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李商隐写了首《杜司勋》给杜牧,杜牧没有任何回应
说起晚唐诗坛,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李商隐和杜牧,二人甚至被合称为“小李杜”。盛唐有李白杜甫之光芒,而晚唐也幸有小李杜之余晖。
李商隐的诗秾丽朦胧,杜牧的风格则清丽旖旎,有人爱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也有人喜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二人虽风格不同,但功力相匹,在晚唐诗坛乃至后世评价都是相提并论的。
只不过“小李杜”唯一让人遗憾的便是二人的交情。众所周知,李白杜甫互为知音,虽相见次数不多,但酬唱相赠的诗作颇多,“李杜”的友谊也是诗坛佳话。但“小李杜”之间却甚少听闻二人有什么交情。
从现有的史料看来确实如此,李商隐与杜牧之间并没有深厚的友谊,甚至已知的二人见面的次数也仅有一次。不过李商隐对杜牧极为推崇,未曾见面,便为杜牧写了两首诗,把杜牧夸上了天。可惜的是,杜牧没有任何回应。此后,二人个字落寞宦途,再未曾有过交集。
且先来欣赏李商隐为杜牧所写的一首绝句:
杜司勋
唐·李商隐
高楼风雨感斯文,
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
人间唯有杜司勋。
据传白居易生前极为推崇李商隐和杜牧,只恨小李杜未曾相交。白居易听闻杜牧将回长安,便对李商隐说:天宝三年李白与杜甫山水一相逢,令人恨不与之生同时;如今我辈何幸,竟能再逢李杜相会。
后来杜牧来到长安后,李商隐尚未见到真人便迫不及待写下这首《杜司勋》送给杜牧,以表关切倾倒之意。诗中专赞杜牧作诗的才华,可谓将杜牧夸上了天。
诗中首句“高楼风雨感斯文”便道出自己读杜牧诗作的感受:风雨凄凄、高楼凭栏、风雨如晦、昏暗凄迷,伤时忧世之感油然而生,顿时便想起杜牧的的文章诗篇多么贴切此刻风景和这个时代。
第二句“短翼差池不及群”则化用《诗经》中的典故,表明自己不如杜牧,同时又有自己与杜牧同样都是壮志难酬“不及群”的感叹。
第三句“刻意伤春复伤别”概括出杜牧诗作的主要内容和感伤的基调,其实这何尝不是李商隐自己的诗作的基调,同处时代衰颓之际,二人风格虽不同,但情感基调是一致的。
结尾一句“人间唯有杜司勋”可为浓墨重笔,极力推崇杜牧在诗坛的地位,将杜牧夸得人间唯一,只应天上有!热情的赞美既极力推崇杜牧,也暗含引杜牧为知音之意。“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似乎也饱含着诗坛落寞,知音稀少的弦外之音。
从李商隐对杜牧的倾慕和推崇,可见他是非常想与杜牧相见相交引为知己的。可惜的是,杜牧收到诗后并没有回应。后来李商隐又写了一首七言律诗: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唐·李商隐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这首七律不仅仅夸奖杜牧的文采诗作,还称赞其有军事才能、治国之策,李商隐为了结交杜牧可谓是一反平日行文晦涩的习惯,用词真切自然。然而杜牧依然没有任何回应。
此后,在长安的一次酒宴上,二人不期而遇,没有提起曾经的赠诗,唯有对席而饮。此次相遇后,二人再也没有交集。只有两首得不到...
查看详情>>与“李商隐写了首《杜司勋》给杜牧,杜牧没有任何回应”相关的文章
李商隐写给杜牧的《赠司勋杜十三员外》,清代纪晓岚评价是:奇趣横生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说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不过唐代另外一对“李杜”也留下了很多美妙的诗篇,那就是杜牧和李商隐,被后世称为“小李杜”。
李商隐和杜牧被并举,不只是姓氏的巧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关系特别好。这一点又像极了唐代的“元白”,元稹和白居易。唐代大诗人中,这样的好兄弟很多,有时候甚至好得有点肉麻兮兮。他们彼此赠答诗作,一来二去,妙趣横生。
李商隐曾经给杜牧写了首诗,共56字,将对方从头到尾夸了一遍,但却一点都不觉得有吹捧之嫌,反而是成就了一首流传千年的经典。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唐代:李商隐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诗的大意是:你杜牧字牧之,任吏部司勋员外郎,曾经写了一首《杜秋娘诗》,天下闻名。你的前世应该是梁代大诗人江总吧,你看,杜牧,名牧,字牧之;江总,名总,字总持。而且你们都是那样心如铁石,坚毅刚强。你们的胸中,存有万千刀兵,奇谋计策,就像干将莫邪剑一般锐利而锋芒。纵然鬓发萧骚,也从不慨叹白发横生,不伤悲命运和造化。你的祖先杜预,曾经盛赞晋人羊祜,说百姓为羊祜立碑,观者流泪。你也像祖辈一样,思慕先贤,奉诏撰韦丹碑。
这首诗,可谓将杜牧夸了个遍。首先标题,夸杜牧的官职和出身。司勋员外郎,是吏部的官职,能够在吏部担任重要职位,确实值得一提。而“十三”其实也是无言的夸赞。因为在古代,夸一个男人,常常称呼他的排行,在诗的题目中突出“十三”,说明杜牧出身大户。确实,杜牧在京城都算是出身豪门。
开篇第一句,介绍杜牧的官职,以及名字,另外夸赞他的文才,特别提到哪一首天下闻名的《杜秋娘诗》。第二句与第一句构成承接,进一步用古代的江总,去衬托杜牧。说江总是杜牧的前身,言下之意就是说杜牧和江总一样,值得称道。诗人很巧妙地将他们名字的巧合联系在一起,可谓十分高明了。
那么究竟杜牧和江总哪些方面相似呢?“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简而言之,就是有才华,有能力,但是不怨天尤人,胸襟旷达。这可谓是从里到外,从内在气质风神,到外在体貌身姿,都夸到位了。最后一句最难理解。因为这里面牵涉到杜牧和他的远祖杜预。他们做了类似的事情,一个为贤达的碑而哭;一个去撰写贤达之人的墓碑。很显然,这是夸赞杜牧的家风,是见贤思齐。
纵观全诗,遣词用字是十分高明的。一共叠用了两个“牧”字,两个“秋”字,两个“总”字,两个“江”字,只有颈联单行。这不但令全诗朗朗上口,明快自然,而又不失豪迈。清代纪晓岚对此诗的评价是:奇趣横生!
与“李商隐写给杜牧的《赠司勋杜十三员外》,清代纪晓岚评价是:奇趣横生”相关的文章
《杜司勋》是李商隐写给杜牧的一首绝句,诗中对杜牧极力推崇
高楼风雨感斯文,刻意伤春复伤别,短翼差池不及群。人间惟有杜司勋。——李商隐《杜司勋》
这是一首李商隐感怀杜牧的绝句。诗中对杜牧极力推崇:高楼风雨,刻意伤春,刻意伤别,不群,惟有,后人可以在这一首诗中对杜牧有个清晰的映像:潇洒风流,多才多艺。
杜牧,生于公元803年,卒于公元852年,活了49岁。大家都叫他“小杜”,这是为了区别于杜甫,由此可见他在诗界的地位。杜牧一生风流倜傥,到处游山玩水,但只对浙江湖州心驰神往,一生念念不忘,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是为了一个美女。
公元838年春天,杜牧受好朋友宣徽观察使崔郸的邀请,做了宣州的团练判官。这个官职很轻松,适合潇洒不羁的杜牧,让他有大把时间游山玩水。宣州这地方和浙江江苏接近,自古江浙美女如云,杜牧自然要去一探究竟。就找了个机会来到湖州。湖州的刺史早就仰慕他啊,听说偶像来了,自然热情款待。由于是忠实粉丝,自然对杜牧的脾气掌握的很彻底,知道他喜欢赏心悦目的美女,就把当地出名的歌姬全部召集起来请杜牧点评。
这杜牧本就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人物,什么样的美女没见过啊,正眼都不瞧一眼这些召集来的歌姬。刺史大人着急啊,在偶像面前丢了面子嘛。于是便亲自带着他穿大街过小巷,就为了一睹江南美女的风姿。
来到一处栽满柳树的人家,由于口渴,两人就进去讨口水喝。开门的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长得眉清目秀,家里只有一个奶奶,祖孙俩相依为命。这杜牧见到这小姑娘就惊为天人,彻底忘记口渴的事了,对刺史说:“这才是湖州第一美女啊”。刺史见杜牧如此开心,边找小姑娘的奶奶征询意见,堂堂一州刺史,替杜牧做起媒来了。
老奶奶听了刺史的问题后,知道对方是杜牧,再加上是父母官做媒当保,还有啥不放心的呢,就答应了说:“只是我家孙女今年才13岁,这么小成亲不大方便吧”。杜牧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连忙说道:“无妨无妨,现在可以下聘礼,待她长大后才成亲,再说了,我不也还一事无成么,大丈夫不做刺史,何以家为?现在我这身份娶了她也辱没了姑娘啊,我这回去就用功上进,一定要做到湖州的刺史,让姑娘有个父母官夫人的身份。”于是约定十年之后,杜牧以湖州刺史的身份来迎娶。
聘礼是送出去了,可杜牧这时候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团练判官,离刺史还差得远呢。就这样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转眼十二年过去了,好不容易到了公元850年秋天,在好朋友宰相周墀的帮助下,终于得偿心愿,外放湖州刺史一职。
马不停蹄到了湖州,杜牧杜刺史上任第一件事,便是亲自来到那栽满柳树的人家。可惜,柳树还在,老奶奶也还在,昔日的小姑娘却不在了,两年前,等了十年的小姑娘,在没有杜牧任何消息之下,嫁人啦。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他妈了。
就这样,风流倜傥的杜牧,好不容易在遇到自己心动的女神,却依然时间面前一败涂地。由此可见,爱情可遇,还需资本支撑啊。杜牧为此伤心欲绝,写了一首著名的七绝,以悼念自己失去的爱情:自是寻春去较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
查看详情>>与“《杜司勋》是李商隐写给杜牧的一首绝句,诗中对杜牧极力推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