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是顺应天命,但是忽略了这一点让他惨败
李自成起义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重要一支。明天启、崇祯年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李自成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李岩和李自成在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并且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散布“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
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致使明思宗朱由检自缢于煤山。由于起义军领袖胜利后褫夺陈圆圆,逼反吴三桂,满清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他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五月十七日,李自成在湖北通城县遭到当地乡勇误杀。李自成余部继续抗清斗争。
李自成转战失败 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
李自成的胜利太过突然,他没有作好统治全国的准备。这些暴民的暂时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明政府的腐败!当时,明政府财政混乱,有些权利的人想方设法的克扣饷银。普通士兵没有饷银,自然不愿意卖命打仗!加上张献忠等牵制了明政府的大部分力量,这才使得李自成顺利攻入北京城。
这些暴民被突然的胜利打蒙了,哪里想得到其他。最高统治者李自成的头脑也不怎么清楚!历朝历代,这个时候,应该安抚老百姓,安抚知识分子,安抚那些达官显贵,否则,怎么站得住脚。尤其是知识分子和达官显贵,其影响力不可忽视。李自成忽视的恰恰是这一点,以至于这三种人对于新兴政权恨之入骨!在李自成败退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士绅地主的任何支持,所以才一溃千里,最后身死“国”灭。
起义军起义过程中,针对明朝地权集中与赋税繁重的情况,提出“均田免粮”口号。攻占西安后,又以“贵贱均田”及“五年不征”相号召。在河南等地到处传播“不当差、不纳粮”的歌谣。“均田免粮”并未真正实行,只是个别地方官曾经实行过改变封建地权的措施。如在某些地区大顺地方官府默许农民进行自发的夺地斗争。起义军亦实行籍没富室政策,以解决军饷,兼济贫穷。但在这一口号下,劫掠平民、殃及无辜之事亦时有发生。起义军还实行平买平卖,保护工商的政策。起义军进北京后,令市民照常营业。山东畿辅运河航行的商船不绝。
查看详情>>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是顺应天命,但是忽略了这一点让他惨败”相关的文章
作为一名农民大军将领,李自成起义前向崇祯提出了这几个条件
作为一名农民大军将领,李自成终于摆脱一切困难,攻打了与他有着深厚血仇的明朝皇帝崇祯。原来李自成是根据史书决定攻占京城,自己当皇帝的,但李自成没有成功。李自成甚至做了一些让我们的后代感到惊讶的事情。李自成派人去和崇祯皇帝谈和平。
应该注意的是,李自成没有要求崇祯皇帝投降,而是要求崇祯皇帝自己和平。如此现实是闻所未闻的。占最大优势的围攻者要求绝对弱小的人同意投降。更让人吃惊的是,崇祯更为强势,甚至拒绝,就像我们玩官场高手或天上飞麻雀的游戏一样,官场的礼物不应该被迫花钱购买。
崇祯皇帝朱友建是明朝16位皇帝之一。他是个年轻有为的皇帝。他在位17年,但在34岁时去世。他不是死于战争,而是死于自杀。崇祯皇帝继位后,开始大力肃清太监党,勤政节约,立下六条刑律。但这个人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太多疑了。虽然这是大多数皇帝的缺点,但崇祯太多,最终导致了农民起义。
后来政权对崇祯帝看得很紧,朝廷内忧外患。崇祯自杀的时间是在李自成被围攻之后,但有些事情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也就是崇祯死前,李自成见过崇祯,他们也谈过了。李自成在《小腆纪年附考》附考中,李自成提出了当时崇祯的三个条件。
首先,李自成要崇祯皇帝赐他西北几个省为封地。李自成之所以想去西北,是因为他的家乡是陕西,李自成没有忘记家人。既然李自成暂时没有当皇帝的打算,回家当地方皇帝是最好的选择。李自成的第二个要求是崇祯皇帝奖励他的军队。说白点就是要钱。
李自成估计崇祯帝要面子,所以如果他想要钱,他会给每个人一个下台阶的理由。崇祯要钱,他就赏赐军队。这个是一百万两。讲实话,虽然当时崇祯皇帝穷得连军饷都拿不出来了,但100万两他挤挤还是有的,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只要符合李自成的前两个要求,李自成甚至可以帮助崇祯皇帝派兵出征关外的后金大军。
但条件是不能被传唤或看到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李自成可以让他的军队与后金作战,但我不会听你的命令,也不会来京城看你。这可以说是非常流氓,这与观看不同。李自成显然不想为明朝服务。崇祯皇帝非常生气。崇祯帝自尊心很强,不愿意向土匪低头。
李自成也提出了这样过分的要求。所以崇祯帝宁死也不同意。最后,李自成气得直奔北京。事实上,如果崇祯皇帝同意李自成,即使李自成没有帮助他处理后金,至少明军可以集中精力处理后金,而不必担心内战。李自成想得很好。只要皇帝同意了这三个条件,他就立即向皇帝投降,但他没想到皇帝听了之后会直接拒绝他。
虽然当时崇祯皇帝有点穷,但仍然可以收到一百万两银子,很容易说土地是封闭的,但最后一个让大家感觉太多的条件是最后一个。如果皇帝同意了李自成的前两个条件,李自成还可能率领军队帮助皇帝摆脱困境,进攻后金。如果你不来朝廷看皇帝,你就可以证明你不是真的想为朝廷服务。崇祯皇帝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此外,他也是一个皇帝,有自己的自尊。于是他毅然拒绝与李自成妥协,最终自杀身亡,导致李自成直接入侵北京。
与“作为一名农民大军将领,李自成起义前向崇祯提出了这几个条件”相关的文章
李自成起义中多亏这个谋士,后来他却隐居山林
李自成起义过程中,这个谋士给了他正确的引领。
牛金星,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精于计谋,崇祯十三年(1640年)冬,经过李岩引荐入李自成幕下,建议“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成为李自成大顺政权时的天祐殿大学士,是闯军中少有的文人,牛又荐举军师宋献策。牛金星心胸狭窄,李自成进入北京后,以宰相弄权,牛金星热衷于登极礼仪,教习登极仪式,不断地劝进李自成,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制造了借口。
1644年4月26日,李自成率残军退回北京,下令杀吴襄全家三十余口。29日,在牛金星等的策划下,李自成在明宫武英殿即皇帝位。次日,即逃离北京。途中牛金星谗杀李岩,致使起义军军心涣散,宋献策因此出走。
清顺治二年(1645年)夏,牛金星与其子牛佺投靠清廷为官,牛佺官任黄州知府。牛金星在明朝官绅中名声极坏,清廷不便安排其职务,顺治九年(1652年),老死于牛佺官署中。临死前嘱牛佺曰:“赖弥缝之巧,得不膏荆棘,可幸。要,不可恃也,吾死,必葬香山之阳,闭门教子勿再出”。葬于香山之阳。
人物事件
崇祯十年(1637年)左右,牛金星因与王姓亲戚起衅(亦云“以事忤同邑之巨绅”),被诬以抗欠赋税、强占妇女18人,而遭“盆冤”,被革去举人,充军卢氏当差服役。
李自成在北京做了一天皇帝,公历1644年6月3日,在山海关一片石战役中战败的李自成回到北京仓皇登基,在武英殿举行登基典礼,封妻高氏为皇后,派丞相牛金星至天坛代为祭天。
投降清军
崇祯十三年(1640年)冬,李自成率义军入豫西,牛金星参加义军,向李自成建议“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自成纳之,遂成为义军领导集团的重要成员。义军占领襄阳后,改为襄京,牛金星为之建政设官。同年十月,义军“据河洛”之势已定,牛金星同众谋士议定“取天下”的战略战术。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入陕,以西安为西京,国号大顺。这时,牛金星为天祐殿大学士(丞相),帮助李自成建设政权,筹划进军北京。三月十九日,义军占领北京,崇祯自缢,明亡。义军进京后,牛金星为丞相,他立刻就被荣华富贵冲昏了头脑,忙于筹备登基大典,建政设官,迎来拜往,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未能对时局采取正确决策,以巩固政权。
大顺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李自成阻击失败。而此时的牛金星不仅没有为李自成出谋划策,反而挑拨离间,害死了大将李岩、李牟兄弟,使刘宗敏气急出走,加速了大顺政权的分裂与失败。四月三十日,义军被迫撤出北京,退至西安。十二月清军攻克潼关,西安难以坚守,牛金星随李自成撤退至湖北通城县。五月十七日,李自成到通城九宫山元帝庙拜神后,由于劳累过度在神台旁熟睡,不幸被当地乡民当贼误杀(一说上山勘探军情被地主武装袭击,全军覆没,死于乱军之中)。大顺军群龙无首,有的降清,有的联明抗清,后遭失败。牛金星后改名换姓隐居于江西武宁县鲁溪深山老林当了道士(一说变节投降清朝)。
查看详情>>与“李自成起义中多亏这个谋士,后来他却隐居山林”相关的文章
李自成起义靠哪些大将?原来是这些人一直支持李自成
李自成起义靠哪些大将?李自成的大将都有哪些呢?
1、袁宗第(1617—1664) 李自成部将。任大顺军右营制将军,封“绵侯”。弘光元年(1645),李自成遇害后,与何腾蛟、堵胤锡联络,走上联明抗清的道路。参加了围攻荆州、反攻重庆、夔东反围攻诸战役。永历十八年(1663年,清康熙二年)兵败被俘。永历十八年(1664年,清康熙三年)十月十二日于巫山县遇害。
2、李来亨(?-1664年),米脂人,李锦义子。永昌二年(1645年)随李锦联明抗清。永历七年(1653年)出没于湖北省兴山县的茅麓山,又称夔东十三家。永历九年(1655年)立“圣帝行宫碑”。永历十年(1656年)十二月封临国公。顺治十六年清军深入云南追击永历帝,李定国势孤,他与诸将攻重庆,牵制南下的清军。
康熙元年(1662年)清军集中主力,分路进攻;他奋战数年,最后据守茅麓山九连坪(今湖北兴山西北);康熙三年(1664年),清兵围茅麓山,临国公李来亨举家自焚。
临国公李来亨的军事抗清生涯占据了他大部分领兵岁月,他的一生主要光阴都是在与满清作斗争中度过。虽然最后自尽,但他抗清御侮的英雄气概、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3、刘宗敏(1607年—1645年),字捷轩,陕西蓝田人,一说米脂人。原为锻工,从李自成起义。崇祯十一年(1638年),随李自成突围潼关原,隐于商洛山。十三年助李自成突围巴西、鱼腹诸山,入河南,势复大振。
十六年任权将军,次年,在西安封汝侯。率师出固关、下真定,与农民军主力会师北京,加左都督衔。入京后,对明降官拷掠助饷。后东讨吴三桂时负伤,后随李自成退出北京撤回西安,进入湖广。
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刘宗敏于撤退中在通县(属湖北省)九宫山作战中被清军俘遭杀害,年仅38岁。
4、田见秀,字玉峰,李自成部将。性仁厚,有儒将之风,从李自成征战,多有大功。明末清初人,号锁天鹞。李自成部将。崇祯十六年(1643),任提督诸营权将军,封泽侯。顺治二年(1645),李自成在通山九宫山遇害后,与吴汝义率一部分大顺军走岳州,后与李过、高一功部会师于松滋之草坪,奉李过为主帅。不久,即随李过与堵胤锡联明抗清。
5、白旺(?-1645),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
早年杳然无闻,后为大顺军主要将领。崇祯十六年,李自成率主力攻取三秦时留白旺镇守德安,经营江汉。白旺在抗拒左良玉和镇压地主判乱中表现出军事才能。同治《江夏县志》毫不讳言左良玉“屡与闯帅白旺战郧、沔间不胜。"
弘光元年,李自成于湖北通山九军团山牺牲,大顺军内部受到极大震撼时,被叛徒王体中杀害。
6、刘芳亮(?-1649),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早年从军,是李自成的心腹部将之一,任左营制将军。
崇祯十七年(1644),率部由山西出太行,进入豫北、畿南,直趋保定,配合李自成夹击北京。后随李自成撤出陕西入湖广。李自成在通城九宫山遇害后,与田见...
查看详情>>与“李自成起义靠哪些大将?原来是这些人一直支持李自成”相关的文章
李自成起义被自己人整垮?李自成的失败都是因为他
说起明末清初的乱世,不得不提的人物,除了极具悲剧色彩的崇祯皇帝,大名鼎鼎的闯王李自成也是不能够忽略的。李自成打仗十分厉害,带领的农民起义势如破竹,但是最终还是没能逃过昙花一现的命运,没能够名留千史,这是怎么回事呢?
李自成,原名李弘基,与著名的唐明皇李隆基只一字之差。李自成小时候家贫,给地主家放羊,锻炼的一副好身体。后来明末农民起义,他来到当时的闯王帐下,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打仗能力和谋略,一路高升,还曾经提出过聪明的“分兵定向”和“四路攻战”的起义方案。后来,他越来越强大,在当时的闯王去世后,理所应该的就上位了。但是,戎马一生的李自成,会打仗,却不会管理部下,导致了最后的悲剧。李自成的部下军纪散漫,大战的时候还没时间发觉,等到攻到了京城,没仗打了,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这其中,有一个叫做刘宗敏的将军,因为战功赫赫,在军中的时候和李自成几乎平起平坐。这也让他变得不是很听李自成的话。刘宗敏本来也是贫苦人家的孩子,父母因为当时朝廷的强赋税,不堪重负。父亲自杀,母亲只能沦为乞丐,最终活活饿死冻死。刘宗敏只好和舅舅相依为命。于是对于朝廷和富商、官吏都有很大的敌意。在李自成的军队闯入京城后,刘宗敏就开始发作了。
他先是制作了大量的刑具,夹棍、铁钉等等,在京城到处抓人,给当时的明朝官员挨个上刑拘,严刑拷打,就连女子和孩子也不放过。导致当时的明朝残余大臣不敢投降臣服于李自成。百姓更是怨声载道,得不到民心。对于李自成的劝阻更是嚣张得很,仗着自己的战功和在军中的威信自己行动。除了残忍,刘宗敏还做出了更丢人的事情——他霸占了当时的著名美女陈圆圆。当时山海关将领,手握重兵的吴三桂本来已经决定要投降,和李自成联手了,但是陈圆圆是吴三桂最为珍视的红颜知己。当他听说自己最喜爱的陈圆圆居然被李自成的手下给霸占了时,当即大怒,最后冲冠一怒,投靠了清朝的多尔衮。
因此,李自成失去了吴三桂的支持,也被刘宗敏等管不住的将领们败坏了民心,最终没能撑下去,沿途一路败逃。随行的刘宗敏在逃到武昌府后,还是被清军的大将军捉住,最后被士兵们用弓箭的弦活活给勒死了。
所以说,李自成的失败,不是败给了敌人,而是败给了自己人,没有能够整顿军情,纵容手下胡作非为,最后落得个失败的下场。
与“李自成起义被自己人整垮?李自成的失败都是因为他”相关的文章
李自成起义攻克了明朝的皇宫,为什么面对清吴联军就失败了?
李自成起义的原因有很多,他的起义是历史的大势所趋,只不过他很好地顺应了这个大势。确切的来说,李自成起义的原因有三。一是明末裁驿,导致当时的他失去饭碗;二是明末混乱,民不聊生;三是李自成的个人所具有的反抗精神。
明崇祯初年,“节俭”的崇祯皇帝为了节省国家开支,贴补皇宫专用。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发布了一个或许会令他后悔终生的命令,那就是裁撤驿卒。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皇宫在今后的一年时间里不用为了经费而发愁,但是这也导致了大批被裁撤的驿卒加入到当时的反抗军当中,因此命令而失去饭碗的李自成也在其中。
电影《大明劫》中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描述明末的社会乱象,中央政府混乱不堪,政令不通,地方政府官员贪污成风,基层的乡绅和地方官员勾结大肆占地,底层的民众更是食不果腹,苦不堪言。而此时被蒙在鼓里的崇祯皇帝不但没有一点体恤民生的举动,反而还向陕北农民加重赋税。这一举动使得本来就生存艰难的农民不得不举起反抗的大旗,同样受害的李自成自然就加入到起义军之中。
李自成尚武厌文,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棒,成人之后的他更是勇猛好斗,也因为数次和别人斗殴进了监牢。由此可以看出,李自成是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在失去饭碗,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他所能想到的就是反抗,反抗这个令他痛苦的源头。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鼎盛时期的李自成大概有一百万人的军队,管辖地区也有数千里,还攻克了明朝的皇宫,但是在面对只有十余万的清吴联军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下李自成失败的原因。
李自成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第一个原因就是缺乏过硬的军事实力,通俗点讲的话,就是没有一支精兵。李自成虽然拥有一百万人的军队,但是我们都知道,行军打仗,兵贵在精而不在多。李自成的军队中,能称得上精锐的应该不超过十万人。在山海关大战时,清军先让吴三桂的军队消耗了李自成的大部分兵力,再将清军的核心军队也就是就是六万的满洲八旗军投入战场,如此做法,李自成必然大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自成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对手到底是谁。李自成的军队只满足于打败了明朝的残余军官,夺得了京城就结束了,却不知道其实四处都有想要夺取天下的人。当时那个时候,李自成的对手应该还有许多,比如明朝残余势力、地主武装、张献忠的大西军、清朝政权和蒙古各部等。
在有这么多对手的情况下,李自成把明朝作为主要对手,而对政治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清朝毫无关心。况且努尔哈赤的后金军早在李自成起义之前,就曾消灭了明朝的部分兵力,这一点,李自成竟然没有重视,于是就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有关李自成兵败后的去向,目前民间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李自成兵败后削发僧,一种李自成兵败被杀。
李自成削发为僧说法主要是清乾隆年间的一个名叫何知洲的书生提出来的。因为他曾在夹山看到了一个法名叫“奉天玉”的和尚的画像,画像上的和尚和史书上的李自成的摸样描述特别像。另外,李自成在起义的时候也曾号称自己是“奉天倡义大元帅...
查看详情>>与“李自成起义攻克了明朝的皇宫,为什么面对清吴联军就失败了?”相关的文章
李自成起义推翻了崇祯皇帝的统治,跟他自身的顽强是分不开的
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从崇祯元年开始,至陕西省一隅之地逐步发展壮大,农民起义军先后在王嘉胤、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领导下纵横数省,大半个中国都在他们的兵锋之下,最终由李自成的部队在崇祯十七年占据北京城,一举推翻了崇祯皇帝的统治,大明王朝轰然倒下。究竟有哪些原因导致起义军从弱小发展到不可制约?
第一:官绅和皇族的贪婪
到明朝崇祯皇帝登基时,明朝内部的土地兼并已经是非常严重了,几乎所有的土地都被官绅和皇族霸占,大量老百姓失去土地,流离失所。另外因为中央朝廷并不是直接管辖底层老百姓,而是通过地方士绅管理,这样就给了地方官绅们的上下其手的机会,于是税收多少都有地方士绅说了算,他们谎报中央的政令,加重农民负担,靠种地根本养不活自己。另外皇族也占据大量土地挤占底层农民的生存空间,比如崇祯皇帝的叔叔福王,几乎大半个河南省的土地都被他占有,甚至万历皇帝当初给他封地的时候河南的土地不够分还帮他在其它省抢占土地。于是,在皇族和士绅的双重挤压下,大量失地和无地农民成为流民,官逼民反,这些流民给农民起义军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兵源。
第二:满清的牵制和威胁
明朝面对的敌人除了内部的农民起义军还有在关外虎视眈眈的满清政权,由于满清的情报工作很给力,比如大量的山西商人因为和满清有长期的贸易往来,山西商人又遍布全国,所以给满清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满清根据这些情报有意识的配合农民军,凡是农民军被朝廷军队围困或者追剿最危急的时候,满清都会纵兵入关,而农民军总会在大量的官军调往北方勤王的时候抓住机会再次壮大,所以屡剿不灭。
第三:武将养寇自重
明朝中后期,武将地位很低,长期被文官集团压制,好不容易碰见国内乱起,正是武将集团发挥作用的时候。如果农民军被迅速剿灭,那么武将要就被闲置,要就被派去关外打满清,这样的状况是武将们不乐意的,所以武将集团非常有默契的总是在关键时刻放农民军一条生路。这样他们就有理由找中央要军饷,甚至作战的时候纵兵劫掠发财,中央需要他们和农民军作战,不敢处罚这些带兵的武将,所以他们越来越胆大,又逼的更多老百姓去投农民起义军。
第四:李自成的顽强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李自成本人性格坚韧不拔,早期屡败屡战,被陈奇瑜围在车厢峡弹尽粮绝他不服输,“闯王”高迎祥被活捉农民军陷入低谷的时候他不服输,最低潮的时候只有十几个人跟着他跑进大山里躲起来,就这样他还不服输,只要有机会就拉起人马继续干,反正兵源到处都是,只要给口饭吃就有人当兵。斗争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甚至喊出不纳粮的口号。最终他把崇祯朝的财力、物力、兵力耗尽并取得胜利。虽然最终被满清捡了漏子,但不得不说李自成本人小强似的精神还是很值得钦佩的。
以上是本人认为的明末农民起义军越剿越壮大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其它很多因素,比如天灾问题、中央朝廷的财政问题、党争等。
查看详情>>与“李自成起义推翻了崇祯皇帝的统治,跟他自身的顽强是分不开的”相关的文章
李自成起义的导火线竟然是因为还不起债?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
由乞丐出身的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历经十六帝!事后由清朝代替,就产生了矛盾。有人说明朝是清朝灭亡的这是个错误的说法。准确来说明朝是汉人李自成推翻,后被清朝取而代之!
那李自成是为何造反的那,都说明朝后期官府腐败加上天灾人祸而滋生了农民造反,李自成就是其中的领袖之一!这一点肯定是无法反驳的,但是造成李自成造反的导火线是什么?
这就从崇祯皇帝元年开始!崇祯皇帝即位后对明朝大刀阔斧的改革,首要任务就是除掉宦官魏忠贤!平息一部分人民的怨气!还有就是改革驿站,当时驿站是各地官员的主要休息地和落脚点,由于后期官府的腐败不堪使驿站成为官员的受贿的集中营!崇祯即位后就对驿站进行改革,精简驿站。当时李自成是驿站的官员,再精简驿站后李自成失业,回家。当时李自成没有了收入来源,却背后有一大笔外债!李自成因缴不起举人艾诏的欠债,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县令当时判了李自成死刑,在临行前李自成被他的朋党救走,杀掉了米脂县令!
最终李自成走投无路被迫参军,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国提升为军中的把总。甘肃边兵李自成所在部队随参将王国向京师进发,途经金县(今甘肃榆中),兵士们要求发饷,参将王国却克扣不发。于是,在榆中(今甘肃兰州榆中县)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被杀,兵民发动了兵变。从此走上了开挂的道路,最终走到了人生的巅峰创建大顺政权攻入北京城,明朝灭亡。
与“李自成起义的导火线竟然是因为还不起债?”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