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温庭筠的菩萨蛮

发布时间:2020-07-16
1

温庭筠的经典代表作《菩萨蛮》解析,看闺阁女子怎样梳妆打扮

温庭筠代表作
温庭筠的菩萨蛮
温庭筠经典诗词

唐代妇女面妆之重是历代少有的,除了以白粉施面、胭脂涂颊、口脂涂唇外,还在脸上饰以额黄、花钿与面靥等手法 。而且,对穿着也很讲究,将唐代妇女们求妍尚丽的容美情趣展露无遗 。她们不仅喜爱打扮,也很会妆扮……

词兴起于晚唐五代战争频仍之际,起初只是在歌筵酒席之间,写给歌女们唱的歌词。后来因为诗人和文人的参与,使得词的内容丰富起来,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我们都知道中晚唐时期是个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党争激烈的年代,大多数的知识分子都空怀壮志而报国无门 。于是他们借着写歌词以排遣心中难解的幽抑怨悱之情。

其中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于词曲写作的文人 。这些词曲多数是描写日常生活身边的琐事、爱情的烦恼、间逸的寂寥,忠实地反映了平民百姓真实的生活面貌 。而温庭筠不仅创作量大,又能“逐弦歌之音”创作的曲调,更擅长于刻画各种精美的物象,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精彩的篇章 。

借着温庭筠词曲的描述,我们得以了解当时妇女们的服饰装扮,配上传世的绘画作品以及出土的文物数据,一幅唐代妇女的鲜活形象宛在眼前。

温庭筠有一首《菩萨蛮》,描写的是一位闺中女子从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着装的整个过程,体现了当时女子注重外在修饰的风貌 。其内容如下: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01小山重叠金明灭 ——富丽堂皇的发饰与发髻

唐代妇女喜爱梳高髻,发髻的形式多而复杂,流行于中晚唐的就有丛髻、堕马发髻、闹扫妆髻等样式。在注重发髻造形美的同时,妇女们对面颊两侧的发髪也十分重视,并加以修饰 。最常使用的手法是整理成薄如蝉翼的「蝉鬓」,也称云鬓或薄鬓 。晩唐流行的抛家髻,就是从蝉髻发展出来的,实际的例子可见于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的唐三彩陶俑的发式 。

除了变化多端的发髻外,妇女的发饰、发梳种类也多不胜举 。有的花钗是一式二件,图案相同,方向相反,以便左右对称插戴 。而所谓的「金步揺」是指带有下垂配饰的花钗,当使用人在步行中,下垂的珠串和金链跟着步伐的前进会不停的揺摆,展露出撩人动感的姿态 。

至于髪梳,往往使用不同的金、银、犀、玉、牙等材料做成,插入发髻上,漏出半月形的梳背,梳背在发丝间隐隐约约闪烁,这就是温词里“小山重叠金明灭”的情景 。

从传为唐张萱绘,宋徽宗赵佶临摩的,《捣练图》,画中妇女梳的发髻与插的发梳,式样就要好多种,在敦煌莫高窟的晚唐壁画中,亦可见头发上插入发梳的妇女形象。将乌黑的秀发绾出漂亮的造型,配上耀眼的发饰点缀,流露出绚丽迷人的风采,反映了唐代妇女们高贵尚华的审美观。

02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多彩多姿的面部化妆

唐代妇女面妆之重是历代少有的,除了以白粉施面、胭脂涂颊、口脂涂唇外,还在脸上饰以额黄、花钿与面靥等手法 。而且,对穿着也很讲究,将唐代妇女们求妍尚丽的容美情趣展露无遗 ...

查看详情>>
2

温庭筠的著名诗词《菩萨蛮》赏析,词中诗人描写了什么?

温庭筠代表作
温庭筠的菩萨蛮
温庭筠经典诗词

温庭筠擅长写词,由于他的作品被大量选入《花间集》,后人把这种描写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的作品统称为“花间词派”。温庭筠有一首代表作《菩萨蛮》把女子相思之情刻画得细腻深刻,成为他的代表作。“菩萨蛮”是词牌,始创于唐代,原本是教坊中的名曲,传说和西域罗摩国女子华丽的装饰有关。早期的各种《菩萨蛮》作品,都和女子有关。直到北宋后期,才被拓展出更多的内涵。

《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

温庭筠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玉钩赛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杏花含着晶莹的晨露,一簇簇好似凝香的雪团。在我们分手的小路上,自古就有很多伤心的离别。孤灯摇曳在残月朦胧中,梦醒时闻晓莺啼鸣。翠帐还需玉钩挂起,隔宿的淡妆黛色已轻。梦中情景惹引情思种种,凝眸,镜中的蝉鬓薄又轻。

此词约作于唐大中(847—860)年间。《菩萨蛮》诸阕乃温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绹进献唐宣宗之作。其时当在大中后期(850—859),正值温庭筠屡试不第之时。

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位思妇梦醒后的情态。上阕前三句所写皆为觉前之事,第四句到下阕则写觉后起来的活动情态。全词只作客观的描写,从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及行动中体现其深刻隐微的情绪,包蕴层深,体味无尽,显示了温词“深美闳约”的风格特点。

首句以杏花之芳美点明时节,也暗逗思妇致梦之因。春物这样芳美,独处闺中的少妇,不禁思绪牵萦而梦魂颠倒。这句写物色极为清丽。“香”和“雪”形容杏花的气色,着一“团”字,则花朵丛集的繁密景象宛然。再于前面着上“含露”二字,赋予“香雪”以更清鲜的生气,使人感到春物的芳妍。

次句写主人公的梦中情节。“绿杨陌”是绿杨夹立两旁的大道,这是梦中的离别之地。“多”字极妙,因别事萦心,故频见梦中,着一“多”字,以见伊人梦魂之颠倒零乱。

在这300余首的词作中,温庭筠所写的像思妇怀春这样的词不在少数。他的大部分词或是言辞朦胧,或是思维跳跃,或者是两者兼有,透过这种有些独特的写法,读词人如果不稍加以思索,恐怕很难搞清楚词人究竟想要表达些什么。既然毫无头绪,那么可以先从刘先生的解说中试着理解一番:一位女子在白天于路边种着绿杨的地方送别了自己的心上人,因为这种离别的氛围,她的心情一直都闷闷不乐,回到家以后不知做甚,便早早卧床睡去。

因为实在思念心上人,所以在梦中又将两人别离的情境再次重温。待到她梦醒之时,起床发现窗外正值破晓,而恼人的就是那不解风情的晓莺,正是它将自己的好梦打扰。“玉钩赛翠幕,妆浅旧眉薄。”很清楚,写的是主人公早晨起床后的一系列活动。“赛翠幕”说的是起床挂起翠色窗幕,由此可推断窗外已大亮。“妆浅”意思是淡淡梳妆。“旧眉薄”说的是早前涂抹在眉毛上的黛已经变淡了。

词人为何要交代这样一个细节呢?我们都知道,古代女子都十分注重妆扮,妇人晨起都会对镜梳妆、贴花黄之类。而此时,眼前这位妇人的旧眉已经淡去却还没有重新描画,其实...

查看详情>>
3

温庭筠代表作《菩萨蛮》赏析,起两句为入梦,结两句为梦醒

温庭筠代表作
温庭筠的菩萨蛮
温庭筠经典诗词

此词约作于唐大中(847—860)年间。《乐府纪闻》记载此事云:“令狐綯假温庭筠手撰二十阕以进。”据此,《菩萨蛮》诸阕乃温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绹进献唐宣宗之作。其时当在大中后期(850—859),正值温庭筠屡试不第之时。

菩萨蛮

作者:温庭筠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楼如白玉,楼外垂柳摇曳,正是暮春时节。梦中,萋萋的芳草、萧萧的马鸣,闺楼中的思妇,在明月之夜,正在苦苦地思忆着远方的离人。

罗帐上绣有一双金色的翡翠鸟,芳香的蜡烛融为滴滴的蜡泪。窗外残红飘落、子规啼血,窗内残梦凄迷、哀思绵绵。空楼相忆,思妇徒盼离人归来。

玉楼是楼阁的美称。袅娜是轻柔妩媚貌的意思。萋萋指的是草茂盛绵延状。嘶是鸣叫。画罗指饰有图案的罗帐。金翡翠指用金线绣成的翡翠鸟。子规为杜鹃鸟,啼声似唤人归去。绿窗就是绿纱窗。

本词描写思妇萦于思忆而魂牵梦绕之情景。词人巧妙地截取主人公感情的几个片断,写成这首精艳绝伦的作品。

这首曲子词和大多数关于田园的诗歌不同,没有将目光放在野外,而是更多地放在了“家”这个范围内。或许可以用“小院风情”来概括。曲子词大略分为三部分,前两句是开篇,给读者一个大致的印象,接下来两句写一个女子送别夫君,后面四句写女子在家中的生活。

上阙首句点明主人公及其相似的地点、时间。明月之夜,高楼独处,最易牵动人的情思。“长相忆”即言明有人忆念思远之意。次句从春柳着笔,顿使“玉楼”景象大为丰富,并有点明季节、加重相思之客观因素的作用。“柳丝无力”体现出春柳之柔媚,亦象征主人公在长久相思中无可奈何的情态。接下来的两句,显然是思妇因长久忆恋而于神思恍惚中出现的梦境。此词末句“绿窗残梦迷”即是为这一情节而设的点睛之笔。送君门外,行人远去,但见芳草萋萋,惟闻远方马嘶。彼情彼景,梦魂颠倒,于主人公殷切忆恋惝恍迷离之际重现于眼前。

下阙写“玉楼”内长夜中的具体小细节。首两句写室内物象:只见罗帐重彩而清冷,香烛燃烧而流落堆凝像人的眼泪一样。从纯粹物象描写中,表明室内漫漫长夜空虚寂寥之象。“香烛销成泪”亦暗示长夜将尽。于是,末两句紧接着写出临晓的景象。此时,楼外花落鸟啼,子规鸟催归的凄厉啼声惊破人梦。

“残梦迷”贴切描绘出主人公骤然梦断,梦境犹在眼前,迷离恍惚,乍莫能辨的情态。“花落”、“绿窗”皆为设色之辞,以使景象更臻鲜美。

综观全词,起两句为入梦,结两句为梦醒,“门外”两句为梦中幻景, “画罗”两句为梦时衬景,从室外写到室内,由梦前写到梦后,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作者善于把握感情的每一丝细微波澜,以艳词秀句出之,兼有幽深、精绝之美。

从温庭筠开始,到北宋初年的晏殊父子,他们写的曲子词大多都是写闺情、送别等,往往着意于文字的美感和音调,而对具体的思想情绪和主题不太注意。要到南唐后主李煜甚至苏东坡以后,词才有了和诗近似的功能,即歌以咏志。所...

查看详情>>
4

温庭筠的《菩萨蛮》和韦庄的《菩萨蛮》赏析,花间派的代表人物

温庭筠代表作
温庭筠的菩萨蛮
温庭筠经典诗词

晚唐五代时期留下了大量《菩萨蛮》作品,代表人物是“花间派”词人温庭筠和韦庄。当然这也和统治者极力推崇有很大的联系,唐宣宗非常喜欢听《菩萨蛮》的曲调,经常命令宰相令狐绹寻找诗人填词。温庭筠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令狐绹常常拿着温庭筠的代笔称自己所作,进献皇帝以博得宠爱。

一、温庭筠的《菩萨蛮》

温庭筠确立了文人词好写女性情事的"艳科"格局,他实际上是将词的创作开始引向女性生活情事这样一个较狭窄的"艳科"范围,这与他的词多产生在青楼妓馆、茶坊酒肆,甚至是为了满足宫廷皇帝的娱乐需求的创作环境和创作目的密切相关。《花间集》开卷所载温庭筠十四首《菩萨蛮》,一向被视为温庭筠词的代表作。这十四首《菩萨蛮》都以表现女性生活情事为内容,写她们的居住、服饰、容颜、体态、情感、心绪,这是其表现题材的"艳"。以温庭筠词的典范之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为例: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鳃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词中所写女主人公的身份究竟是宫女、闺妇或妓女并不确切,但所写情事属于传统的"闺情"、"闺怨"一类题材则是可以感知的。客观而论,此词表面所写不过是一女子在晨起梳妆之过程、姿容服饰之精美,及其慵懒无聊之心绪、自矜自怜之情怀。

从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这首典范之作中可见,堪称《菩萨蛮》中的绝唱,以致于后人从“小山重叠金明灭”取出“重叠金”作为《菩萨蛮》的别名。温庭筠留存十四首《菩萨蛮》,大多以女性角度抒发闺怨离愁、相思悲情。

二、韦庄的《菩萨蛮》

韦庄有五首《菩萨蛮》,这五首《菩萨蛮》是韦庄晚年流寓西蜀期间追忆旧游的作品。其内容相关互联,章法井然有序,前后呼应,自成一组。叶嘉莹认为这五首《菩萨蛮》是"入蜀后回忆当年旧游之作……韦庄这五首词中所回忆的更不当仅只江南一地,首章"红楼别夜"则并非江南……亦复自然可知,是则这五首词当为端己晚年回忆平生旧游之作,其所怀思追忆者原来就不止一人一地一事而已"。在此以《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和《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为例: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此首追忆昔日别离情景。"红楼别夜",于室内留恋时的情景既温馨又惆怅,于室外分手时的情景既凄凉又缠绵。最令人难忘的一幕是美人用婉转如黄莺般的琵琶乐声倾诉依恋之情,表达怀归之意。一切皆从追忆中写出,一切又都那样清晰难忘。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本词描写江南美丽如画的风物人情,用以反衬"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忧时伤乱...

查看详情>>
5

温庭筠的三首代表作《菩萨蛮》,古代女子是怎么打扮自己的?

温庭筠代表作
温庭筠的菩萨蛮
温庭筠经典诗词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词人。温庭筠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声情,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很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文笔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合称“三十六体”。其诗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温飞卿集笺注》。其词今存七十余首,收录于《花间集》《金荃词》等书中。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温庭筠的几首《菩萨蛮》词。《菩萨蛮》是一个佛教礼佛时表演的舞蹈。后入唐朝教坊曲。在唐代,“菩萨”一词多被用来称呼美女靓妹。现在要是这样称呼美眉,估计肯定被当做精神病!后来它变成了词牌名。据《唐才子传》记载:“时宣宗喜歌《菩萨蛮》,绹假其新撰进之,戒令勿泄,而遽言于人。”晚唐时,唐宣宗很喜欢歌唱《菩萨蛮》,于是令狐绹借温庭筠的新作进献给宣宗,还告诫温庭筠不要把这个秘密泄露出去,可是温庭筠转头就把这事告诉给了别人。温庭筠还多次讥讽令狐绹的短处,所以后来令狐绹逐渐疏远了温庭筠,也不向朝廷引荐温庭筠,故而温庭筠累试不第。

现存温庭筠笔下的以《菩萨蛮》为词牌的词作共有15首(其中一首存疑),这些作品大都是伤怀望归之作,其中以《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最为著名,这首词已经介绍过了,所以我们再挑选一些其他的《菩萨蛮》词来赏析。

唐代女子在化妆上还是比较讲究的,每个阶段的时尚潮流也不同。在温庭筠笔下,我们能够看到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们的妆容打扮。

一、剪人胜、戴玉钗

温庭筠在《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中写到了农历正月初七女子戴人胜的习俗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词所写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女子。上阕写她居处的环境,借助景物的烘托委婉地透露出人物的心理状态;下阕描述她的穿戴打扮,通过几个细节勾勒了人物的形貌,合起来是一幅玲珑明丽的女子怀春图。

这首词中的闺中女子,她睡在水晶帘里面的颇黎枕(玻璃枕)上,屋子里暖暖的,香炉里还烧着香,她盖的锦被绣着鸳鸯图案,恐怕是一场春梦刚醒。词的第一幕聚焦的是室内的场景,而第二幕则转向了户外。正是初春时节,江边的柳树已经长出了新芽,轻轻拂动的柳枝就像团团轻烟,大雁从只留残月的夜空下缓缓飞过。

接着,我们发现镜头一转,词人的视线又回到了屋里,写到这位女子穿着浅淡藕合色的丝绸罗衣,纤纤细手握着剪刀,参参差差地剪出人胜,佩戴在头上。人胜是什么呢?《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花胜。古代有风俗,在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日)这一天,人们会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贴在屏风上或者戴在头...

查看详情>>
6

不出名诗人的《菩萨蛮》赏析,不输温庭筠的著名代表作《菩萨蛮》

温庭筠代表作
温庭筠的菩萨蛮
温庭筠经典诗词

衡量一个文人厉不厉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他的作品能不能被世人记住。提起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提到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提到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但凡大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在五代时期,同样有一位才子,一首《菩萨蛮》惊艳世人,更有人认为不输给温庭筠。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这首词。

《菩萨蛮·小庭花落无人扫》

五代·孙光宪

小庭花落无人扫,疏香满地东风老。春晚信沉沉,天涯何处寻?晓堂屏六扇,眉共湘山远。怎奈别离心,近来尤不禁。

了解这首词之前,先一起了解一下作者。孙光宪,五代时期一位著名的词人,是花间派中较有个性和成就的词人。他出生于四川省的农村,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是为人十分努力好学,在自己的努力下仕途上有所成绩,做过御史中丞、刺史等职位。可在当时,最被人所称道的是其对于文学书籍的热爱。孙光宪一生收集书籍数千卷,经常抄录,直至晚年依旧笔耕不辍。正是他一生都保持着这种努力,在文学上的成就不小。在《花间集》、《尊前集》中收录了其84首词作。

孙光宪的词作以情景交融、婉约缠绵见长。风格不是绮丽浮艳,反而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上面这首《菩萨蛮》,此词是简单的怀人词,词人以一位闺阁女子的角度出发,写下词人想表达的心境。用语清新,风格唯美。

“小庭花落无人扫,疏香满地东风老。”东风,春风。诗句描写落花满地、春天已逝、小庭人去的凄婉之情。“无人扫”,言人去屋空。“疏香”,言花香不多,落花将尽,春天将去。

这首词写闺人怀别。词的上片,是女子在暮春时节,思念自己的爱人。满地的落花,但是自己没有爱人的消息,这是多么孤单的心境,这天下如此之大,要到何处去寻找他?词的下片,则是通过室内摆放的屏风,来写女子的心境。屏风上描画的是湘山远景色,这也是曾经两人共同欣赏过的。只是如今离别,更受不住这样的相思之苦了。下片是以屋内的陈设,来侧面写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

这首《菩萨蛮》好在哪?

之所以说这首词不输给温庭筠,是因为我们都知道温庭筠有一首著名的《菩萨蛮》: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是经典至极的作品,同样也是闺怨主题,不同的是温庭筠此词很是明艳精美,颇有温庭筠的风格。而孙光宪的词,与之相较更加简单清新。情感的表露更加直接,不论是园中的落花,还是室内的屏风,其实都是女子心绪的写照。整首词读起来也是韵律很强,情感是层层递进的,能够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共鸣。

历来人们最喜欢的便是“小庭花落无人扫,疏香满地东风老”这两句,其中的“东风老”,便是指的暮春之时。这样的词句,往往能够将读者带入词人设定的情景中,看着满地的落花,只会更加伤感。所以,这首词不论是从语言、情感上来说,都称得上是佳作。


查看详情>>
7

温庭筠经典诗词《菩萨蛮》赏析,这首词最精彩的两句是什么?

温庭筠代表作
温庭筠的菩萨蛮
温庭筠经典诗词

温庭筠,字飞卿,晚唐著名的诗词大家。他的诗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温李”;他的词作又与韦庄齐名,合称“温韦”,不光如此,温庭筠还精通音律,并且在骈文、小说以及书法上也颇有成就,在当时算是一位全才的文人。

王国维评价温庭筠的词可以用“画屏金鹧鸪”这五个字来概括,这句话的出处就是这首《菩萨蛮》。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上片前两句写一个女子早晨醒来,发现自己眉毛上的颜色褪了,额头上涂的额黄,着色也非常不均匀,有明有暗。头发也蓬蓬松松地垂到了腮边。后两句写女主人公懒洋洋地起床画眉和梳妆。一个“迟”字,说明女人对梳妆打扮并无兴致,“妆”字上着一“弄”字,可见她是多么的无聊,打扮得再好看又给谁看呢?心上人又不在身边。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首句就让人联想到一个漂亮的女子,慵懒惆怅,这一切都是因为相思而起。这样哀怨痴缠的感情,温庭筠借用贵妇的形象说出。这是温庭筠的高明之处,富贵中人都饱受相思之苦,情感生活不能如意,普通女子的生活又该怎样痛苦呢。

这首词比较难懂的就是“小山”二字,乍一看是写景的句子,怎么和贵妇妆容联系起来了?按照沈从文的考证,小山应该是唐代贵族女子常用的发髻装饰物“黄金梳子”。这样的妆发造型后来被日本学习,一直沿用到明治时期。理解了“小山”二字的意思,这首词读起来就没有障碍了。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这两家是点睛之笔。为什么懒,为什么迟,都这样了为什么还要打扮得华丽漂亮。其实这是在塑造人物性格,通过人物动作状态进行烘托,这样的写法十分高级。

下片的前两句“照花前后镜,花面相交映”可以说是全文最精彩的两句,用十个字就写出了梳妆打扮的过程,以及最终的妆容效果。插上花,拿着两面镜子一前一后地照着瞧着,镜子里交叉出现她的脸孔和花饰,相互辉映,显得格外好看。最后穿上新贴图样的绣花丝绸短袄,袄子上盘着一对金色的鹧鸪,这成双成对的鹧鸪,勾起了女人无限的情思。最后这两句,远用反衬手法,写出了女子孤独难耐的情绪。

最后一句“双双金鹧鸪”写的是贵族女子的服饰花纹。通篇看下来,温庭筠的写词手法很像国画中的白描,勾画出完整的人物形象。字里行间渗透出的内心感受,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温庭筠的词精心雕琢,这样很容易让人觉得有堆砌感,于是他习惯在作品中反复强调哀怨,试图用忧伤的情感冲破写实刻画带来的局限。

男子借用女子口气抒发情感,这一点现代人似乎不能理解。这样的习惯其实和词的诞生以及词的使用环境有关。词又称为“曲子词”,它相当于古代流行歌曲的歌词。这些歌曲往往是女子唱的,但词人大多数都是男子,为了便于表演,只能仔细揣摩女子的口气、情感、生活细节,这样才能写出来深受大众欢迎的作品。

这首词的艺术性极高,它把生命中那幽微朦胧的情绪自然地给我们传达出来,显得细腻动人。女人外面打扮得那么漂亮,可惜...

查看详情>>
8

温庭筠的代表作《菩萨蛮》三首赏析,温庭筠在后世的影响有多大?

温庭筠代表作
温庭筠的菩萨蛮
温庭筠经典诗词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词话。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与李商隐时称"温李",其诗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温飞卿集笺注》。

其词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今存七十余首,收录于《花间集》《金荃词》等书中,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与韦庄并称"温韦"。

文笔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称"三十六体"。

菩萨蛮:又名《子夜歌》、《重叠金》。唐教坊曲,《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并入“中吕宫”,《张子野词》作“中吕调”。唐苏鹗《杜阳杂编》:“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见《词谱》卷五引)据此,知其调原出外来舞曲,输入在公元八四七年以后。但开元时人崔令钦所著《教坊记》中已有此曲名,可能这种舞队前后不止一次输入中国。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情调由紧促转低沉,历来名作最多。

例如温庭筠的这三首经典《菩萨蛮》。

菩萨蛮·翠翘金缕双鸂鶒

翠翘金缕双鸂鶒,水纹细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一对翠尾金纹的紫鸳鸯,搅动了一池春水,泛起了无数的涟漪。雨后初晴的红日,更催开池边满枝的因点滴上雨珠显得更加艳红的红海棠。

也许是见到了眼前明媚的春景,也许想起了和心里人曾经快乐的时光。美丽的少女用彩袖遮住含羞的笑靥,细草轻轻把蝴蝶召唤。门上的雕花亮隔中依旧流进了春光,照着满院芳菲流淌。我那戍边的郎君音信稀少,就让我与暂与彩蝶相伴。

此词上阕写鸂鶒鸟在春池中掀起粼粼水纹,两情欢洽,树上棠梨花开,雨后新晴,红花满枝,景色幽美,气象清新;下阕先以真实的描绘直写女主人公的欢愉之情,后转写音信稀,表现她的孤寂之情。前六句写美景是为后两句写哀情作反衬。

音律转折出“缕,起,遮,粘”是同一个声调,韵律更加和谐,吟唱时更容易抒情。

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一树杏花含着晶莹的晨露,一朵朵好像凝香的雪。在我们当初分手的绿杨古道上,自古就演绎着伤心离别的故事。孤灯摇曳着残月的朦胧,梦醒时我又听到恼人的黄莺的叫声。

将翠帐收挂在玉钩上,仿佛又回到那一幕送别的场景。想到那恩爱缠绵的日子,可伶我的这颗心,可怜我的薄如蝉翼的鬓发,就任她在风中飘荡吧,心绪已无从安放。

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位思妇梦醒后的情态。上阕前三句所写皆为觉前之事,第四句到下阕则写觉后起来的活动情态。全词只作客观的描写,从主...

查看详情>>
9

温庭筠一首著名的词《菩萨蛮》赏析,是《甄嬛传》结局的主题曲

温庭筠代表作
温庭筠的菩萨蛮
温庭筠经典诗词

温庭筠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仕途不顺,虽然那些攀附权势的官场之人能够在仕途上抑制蔑视权贵的温庭筠,使他穷困潦倒且抑郁不得志,但是在诗词方面却难以束缚温庭筠。温庭筠的才华横溢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诗词上孜孜不倦的他最终成为文学史上千古不朽的诗人。除却诗词,温庭筠还是一位小说作家、学者。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温庭筠撰有小说《乾巽子》、《采茶录》等,是一位在文学方面涉足广泛的大家。

温庭筠曾经写下了这首意境绝美的《菩萨蛮》,全诗无一杂字,十分精整,给人浑然一体的酣畅淋漓之感。这首词也被作为《甄嬛传》结局时候的主题曲,其传唱程度也是很高了。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为了适应宫廷歌妓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形态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更加欣赏女性的如水一般的温柔和美丽。

这首诗的第一句中的“小山”是指古代宫廷女子用于装扮面容的一种装饰品,使女子看起来更加精致。这句话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小山”比作女子的细眉,将“鬓发”比作成“云朵”、将“香腮”比作成“白雪”。这一系列的比喻显得构思奇崛却又十分地贴切。

第二句写早上很慵懒地从床上爬起来,紧接着便画起眉毛了,因为忙于自己的精致妆容,一来一回地导致自己比往常迟了许多。这句话中的“画峨眉”和文章的标题、开头照应,也使得文章更加精整、浑然一体。

梳洗完毕后,就开始迫不及待地照镜子,看到了“人面桃花相映红”般的面容,这句话将女子平日里的姿态细腻地描绘,作者虽然不是女子,可是心思的细腻程度却不比女子差。

最后一句写女子的着装,穿着艳丽动人的罗襦、看着新的花贴,而此新样花贴,偏偏是一双一双的的鹧鸪图纹。这个图案不免让待在闺中的女子沉思,也许是在对自己未来的爱情充满期待,也许是为自己的命运而担忧。

这首词整体性非常强,作者所运用的词藻华丽,读完之后立刻觉得这首词的意境很美。

一个人是否在命运不济,或者是否在这个“我如此优秀,却无人赏识”的社会里面,饱受不公平的待遇和心酸,但我们要相信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点或者过人之处,我们不应该过于苛求自己十全十美,更不应该对自己的人生妄自菲薄。我们要抖擞精神,让那些曾经看不起我们的人,对我们刮目相看。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