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历史上真有三顾茅庐吗

发布时间:2020-07-16
1

原来刘备“三顾茅庐”并不存在,全是诸葛亮毛遂自荐加入刘备的

刘备“三顾茅庐”
历史上真有“三顾茅庐”吗

作为三国的经典篇章,刘备三顾茅庐在中国,甚至是在整个华人世界应该都是家户喻晓的,当年刘备在荆州寄居刘表帐下,驻军新野。由于军务不是很多,他努力结交朋友,广收人才,以备关键时刻使用。当时徐庶来投刘备,刘备对他非常重视。

有一天刘备跟徐庶说,听司马徽讲荆州这一带有个号称卧龙的隐士很厉害,他就是你吧?徐庶听后对刘备说:“卧龙”呀,他叫孔明,此人比我厉害多了,将军想见他吗?

刘备立即回答:想想,你明天把他带来我们一起喝几杯,聊聊天。听到刘备这么说,徐庶却回答他说:这个诸葛孔明只能你自己去拜访,别人是叫不动他的。于是就有一段精彩的三顾茅庐。

不过大伙都知道《三国演义》是虚构的,好多情节都被加工过,那么三顾茅庐这个情节是不是真实的呢?我们看看《三国志》中是怎么写的。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这样一句话: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凡三往,乃见。讲的不就是去了三次才见到吗?所以说这个罗贯中的三顾茅庐情节是出自于《三国志》的,所以并不是虚构的。但是大伙都知道,当年的正史并不仅仅只有《三国志》一本,其它的正史中有没有记载刘备三顾茅庐呢?

在史料中,对于刘备三顾茅庐这件事还真的就有不同的说法。它就在鱼豢写的《魏略》上。《魏略》是三国时代中记载魏国的史书,现在不少学者在研究三国历史时都会引用《魏略》中的说法。而就在这本《魏略》中记载的诸葛亮出山的过程竟然与《三国志》是完全相反的。

我们已经知道了,不管《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讲的都是刘备亲自登门去请了三次才把诸葛亮请出山。但是《魏略》却说是诸葛亮向刘备自荐的。其原文: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

意思就是当年诸葛亮是自己去找刘备的,而因为他当年才二十几岁,是个年轻人,刘备根本不重视他。一场联宜结果,等大家都走了,刘备竟然都没有跟诸葛亮说过一句话。但是诸葛亮不死心,大家都散了,诸葛亮却自己留下来不走。而刘备还是没有理他,自顾自己在编他的手工艺品,然后还是诸葛亮自动找刘备说话,最后才被刘备收留并重用的。

查看详情>>
2

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那刘备“三顾茅庐”这件事可不可信呢

三国
刘备“三顾茅庐”
历史上真有“三顾茅庐”吗

常说《三国演义》虚实七三,但《演义》的确令后世陶醉三国历史。既然不少故事情节有虚实,后世都会拆解一留,就好像“三顾草庐”那一段,当时拥有势力且年龄更大的刘备,不辞劳苦求见一个年纪轻轻的孔明,不由惹人怀疑。当然,我们对刘备礼贤下士用人唯才的印象深刻,唐朝诗人杜甫《蜀相》一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更为这件事定了基调,那事实上,诸葛亮出山真的因为刘备三顾茅庐吗?

“三顾草庐”说法,出自诸葛亮向蜀后主刘禅上的《前出师表》,表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后来晋朝陈寿撰写《三国志》采信这说法:「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到了宋代司马光着《资治通鉴》时,更全文引用《三国志》的说法。到了明朝罗贯中编写《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就演绎成波澜起伏、感人至深的情节,深入民心。

从以上记载来分析,在“三顾草庐”前,刘备和孔明应该不相识。可是,一直以来都有另一说法,令故事显得更扑朔迷离。我们从南朝宋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当写到“三顾草庐”后,注引了魏国人魏郎中鱼豢私撰的《魏略》,说明当时刘备屯军于樊城,诸葛亮知道,曹操平定河北后就会进攻荆州,而当时荆州牧刘表,生性犹豫不决,且不懂军事,诸葛亮只好北行去见刘备。刘备与诸葛亮并非故交,又因其年轻,便将他和诸生一样对待。

刘备与诸生集会完毕,众宾客都离去了,诸葛亮独自留下,这时有空的刘备不问他想说什么,有编织习惯的刘备,就自顾自地编织起来。此时,诸葛亮便利用「结毦」进言:「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孔明与刘备纵论抵抗曹军大计,以「今荆州非少人也,而着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今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作结,刘备于是听从其计,部队逐渐壮大。

从引述鱼豢《魏略》的:「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岛春秋》所言亦如之。」这一记载可推断,诸葛亮不是由刘备“三顾草庐”请出山,而是「毛遂自荐」找上门,也有其他记载如是。这一说法,似乎让“三顾草庐”成了案中之案。

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释中,其实还有另一段话:「臣松之以为亮表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也就是裴松之认为,根据诸葛亮《出师表》所说,应该不是诸葛亮先去拜访刘备。虽然听说了有另外说法,但彼此说法也各不相同,实在令人感到奇怪。这也令裴松之迷惑不解,但为何不同朝代的史学家,在撰写这段历史时,都采信“三顾草庐”说法?

有历史爱好者,从诸葛亮一生严谨性格来分析,他不可能在大部分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还健在时,无中生有编造出“三顾草庐”的故事,与诸葛亮品格不相符。另一方面,诸葛亮在草庐中,为刘备作了“隆中对策”,成为蜀国的十多年的发展蓝图,由无立锥之地,终于占据荆益,站稳住脚,与曹、孙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加上历朝历...

查看详情>>
3

关于刘备“三顾茅庐”有这几种说法,到底哪个更可信点?

刘备“三顾茅庐”
历史上真有“三顾茅庐”吗

“三顾茅庐”的故事之所以被世人所知晓最大的功劳非罗贯中莫属,罗贯中的描述也是出自于诸葛亮自己的说法,诸葛亮在出师北伐之前向刘禅上了一篇《出师表》,诸葛亮是这么介绍“三顾茅庐”的事情:

这段史料说的非常清楚,“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刘备是“三顾茅庐”才将诸葛亮请出山的。那么我们看看陈寿撰写的《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是怎么说的,“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陈寿的撰写的《三国志·诸葛亮传》是采用了诸葛亮《出师表》的说法。

但是,对诸葛亮出山也有另外的说法,另外的说法恰恰和《三国志》的记载完全相反,诸葛亮并非刘备三请而出山,是诸葛亮自己“毛遂自荐”的。这个说法是出自三国时期魏人鱼豢所撰写的《魏略》。鱼豢是比陈寿时期要早的史学家,《魏略》中对于这件事情的记载大致是这样的: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就开始南下取荆州,刘表无计可施。这时的刘备驻守樊城,诸葛亮见曹操南下,为保荆州免受曹操的战火,诸葛亮亲赴樊城找刘备。刘备当时正在会客,就没有理会诸葛亮,因为诸葛亮太年轻了,再加上从未蒙面(那个时期的名士都是有人引荐的),客人走后刘备还是没有把诸葛亮当回事。这时有人送来牦牛尾,刘备就用牦牛尾结毦,诸葛亮边嘲讽刘备道:“我以为将军必定胸怀大志,想不到原来只知道结毦而已。”这就引起了刘备的注意力,然后经过一番交谈后,刘备发现这是个人才,于是就留在了身边。这就是“毛遂自荐”的其中一个历史版本。

大家没有看错,《魏略》只是“毛遂自荐”的其中一个历史版本,还有另外一种历史版本,那就是西晋司马彪所著作的《九州春秋》,《九州春秋》的记载于《魏略》提到的内容差不多。

这样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历史说法了,那么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呢?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千年前就有人提出过了,那就是南北朝的裴松之了。裴松之把《魏略》和《九州春秋》中“毛遂自荐”的说法放入了自己为《三国志》作的注中。裴松之在完成这些资料收集之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上面这一段裴松之的引注就表明了他的立场,他是支持或者说是赞同“三顾茅庐说”的。

近年来,“三顾茅庐说”与“毛遂自荐说”又再一次的被拿出来热议。社会上对于这两种观点的争议范围越来越广,随之而来的说法也越来越多样化。针对这两种看法我也来发表一下我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大家不喜勿喷哦!

首先,我们前面说到,不管是陈寿还是罗贯中,他们所说的“三顾茅庐说”都是源自于诸葛亮的《出师表》。对于陈寿,我们知道他本是蜀国史官,所以可以说陈寿的《三国志》比《魏略》和《九州春秋》更有说服力,这也是陈寿给“三顾茅庐说”带来的最大优势。

其次,“三顾茅庐说”更有利的佐证就是《三国志·诸葛亮》中所出现的诸葛亮亲笔的《出师表》。不过有人对《出师表》提出了疑问,说诸葛亮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故意编造了《出师表》中的内容。我觉得这种疑问不太妥当,我们先看一下《出师表》的历史背景,那是在诸葛亮北伐之前,上表刘禅的一份奏章,也就是官方文件,那是要...

查看详情>>
4

刘备“三顾茅庐”是假的?《魏略》记载是诸葛亮主动求见刘备的

刘备“三顾茅庐”
历史上真有“三顾茅庐”吗

首先,说说诸葛亮的出山和他的地位巩固过程。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可是《魏略》和《九州春秋》上记载的诸葛亮主动求见刘备的故事,知道的人却很少了。书上说:“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后来刘备自顾自编帽子,被诸葛亮谏阻,才注意到这个年青人——这一情节,稍加改编,也添加进《三国演义》中去。

当时荆州出名的读书人很多,刘备因为徐庶的话,就去求见在荆州士人中名声并不很响亮的诸葛亮,可能性不大,除非是基于以下两种考虑:一,有名的读书人都被刘表搜刮光了,刘备只好去找二流名人;二,刘备是想仿效“千金买马骨”的故事,通过走访一个年青人,来提高自己爱才的名声。

总之,不管刘备因为什么原因去亲自登门找的诸葛亮,既然正史上采用了这种说法,就姑且相信吧。但是后面又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隆中对》。《隆中对》素来被认为是极其高明的战略方针,但是仔细研究之下,就可以发现它具有两个很大的缺陷。一是“联吴”和“据荆”的矛盾(孙吴也想要荆州很久了,两条狗都盯着同一块骨头,怎么会不撕咬?不过,这个问题与主题无关,姑且不谈),二是怎样取得荆州的问题。就第二个问题来看,诸葛亮这篇《隆中对》如果是献给刘表的还情有可原。刘备当时只有小小一个新野,他怎样才能拿到荆州?诸葛亮再聪明,也不是邪 教妖人,他不会知道刘表什么时候死,不会知道曹操什么时候南下,更不会知道刘琮那么简单就投降。没有这第一步的实行方法,《隆中对》就是一纸空文,它也许仍旧是很好的战略方针,但是大而无用,不会吸引当时连屁股也坐不稳的刘备。

因此,有人估计,《隆中对》的基本策略,其实刘备早就明白,他不过看看这个小年青思路是不是和自己一样,既然大致相同,也就不管细节了,先聘出山再说。还有人认为,所谓《隆中对》,不过是诸葛亮和刘备长时间谈话中的一些片段,连缀起来而已,本身并不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对策。

先放下《隆中对》不提,诸葛亮总算出山了。可是他出山没所久,曹军南下,就把刘备打得惨兮兮地向东逃跑。演义中大篇幅渲染的“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其实在正史中,根本一笔都没有记载。诸葛亮出山以后的第一份功劳,其实是过江东,说孙权,联合抗曹。赤壁之战以后,“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其间的借东风、伏华容、收四郡本来就子虚乌有,而且直到这个时候,诸葛亮也主要负责内政和外交工作,根本没有上过一线去打仗。

诸葛亮第一次上阵,是在刘备攻打四川的时候,兵困葭萌,庞统战死,没有办法,才召“(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四川平定,“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诸葛)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仍然是文职人员。说诸葛亮用兵如神,起码在刘备生前是看不到的——刘备很少让诸葛亮带兵,并且...

查看详情>>
5

刘备“三顾茅庐”到底是史实还是随意撰写出来的?

刘备“三顾茅庐”
历史上真有“三顾茅庐”吗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关于三顾茅庐一事是否真实存在,在学术界一直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见解。

“三顾茅庐”说的支持者认为刘备确实曾经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证据就是诸葛亮出兵北伐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在这篇流芳百世的散文名作中,诸葛亮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先主刘备当年曾三顾他于草庐之内并向他咨询发展大计,他深为感动之下答应出山辅佐刘备成就兴复汉室之大业。诸葛亮的人品道德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出师表》是写给皇帝刘禅的,所以,“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言绝对是一点儿也没有掺假的真话。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认可“三顾”之说的。陈寿在《诸葛亮传》中曾对传主做出过这样的评价——“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由此可见,陈寿在为诸葛亮作传时是站在一个公正客观立场上的,这就使得他笔下的刘备三顾诸葛亮可信度非常之高。

然而,“三顾茅庐”说的反对者也有白纸黑字的证据,他们拿出的古籍是与《三国志》同时代的《魏略》和《九州春秋》。按照这两本书的说法,诸葛亮是在曹操剑指荆州之前主动“北行见备”的。他们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有修齐治平远大政治理想的青年才俊,他不会傻傻地在隆中坐等那位可能来访更可能不来访的像刘备一样的明主。

易中天先生觉得两种看法都有不可辩驳的论据,他经过一番思考给出了一个不偏不倚的新结论——诸葛亮先去找刘备,刘备也接受了他的建议,但仍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于是诸葛亮就回去了。等到刘备意识到诸葛亮的价值时,只好亲自出马,三顾茅庐,重新把诸葛亮请了出来。此说看似兼容并包,两全其美,但确如易先生自己所说“太大胆了一点”,以至于有些突兀,难以令人信服。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有人忽然来到你家中邀请作为一家之主的你去外地某公司任职而且短期内不能回家,你会立刻放下家中的一切跟随对方前往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因为按照常理,你需要一两天时间来打理家中事务为远行做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做法是让对方先走,你几天后自己到他们公司报到。

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诸葛亮在被刘备拜访时乃是一家之主,而且以“一生唯谨慎”著称于世,他理应会像上面所设想的那样在安排好家中一切后独自奔赴刘备的军营,而刘备自然不会到处宣扬他三顾茅庐搬请诸葛亮这件事,于是,诸葛亮应刘备之邀如约而至在不知情人的眼里就成了主动“北行见备”了。

查看详情>>
6

刘备“三顾茅庐”背后的隐情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刘备“三顾茅庐”
历史上真有“三顾茅庐”吗

许多人提到“三顾茅庐”,就会坚信,拥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就一定会等到明主的拜见。但是,真是这样吗?诸葛亮真的纯粹因为其才华横溢远近闻名,而被刘备三顾茅庐的吗?我看,其中恐怕也有隐情!

在公元207年,还不是大军阀的刘备率领一帮乌合之众来到了新野。之前,他是屡战屡败,屡败屡逃,虽然有张飞、关羽等猛将,但由于部队不正规,实力不强大,没有过硬的社会根基,所以他常吃败仗。这次,刘备在新野驻军,就想拉拢当地豪族,另外也是真心要寻找一位像韩信那样才华横溢的将领。

当时,刘备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就给刘备推荐了徐庶和诸葛亮。但是徐庶还没干多久,就被曹操给挖了墙脚。没办法,毕竟曹操那边兵强马壮,给的工资待遇很好,再加上曹操还捞到了徐庶的母亲为“核心王牌”,徐庶无奈,也就只好惜别刘备,跑到曹操那边去了。

一时半会儿,没有了军师可怎么办呢?刘备只有继续物色找人这条路可走。经过多方权衡,再加上司马徽、徐庶等人的推荐,刘备决定去找诸葛亮。

当时,刘备是不会天真地相信26岁的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刘备如此看重诸葛亮,主要是因为诸葛亮有着特殊的当地“关系”,比如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是荆州牧刘表的旧友;大哥诸葛谨已经去东吴当官,属于典型的潜力股,正在提升中。

沔南名士黄承彦是诸葛亮的岳父,在当地颇有影响;主掌荆州行政的蒯家是诸葛亮大姐的婆家;掌握军权的蔡瑁是诸葛亮的妻舅。最重要的是,当地行政军事首领刘表,因为娶了蔡家的女儿,亲上加亲,也就成了诸葛亮的表舅舅。如此复杂的社会关系网,怎能不让刘备心动呢?

于是,公元208年春,刘备3次到隆中草庐拜访诸葛亮。不过,刘备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注意,绝对不是诸葛亮故意不见,而是因为他出去游山玩水去了,才和刘备无缘。

当然,第三次两人终于还是见上了。两人一拍即合,诸葛亮就在家中提出了着名的隆中对,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很多人佩服诸葛亮提出的三足鼎立,其实真正熟读历史的人,是很容易提出这个策略的。为何呢?我们可以从东汉之前的历史说起。

当年韩信为齐王,项羽为楚王,刘邦为汉王,当时项羽的谋士就去劝说韩信,3家均分天下,各自占领地盘,这不就是三足鼎立的教科书版本么?有现成的历史教材,搬来就可以实施,此种论断其实是见不得高明到哪里去的。再说,提出三足鼎立观点的又不是只有诸葛亮一人,当时吴国的鲁肃提出的观点比诸葛亮更早。

历史表明,刘备三顾茅庐可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在三国时期,每一次军事行动背后都有着复杂的动机。三国并不缺人才,但是为何刘备执意邀请诸葛亮帮助自己,这背后有更多的隐情。

查看详情>>
7

历史上“三顾茅庐”的典故是真是假?刘备“三顾茅庐”其实并不可靠

刘备“三顾茅庐”
历史上真有“三顾茅庐”吗

“三顾茅庐”的典故在中国流传千古,而到现代更是耳熟能详。罗贯中在其小说《三国演义》中更是大肆渲染其典故,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的事情,更是深入人心,让人不为赞叹,刘皇叔礼贤下士,真乃仁君风范。可事实上真的如此?

“三顾茅庐”的典故的由来。

一是是出至于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第二是出至于陈寿《三国志》中的“凡三往,乃见”。

由此可以看出来仅仅是在这两处有过记载,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刘备如果真的是三顾于草庐之中,应算的上是轰动之举,各家史书都应当争相记载和评判,但是总览整个三国史料和相关人物,除了陈寿一家以外,竟无人提及刘备三顾茅庐一事,这在现在来看真的是无法想象。

“三顾茅庐”的见解

在《魏略》中记载的:“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说明是刘备屯兵于樊城时,曹操方已统一黄河以北,下一步计划是攻击荆州。诸葛亮带着自己的预测,北行见刘备。刘备与诸葛亮初次相见时,看诸葛亮年纪轻轻,没有重视他,以诸生对待之。

《魏略》早于《三国志》,且以史料丰富,态度严谨见长。而在西晋司马彪《九州春秋》中也作过相同记载。这就说明三顾茅庐的典故真实性有待考察。

而且当时诸葛亮27岁只是一介布衣,无论才情多大,要想要一个“天下无人不识君”的刘备去亲自三请可能性有多大呢?当时刘备已经46岁了,在古时已是大龄之年,所以说是三次拜访诸葛亮,其实是诸葛亮主动“毛遂自荐”更值得肯定。

查看详情>>
8

三国历史上真的有刘备“三顾茅庐”这件事吗?

三国
刘备“三顾茅庐”
历史上真有“三顾茅庐”吗

三顾茅庐顾名思义就是三次前去拜访茅草屋。茅庐就是茅草屋的意思,顾就是前去拜访的意思。这个故事来源于汉末的三国时候。

这个故事发生在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刘备经过徐庶的指点知道了诸葛亮这个人才,于是他迫不及待的去见诸葛亮,然而第一次,第二次没有见到诸葛孔明,这次终于见到了诸葛亮,经过自己的一番解释,并表示十分看重诸葛孔明,诸葛孔明最后答应了刘备的邀请,于是三顾茅庐的典故便流传至今了。诸葛亮在接受重用之后,还写了文章来描述自己对刘备的感激之情,自己的才能终于被伯乐发现,并加以重用。三顾茅庐的意思主要是表达寻觅人才的人对人才的渴望。

三顾茅庐现在作为一个词语使用,表面意思是(刘备)三次前去拜访(诸葛亮)的茅草屋。现在有了更深一层的意思那就是形容领导者很渴望得到人才,不惜一切代价,带着自己的真诚去邀请有能力的人前来帮助自己成就一番事业。三顾茅庐的典故给现在的领导者一个提示,那就是要当领导者挖掘有才能的人是很重要的,对成就自己的事业帮助是十分大的,因此多用于领导者善于接纳有才能的人。三顾茅庐的意思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要想成功,就必须要发现并接纳有才能的人,人才是获取财富及名利的重要手段,否则刘备也不会那么着急去请诸葛亮了。

三顾茅庐背景

在向刘禅提出北伐建议的书中,诸葛亮曾提到刘备曾三顾茅庐拜访自己的事情。刘备身为一方的君主,能降低自己的身份以求能人相助自己,不论是谁,都会为之所动容,诸葛亮也不例外。刘备这份虚心求贤才的诚意,怕是拥有万千军队的曹操所不能及的,也是孔明先生愿意倾尽全力襄助刘备,甚至于在日后扶助刘禅。

史料上对于三顾茅庐这个典故,多多少少有着些许的记载,从这些史料记载,我们不难看出三顾茅庐发生时的历史背景。三顾茅庐发生在东汉末年之时,准确的说法应是发生在公元二零七年至公元二零八年之间,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是会跨年呢,难道是记载有误。其实是因为刘备在最后一次拜访孔明时是在次年的昔年后,因此才有如此记载。在三顾茅庐之前,刘备因不敌曹操麾下大军,大败于官渡,不得不投靠刘表。然而更令刘备丧气的是,自己有力的谋士徐庶不得不离开自己,自己的身边忽无一人可用。后来从他人口中,刘备悉知了孔明这一能人,为了求得孔明的相助,刘备便有了三顾茅庐这一举措,这也是三顾茅庐发生的背景的由来。

正是因为当时的背景以及刘备的虚心,这才使得孔明助得刘备取得一席之地,终成三国之势。现今仍有不少后人仍在继续研究三顾茅庐发生时的背景,也是因为有环境造就人和决策这一说法。

三顾茅庐是真的吗

对于很多事我们都感到怀疑,拿《三国演义》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三顾茅庐”来说吧,很多人都觉得诸葛亮在被刘备重用之前只是一个在南阳耕种的学者而已,怎么会受到刘备这样的大人物的三次邀请呢?或许这只是作者在写这篇作品时为了去美化故事中人物的形象而编造的故事而已。也有人对这件事的真实感到深信不疑,因为这个故事曾经多次被人们引用而且历史资料...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