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可以说这个时候继位的道光皇帝,如果不能改革,就终将失败
道光这位皇帝,留给历史上最常见的记载,就是在他身为皇帝时期,曾经给中国签下的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是在他身为皇帝的时期签订的,《北京条约》也依然是。他的皇帝生涯,在这些不平等条约的陪伴下,基本上让人看不到他身为皇帝的任何正面的作为。
但实际上,道光从来不是一位不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处在那样一个位置上,他并不是一个能够纵情于个人享受置天下百姓于不顾的皇帝。在他的一生中,也曾为改变落后的面貌做出过种种努力。他想要自己在位期间的中国,能够一直以强大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但很可惜,他的种种政治理想,没有抵得过世界潮流。
面对朝中权臣年事已高倚老卖老的状态,道光果断做出革新
道光皇帝上台之后,他面对的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就是朝中的主要核心部门的官员,都已经是年事已高的老人。而且这些老人,凭借着在朝中行走多年的资历,对于道光的命令,总是不能全部听从。如果道光想要做出一番事情来,就必须要在朝中找到能够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所以,这些老人官员,他必须要清除。
道光还是有着自己的谋略的,他通过努力,成功为自己铲除掉了这些政治道路上的阻碍。当时,他借着发生在朝廷中的"遗诏事件"大做文章,逼得这些老人家们主动辞去了官职。这件事情之后,道光所想要任命的人,才得到了进入朝廷核心的机会。通过这些亲信,道光的政令,才畅通起来。
当时的道光,也是一位心系民生的皇帝
对于道光来说,在皇位上,他也想要为百姓多做一些事情,他也想要成为一位能够为百姓称赞的皇帝。比如说,当时的民众,一直深受河道堵塞的困扰,道光就曾经在全国范围内花费较大力气命令官员为民众疏通河道。他还打破了当时盐业专营的制度,抑制了少部分盐商哄抬盐价的行为,为民众带来物价的稳定。
在官员队伍的管理方面,道光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于那些贪官污吏,在他的任期内,他查处了一批又一批。那些盘剥百姓的官员,也有很多得到了应有的惩罚。针对当时官场上存在的种种侵害百姓利益的陋规,他还出台了专门的清除政策。道光时期的吏治,并不为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黑暗、腐朽与无可救药。
对于官员们上书的具体的治理措施与政策,只要是对于百姓有利的,道光都愿意积极尝试,他是一位能够主动寻找合理治国措施的皇帝。从这些方面看来,道光从来就不想成为史家们笔下的一无是处的昏聩之君。但是他所生活的年代,制约了他的理想的实践;他所经历的教育方式,让他没有办法跟得上时代的脚步。
生在传统的皇帝世家,让道光看不到世界的变化
在道光还没有登上皇位之前,其实清朝的统治就已经走上了下坡路。曾经盛极几世的中国,因为固步自封,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在其他的国家都凭借着科技的力量大踏步前进的时候,在中国统治者的带领下大部分中国人都还躺在曾经的功劳簿中不愿意继续奋斗。
道光也是一位传统观念非常深厚的人,因为他出生在非常传统的皇帝世家。他延续着他的祖辈父辈的观点,仍然坚信中国依然是世界上的超级无敌大国...
查看详情>>与“可以说这个时候继位的道光皇帝,如果不能改革,就终将失败”相关的文章
嘉庆生前并没有认定让道光继位,那道光皇帝怎么继位的呢?
清朝的皇帝中,争议最多的应该是雍正皇帝。尤其是关于他的继位之谜,一直有着丰富的谣传。于是,雍正皇帝就担上了篡改继位诏书以谋位的罪名。
可事实上,雍正皇帝的继位诏书至今可查,板上钉钉,根本不可能篡改。诏书全文是这样的: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成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而且这份诏书是由汉文和满文同时写就的,怎么可能篡改?
在继位问题上,真正值得怀疑的,其实是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旻宁,本名绵宁,是嘉庆皇帝的第二子。但因为嘉庆皇帝的长子夭折,因此,道光皇帝是事实上的皇长子。而且,他的母亲是嘉庆的第一任皇后。
从各个方面看,道光的条件貌似都符合储君的标准。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清朝皇帝一向是立贤不立长。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光皇帝并没有任何先天的优势。
所以说,如果没有继位诏书的加持,道光皇帝的继位就充满玄机。可事实上,嘉庆皇帝驾崩后,大臣们来到乾清宫,取下正大光明匾额后的匣子时,一个个都惊呆了:匣子里面是空的,并没有嘉庆皇帝留下的继位诏书。
嘉庆皇帝是在承德避暑山庄驾崩的,死得很突然。有传言说,他是被雷劈死的。
既然没有留下继位诏书,说明他还在考察诸多皇子,并没有认定让道光继位。
那么,道光是如何继位的呢?综合各种史料,这应该是出自各位大臣的意见。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先皇未留遗诏,那就只好大臣们自己做主了。
可诡异的是,据史料记载,大臣们后来在翻捡嘉庆皇帝的遗物时,竟然找到了一个金匣子,匣子里面放着的,正是让道光继位的遗诏。
这是不是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自雍正皇帝建立“秘密立储”的规矩后,这份事关重大的遗诏都是藏在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怎么可能随身携带呢?退一万步讲,如果是弥留之际急迫写就的,那也得告知大臣或者贴身的太监,怎么可能无人知道呢?
更诡异的是,嘉庆的第二任皇后——也就是当时的太后,竟然发了一道令道光继位的懿旨——这在整个清朝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因为清朝的祖训是后宫不得干政。
这位太后并不是道光的亲生母亲,但她有两个亲生儿子,分别是嘉庆皇帝的第三、第四子,其中第三子绵恺当时的年纪是25岁,正值盛年。
如果是出于太后的本意,她为何不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继位呢?
所以,太后的懿旨很可能是在大臣们的授意下发布的。他们这么做,正说明了他们的心虚。
综上,嘉庆皇帝根本没有留下关于储君的遗诏。道光皇帝的继位,事实上是大臣们的选择。
查看详情>>与“嘉庆生前并没有认定让道光继位,那道光皇帝怎么继位的呢?”相关的文章
道光继位得天独厚地占据了这三大优势,后面才有了道光皇帝
葬在清西陵慕陵的皇帝就是道光帝: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9.16—1850.2.25),原名绵宁,清朝第八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十六日。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驾崩。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慕陵,传位第四子奕詝。
旻宁早期经历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八月初十日,爱新觉罗·旻宁生于紫禁城撷芳殿。他出生时,父亲嘉庆帝颙琰尚为普通的皇子。母喜塔腊氏为颙琰福晋(嫡妻)。是嘉庆帝嫡出的皇次子,由于长子早夭,所以他是事实上的嫡长子。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八月,十岁的旻宁跟随祖父乾隆皇帝打猎获鹿,乾隆帝大喜,赐黄马褂、花翎。
嘉庆元年(1796年),旻宁进行大婚,娶满洲镶黄旗布彦达赉之女钮祜禄氏。十一月奉嘉庆帝赐册,立为皇子绵宁的嫡福晋。
嘉庆四年(1799年)四月,嘉庆帝根据密建皇储的家法,亲自写上旻宁的名字,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鐍匣之内。
嘉庆十三年(1808年)正月,原配嫡福晋钮钴禄氏薨,继娶佟佳氏为嫡福晋。
嘉庆十八年,天理教徒攻进紫禁城,他又以鸟枪击毙两贼。嘉庆帝很高兴,封他为和硕智亲王,其御枪也被赐名为“威烈”。此后,旻宁备受嘉庆帝器重,嘉庆帝称赞他“忠孝兼备”。
登基继位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嘉庆帝亲赴热河秋狝,旻宁跟随父皇前往。此时嘉庆帝病重,御前大臣赛冲阿、索特纳木多布斋,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卢荫溥、文孚,总管内务府禧恩、和世泰等人当众开启乾清宫的鐍匣,宣布嘉庆四年的时候的诏书,立旻宁为皇太子。嘉庆皇帝驾崩后,当日就护送嘉庆帝的灵柩回北京。八月,旻宁在太和殿登基。
继位争议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十八日,嘉庆帝到热河秋狝,命皇次子智亲王旻宁、皇四子瑞亲王绵忻随驾。这年他六十一岁,“身体丰腴,精神强固”。二十四日,到达热河行宫,“圣躬不豫”。当天,嘉庆帝到城隍庙拈香,又到永佑宫行礼,二十五日,病情严重,当夜崩逝暴死,死因不明。
国不可一日无主。嘉庆帝突然死去,皇位的继承则成为当时朝廷头等大事,于是,旻宁在承德继位,成为清朝历史上唯一在京城之外即位的帝王。事后,虽然道光帝曾明确地说:“予弱冠即蒙皇考殊眷,默定储位。”但在史学界,旻宁的继位却留下了众多的争议。
嘉庆帝在热河避暑山庄病逝后,本应立即派大臣急驰北京,到乾清宫取下正大光明匾后的秘密立储敕书,但是,当时并没有这样做。
据包世臣所撰《戴公(均元)墓碑》文记载当时情状,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春,戴均元拜文渊阁大学士,晋太子少保,管理刑部。
七月,戴均元和托津等随从嘉庆帝到热河秋狝,“甫驻跸,圣躬骤有疾,不豫。变出仓猝,从官多皇遽失措”。戴均元和托津督促内臣翻检皇帝遗物,最后在嘉庆皇...
查看详情>>与“道光继位得天独厚地占据了这三大优势,后面才有了道光皇帝”相关的文章
道光皇帝是以什么身份继位的?他继位后只能接手嘉庆帝留下的烂摊子
道光帝,名旻宁,1782年生,嘉庆帝的嫡长子,1820年继位,接手的是嘉庆帝留下的烂摊子,以他的智力和魄力,根本无法振衰起弊,开创新局,但他仍决心守住祖业,看好摊子。他的为政之道,根本要义在于“守成”,企图用祖宗之法,重建祖宗昔日的盛世风光。然而,客观而言,他才华不如祖父乾隆,精明不如曾祖雍正,胆略不如高祖康熙。
问题是,道光是如何继位的?
自雍正起,清朝实行秘密建储制度,在皇帝在世的时候,先把继承者的名字写下来,放进一个密封的密匣里,然后搁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待老皇帝驾崩,取下来当众启封宣读。然而,旻宁的父亲嘉庆皇帝,并没有在正大光明匾的后面放任何东西,突然之间,在热河避暑的时候,就驾崩了。
道光的继位,是臣子们在嘉庆的近侍身上,找到了一个小金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有嘉庆四年嘉庆的亲笔字条,立旻宁为太子。于是,旻宁就这样继位了。当然,如果有这样的字条,而且旻宁又是皇后所生,标准的嫡长子;在继位前,就因为林清之变,鸟枪击贼之功,得封亲王,让他继位,从道理上,倒也应该。但是,毕竟没走秘密建储制度的程序。也可以说,老皇帝嘉庆,其实并没有最后下决心选择哪个。嘉庆四年的字条,没有正式放进制度规定的密匣里,搁到嘉庆二十五年,还是不是能算数,其实不好说的。
《清史稿》中的旻宁,在做皇帝之前,除了枪法不错,打猎时猎获物比较多,碰巧击毙了几个造反的狂徒之外,还真看不出有什么本事。唯一的政绩,就是提倡节俭,自己带头穿补丁衣服。不补还好,皇帝的衣服,得专门送给江宁织造,由专门的苏州织工来补,一个补丁,比新衣服花费还多。
旻宁的老子接的是一副烂摊子,轮到他了,还是一副烂摊子,而且更烂。漕运一塌糊涂,盐政一塌糊涂,鸦片走私,比嘉庆时还要疯狂,直接导致了银本位的清朝货币体制的动荡。面对这样一些每个都可以动摇国本的大问题,道光当然不能无动于衷。但是,他信赖的大臣,都是曹振镛这样的提倡多磕头少说话之辈,前有曹振镛,后有穆彰阿,都是这样一副稳重、持重却平庸的衮衮诸公。跟他们的皇帝一样,人不坏,也不大整人,但是什么大事不想干,也干不了。
道光曾向一名即将上任的官员推心置腹地谈到他的治国理政之道,堪称“裱糊理论”的完整表述:国政就像一所大房子,住房的人随时粘补修理,自然一律整齐,若听任破坏,必致动大工。在“裱糊理论”的指导下,面对扑面而来的问题,道光给臣下的一道道圣旨,就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目光短浅的“法术”,从来没有一种远距离、宽视野的“治道”。
道光目光短浅毫无卓识,但若有明智远识的大臣辅佐,也不失为宽猛相济。但要命的是,资质平常缺乏胆略的道光帝,又绝不缺乏自信,总以为自己的每一次决策,都是最佳方案。因此,他在辅臣的选择上,又采用了最可怕的“老实听话”标准,他所信赖的中枢重臣如曹振镛、穆彰阿等,均以“多磕头,少说话”为主旨,战战兢兢,每逢建言,先竭力揣摩帝意,只讨欢心而不究事理。这就使得道光循用...
查看详情>>与“道光皇帝是以什么身份继位的?他继位后只能接手嘉庆帝留下的烂摊子”相关的文章
在道光皇帝继位之初的十年里,道光需要处理的为什么都是内乱?
清朝在乾隆执政晚期就已经出现颓势,尤其是到了道光皇帝年间,清朝更是在下坡路上越滑越快,鸦片战争的爆发,清政府战败,开始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泱泱中华成了列强案板上的羔羊。
清朝的没落不是一人之责,世界在不断进步,可清朝一直闭关锁国,社会弊端积重难返,道光继位后,也曾想励精图治,带领大清重回往日盛世模样,可是当时的清朝已经病入骨髓,还有外敌虎视眈眈,道光皇帝的资质也是很一般,没有大刀改革的魄力,最后整顿没有成效,不了了之,尤其是经历了鸦片战争的失败,道光皇帝心灰意冷,不再作为,得过且过地走完了帝王生涯。
道光作为皇帝确实并不优秀,但倘若他接手的是一个盛世,我相信他是可以扮演好守成之君的角色,将祖宗基业兴盛的传下去,之所以会有此假设,是因为道光这个人是很不错的,身上有大多数帝王不具备的优点。
道光是嘉庆的嫡次子,但嫡兄早亡,所以道光是以嘉庆嫡长子的身份继承皇位的,身份尊贵、地位超然,清朝历史上除了同治皇帝是独生子,继位毫无悬念外,当属是道光继位最为顺利,也几乎没什么悬念,在这样一位皇子身上居然看不出沾染了什么纨绔子弟的气息,反倒是其父嘉庆皇帝的谆谆教诲都良好的体现出来了。
就如对待皇族兄弟避讳的问题,雍正登基,众兄弟“改胤为允”、乾隆不要求改字、而嘉庆为了避免众兄弟改名字麻烦,自己改名颙琰,道光也跟着父亲将自己改名为旻宁,其实嘉庆皇帝对他影响最深远的教育还是在生活朴素上,使得道光皇帝毫无争议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
在道光皇帝还是智亲王的时候,跟随父亲嘉庆前往奉天祭祖,嘉庆皇帝特意拿出清太祖用过的马灯,太宗用过的拐杖等遗物,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听完父亲的话,道光很受影响,便立志一定要学习先祖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不能辜负父皇对自己的一番苦心。回京之后,不仅命人把房间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搬走,就连晚饭也是让太监出宫走不近的路途买回来的烧饼,买回来时已经凉了,但是他并没有丝毫怨言。
继位之后,依旧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连代表皇家威仪的龙袍的都是穿到破、破了补、补了穿,直到后来觉得雇人补龙袍也挺贵的,干脆鼓励后宫嫔妃学习女红,充当免费劳动力,给自己补衣服,手艺好的没准还能充当裁缝用呢?别的皇帝都是适用于不同场合的龙袍都备几套,许多穿过一次就不穿了,皇帝节俭到道光这个份上的,确实也是没谁了,纵横都忍不住为他的后宫嫔妃抱怨几句了,人家挤破头入宫是吃香的喝辣的,道光皇帝后宫女眷入宫后生活得还没有待字闺中时候舒服呢!
皇帝能够节俭到这个份上也是让后人动容,这样的皇帝按理说是要被千古歌颂的,可是道光皇帝的评价确实不高甚至很负面,主要还是因为他品性虽好,但作为皇帝实在是没有亮眼之处,反而清朝在他手上衰亡的越来越严重。
在继位之初的十年里,道光需要处理的都是内乱,主要就是前人留下的社会弊政以及回族部落的叛乱,弊政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道光也在积极出台措施整顿吏治,如改组军机,意识到...
查看详情>>与“在道光皇帝继位之初的十年里,道光需要处理的为什么都是内乱?”相关的文章
从道光皇帝继位后,为什么清朝会走向颓势,与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清朝时期的皇帝,说到清朝很多人会认为清朝是一个非常落后的朝代,确实,清朝的经济没有以前所有朝代的好,而且,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的道光皇帝,道光皇帝是清朝的第十位皇帝,而且据说当时清朝道光皇帝的继位还有争议,那么,道光帝是一个怎样的人?具体的一起来看看吧!
道光帝即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出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即公元1782年9月16日,去世于道光三十年,即公元1850年2月25日。道光帝原名爱新觉罗·绵宁,登基之后改为爱新觉罗·旻宁,他是嘉庆帝的次子,其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因为嘉庆帝的长子早夭,道光皇帝是事实上的嫡长子。他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
乾隆五十六年,十岁的道光帝跟随乾隆打猎获鹿,乾隆帝大喜,赐黄马褂、花翎。嘉庆元年,道光帝大婚,娶满洲镶黄旗布彦达赉之女钮祜禄氏。嘉庆四年,被秘密立为皇储。嘉庆十三年,原配嫡福晋钮钴禄氏薨,继娶佟佳氏为嫡福晋。公元1820年继位,改元道光。
嘉庆帝期间,清朝的朝政已经开始颓败,嘉庆帝为了挽回颓势,做了一系列的努力。比如推行维新,整顿朝纲,清算贪官,要求官员大小事务都要据实已报等等。可是尽管嘉庆帝为此不遗余力,可是最终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个问题。所以到了道光帝期间的时候,清朝的国力已经日益衰弱。道光帝和其父亲嘉庆帝一样,为了挽回清朝衰落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他本人力行节俭,勤于政务等等。
道光帝提倡节俭到了什么地步呢?作为一个皇帝,富有天下,但自己的裤子破了,道光帝都没有丢掉,而是打了补丁,继续用。所以由此可见,道光帝想要挽回清朝颓势的决心。可惜他作为一个帝王资质不高,加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在历史进程的潮流下,清朝注定一步步走向颓势,与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
学历史的时候应该了解到,中西方之间的差异,最根本的就是制度上的。西方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东方是落后的封建主义制度,若不进行彻底的变革,东方不可能战胜西方。而作为清朝的当权者,作为封建制度的最大受益人,道光不可能彻底改变制度,所以差距越来越大,最终败给西方,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也是鸦片战争中,清朝败的那么彻底,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协议的根本原因。
对清朝历史稍微有点了解的都知道,嘉庆皇帝去世,实际上是有些争议的。因为去世突然,所以历来有很多种说法。比如被雷电劈死等,稀奇古怪的死法。虽然这些说法,即为离奇,但嘉庆皇帝去世突然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他的突然猝死,道光帝的继位受到了一些争议。
《清史稿·托津传》记载:“仁宗崩于热河避暑山庄,事山仓猝,托津偕大学士戴均元,手启宝盒,奉宣宗即位。”
《清史稿·戴均元传》也记载:“扈从热河,甫驻跸,帝不豫,向夕大渐。戴均元,乾隆进士,官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上...
查看详情>>与“从道光皇帝继位后,为什么清朝会走向颓势,与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