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年号

发布时间:2020-06-28
1

西晋“八王之乱”的一大特色是什么?每一次劫难就会有新的年号出来

“八王之乱”
西晋
西晋“八王之乱”的特色

张方挟持惠帝、成都王司马颖以及惠帝另一个弟弟豫章王司马炽到长安,河间王司马颙就暂时成为西晋王朝真正的主人。他让惠帝下诏废掉司马颖的皇太弟身份,改立豫章王司马炽为皇太弟。

“(惠)帝兄弟二十五人,时存者唯(司马)颖、(司马)炽及吴王(司马)晏”。

惠帝永兴二年(305)七月,东海王司马越喘定之后,又以张方和河间王司马颙“劫颙车驾”为罪名,发檄天下讨伐河间王。成都王司马颖的旧部也纷纷在河北起兵。

见山东、河北等地兵起,河间王害怕了,就又封原来和自己一个战壕现在又被自己软禁的司马颖为镇军大将军,派卢志和千余兵拥他一起返归河北招抚。

成都王司马颖此时兵马衰弱疲极,早已丧尽昔日手下数十万熊虎大军的威风。

东海王司马越东山再起之势勃然,一路进兵顺利,军近洛阳。眼见一天不如一天,河间王司马颙想与司马越言和。

由于张方自己有“劫驾之罪”,怕二王和解后对自己不利,坚决表示反对。河间王便遣张方的老友郅辅以送信为名,趁张方读信时,一刀砍下这位骄横将领的脑袋。

本以为杀了张方后东海王司马越会许和退兵,但政治斗争向来是“得寸进尺”,东海王司马越继续西进。

当时携残兵驻洛阳的成都王司马颖,在洛阳也站不住脚,狼狈败向华阴。他中途听说河间王和东海王有言和之势,如九雷轰顶,不知何去何从。

两王如果讲和,成都王自己肯定会被当作牺牲品干掉。

公元306年5月,东海王的将军祁弘攻入关中,连败河间王司马颙的军队。司马颙本人跑进太白山中。当时百官散走,在山谷中拾采橡食充饥。祁弘军攻入长安后,部下的鲜卑军人纵情大掠,杀掉两万多人。

祁弘抢到惠帝后,拥着皇帝还都洛阳。河间王趁机夺回长安城,但关中地区都臣服于司马越,因为惠帝在司马越手中,河间王仅保有长安一城。

公元306年7月,惠帝回到旧都洛阳,改元光熙。

每经一次劫难,惠帝就被迫改一次年号,这也是西晋“八王之乱”的一大特色。

东海王司马越拥大军入驻洛阳后,被委任为太傅、录尚书事(实际上是自己委任自己)。并以自己的亲宗堂兄范阳王司马虓为司空,镇军邺城(司马越和司马虓两个人都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馗之孙,按理讲是帝室疏宗)。他还加封进攻成都王甚有“功劳“的王浚为骠骑大将军,都督东夷、河北诸军事,领幽州刺史。

惶惶在外的成都王司马颖,听说东海王兄弟已经控制了京城,便想从华阴往武关方向逃跑。行至新野县,东海王已经以惠帝名义下诏搜捕。

惶急之间,司马颖也顾不上老母妻子,只和一个御车的兵士单车载着两个小儿子渡过黄河跑到朝歌,又召集了从前的属下数百人,想投奔老部下公师藩。

没走多远,范阳王司马虓属下把司马颖等人一网打尽,关在邺城监狱里。虽然范阳王司马虓幽禁他,并不想杀他。

不巧的是,范阳王忽然暴疾而死,他手下长史刘舆(大文豪刘琨之兄)知道司马颖从前一直在邺城坐镇,声名不错,怕有人再趁机劫持他生出后患,便派人假称台使,连夜称诏,赐死了司马颖死。

在最后的时刻,这位年轻貌美的王爷倒很镇静。读毕“诏书”,他问监守田...

查看详情>>
2

宋太祖赵匡胤年号怎么取的?宋太祖的故事你知道几个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年号
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原来是五代十国时期周朝的臣子,可以说与当时的君主柴荣具有非常好的感情,跟随着柴荣征战疆场,柴荣也算得上是一代明君,对雄才大略的赵匡胤也是非常的器重与青睐,可以说柴荣在的时候让赵匡胤身居要职,公元959年柴荣病死,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后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登基做了皇帝。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听说契丹与北汉发兵南下要攻打周朝,当时执政的大臣范质等人慌忙派赵匡胤领兵前去抵御,正月初二,赵匡胤带领大军离开都城开封来到了距离开封二十里的陈桥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开始实行兵变计划。军中开始流传要立赵匡胤为皇帝的传言,正月初三,赵光义与亲信赵普见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让将领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酒醉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拥立赵匡胤做皇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领兵回到开封,守城军队是赵匡胤的结社兄弟,于是将城门打开,迎接赵匡胤入内,赵匡胤很快控制了都城开封,范质等人这才知道不辨军情真假上了当,但是形势已经明确,所以众大臣也都同意拥立赵匡胤做皇帝,翰林学士陶谷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禅代诏书,宣布柴宗训禅让帝位给赵匡胤。赵匡胤于是正式登皇帝位,就这样轻易地夺取了政权,将恭帝柴宗训改封为郑王。由于赵匡胤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于是就采用宋为国号,都城定为开封,年号改为“建隆”。赵匡胤就是历史上的宋太祖。

宋太祖年号

年号是中国古代皇帝用来纪年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是一世英名的汉武大帝发明的,从此被历朝历代的君王沿用,在宋代也不例外。宋太祖是这个朝代里面年号用的最少的一个,但也是用了三个的。

宋太祖第一个年号叫做建隆。顾名思义,就是“建设兴隆”的意思。这个年号的开始,在于一个叫做“黄袍加身”的典故。当初宋太祖还不是皇帝,只是一个权利比较大的将军,因为皇帝不行,就有了取而代之的意思。手下有人猜测到了他的心思,就发动了事变,把龙袍披到了宋太祖的身上。从此之后,宋太祖就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新的皇帝即位,肯定是要用新的年号的,他的年号就是“建隆”。

第二个年号叫做乾德,意思是“感谢上天的恩德”。宋太祖刚刚接手宋朝的时候,百废待兴,可是后来因为他的励精图治,所以景象大为改观。他于是就要换一个新的年号来庆祝一下。为了表示自己的特殊,要求手下想一个之前从来都没有人用过的年号。于是他的手下就想到了“乾德”这个词汇。虽然后来证明后蜀也曾经用过这个,但是这个词的寓意还是不错的。

第三个年号叫做开宝,这是宋太祖用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年号了。“开宝”的意思不用过多解释,很多小国都开始采用这个年号。在这个时候,宋太祖已经是基本统一全国了。

宋太祖三下南唐

在民间流传着宋太祖三下南唐的故事,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都将这一故事演绎得鲜活生动。由于时代久远,关于这一事件的史料记载很少,我们无从考证它的真实性。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它曾经真实发生过...

查看详情>>
3

历史上最久的几个年号,康熙只能位居第二,第一令人吃惊

乾隆
年号
康熙

年号最早由西汉孝武天子刘彻始创,这是一种奇特的纪年方式。在帝制时代,年号对天子的专制统治有一定努力作用,所以年号制度一直沿用,直到清朝死亡。

所以说,年号可以看成是天子的专属产物,是天子至高无上的象征。就连袁世凯复辟帝制,也短暂使用年号制度,末代天子溥仪在日本培植下做了伪满洲国天子,仍然使用年号。

天子如果在位时间不是特别短,但凡遇到大事都市改年号,所以一个天子会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年号,而明清两朝天子基本只有一个年号,这就是“一世一元制”。

在世界历史上,年号不是中国独占,周边国家朝鲜、越南、日本等深受中国影响,也使用了年号制度。现在小编给世界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五个年号排名,使用了61年的康熙年号仅仅排到第二位,名列榜首的可能许多人都猜不到,因为不是中国年号。

第五名:嘉靖45年,明治45年

嘉靖是中国明朝第十一位天子世宗肃天子朱厚熜的年号,时间从公元1522年到公元1566年,合计45年。

明治是日本菊花王朝第122代天皇睦仁的年号,时间从公元1868年到公元1912年,合计45年,与嘉靖并列第五名。睦仁天皇死后,年号明治成为谥号,即明治天皇。

第四名:万历48年

万历是中国明朝第十三位天子神宗显天子朱翊钧的年号,时间从公元1573年到公元1620年,合计48年。

第三名:乾隆60年

乾隆是中国清朝第五位天子高宗纯天子弘历的年号(不算太祖高天子努尔哈赤,清朝开国天子是太宗文天子皇太极),时间从公元1736年到公元1795年,合计60年。

第二名:康熙61年

康熙是中国清朝第三位天子圣祖仁天子玄烨的年号,时间从公元1662年到公元1722年,合计61年。

榜首:昭和64年

昭和是日本菊花王朝第124代天皇裕仁的年号,时间从公元1926年到公元1989年,合计64年,是世界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裕仁天皇死后,年号昭和成为谥号,即昭和天皇。

值得一提的是,朝鲜王朝是中国明朝的藩属国,虽然厥后朝鲜王朝被迫臣服清朝,改用清朝年号,但实际上,朝鲜王朝私下仍然使用明朝思宗愍天子朱由检的年号崇祯,长达两百多年。直到近代,日本侵占朝鲜前夕,朝鲜王朝才弃用崇祯年号,改用日今年号。

查看详情>>
4

大清十三王朝的称呼从何而来?

大清十三王朝
大清改元
皇太极改年号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很长的系列电视剧叫《满清十三皇朝》,当时看完以后,查了词典后面的清朝皇帝列表,怎么查都是十二位皇帝,是这个电视剧演错了,还是算错了。大家是否也有疑惑呢?

先从这部电视剧谈起吧,这部电视剧得名民国时期燕北老人所著的《满清十三皇朝秘史》。这个秘史讲的是清朝十二位皇帝的故事,当然并不是正史,只是民间传说。之所以是十三皇朝是因为从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后金)开始,到清宣统帝退位,共经历十三个年号。而我们明清两代基本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一般不改元。清朝有十二位皇帝,出现十三个年号,实际上,是因为太宗皇太极在位时,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形成了清朝皇帝中唯一一个皇帝两个年号的情况。

还有一种说法,说把清朝入关并建立大一统王朝做出最大贡献的多尔衮作为皇帝看待,变成了十三王朝,实际上这么说,是不能自圆其说的。皇帝就是正式即位才可以成为皇帝,其他情况下的实权人物,即使把皇帝当做傀儡也不能算做皇帝。如果多尔衮算做皇帝,清后期的慈禧太后算不算皇帝呢?这样算的话就不止十三王朝了。

正史从来不提清朝十三王朝的事。而且能够知道清朝有十三个年号的也只能在民国以后了。因为清王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属于一个比较奇特的王朝,属于关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接近三百年的历史也留下了许多的故事和传说,以前肯定是禁忌的。清朝灭亡后,一些小说家就不可以把这些故事和传说整理写出来。而且由于清朝一个皇帝是一朝,皇太极改元前叫大金朝,改元后叫大清朝,理应算两朝,所以形成了十三王朝的情况。

清朝(包括后金)共有十二位皇帝,因为皇太极改国号并改元的情况,形成了十三个年号。故此,民间称作满清十三王朝或十三皇朝。


查看详情>>
5

李世民已安坐龙椅,为何等到第二年才改年号?

唐太宗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
贞观年李世民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正式发动玄武门之变,将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除掉,逼李渊立自己为新任太子。仅仅过了两个月,李渊便主动禅位称太上皇,将皇位让给了李世民,从效率来看已经算是很快了。不过李世民登基称帝后,直到第二年才改年号为贞观,这究竟是为何呢?实际上,李世民登基后还不能完全掌权,离他真正能行使皇帝的所有权利还有一段距离要走。

01

一般史学界认为,自玄武门事件之,李世民鱼跃龙门,成为大唐帝国实际上的掌舵人了。

但他这个舵手自己心里清楚,情况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样,一切都可以高枕无忧了。

因为实际掌权和名正言顺安坐龙椅,这中间的差别是很大的,也充满了变数。至少目前他拥有的权力是不稳固的。

那么,他真正做到名正言顺的诏令天下,堂而皇之的在太极殿办公,是什么时候呢?

在揭晓这个答案之前,我们有必要我们先将玄武门事件来一个简单地回顾。

02

公元626年六月,突厥入侵,唐高祖派李元吉率领秦王府的将领出征。这样一来,李世民手头无兵,自己变成了光杆司令。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密谋,李建成的打算是,邀请秦王在昆明池为李元吉饯行,让勇士刺杀秦王,然后再上奏父皇,说秦王暴病身亡。

收拾完李世民,他的那些手下大将一个也不能留,像尉迟敬德这类人等都给悉数活埋掉,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么隐秘的计划,被太子李建成的率更丞王晊获悉了,其实这个王晊,早就被秦王所买通,并安插在太子府的暗线,所以,他得到消息后,半夜来到秦王府,告知了这个秘密。

李世民马上召集众将士,连夜商讨对策,最后决定来个先下手为强,对太子李建成他们进行绝地反击。

03

公元626年7月2日一大早,按照日前的筹划,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人这边假扮入朝,那边早已将兵力暗中埋伏在玄武门。

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一起入朝,向着玄武门走来。当走到临湖殿的时候,察觉到情况不对,立即勒转马头,准备向东返回东宫和齐王府。

既然来了还想走,没那么容易吧!

预先埋伏的将士们一拥而上,很快就解决了他们两个。

此时,唐高祖李渊正和亲随们在海池划船。尉迟敬德身披铠甲,手握长予,径直来到李渊面前。李渊震惊的问道:“今天作乱的人是谁呀?你到这里来做什么?”

尉迟敬德回答说:“由于太子和齐王作乱,秦王起兵诛杀了他们。秦王担心惊动陛下,便派我担任警卫。”

李渊对裴寂等人说:“不料今天竟然会出现这种事情,你们认为应当怎么办呢?”

众大臣说道:“李建成与李元吉原来就没有参与举义反隋的谋议,又没有为天下立下功劳。他们嫉妒秦王功勋大,威望高,便一起策划邪恶的陰谋。现在,秦王已经声讨并诛杀了他们,秦王的功绩布满天下,我国疆域以内的人们都诚心归向于他。如果陛下能够决定立他为太子,将国家政务托付给他,就不会再发生事端了。”

李渊听了,回答说:“好!这也正是我平素的心愿啊。”

于是便传召李世民前来,抚慰他说:“近些日子以来,我几乎出现了曾母误听曾参杀人而丢开织具逃走的疑惑。”

李世民跪了下来,伏在高祖的胸前,长时间...

查看详情>>
6

原来年号都是随便取的?取年号的宗旨原来是创意?

年号怎么取
皇帝年号
皇帝年号是怎么取得

年号,汉武帝即位之后原创的一种形式。后来,形成传统,每一个当了皇帝的人,都会有那么几个年号。

有些以年号多著称,比如唐高宗,就有14个年号。有些却以年号奇葩著称,比如梁武帝萧衍,取起年号来就一个比一个放飞。

起年号,最重要的是创意。

历史上有很多的皇帝,有的只是露水皇帝,在位时间短的可怜,有的在位时间超长,长成一个老油条。但在取年号这件事上,他们都有同一个特点,那就是创意无限。

曹叡:青龙

青龙这个年号出自曹魏的第二位皇帝曹叡之手。

至于为什么曹叡会想出这么中二的年号呢?是因为那一年,发生了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

据说公元233年,正月二十三的时候,摩陂的一口水井中出现了一条青龙。二月六日,明帝亲自到摩陂观龙,并改太和年号为青龙,改摩陂为龙陂。

《水经注》记载,白沟水南迳龙城西,城西北即摩陂也,魏太和七年有青龙见摩陂井中,魏主临观,纪元曰青龙,改摩陂为龙陂。

这件事看着感觉有点玄,但传得挺真的。

当时曹叡带着一帮大臣前往摩陂看龙,正准备诏书工图写的时候,青龙就不见了。

回去之后就让文臣们写作文记录这件事情,还改了年号,叫青龙。当时的大臣刘劭写作文记载称:太和七年春,龙见摩陂。行自许昌,亲往临观。形状瑰丽,光色烛耀。侍卫左右,咸与睹焉。自载籍所纪,瑞应之致,或翔集于邦国卓荦于要荒,未有若斯之著明也。

就这样,青龙成为了吉祥物,被改成了年号。

和曹叡青龙的年号都在神兽组合的,是北魏孝明帝,他的年号有一个叫神龟。但这个年号和孝明帝元诩一样短命。在亲妈胡灵太后的毒手下,元诩享年19岁,这个年号也只存在了三年。

忽必烈:火钳刘明,那就叫中统吧

中统咋一听有点谍战片的感觉,但这确实是忽必烈的年号,他没有穿越,我也没有瞎掰。

1259年,大汗蒙哥去世。当时忽必烈还在四川,听到别人捎消息过来让他回去继承大汗之位。忽必烈觉得,我不能空着手回去呀。于是,进攻南宋。资料记载“吾奉命南来,岂可无功遽还?”。

但南宋还没有攻下,就得知有人要谋取他的大汗之位。在儒臣的劝谏下,忽必烈打算返北。同时还派人继续对南宋施加军事压力。直到南宋丞相派人来议和,承诺割地赔款,忽必烈才在当日撤兵北上。

1260年,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在即位诏书中,他自称为“朕”,封他去世的哥哥为“先皇”,并更改年号为“中统”,意思中华开统。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六百多年后的二十世纪,也出现了个“家喻户晓”的中统。

梁武帝萧衍:没有人比我更懂改年号

梁武帝萧衍这个人比较神奇。早年沉迷事业,一心只想做个好皇帝。做皇帝做腻之后,一心沉迷佛教,四次出家,大臣花几亿钱才将他赎回。

在他专心搞事业的那些年,年号叫做天监。一看就感觉这个皇帝很有抱负,搞事业的心坦坦荡荡。这个年号一共使用了18年,在这期间,萧衍起早贪黑上班,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

在这种责任担当下,萧衍就跟上班族上班上腻了一样,突然脱离三次元的世界,痴迷上了佛教。

后来,他将年号改成了“普...

查看详情>>
7

各代皇帝庙号、谥号、年号区别在哪里?

各代皇帝
皇帝年号
皇帝庙号
皇帝谥号

古代皇帝庙号、谥号、年号有什么区别?

人们在日常谈及古代帝王时,如汉武帝、唐太宗、清康熙帝等,往往把这些称谓视为同一概念,其实,其表述是不同的。称汉武帝是称其谥号,唐太宗称其庙号,乾隆皇帝则是称其年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周朝开始出现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昭王穆王开始才是谥号。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汉代开始又实行了。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唐以前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

庙号

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他时给他特立的名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年号

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为建元二年,以此类推。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当然也有特殊的,比如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正统,天顺),另外清同治原来的年号叫祺祥,后来改作同治。

总结一下,简单的说,不同时期帝王的称谓有这样一个规律,即:

唐朝以前的帝王都称谥号,比如:商纣王、周武王、汉景帝、汉武帝、隋文帝、隋炀帝等等。

唐宋时期的帝王都称庙号,比如: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宋高宗赵构等等。

明清时期的帝王都称年号,比如:洪武皇帝、永乐皇帝、嘉靖皇帝、万历皇帝、崇祯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光绪皇帝等等


查看详情>>

搜索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