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咸丰皇帝

发布时间:2020-07-10
1

咸丰皇帝的儿子同治怎么死的 关于他的死因有着不同的说法

同治怎么死的
同治皇帝怎么死的
清朝

1861年,躲避英法联军而仓皇出逃的咸丰皇帝病死在了热河,他留下一个国库空空如也、洋枪洋炮渡海来攻、南方太平天国步步紧逼、北方捻军起义四处为祸的烂摊子大帝国,以及唯一的儿子,6岁的载淳。

作为咸丰皇帝唯一一个存活下来的儿子,同治是幸运的

没有兄弟与他争夺皇位,顺顺利利荣登大宝,载淳在以肃顺为首的八位顾命大臣的辅佐下登基,慈安和慈禧各持有一颗咸丰皇帝的御玺,作为帝国命令的最后裁决人。

两宫太后不满肃顺等人的跋扈,和咸丰的弟弟恭王联手干掉了这一帮顾命大臣,并将新皇帝的年号定为"同治",这既有两宫太后共同垂帘听政的意思,也有太后和亲王一起号令天下的寓意。

但作为一个皇帝,同治却是极其不幸的

大清同治皇帝是慈禧太后的儿子,但是同治皇帝却是一个短命的帝王,在位仅仅13年就猝然长逝了。这也是慈禧太后没有预料到的,丧子之痛对于慈禧来说打击很大,但是归根到底同治的去世和慈禧脱不开干系。

同治在位时期,清朝内忧外患,先是有酉阳教案,后来又有外国银行开始操纵中国金融市场,中亚细亚浩罕国阿古柏乘新疆回民起义之机入侵新疆,天津教案,陕回白彦虎纠结西宁的回族民众袭扰河州等等事件。

同治一年年长大,可他的母亲慈禧却贪恋权势,不肯放权,一直以他"典学未成"为由,拖延他的亲政时间。

一个不能亲政的皇帝,还是真皇帝吗?正因如此,母子俩的感情开始逐渐走向破裂。

慈禧是同治皇帝的生母,但是根据大清的习惯,生母是不能养育自己的幌子,这是为了避免外戚专权,所以同治皇帝从小都是由慈安养大,和慈禧的感情几乎是没有的,而且同治皇帝和慈禧也存在着权力争斗的关系,尤其是同治皇帝长大之后,权力的冲突愈加明显。

同时同治心中对于慈禧这个能干的母亲也是有着一种仰望的态度,他很想做出一些成就给慈禧看,让慈禧承认自己。但是慈禧权力的欲望已经失了智,同治皇帝病重的时候都不让皇后看望同治,甚至当着同治的面杖责皇后,双方之间根本已经没有了一丝的母子之情。

等载淳长到了十七岁之时,慈禧与慈安这两宫太后,不得已交出权力,实行归政。可同治亲政不到三年,就突然驾崩了,死时才年仅十九岁。

可以说本来应是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怎么会早早地撒手人寰呢?

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因,在当时便开始流行着许多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他死于"花柳病",是因为他生活不检点所造成的。据说同治生前是很宠爱孝哲皇后的,由于她端庄贞静、容貌秀丽、贤良淑德。两人在感情上相处地非常地融洽,生活得也很美满。慈禧太后虽表面上还政于同治,其实在宫中仍大权在握,在她淫威之下,同治与孝哲竟然不敢过分亲近。而慈禧偏偏看中了将军凤秀之女,让同治将她纳为妃嫔,硬是要同治与她在一起,使同治帝非常地反感。

作为一个贵为天子的人不能爱自己所爱之人,反倒要勉强爱己所不爱之人,心中的苦处是可想而知的。《清朝野史大观》中记载:同治白天喜欢在宫里玩蹴鞠,一到晚上就要微服私访...

查看详情>>
2

咸丰皇帝是“四无皇帝”,被冠在咸丰头上的这个称号是什么意思呢?

“四无皇帝”是什么意思
咸丰皇帝是“四无皇帝”

爱新觉罗·奕詝,清文宗,历史上的咸丰皇帝,满清第九代掌门人,晚清最彪悍的女人慈禧她老公。此君20岁登基,可谓是意气风发之年,仅仅在位11年(1850年~1861年),31岁时就病死了,也在意气风发之年。是清朝秘密立储继承皇位的最后一位皇帝。

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大家出奇的一致。称呼他为“四无皇帝”。

一、无才能。

众所周知,或野史或正史都有记载。他并不是老爹道光皇帝最宠爱的皇子,其六弟奕䜣才是老爸的最爱。在皇位的争夺战中,他最大的优势仅是年长于“鬼子六“,其他的地方完全被鬼子六所碾压羞辱。

他有一个好师傅,这是发自肺腑的大实话。在师傅杜受田的策划下,费尽心力表现得循规蹈矩,按照杜导儿的剧本,竭力讨得道光帝开心,终于夺得了皇位。

一次道光帝重病,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必须赶紧挑选太子的人选,不然就领盒饭了。为了考验众皇子,他让皇子们在病榻前应答国家大事。各皇子都对答如流,而六阿哥奕䜣更是表现得出类拔萃。但轮到奕詝时,他却没有任何的真知灼见,只是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皇阿玛,如今你重病在床,儿臣方寸已乱,实在是无暇顾及国政,儿愿伴驾西行,永远陪伴皇阿玛。(杜导儿在摄像机前竖起了大拇指)

原本是考验皇子们的治国之道,却无意中考验出了一个大孝子,传统守旧的道光帝直接被他打动了,从而在密诏写下了奕詝的名字,选定他为下一任董事长。

咸丰皇帝在现代人的心目中的印象大多都是昏庸暗弱,抢走了贤能的鬼子六奕䜣的皇位。事实上,初登大宝时的奕詝还是胸怀壮志的,这点就比他爹强。也曾希望以圣祖康熙为榜样,再创一个大清的中兴盛世。

干脆利落的罢免昏庸老迈的穆彰阿、耆英,大胆启用一批新人,或者说新的老人。自己每天几乎只睡三四个小时,除了见大臣就是批奏折。没错!我没写错,你也没看错,这说的不是雍正爷,而是咸丰同志。

可惜了,这样的勤恳,没有换来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富强。恰恰与此相反,广西洪杨等人的叛乱不但没有镇压下去,反倒从珠江流域跑到了长江。

1842年从他爹手里挟《南京条约》远去的英国,如今又协同法国佬一起打回来了,更是放火焚烧了圆明园。夜以继日的努力却没有一个理想的结果,本来意志薄弱的咸丰遭受如此重大的打击。这真的是和能力有关系的,无论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当然,咸丰先生也信了,你咋知道的?因为这哥们从此以后,啥活儿都不干了。反正也干不好,索性不干了。多么简单淳朴的年轻人啊!

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大家长,最多导致一个家庭的中落,然而作为大清的舰长,他的消沉使得大清帝国坠入深不见底的泥潭。这句话太深邃了,估计他听见了也不会懂。

二、无远见。

清朝自1644年入关以来,经过康雍两朝的励精图治,终于在乾隆时迎来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然而巅峰的另一端便是悬崖,登顶之后必然就是下坡路。当西方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展轰轰烈的工业革命时,我们的满清王朝却开始了断崖式的下跌。

其实,刚刚即位之...

查看详情>>
3

咸丰皇帝曾是一位勤奋好学之人,为何最后会成为昏庸无度的君主?

咸丰皇帝成为昏庸无度的君主
咸丰皇帝是勤奋好学之人

(一)孤苦童年,很早就失去母爱,宫廷生活的缺乏安全感让他过早成熟懂事。

二十岁的时候,奕詝从道光手里接过大清206年帝国航船的政权钥匙。在痛哭到茫然后,他突然感到异常孤独。十岁那年,他的母亲病逝,被道光派到静贵妃那里生活,那里还有他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奕䜣。寄人篱下的日子,他只有过早成熟表现着与同龄人不相称的懂事。比如道光皇帝拿出一些吃的、玩的,奕詝都会很谦让的让奕䜣挑选好的。并且道光发现奕詝非常勤劳学习,举止端庄稳重,这在道光看来十分重要。

很多年以前,大阿哥奕纬17岁时奉皇命到撷芳殿居住。道光帝还特别为他选个吉日入住。入住撷芳殿的奕纬每天都要到上书房读书。只是这位皇子天赋很差又不用功,加上授业解惑的老师又少耐心,师生关系紧张。一天,老师要他好好读书,将来当皇帝好治理天下,谁知奕纬一听嚷道:“我要做了皇帝,第一个就先杀你。”老师之后含泪告了御状。道光听后火冒三丈,忙命人将奕纬叫来。奕纬刚要跪下请安,怒火中烧的道光帝跳起来飞起一脚,正中他的下身。奕纬倒下不省人事,太监忙将奕纬抬回撷芳殿医治,最后医治无效,死时年仅23岁。

这件事情在道光心里非常痛苦,如今终于有这样勤奋的皇子,他多少有了一些安慰。不仅如此,在道光眼里,这个孩子不仅忠厚还很孝顺。有一次皇太后过生日,奕詝画了自己的几幅画作为寿礼,老太太感动的热泪盈眶。咸丰帝性格较为活泼、好学。不幸的是,在他青年时期曾因坠马以致腿残:“文宗体弱,骑术亦娴,为皇子时,从猎南苑,驰逐群兽之际,坠马伤股,经上驷院正骨医治之,故终身行路不甚便。”《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并且这种伤痛每逢国家紧急事务之时,便会发作,在心理给了他强大负担。努力压抑个性的环境成长下,他变得内向、平时少言寡语,情感很少外露。宫闱红墙之内,他清楚的知道弟弟奕䜣与他有着非常抢进的接班人竞争优势,隐忍、谦和,内心极其缺乏安全感,在道光病榻前得知被立为接班人的他怎么能不百感交集,嚎啕大哭。

政治冰冷的本性,摧残了骨肉亲情,还没等好好的宣泄一下自己悲伤的情绪,帝国的狼烟已经燃起,天下俨然一片残局。

(二)苦命天子的孤家寡人,刚一继位就赶上天灾人祸,无力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如果说十岁之后最给他温暖的人当属他的老师杜受田,他的好学、谦逊同样深得老师的喜爱。除了年节、帝后生日之外,师生二人几乎天天见面。在杜受田的悉心教导下,奕詝在传统帝王教育系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杜受田更是含辛茹苦,为了能全力教育这个孩子,他自己搬到了离皇宫较近西安门内居住,很少回家。不管杜受田身兼几职,道光都非常信任他做皇子们的老师。据说奕詝能够最终登上帝位跟杜受田关键时刻的指导有很大关系。

遗憾的是,这个咸丰帝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咸丰登基不久外派帮他处理赈灾时突发急病病逝,咸丰精神和情感上受到极大打击。在老师的丧礼上,咸丰帝“亲临杜受田宅奠 醊 ,扶棺洒泪,悲悼实深。”《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他深...

查看详情>>
4

咸丰皇帝的一生颇具戏剧色彩,最终培养出慈禧太后,将大清朝推入深渊

咸丰皇帝
咸丰皇帝将大清朝推入深渊
清朝

道光皇帝晚年的时候在立储君的事情上犯了难,一般都是以长子为先,可道光却因一时冲动废长而立幼,立了四皇子咸丰为皇帝。

咸丰皇帝一共在位11年,在31岁的时候就病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咸丰皇帝至此成为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掌握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今天我们就来揭秘咸丰皇帝猝死之谜,其中原因就连史书上都不好意思记载!

咸丰皇帝的资料不多,但是关于他老婆慈禧太后,传闻可谓太多,作为传奇女人背后的那个男人,咸丰皇帝的一生,也颇具戏剧色彩。咸丰皇帝作为道光的“皇四子”,拥有优良的血统,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入系统的学习。不过,咸丰帝天分不高,而且为人木讷,在他与皇六子奕争夺继承人的时候,咸丰帝上的师傅,是一位神助攻。

早年,道光帝即将油尽灯枯,决定选一位继承人。论才学和家世,咸丰帝不是皇六子的对手,奕天资聪敏,能文能武,谈起治国之道来滔滔不绝。而咸丰帝木讷而不讨喜,这时候,咸丰帝的老师跟咸丰说:等到考试的时候,你什么话也别说,只管哭。

等到道光帝考试的时候,皇六子对题目烂熟于心,滔滔不绝地讲起治国之道,赢得道光帝的欢心,而这个时候,皇四子却“姗姗来迟”。面对道光帝提出的问题,呆呆的一句话不说,而是一个劲儿痛哭。道光帝有些生气,开始斥责皇四子:好端端的,哭什么?皇四子这时候抬起头,擦干泪眼说:皇阿玛不会有事,大清朝离不开皇阿玛!

道光帝大为感慨:到底是儿子有孝心。脑子一热,决定把太子之位给这个什么也不懂的皇四子。道光帝想不到,这一举动,将葬送了大清王朝的气数,他的儿媳妇慈禧太后将出场,统治了他的江山!

孟子有言:“食色,性也。”注疏云:“人之甘食悦色者,人之性也”。就连孔圣人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连孔圣人都这么说,可见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说但凡是性情中人,都很难逃脱饮食和美色的诱惑,如柳下惠那样的“坐怀而不乱“者,或许有之,但决不多见。凡夫俗子如此,九五之尊的皇帝也亦是如此,就连咸丰皇帝也不例外。

自古以来,皇帝就享有全天下男人都享有的特权,后宫佳丽三千就是最好的证明。咸丰皇帝刚在位的时候,才20岁,正值精力旺盛的时期,实在难以免俗,所以他和其他皇帝一样,都沉迷于酒色之中。咸丰刚登基,就昭告天下选秀纳妃,1851年咸丰一次性就在200名秀女中选中了62名做嫔妃,答应,常在。每天下朝之后咸丰皇帝都会在宫中摆下酒宴,令秀女唱歌跳舞,每次都喝得醉醺醺的。最后他就在这上百个秀女中随便拉上一两个侍寝,可以说,咸丰皇帝的荒淫之名,在清朝所有皇帝里是没人能比的。而在众多被他临幸的妃嫔、宫女中,慈禧就是其中的一位,说来慈禧真是命好,只侍寝一次就诞下龙种。

咸丰皇帝的第二个恶习就是,他生来就患有哮喘病。哮喘这种病很容易发作,一般患者在空气环境质量不好,或者心情低落,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就会突然发作。咸丰皇帝也知道自己的这个毛病,所以他一年之中就有150天待在空气清新,景色优美的避暑胜地圆明...

查看详情>>
5

咸丰皇帝登基的时候才十九岁,思想陈旧的他还是倒在了洋人的大炮下

咸丰皇帝十九岁登基
思想陈旧的咸丰皇帝

1850年3月9日,咸丰皇帝也就是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即位。

咸丰帝,庙号文宗,清朝第九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他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个儿子,在位十一年。

话说咸丰登基时才十九岁,他的一生可以说是精神高度紧张,如果说是当皇阿哥还有些心思画几幅国画,写几幅字,确实是字如其人,文静秀气,有着不错的作品。但真当了皇帝以后,却发现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需要完善的事情简直太多了,让人焦头烂额,几近崩溃。

他的一生细数起来,也够悲催的。十岁时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去逝,十九岁父亲道光帝又去逝,然后他被推上了大清国皇位。可惜这是一个满目疮痍、内忧外患的国家,一方面国库空虚,内乱不止,另一方面外敌入侵,割地赔款,他的老爸道光帝都无能为力了。即位不到一年,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起义就开始席卷全国,三年的时间就就危及北京。战火未熄,英法联军的到来接着让这个毫无对策的小皇帝几乎陷入高度恐慌之中,逃往避暑山庄,还被敌人把自己的出生地----圆明园一把火给烧了。

当朝十一年,面对这衰落的帝国,任何一位勤于政事的皇帝都会去做些什么,咸丰皇帝也不例外,要励精图治,要重新振兴,要举贤用才,不能做亡国之君。不能不说,浩大的太平天国起义、轰隆的洋人大炮面前,已让他疲惫不堪。好在他的努力也换来了末世的荣光,出现了“同治中兴”。

不过,面对这样的惨淡景象,这位年轻的皇帝终归无力还击,身体也越发的不如从前,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病死于热河行宫。

但也请列位不要误会咸丰皇帝,皇帝毕竟是皇帝,虽然推动改革,谋求振兴,但这个腐朽的制度下,他的思想依然是陈旧的,试想一个吓得逃到热河行宫,依然少不了寄情于酒池肉林、美女嫔妃,在丝竹声色中靠鸦片自我麻醉的皇帝,会有多大的作为?

查看详情>>
6

为何说咸丰皇帝是位值得争执的苦逼皇帝?他的这些作为值得去了解

为什么咸丰皇帝是苦逼皇帝
咸丰皇帝的作为

咸丰肯定是一个有争议的苦命皇帝。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首都北京被英法联军攻陷,火烧圆明园,咸丰皇帝成为满清的罪人。

咸丰一生可谓是历尽磨难,从登基伊始一直到英年早逝,即从1850年到1861年,可以说是没过上一天安稳日子。在他刚继位就遇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直到同治三年这场导致数百万人死亡的叛乱才被平息。最后北京被英法联军入侵,咸丰皇帝在郁郁寡欢中驾崩。

事实上,咸丰的很多作为被掩盖被遗忘。咸丰主要的贡献是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为满清“同治中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行经济改革推行“厘金制度”。咸丰皇帝决心主战赢得第二次大沽台战役胜利。请看分析:

一、咸丰皇帝治国的基本理念和中国传统的天下秩序五服朝贡思想

咸丰帝知道自己不是绝顶聪明,但绝不会承认自己不够当皇帝的资格。他知道了太多当皇帝的规范原则机谋策略和秘诀,知道了太多的成功和失败的治国经验。他认为只要按照恩师杜受田的教诲,只要按照千年不变的政治教科书所阐释的经义,只要按照已创造出的“康乾盛世”的祖制,必然会创造出一片辉煌。他非常注重克己,尽量使自己的一切行为符合“帝德”。他坚持兼听则明,即使是对他个人的私行的批评,也采取宽容的态度,这在历代帝王亦属罕见。

咸丰皇帝也不得不应对英国和法国以及他们不断增长的贸易需求,咸丰皇帝像他的父亲道光皇帝一样,坚守中国传统的天下秩序五服朝贡思想,对欧洲人和他们的心态很少了解。他认为非中国人是劣等人,并认为欧洲人(英国和法国)一再要求建立外交关系是一种罪行。

当欧洲人引入长期存在的交换领事关系概念时,咸丰皇帝迅速拒绝了这一想法。这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要原因。在他统治时间里,他没有见过任何外国高官。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等地的告示:宇宙之中,任何人物,无论其贵如帝王,既犯虚伪欺诈之行为, 即不能逃其所应受之责任与刑罚也。兹为责罚清帝不守前约及违反和约起见,决于十八日焚烧圆明园。所有种种违约行动,人民既未参预其间,决不加以伤害,惟于清室政府,不能不一惩之也。

二、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为满清“同治中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咸丰帝即位之后的主要措施一是清洗军机处任用改革派官员革新弊政。提拔敢于任事的宗室肃顺,罢斥了道光朝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贪位保荣、妨贤病国的穆彰阿,处决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主持和局、臭名昭著的投降派官员耆英。二是扭转了满清的“重满抑汉”的政策。大举提拔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开启洋务运动。从《清文宗实录》中看,他此时的工作极为勤奋,每天都有许多谕旨下达,其中不少是亲笔写的朱批、朱谕,不劳军机大臣动手。

“同治中兴”是指清朝同治帝在位期间(1862-1874年)的一个中兴阶段。适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媾和,及1864年太平天国被消灭,以恭亲王奕䜣和文祥为代表的满清宗室,以及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汉族地方大员,共同发起了以中兴清王朝为目的的...

查看详情>>
7

在清朝列祖列宗里,为何咸丰皇帝却是位短命皇帝?

咸丰是短命皇帝
咸丰皇帝
清朝

在中国古代,科学不是很发达,人们的养生观念也很淡薄,并且存在着很多的封建陋习,比如近亲结婚等,所以往往长寿的人并不多。相对应的,皇帝作为古代最高统治者,他们除了拥有无上的权力以外,还拥有普通百姓所没有的生活资源,衣食住行方面也相对比较健康,所以再一般情况下,皇帝往往都是最能达到长寿的人。

就拿清朝举例,清朝最盛名的康乾盛世历经三位皇帝,而他们三位最后都成为了长寿老人。康熙年仅8岁就被推上了皇位,按理说在他在如此小的年纪就要操心国家大事,劳心伤神的情况下本应该是短命的,可是他竟然活到了69岁。也是因为康熙长寿的缘故,雍正登基时已经45岁,最终也是活到了58岁的年纪。乾隆是三人里活的最久的,也是清朝历代皇帝里活的时间最长的那个,他活了89岁。

可是作为以上这三位长寿君王的子孙,道光皇帝的皇位继承人,咸丰皇帝却只活到31岁就去见自己的老祖宗了。这似乎是有点匪夷所思了。他父亲道光皇帝可是也活到了69岁的高龄啊,所以正常来看,基因完全没问题啊。那么为何到了咸丰皇帝这里,就开始短命到如此地步了呢?小编翻阅典籍,粗布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一、近亲成婚的遗留问题。在清朝,皇室为了避免权力外泄,巩固皇室的地位,一般都倡导皇上与国家地位显赫的家族联姻。而在清朝,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最显赫的家族莫过于那些皇亲国戚了。所以,近亲成婚就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了。就比如孝庄为了稳住多尔衮,让康熙和自己的亲姑姑成婚。康熙成年后,册封的孝懿仁皇后不但名义是他的妻子,还是他的表妹。如此案例在清朝皇室比比皆是。而近亲结婚对于后代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二、封建王朝的早育问题。在如今的社会,男子的法定结婚年龄是22岁,之所以这么规定,一是为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考虑,再有就是为了后代的身体健康着想。可是在清朝,普遍的结婚年龄都是在15岁左右,更有甚者在11岁就已经结婚生子。父母都还没发育完全,就已经开始生育下一代,不难想出这对于后代的发育是有多大的伤害。

三、不加节制的酒池肉林问题。说到酒池肉林,简直是中国古代荒淫君主的代名词。他们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同时,利用这种权力广集天下美女,在加上美酒助兴,这些无一不在摧残着他们的身体。而清朝的道光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他常日穿梭在后宫之间,又极其嗜酒,荒淫无度。他的身体也就在这日复一日的荒淫下慢慢的虚弱下去,这也是他只活了30年的最根本的原因。

所以说,我们生活在如此完善的社会中,一定要注意生活品质,千万不能过分的放纵自己。否则,短命的道光就是我们最终的下场了。

查看详情>>
8

咸丰皇帝登基后做了哪些事情?他最后把皇位传给了谁

咸丰把皇位传给了谁
咸丰皇帝登基后做了什么事

登基为帝

奕詝即位后,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其时,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于广西,不久,进军湖南、湖北,咸丰三年 (1853年)三月攻克南京建都,改称天京,与清政府分庭抗礼。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名,准备对中国发动新的侵略战争。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兴师动兵,强占中国黑龙江以北大片领土。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同时,他罢斥了道光朝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贪位保荣、妨贤病国的穆彰阿,处决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主持和局、臭名昭着的投降派官员耆英。

咸丰六年(1856年),英法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占广州。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舰队攻陷大沽炮台,进迫天津。咸丰派桂良、花沙纳往天津议和,与英国、美国、法国、俄国分别签订《中英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和《中俄天津条约》。列强不满足于《天津条约》规定的权利,蓄意重新挑起战争。咸丰帝命清军加强大沽口防务。咸丰九年(1859年),在英国蓄意挑起的大沽口冲突中,英法侵略军被击败。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两国再次组成侵华联军,大举入侵。英法联军进攻北塘,咸丰帝在清军与英法联军激战之时,竟令清军统帅离营撤退,大沽再次沦陷。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随即向北京进犯。咸丰帝派遣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为钦差大臣,往通州与英、法议和。英法联军以和谈为掩护,继续组织对北京的进攻,在通州八里桥击败清军后,进攻北京,圆明园、清漪园等处被焚掠。咸丰帝自圆明园仓皇逃亡热河(今承德市),命恭亲王奕欣留京议和。奕欣代表清政府与英、法、俄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并批准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在《中俄北京条约》中,承认了咸丰八年(1858年)沙俄迫使清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的《瑷珲条约》。

驾崩托孤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五日,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重。十六日,咸丰在烟波致爽殿寝宫,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御前大臣景寿、协办大学士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杜受田之子)、焦佑瀛等。咸丰谕:“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

查看详情>>
9

咸丰皇帝在位时为何要变卖家产,想法设法减少开支?全因国库亏空

咸丰皇帝变卖家产的原因
咸丰皇帝在位时国库亏空

咸丰三年四月初十日,应兵部尚书桂良的奏请,皇帝朱批后,内务府向皇帝递交了一份名为《内务府奏查明库存金钟分量及抄产变价银无存折》。

一封变卖“家产”的朱批奏折

在这份递交给皇帝的奏折中,内务府查明其下属的广储司银库中原来收存有大金钟4口,小金钟16口。由于在嘉庆二十四年的时候,由皇帝调拨使用大金钟一口,小金钟16口,所以仅剩下大金钟3口,总重约三万三千两。并且内务府已经找金匠对大金钟的成色进行了验看,随时可以将金钟融化,提炼黄金。咸丰皇帝在奏折后朱批到:著派恭亲王奕䜣、工部尚书翁心存,会同内务府认真妥办,钦此!

乍一看这份奏折疑点重重,兵部尚书为什么会让内务府清查银库中珍藏的金钟?他的手未免伸的太长了。而为什么内务府在清点金钟的同时要查验成色,并且准备融毁呢?咸丰皇帝又为什么会批准“毁弃”祖宗留下的宝贝呢?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南方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军。

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导致大清南方政局糜烂,尤其是江南重要的赋税大省,无法按时完成每年上缴中央财政的税银,但朝廷又频频用兵,导致户部银库入不敷出,大清财政系统难以维系,万般无奈之下高层官员才出此下策,咸丰皇帝为了稳固统治才“从善如流”。

“化钟卖铜”换银子

早在咸丰元年,户部就请求过咸丰皇帝动用内务府银库的內帑一百万两来接济兵饷,押赴前线军营。到了咸丰三年太平天国的实力进一步扩张,前线吃紧,所以兵部尚书才上奏折恳请皇帝将内务府珍藏的金钟融化,充作军费。面对这样的要求,咸丰无法拒绝,所以就安排恭亲王奕䜣亲自负责。

奕䜣等人在将三口乾隆皇帝留下的金钟验明正身后,按照咸丰的意思:金钟融化后,分别铸造成各重二两、三两、五两、十两不等的金条,并镌刻上皇帝年号,以便流通。

最后从咸丰三年六月初六开始融化到当年十一月初三,这三口金钟一共倾得金条八千五百零三块,获得总重二万七千三十两的黄金。按照当时奕䜣、翁心存等给出的一两黄金兑换十五两白银的汇率,这次融毁的金钟可抵405450白银军费。

在兵部开始向皇帝哭穷,要皇帝融化金钟之际,户部也不甘人后,在咸丰三年五月请求将宫廷、园囿内所积存的铜器拿出来送到户部的钱局融毁,铸成铜钱使用。并举出康熙年间为了平定吴三桂的叛乱,康熙皇帝将宫内的佛像拿出来铸成罗汉钱的例子,来让咸丰同意这个请求。

为了大局考虑咸丰皇帝命内务府继续清查积存不用的铜器,查得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奉宸苑四处所藏不用的铜瓶、铜香炉、铜鹤等等陈设,甚至包括旗杆上的铜顶,门上的铜钉、屋檐上的铜网,一共收缴了八千四百七十四斤铜器,全部运往户部,铸成铜钱以供使用。

“一地鸡毛”的大清财政

可就是皇帝和内务府这样砸锅卖铁式的输血,还是无法满足户部财政的缺口。咸丰三年八月二十四日户部又请皇帝让内务府继续拨发银两,就连军机处没钱了也找内务府,要求支应两千二百五十两银子做吃饭、办公用品消耗使用。可内务府也不是印钞机,在清查完库房所剩银两后,内务府给出的答复...

查看详情>>
10

慈禧是靠什么勾住咸丰皇帝的心?这几点必不可少的因素让慈禧荣升高位

慈禧是靠什么勾住咸丰皇帝的心
慈禧是靠什么荣升高位的

对于咸丰帝,历史上称其为最不该当皇帝的皇帝。他体弱多病,软弱好色,无能避世。面对英法联军的枪炮轰炸,咸丰帝毫无反抗之力,在北京叫急,国土将失之时,咸丰帝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自己喜爱的妃子,逃离北京。等英法联军攻破北京,火烧圆明园之后,咸丰帝选择的是妥协,他派恭亲王奕炘和侵略军谈判,以割地赔款的代价求得议和。与各侵略国签定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进一步对外开放国门,并割让了大片土地,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而他自己却一直龟缩不出,不敢反悔北京。

另一方面,咸丰帝还沉迷于酒色之中。世人说过,咸丰帝一生有三大好:一是诗词,二是美酒,三是女人。他刚登基后,便宣布选择秀女入宫,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就是在他第一次下令选秀之时入的宫。入宫之后,凭借咸丰帝的宠爱,一步一步登上高位,最后生下独子,成就最高位。以后,他又几次从满、蒙两族的官宦人家挑选秀女,并破除祖宗规制,选汉族秀女入宫。其中最受宠爱的是牡丹春、杏花春、武林春、海棠春四人,时人称之为“四春娘娘”,居于圆明园。 “据书中记载:奕詝置兵败于不顾,携妃嫔游行园中,寄情于声色既聊以自娱,又自我麻醉。”

咸丰帝是一个风花雪月的皇帝,还是极有才的,这一点从他写的诗词中便可以看出。

对于咸丰帝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有他人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咸丰帝虽然不及康乾两帝,但至少比嘉庆和道光要好。“喻大华:咸丰在整顿吏治方面是个狠角色,处理官员的级别之高、力度之大比雍正还要厉害。喻大华:任贤擢才,洞观肆应”,改变了清朝实行了二百多年的“重满抑汉的国策。”

不在那个烽火时代的人,不好评价咸丰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但至少我们知道,他是一个极为悲剧的皇帝。一上台就遇见太平天国运动,这边烽火未歇,那边硝烟又起,英法联军联合侵华。

我们看咸丰帝后宫,真正笑到最后的只有一人,那就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叶赫拉拉氏,实际上地位并不高,她生父甚至是罪臣,但她是如何获得咸丰帝的宠爱的呢?

最重要的是她长的漂亮,美貌无双。咸丰帝是个风流皇帝,好女色,对于美人,咸丰帝自然不会吝啬自己的宠爱。慈禧太后曾说:“入宫后,宫人以我美,咸妒我,但皆为我所制。”。《十叶野闻》则记载:“当文宗初幸慈禧之日,颇有惑溺之象,《长恨歌》中所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者,仿佛似之。”

其次慈禧太后聪慧过人,且善解人意,是咸丰帝的一朵解语花。《满清外史》记道:“少而慧黠。”《清稗类钞》记道:“有机智,遇事辄先意承旨,深嬖之。”《慈禧外纪》记道:“以己之聪明智慧,遂蒙帝宠。”

三是懂得看人眼色行事,适时的给予自己的建议。《慈禧外纪》记载:“劝咸丰帝任用曾国藩,节制各师,借给湘军粮饷,无有缺乏。曾国藩得以平定粤匪,慈禧之力也。”《慈福传信录》则说:“迨武汉再失,回捻交作,帝以焦忧致疾,遂颇倦勤,后窥状渐思盗柄,时于上前道政事。”而在事情差不多的时...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