在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给了一个民族站在世界巅峰上的自信,他给了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尊严和血性,千古一帝当之无愧。

在中国古代,对于汉武帝的评价一直以来都有着两种不同的观念,推崇他的人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帝王,他带着大汉朝打了出去,使得大汉真正的屹立在了世界民族之巅,使得汉族真正的站了起来。但是也有不少史学家认为汉武帝为人穷兵黩武,使得西汉在他的后期呈现了一种颓势,而且为人残暴凶戾,后期更是求仙问道,对于帝国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其中司马迁就是第二种观点的一个支持者。

自古以来很多史书的优秀的史学家考量一个帝王的好坏大多都是站在当时百姓的立场上来看的,所以纵观司马迁在史书上对于汉武帝的记载大多都是记载一些他穷奢极欲,刑法严苛,而且又常年征讨四方,给大汉的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使得无数的农民因此破产,也导致了一些地方发生了农民起义。可以看出虽然司马迁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汉武帝的功业,但是还是正直的批评了很多汉武帝做的不好的地方。这样正直的态度也是司马迁一直以来受到了无数人推崇的原因。

虽然一直都说汉武帝穷兵黩武,但是其实这也是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的,在汉武帝之前匈奴势力何其强盛,自战国时期就一直侵略华夏,就连秦始皇也只能修筑长城防守,即使如此每年都会有匈奴掠夺边境,但是汉武帝很明智的将战场放到了匈奴的地盘里面,虽然因此给国内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是因此几次大败匈奴,在西域诸国树立起了大汉的威名,然后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将匈奴彻底打废了,到了东汉甚至有几千汉军将几万匈奴击溃的事情发生,不得不说在这其中汉...

查看详情>>
4

如何对汉武帝进行历史评价?一代名垂千古的封建帝王也好大喜功

对汉武帝的历史评价
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非常著名的皇帝。“秦皇汉武”,人们常常这样称呼我国前期封建社会的两位帝王。秦始皇开创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正是由汉武帝继承、巩固了下来。汉武帝是汉景帝之子,名刘彻。如何对汉武帝进行历史评价?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16岁时即位当皇帝,在位五十多年,他凭着历史所造就的形势,也凭着自己的雄才大略,带领满朝文武,指挥千军万马,干出了一番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大事业。

汉朝初年,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西汉政府一直奉行着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黄老思想。六、七十年过去了,汉朝的政治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到汉武帝时,雄厚的经济实力,使年轻有为的汉武帝感到,不能再像他的先辈那样“清静无为”了,而是要凭借着历史所提供的舞台,振奋精神,内外开拓,干一番大事业。

首先,汉武帝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在政治上,汉武帝继续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议,对诸侯王实行推恩策。

所谓推恩策,就是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以取得王国的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管辖,列侯越多,王国越小。国王有苦难言,列侯“人人喜得所愿”,这样就扩大了中央的权力。

为了真正把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汉武帝还削弱丞相的权力,由自己身边的较低级的官吏,组成决策机构,称为“中朝”,原来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外朝”,只负责处理一般行政事务。

此外,汉武帝还在军队和法律方面,在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的集权。在经济方面,汉武帝采取了四项重大的措施。其一是统一币制:汉朝初年,币制十分混乱,地方诸侯王甚而至于一些富商豪强,都可以自行铸钱。

这样各种货币都在市场上流通,轻重不等,大小不一,同时成色也很不一样,给财政管理带来很多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元前11年,汉武帝下令,严禁郡国铸币,把铸币的权力收归中央。

中央统一铸造的新币称为五铢钱,这是当时国家颁行的唯一合法的货币。其二是盐铁专卖:西汉初年,为了取得地方豪强的支持,允许盐铁私营,国家只是征税而已。这样,一些封建侯王、富商大贾掌握着盐铁之利,大发横财。同时,汉武帝多年对外用兵,财政也十分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吗,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任命桑弘羊为理财官,宣布盐铁经营之权归中央,盐铁专卖不仅增加了封建中央政府的收入,而且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

其三是平准均输:所谓平准均输,就是由国家掌握物价和调剂运输。汉武帝时在各郡设均输官,又在京师设平准官。国家所需要的物资由各地收购,经过均输官运往京师,由平淮官负责平衡物价,防止商人投机牟利,捣乱市场。

平准均输政策加上盐铁官营政策,给西汉政府带来巨大的利益,使它聚拢了大量财富;其四是算缗和告缗:算缗是向商人、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告缗是号召人们揭发商人、高利贷者的隐瞒不实行为。

在思想方面,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

查看详情>>
5

如何评价汉武帝?到底是雄才大略还是有勇无谋

对汉武帝的历史评价
评价汉武帝

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帝王的,这些地王能够带领着自己的朝代走向一个非常巅峰的时期,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他在中国的各个朝代当中评价都是非常高的,也有很多地王都是也他为榜样来治理自己的国家的,当然也有一些帝王,他们本身做出的成绩非常的高的,但是他们也是做出了一些非常坏的事情,让他们的评价可以说是相当的困难的。比如我今天说的汉武帝,可以说就是一个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地帝王。

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汉武帝将汉朝戴上了一个非常强盛的时代,当然也有人觉得汉武帝的存在将汉朝可以说是大巷的一个绝境。对于这个人物的争论,历史学家们基本上都是有着自己的观点,并且围绕着这个观点。大家都是提出了很多的意见来评价这个人物,那么为什么现代人们对于汉武帝的评价这么褒贬不一呢?汉武帝身上到底存在着什么事情打字啊,历史学家们对于这个人物的评判始终没有办法得出一个结论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历史上的汉武帝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吧!看看大家对汉武帝的历史评价是什么样的?

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在汉武帝执政的期间,汉朝真的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的,因为汉武帝执掌汉朝的时候,对于汉朝来说最为危险的情况并不是来自于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而是在国内其实当时整个汉朝国内的弊端已经渐渐展现了出来了。由于多年以来在国内分封了很多的诸侯王,这些诸侯王视力已经是发展非常的大了,甚至是直接威胁到了皇帝的权利,而为了能够将这些诸侯王的权力削弱,历代皇帝都是想的很多的办法,但是成效都不是非常的大。

而到了汉武帝执掌汉朝的时候,这些诸侯王的群里已经是可以直接干扰到皇权的运行呢?这对于每一个皇帝来说都是不可容忍的事情,而汉武帝在上位之后也是针对这方面做出了很多的改革。而其中最有名的一项就是发不了,推恩令这么可以说彻底将诸侯王的尸体完全削弱了的政策,这个政策让诸侯王们要将自己的地盘,一个接着一个的分给自己的子弟们,并不是让诸侯王们选出一个子弟来继承自己所有的地盘,这样的话,诸侯王们的势力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被一步一步的削弱,并且这个计策歹毒的地方在于,不论是对于那些诸侯王,还是对于诸侯王的子弟,这个办法都是非常的鱼接受的一个办法。

因为对于诸侯王们来说,虽然说他们要将自己的地盘一个接着一个的分给自己的孩子们,但是自己的地盘在自己还没有死去的时候,能够被完美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且即使是自己死去了自己的孩子们也能完全接过自己所有的地盘。这样一年接着一年下去的话,自己的孩子们地盘虽然说一个接着一个的被削弱,但是加起来仍然是属于自己家的势力,而对于那些诸侯王们的子弟来说,他们原本只有一个人可以继承诸侯王的势力,现在每个人都有了继承的机会,自然也就非常的开心。

当然,在汉武帝执政的期间,由于他的长辈们给他留下了很多的政治遗产,所以汉武帝有了可以和匈奴决一死战的机会,并且汉武帝也是一个非常有抱负的皇帝。在他执政的汉朝以后,将国库累,每一分钱...

查看详情>>
6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生建功无数?如何对他进行历史评价

对汉武帝的历史评价
评价汉武帝

而秦始皇与汉武帝是历史领域,因此后人也经常把“秦皇汉武”放在一起比较。他们二人,一个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一个是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最大贡献者,并且他们都是一直备受争议的暴君。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就是汉武帝刘彻。

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庙号:世宗,谥号:孝武皇帝,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等,后人多称他的谥号:汉武帝。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一生的建树直追始皇帝嬴政。如果给我国历史上数百位皇帝来个能力排名的话,以笔者个人的看法汉武帝至少要排前五名,毕竟“雄才大略”这个词汇就是因为他而产生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汉武帝是个颇具争议的皇帝,历朝历代关于汉武帝的评价都是两极分化,直到现如今依然如此。因此,笔者这篇文章会尽量避免出现关于汉武帝的评价,至于“评价”如何,笔者相信自然会在各位看官的心中,毕竟历史是充满主观性的。那么,对对汉武帝的历史评价是什么?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虽然是汉元帝时期陈汤所说,但却是最能体现汉武帝的一句话。说起汉武帝就不得不提起“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这场战役长达44年,双方投入的兵力以数十万计,旷日持久、惨烈程度用千古罕见都不夸张。也就是这一仗直接打出了汉民族的自信心,也算是为陈汤说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做下铺垫了。

但是汉武帝真的赢了吗?或者说汉武帝真的胜利了吗?再或者换一种问法,汉武帝这么做值得吗?这才是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宁为文景犬,不做汉武人

“文景之治”作为中华五大盛世之一,也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但它却也是与“汉武盛世”形成了最鲜明的对比。如果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两个时代,得到的结果可能会是截然不同,比如:汉朝政府的角度与汉朝人民的角度。“文景之治”时代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人民的生活水平非常之高,但是军事实力方面可能略不足于“汉武盛世”;虽然“汉武盛世”军事实力稍强于“文景之治”,但是却横征暴敛,百姓的赋税过重,民不聊生。

“汉武盛世”真的存在吗?它是“文景之治”的得益者吗?虽然“宁为文景犬,不做汉武人”只是小巷言传,但换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还是罪在千秋,功在千秋?

后人很喜欢用“罪在当代,功在千秋”来形容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等人,比如:秦始皇的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炀帝的修建运河、三征高句丽。这里先不谈秦始皇和隋炀帝的问题,单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代大儒董仲舒于公元前134年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选择推行,至此儒学成为20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但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真的是正确的做法吗?该如何看待儒学的分支“程朱理学”?王阳明为何要自诩上乘的“孔孟之道”,而非董仲舒?如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对的,该如何看待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何时才能再来一次...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