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诸葛亮并不是草船借箭的开创者,这位姓孙的老板才是开创者
诸葛亮草船借箭,妇孺皆知。不过,资深三国迷都知道,在真实历史中,草船借箭的原型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这还没有刨到根儿,其实《三国演义》里,在诸葛亮之前十六年,已经有人用船借过箭,那才是真正鼻祖,这估计只有“发烧级”三国迷才知道了。
孙权不是借箭,只是平衡船只
卖个关子,先说说孙权借箭。裴松之引用《魏略》记载,“(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严格地说,孙权并不是借箭,只是因为船的一面受箭太多,船体倾斜没法开了,孙权让船转向180度继续受箭,然后等船的两边平衡后,再开船回营。
孙权的借箭过程,不是一次军事行动,而是在军事侦察过程中遇到的意外事件。当然孙权胆子也是够大的,在危急情况下,居然还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危险也是够危险的,如果曹操当时派船出击的话,孙权的船在负重之下,船速肯定大受影响,说不定会被曹军当场俘获。
孙坚借箭,才是真正的军事谋略
虽然正史中,孙权是用船借箭的原型。但是,在《三国演义》里,用船借箭真正的鼻祖另有其人。他就是,孙坚。比诸葛亮草船借箭整整早了16年(诸葛亮借箭是208年,孙坚借箭和他被射杀发生在192年同一年)。
《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写道,孙坚兴兵伐刘表,准备战船进攻樊城。刘表这一方派黄祖防守。
“黄祖伏弓弩手于江边,见船傍岸,乱箭俱发。(孙)坚令诸军不可轻动,只伏于船中来往诱之。一连三日,船数十次傍岸。黄祖军只顾放箭,箭已放尽。(孙)坚却拔船上所得之箭,约十数万。当日正值顺风,(孙)坚令军士一齐放箭。岸上支吾不住,只得退走。”
以上就是孙坚借箭的原文。这当中实实在在体现了孙坚的军事谋略。孙坚知道强攻樊城肯定不行,于是设法引诱黄祖放箭,数十次靠岸,但只是让兵士藏在船舱中,并不急着进攻。这样此消彼长(一连三日),黄祖的箭越来越少,孙坚的箭越来越多。最后,孙坚乘一天顺风,命令军士集中放箭,黄祖抵挡不住,只能退走。
由此看来,孙坚的借箭谋略丝毫不亚于诸葛亮。可惜,孙坚“轻佻果躁”(陈寿语),孤身犯险追击黄祖,被伏兵射杀。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什么不放火箭?
为什么防守方不用火箭
当然,还有一个小问题,有不少三国迷经常问,为什么防守方不用火箭?如果都用火箭的话,不管是草船、木船,都会被火烧透,更别说借箭了。
原因很简单,古代对火器的掌握并不像现代那么方便。尤其如果防守方也是在船上的话,稍有不慎,很容易把防守方的船也给点燃了。
曹操进攻江东,为避免北方兵士不习水战的短板,还用链锁把船连在一起,如果不慎着火的话,火势就会蔓延到整个船队,因此他们自然不敢轻易冒险用火箭。
查看详情>>与“诸葛亮并不是草船借箭的开创者,这位姓孙的老板才是开创者”相关的文章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其实就是小说家们想象出来的
读《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有这么一段儿,话说赤壁之战前,周瑜想要除掉诸葛亮,并且命诸葛亮三天之内铸造十万支箭,并且立下军令状,如果不能按时完成,那诸葛亮就人头落地,而后诸葛亮问鲁肃要了二十条快船,趁着大雾起时开向曹营战船,由于天黑又有大雾,曹操匆忙下令用弓箭对敌,于是这就是草船借箭的传说,那么诸葛亮真的就那么神?能做到草船借箭?还真就是那么神,不过草船借箭的并不是诸葛亮,而是被网友调侃为“合肥战神孙十万”的孙权孙仲谋,你们肯定又惊讶,孙权这个家伙有那么大本事?
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记载,建安18年,也就是公元218年,赤壁之战的10年后,曹操与孙权又在长江一带打了起来,根据惯例,曹操北方人马不习水战,再加上赤壁一败给他带来的心理阴影,所以曹操被孙权打的坚守不出,而孙权也挺能作的,胜了那么两场战斗就得意忘形了,一天见江上泛起薄雾,孙权有心去戏弄曹操一番,并且借此探听曹营的虚实,故此开着一条硕大的战船缓慢的开向曹营,路上钟鼓齐鸣歌舞升平,简直就像是去度假一样,根本没有一副战场上的样子,这一举动引起了曹操的注意。
曹操生性多疑,不论是正史还是小说《三国演义》都是有了明确的记载,故此,见江东大营处驶来一艘硕大的战船不禁让曹操感到疑虑,可是听得穿上的钟鼓音乐之声又不像是要来打仗的啊,曹操实在搞不清楚孙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想出军迎敌又唯恐有诈,故此只能感叹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也”然后命令水寨所有弓弩手向孙权的大船射击,做完这些部署后曹操心想,不管你是何目的,我就是不出战,我军箭支充足,打不过你还耗不过你?然而这一举动可让江上的东吴士兵惊慌不已,而孙权却异于常人的下了这么一道命令。
孙权说“此时如果退走,曹操必定率军追击,那时我们将死无葬身之地!传令,调转船头成一字,让他射,我看看他有多少箭,还能把我的船射塌不成?”此令一出,船头调转,过了一会儿,船身一侧因为受箭射击的次数太多,船身不平衡,在继续下去就会翻倒,而孙权再次下令,调转船头,让另一面船身也受箭射击,不一会儿,船身再次恢复了平衡,随后孙权才下令撤退这就是草船借箭的始末,没有谢曹丞相赠箭,也没有太多的战船,更没有诸葛亮,有的只是孙权。
最后不得不佩服小说家们的想象力,把如此枯燥的故事变的那么生动,孙权借箭比起诸葛亮草船借箭来却实是略输一筹,可一个是历史形象,一个是文学形象,二者之间并无可比性,
查看详情>>与“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其实就是小说家们想象出来的”相关的文章
历史上草船借箭的人一直都是他,以后可别再说草船借箭是诸葛亮的主意了
大众熟知的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诸葛亮。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流传甚广,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也都被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所折服,以致几百年来大家都认为历史上确有其事,对此事也是深信不疑。但是草船借箭毕竟是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历史上确有草船借箭其事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历史上草船借箭的主人公却并非诸葛亮,而是另有其人!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草船借箭”的故事讲的是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大都督周瑜嫉妒诸葛亮智谋高于自己,恐日后对东吴不利,欲除之,便让诸葛亮在十日内造十万枝箭。诸葛亮立即答应,提出三天便可完成,并立了军令状。周瑜为了使阴谋得逞,故意拖延材料供应,到时候就可按未完成任务的罪名将诸葛亮除掉。但诸葛亮不慌不忙,他只请鲁肃暗中为其准备二十只船,每船军士三十人,船上以青布为幔,两侧束草人千余。第三日清晨,大雾漫江,孔明请鲁肃来到船上,下令二十只船冒着浓雾向曹操驻地江北使去。到了曹营附近,诸葛亮令船队一字排开并擂鼓呐喊。曹操闻报令千万弓弩手万箭齐发,以击退敌军。到了浓雾消散,诸葛亮才下令返回。此时,二十只船上的草人已插满十万支箭,诸葛亮以其过人的智谋使周瑜的阴谋破产。
据裴松之注《三国·吴书·吴主传》上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孙权与曹操交战于濡须,一天“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一面受箭,箭钧船平,乃还。”(引自《魏略》)。这是三国时期以船借箭的历史记载。
公元213年,也就是赤壁之战后第5年。曹操集结了40万人,南下攻伐孙权。孙权集结了7万人在一个叫濡须的地方驻扎。在濡须水和长江水交汇处建立起防线,用较少的兵力对抗曹操大军。曹操大军大多数是陆军,在水面上,是难以和孙权的专业级水军对抗的。曹军初战便大败,在对岸安营扎寨后,个月有余都不派兵出战。
孙权乘船去曹军阵地前沿探察曹军的战略部署,为了摸清曹军的虚实。孙权便让同行的船只,高奏娶亲用的乐曲。以此激怒和羞辱曹军,曹操此时站在瞭望塔上,望向水面。由于大雾,着实看不清到底来了多少敌兵。
曹操又生性多疑,自己的军队也不敢贸然出战,索性下令,万箭齐发,射向水面有音乐的地方。不一会,吴军战船一侧中箭过多,发生倾斜,马上要翻船。孙权赶紧指挥调转船头,用另一侧迎接曹军的乱箭。等到另一侧也布满箭只,军舰恢复平顺。江面的雾气,也被曹军的万箭齐发射散开来。只见水面上,五六艘小的船只,跟刺猬似的,慢悠悠的渐行渐远。曹操这才晃过神来,原来只是刺探情报而已。,不禁赞扬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啊。过后,曹操见不能迅速击败孙权,遂收兵。但很显然,孙权并非预先规划“借箭”之事,只是他审时度势,跟战场变化而采取的策略,才有了“草船借箭”故事的雏形。
再来对比一下,《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赤壁之战发生的历史时间是在建安13年,也就是公元208年,而历史上孙权“草船借箭”发生在建安18...
查看详情>>与“历史上草船借箭的人一直都是他,以后可别再说草船借箭是诸葛亮的主意了”相关的文章
草船借箭确实存在,但是实践者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
“草船借箭”原本是《三国演义》中发生在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周瑜提出限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来为难诸葛亮,诸葛亮却摇头说,只用三天。然后利用大雾的天气,曹操多疑的性格,等来东风,用几条草船从曹操那里“借”过来十万支箭。
根据史料记载,“草船借箭”确有其事,但实际上借箭的另有其人。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故事也不是发生在赤壁之战中,而是五年后的濡须之战。
濡须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是曹操与孙权之间的一场战役。《三国志》记载:“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但是《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记载,建安十八年,曹操与孙权在濡须对垒。曹操号称军队四十万人,孙权的军队则是七万人。两方初次交战,曹军大败,自此以后孙权数次挑战曹军,曹操都决定坚守不出。于是有一天趁着有大雾,孙权乘坐着轻舟从濡须口进入曹军的前沿查探。
曹操一看就知道是孙权来了,来查看曹军的阵势,于是下令全军戒严。孙权的小舟在曹军前走了几里路才返回,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曹操见到后叹息着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于是命令弓箭手射箭,万箭齐发射在孙权的船上,船身的一侧变得很重即将倾覆。孙权下令掉头,使得船身的另一侧也射满了箭,这样船就平稳起来,于是孙权安然无恙地回去了。
《魏略》中记载:“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由此可见,《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不是罗贯中杜撰的,而是以史料中孙权的这件事作为原型,加工演绎成赤壁之战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典故事。
查看详情>>与“草船借箭确实存在,但是实践者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相关的文章
小学生都知道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其实都是罗贯中捏造出来的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在演义里,也是非常有名的一段,周瑜的忌才、鲁肃的老实、孔明的神机妙算,写得那叫一个活灵活现。
但读演义要非常小心的是,这毕竟是一本小说,不是史书,罗贯中为了神化诸葛亮的形象,连带把周瑜、鲁肃都给丑化了,他还捏造了很多没有发生过的桥段以增加精彩的程度,其中草船借箭就是。
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赤壁大战之后五年,曹操率兵攻打孙权在长江所建立的军事要塞“濡须”。曹操的水军驾驶油船,半夜渡江抵达沙洲上。孙权率领水军围攻曹军,双方发生接触战,孙权军俘虏曹操军三千多人,但自己阵亡的也有好几千人。接着双方就在此形成对峙的局面。孙权好几次对曹操发动挑战,曹操只是在阵地坚守,不肯出来决战。
有一次孙权自己出马,带着一批吨位很轻的快艇舰队,从濡须口进逼到曹操阵地之前,曹营几个大将想要出来决战,曹操就说:“这一定是孙权想要亲自见识我们的部队,那就让他来看。”于是下令军中加强戒备,弓箭没有命令不得发射,展现精实的军容。孙权看曹操没有攻击,就率舰队从曹营面前晃过去,船走了五六里后,还故意绕回来,叫乐队击鼓奏乐示威。
曹操看到孙权的水军训练有素,军容壮盛,叹了一口气说:“生儿子就该像孙权这么优秀,如果是像刘表的儿子,简直是猪狗一般!”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这事源于五年前赤壁大战前夕,荆州刘表的小儿子刘琮听说曹操要来攻打,立刻未战先降。
双方在濡须对峙了一个多月,彼此都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孙权就写了一封信给曹操说:“春天来了,这一带会淹大水,建议曹公最好赶快撤退吧。 ”信中有另外附了一张小便条纸说:“阁下一天不死,我就一天睡不安稳。”这两句实在很经典,一方面给足了曹操面子,承认怕了他,但作为一国之主,字里行间却也没有任何示弱。曹操觉得很满意,就把便条展示给他手下诸位大将看,说:“孙权对我还挺老实的。”于是就撤兵回家。
以上这一段是南朝宋的裴松之为三国志写注释,引用吴历而写出来的。而孙权率舰队向曹操示威那部分,裴松之同时引用魏略另一段记载供大家参考:话说孙权率领水军到曹营面前探勘兼示威,曹操下令全军以弓箭狂射吴军舰队,无数的箭枝嵌在孙权的船的其中一边,导致船的重心不平衡,快要翻船的时候,孙权下令把船调头让曹军射,船的两侧都插满了箭枝,于是又平衡回来,然后孙权才撤退。
虽然两段记载好像有冲突,不过双方对峙一个多月,也是有可能两事件都发生过。各位请注意,第二段正是罗贯中写草船借箭的灵感与参考,如果你硬要去翻遍三国志在建安十三年赤壁大战前夕的所有记载,是绝对找不到诸葛亮他草船借箭这故事的。这本来应该是在展现孙权的勇敢与机智的,在罗贯中笔下却成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手段。
查看详情>>与“小学生都知道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其实都是罗贯中捏造出来的”相关的文章
真正想出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这位了不起的人物
草船借箭是真的,但主人公并不是诸葛亮。实际上诸葛亮并没有参与过赤壁之战,所以演义中记载关于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上的所作所为都是杜撰出来的,可能很多诸葛亮的粉丝就要感到失望了。不过在演义当中把诸葛亮加入到赤壁之战也是非常的有意义,一方面是可以让诸葛亮跟周瑜同场竞技,两人相互比拼智谋;还有就是让蜀汉的人才也分点战功,不然功劳都是东吴那边的也有点说不过去。实际上诸葛亮出仕就是顶着光环,而且赤壁之战发生的时候也才是诸葛亮正式加入刘备的第二年,所以在这如此关键的时刻刘备也不可能让当时毫无作战经验的诸葛亮上阵。不过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上的草船借箭实在太出名了,当然添加一个这个桥段也没对历史造成多大的影响。
根据史书记载,真正想出草船借箭的人是孙权。可能大家都会比较小看孙权和刘备,但之所以东吴和蜀汉能成为三国鼎立的其中一员,两位主公的功劳和远见还是最重要的。而孙权和周瑜加在一起,就足以对付当时信心满满的曹操。其实就算草船借箭是真的,也有人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当时曹操不用火箭呢?这样的话也不至于说会送给自己的敌人10万支箭了。因为在古代10万支箭的数量还是非常多的,如果让东吴和蜀汉这边制造的话,怎么样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难道又是曹操太轻敌了么?
其实在三国时期,要想用火箭就需要在箭头上涂抹一层浸了油的易燃品,一般都是选择一块布然后再上面沾上油。但是这样的话箭头就会变重,阻力也会增大,所以弓箭的射程就大大的缩短了。当是夜晚有很大的雾,曹操根本看不清地方到底有多少战船,所以不可能等双方靠的太近在射出火箭。所以就干脆直接射箭,当时应该也是把天气的因素给考虑了进去,所以才能借箭借的这么顺利。诸葛亮也正是通过赤壁战场证明了自己会看气候,也是帮了吴蜀联军一个大忙。
对于曹操来说,轻敌也只是一方面。毕竟他的军队都不习惯打水战,而且这方面的经验也是十分欠缺。根据曹操的说法,他觉得自己会输就是因为郭嘉不在了,如果郭嘉还在的话曹操可能的确不会如此惨败,而且还能提醒一下曹操黄盖的诈降之术。不过这些也都没有如果,曹操赤壁之战的失败就像是命中注定一样,谁来了都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
虽然草船借箭不是诸葛亮所为,而且真假也让人难以信服。但总体来说,草船借箭还是存在可试行的基础的,诸葛亮算是三国里最聪明的那批人。年少成名,不管是内政还是领兵打仗都战功累累,主要还是因为罗贯中把蜀汉这边放在了正义的一方,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这种忠义的精神却一直延续了下去。
查看详情>>与“真正想出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这位了不起的人物”相关的文章
你一直都被诸葛亮草船借箭给欺骗了,东吴的主人才是草船借箭的主角
在上小学的时候,在五年级的课本中,有一篇关于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课文。大意就是:在三国时期,曹操亲率百万大军南征,与孙刘联军相持于长江两岸。周瑜无法容忍诸葛亮,故设计为难诸葛亮。因水战需要消耗大量的箭支,就将筹备箭支的人物交给了诸葛亮,并限定十日之内筹备十万支。
诸葛亮就毅然接受了,这个看似没办法完成任务,并且诸葛亮回复说:"只要三天,签下了军令状,并让周瑜三天之后,安排五百军士到江边取箭!随后找到好友鲁肃,借去了二十只快船及数百名士兵。在第三天夜间,孔明就使用计策把20只船全部插满稻草人驶向曹军军营,待靠近曹军后,命人击鼓,曹军以为孙刘联军夜袭,适时正值大雾,无法看清江中情形,曹军就使用弓箭防御,一时间箭密如雨,待天明时分,二十只船两侧已经被箭雨覆盖,回到长江南岸清点箭支,箭支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周瑜要求的数量。这就是“草船借箭”的故事。
然而,这也就是一个故事,是作者罗贯中张冠李戴而来,以此来证明诸葛亮的聪明,事实上,“草船借箭”是真实存在过的事情,但是“草船借箭”的主人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孙仲谋是也!
公元214年,曹操与孙权对峙于濡须坞,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濡须坞,位于含山县西南一百十里处。孙权见曹操南征,故在濡须水筑坞,其形如偃月,故名濡须坞。又据《舆地纪胜》载:"濡须山,在含山县西南七十五里……最为控扼之雄。是吴魏必争之地。....筑濡须坞以拒魏"。此处即是“草船借箭”的发生地。
据《吴历》载: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濡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夜间大雾窥探曹营者,实为孙权,但是并没有出现“草船借箭”的故事,但是又据魏略》载: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而“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源自于此,是罗贯中整合这两个记载典故,在经过艺术加工,才有了《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由来,但是主人公却由孙权变为了诸葛亮。通过这件事,来凸显诸葛亮的智谋,那个智多如妖的诸葛亮才慢慢的走进人们的视线。
查看详情>>与“你一直都被诸葛亮草船借箭给欺骗了,东吴的主人才是草船借箭的主角”相关的文章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改编出来的?其实他才是草船借箭的主人公
相信很多人对三国历史的了解,绝大多数源于小说《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成功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小说英雄,因刻画的比较真实,所以很多人误以为那就是史实。然而,由于小说的局限性,为了刻画一个角色,需要讲道理、摆事实,难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比如在《三国演义》中莫名其妙被诛杀的华雄,其实是死于孙坚之手,类似这样的事件在小说中比比皆是。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之所以要“草船借箭”,是因为东吴的大都督周瑜要暗害诸葛亮,想了一个损主意,他要诸葛亮三天之内制造出10万支箭,否则便军法从事。于是诸葛亮神机妙算,趁着大雾天,演了一出“草船借箭”的好戏。
众所周知,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之智“近于妖”,舌战群儒、巧借东风、草船借箭、木牛流马等等。然而我们翻阅史料就会发现,这几件事在历史上都没有明确的记载,也就是说这都是《三国演义》中的桥段,并非真实历史。而罗贯中如此安排,无非是体现小说的主旨“尊刘贬曹”,和突出刘备集团的正统。
不过,“草船借箭”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只不过主角也不是诸葛亮,情节也有很大的不同。这个故事的原型,一个是三国时期孙权的乘船借箭,还有一个是唐朝中期名将张巡的草人借箭。这两个历史上真实的“草船借箭”的故事。
建安十八年,即公元213年,在赤壁大战五年之后,曹操率大军进攻东吴,在濡须这个地方,曹操首战就遭到了失利,便一直龟缩不出。根据《魏略》记载,孙权乘坐大船来观察曹操营寨的情况。曹操看到后并没有出军迎击,因为曹军善于陆战,不善于水战,贸然出击会使自己陷于被动。于是曹操下令弓弩其发,射向孙权的船,结果箭全插在孙权的船上,因为箭的数量极大,射得船都要倾斜了,有翻船的危险。于是孙权急中生智,下令调转船头,让船的另一面受箭,才逃过了船毁人亡的下场,船身平稳后,孙权得以安全返航。回去之后,孙权派人把箭全部取下来,发现还能循环使用。
这个故事显然是以船身借箭,并没有草人,所以历史上也称之为“探敌得箭”,而这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差的很远。而且我们通过《魏略》中的描述可以发现,当时孙权完全是无意而为之,或者说是被逼无奈。因为这件事对于孙权一方来说难度系数极大,一旦失误就会被曹操全歼,孙权事后应该也是后怕的。试想一下,万一当时曹操射的是火箭呢,孙权岂不是没命了?
而罗贯中编出“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其实还参考了另一个原型,那就是张巡的“草人借箭”。当时“安史之乱”爆发,张巡组织军队先后死守雍丘、宁陵和睢阳等地,前后交战四百余次,极大地消耗了叛军的力量,最终因为粮草枯竭,士兵死亡殆尽而城破。但是他的努力使得处于东南之地的江淮得以保全,为大唐最终得以剿灭叛军坐了很大的贡献。
而“草人借箭”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守雍丘的时候。当时令狐潮派人攻打雍丘,城内已经弹尽粮绝,于是张巡便命士兵扎了一千多个稻草人,套上黑色的衣服,到了晚上的时候用绳子吊在城头,慢慢地放下。由于是晚上,叛军的主帅...
查看详情>>与“诸葛亮草船借箭是改编出来的?其实他才是草船借箭的主人公”相关的文章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真相是什么?其实草船借箭另有其人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草船借箭”的故事讲的是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大都督周瑜嫉妒诸葛亮智谋高于自己,恐日后对东吴不利,欲除之,便让诸葛亮在十日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立即答应,提出三天便可完成,并立了军令状。周瑜为了使阴谋得逞,故意拖延材料供应,到时候就可按未完成任务的罪名将诸葛亮除掉。但诸葛亮不慌不忙,他只请鲁肃暗中为其准备二十只船,每船军士三十人,船上以青布为幔,两侧束草人千余。第三日清晨,大雾漫江,孔明请鲁肃来到船上,下令二十只船冒着浓雾向曹操驻地江北使去。到了曹营附近,诸葛亮令船队一字排开并擂鼓呐喊。曹操闻报令千万弓弩手万箭齐发,以击退敌军。到了浓雾消散,诸葛亮才下令返回。此时,二十只船上的草人已插满十万支箭,诸葛亮以其过人的智谋使周瑜的阴谋破产。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人们无不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叹服,以致不少人几百年来大都认为历史上确有其事,对其深信不疑。然而这个只是罗贯中的创作,在三国历史上并无此事。不过“草船借箭”故事的形成,也并非空穴来风,有些类似的情节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只不过时间、空间与人物不同而已。
其实在三国时期真的有用船借箭的事,但其主人公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且在时间上(提前了五年)、空间上(从皖南地区移到赤壁)及事件发展过程上都有极大差异。据裴松之注《三国·吴书·吴主传》上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孙权与曹操交战于濡须,一天“(孙)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一面受箭,箭钧船平,乃还。”(引自《魏略》)。这是三国时期以船借箭的历史记载,但很显然,孙权并非预先规划“借箭”之事,只是他审时度势,跟战场变化而采取的策略,才有了“草船借箭”故事的雏形。
到了宋代,随着市井生活的发展,兴起了话本这种文学形式。她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以人们日常的白话为主,融合部分文言,穿插一些古典诗词。其语言生动、泼辣,富于表演力,在后世发展为说书艺术。话本的内容上也多有历史演义故事,自然也少不了三国。而且三国在当时就得到了民众的欢迎,苏轼就说过“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辄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描绘了人们听三国的场景。
在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当中,关于三国最有名的莫过于《三国志平话》。而这个话本也提到了一个“以船借箭”的故事。可这次的主角不是历史上的孙权,而是他的大将周瑜。且故事发生地已经变成了赤壁。《三国志平话》上称“周瑜用帐幕(遮住)船只,曹操一发箭,周瑜船射了左面,令扮棹人回船,却射右面。移时箭满于船。周瑜回,约得数百万支箭。周瑜喜道:‘谢丞相箭。’曹公听得大怒。”可见到了宋元时期,“草船借箭”的故事已经跳出了历史真实,有了艺术加工。故事发生的时间被移植到了赤壁之战,也从历史上孙权的随机决断,变成了周瑜本人的事先安排。此外,故事的结局也跟《三国演...
查看详情>>与“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真相是什么?其实草船借箭另有其人”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