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宋仁宗赵祯

发布时间:2020-05-27
1

皇帝居然被扇耳光?到底是谁如此胆大?

宋仁宗与郭皇后
宋仁宗赵祯
郭后扇宋仁宗耳光

宋仁宗是北宋诸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共在位42年。期间他励精图治,一度将北宋朝搞得红红火火,好不热闹,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蛮高的。《宋史》中就说他“为人君,止于仁,诚无愧焉”,是位“恭俭仁恕”的治世皇帝。不过凡事都有两面。就是因为仁宗的这个“仁”,也暴露出他偏于软弱内向的性格,在处理问题上往往优柔寡断,而事后又多后悔。比如我们今天说的这个挨耳光事件。

郭皇后是平卢军节度使郭崇的孙女,在当皇后的最初几年,和仁宗感情很好。二人出双入对,也算成就了一段宫廷佳话。可时间长了,仁宗便觉得寡然无味,对郭皇后渐渐有些冷落。冷了郭皇后,自有后来人。仁宗很快又有了新的情感寄托,就是美人尚氏和杨氏。郭皇后受到冷遇,将气全部撒在尚、杨二人身上;尚、杨二人既得宠,便不再把郭皇后放到眼里(“数与后忿争”(《宋史》)),对这个皇后越来越不在乎,都敢公开叫阵了。这就更加刺激了郭皇后,但此二人有皇帝罩着,她也不能把她们怎么样啊,只有自己生闷气的份儿。

要说事情来得也很凑巧,郭皇后一次偶然路过皇帝寝宫,结果听到里面仁宗正在和二位美女调笑。她本来心里就很憋闷,这下更是醋意十足,偏偏又仿佛听到二位美女“有侵后语”(《宋史》),嘻嘻哈哈的好像在说自己的坏话。郭皇后的气不打一处来,浑身哆嗦着踹开大门,直奔二位美女扑去,上去就是一顿劈头盖脸(后不胜忿,批其(尚、杨)颊《宋史》)。仁宗一看来者不善,赶忙起身护着(上自起救之《宋史》),郭皇后现在哪还听得进人劝?只顾狠命招呼,结果拳脚无眼,“误批上(仁宗)颈”(《宋史》),一巴掌掴在了仁宗脖脸上。仁宗这记耳刮子一挨上,郭皇后的手也停在了半空中。一场热闹的战争就此戛然而止。

仁宗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召开专门会议,商量废掉郭皇后。会上仁宗“以爪痕示执政”(《宋史》),舆论哗然,众皆惊诧,于是就有平时和皇后不对眼的人开始拱火:其中发言最踊跃、说话最有分量的是宰相吕夷简,他坚决支持废掉郭皇后;不过也有反对的,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范仲淹等人却不以为然,说“后无过,不可废”(《宋史》)。众说纷纭,一时僵持不下。仁宗一看大伙意见不统一,最后拍板:搁置再议。不过几天之后,仁宗摸着仍有些火辣的脸还是决定废黜郭皇后,否则这口气实在咽不下。于是下诏:免现职(皇后),另封郭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带发修道。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034年的8月,仁宗又“诏净妃郭氏出居于外”(《宋史》)。估计又想起这记耳光来了,还是气不忿,干脆让她搬出宫去住。在这记耳光下倒霉的也不止郭皇后一个,战争的另一方,尚、杨二人也没落什么好。“尚美人亦废于洞真宫入道”(《宋史》),打发去别处修行反思,“杨美人别宅安置”(《宋史》)。尚、杨二人被打入冷宫,可见仁宗对这件事还是有反思的。也充分说明他是念及郭皇后旧情的,毕竟她被废是因此二人而起。

后来“帝(仁宗)颇念之(郭皇后),(便)遣使存问,赐以乐府”...

查看详情>>
2

这位皇后开创了一代盛世,为何还是被“文人”辱骂?

刘皇后
刘皇后与武则天
宋仁宗赵祯

只有不懂历史的人才会蔑视历史人物。每一个能在浩瀚历史卷宗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其能力都远超我们想象的。至今很多人提起吕后、武则天、慈禧这几个女人就骂,这些人在网上谩骂的同时,不但暴露了他们的无知,更给世人展示了他们的肤浅和素养。吕后不仅仅是一个阴谋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吕后的改革政策,直接促成了后来的文景之治。而武则天和慈禧能在封建时代令无数男人跪倒在她们面前,仅仅是因为她们的石榴裙吗?而历史上有位女性,被历史学家这样评价:有吕后、武曌之才,而无吕后、武曌之恶……

只因女人她被黑

武则天为什么会被历史上的儒家的文人们黑成了木炭?因为武则天和她创造的时代直接打了那些鼓励将女人变成奴隶的,虚伪无耻之人的脸。看看儒家发展到程朱理学的样子和大唐武则天女权时代的样子,是不是云泥之别?为什么科技在进步而历史却在退步呢?就像某地至今流行“童婚”和“禁锢女性”一样,他们永远也融入不了当今世界的大舞台。而刘太后,这个明明开创了一个真正盛世的,历史上最优秀的统治者,没有之一,为何却被后人无限抹黑呢?我们都知道“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已经被国人成各种戏曲和影视剧重复描写。

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刘太后死后20年包拯才当上开封府尹。而且,真实的历史上不但不可能发生这种幼稚的事,刘太后也根本没必要这样做。宋仁宗是一个普通宫女生的,由身份高贵的刘太后抚养这个宫中惯例。朱棣的亲母是谁,至今是一个。对于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想法设法将女人变成奴隶的道学先生来说,没有比污蔑女性更加令他们开心的事了。只有这样,才能显得男性的伟大和正确。而看看古今中外的女人,真的是他们嘴里说的那样不堪吗?他们担心的是无法奴役女性,而不是社会的发展。

刘皇后的伟大

在整个历史阶段,中国出现了最为辉煌的“四大发明”,唐宋八大家等令后世至今自豪的东西。而四大发明里的三个都出自宋仁宗时代,而唐宋八大家里的6个也是那个时代的人,这还不算柳永和范仲淹。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帝制时代,宋仁宗时期是我国文化和科技最为辉煌是时刻。但这一切都离不开抚养和教育他的刘太后。宋仁宗即位时太小,由刘太后代为摄政。严格来说,是刘太后统治了大宋十多年。而刘太后最大的贡献不是当了十多年的“女皇”,而是她所缔造的制度和宋仁宗这个人。

刘太后不但强悍,而且选拔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最为关键的是,刘太后只管大事,一周只上朝一次,其余事情全部交给大臣和规则去做。而且,刘太后也是这样教育宋仁宗的。宋仁宗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一代封建帝王,完全是因为他沿着刘太后为她设计好的轨道所运行的。对此,读者您怎么看呢?


查看详情>>
3

身为皇帝的宋仁宗赵祯连选谁当自己皇后的资格都没有?

《清平乐》
宋仁宗皇后
宋仁宗赵祯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是,在热播电视剧《清平乐》里的宋仁宗赵祯,虽然贵为皇帝,却连选皇后的权利都没有。

这得从头说起吧。

赵祯生于1010年,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1022年,当宋真宗病逝后,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宋仁宗当时只有13岁(虚岁),朝政大权由刘太后以“垂帘听政”的方式牢牢掌握

随着宋仁宗一天天长大,转眼到了应该迎娶皇后的年龄了。皇帝的婚姻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于是朝廷专门在四川挑选了嘉州王蒙正的女儿王氏,送到京城。王氏长得非常漂亮,让宋仁宗感到很满意。可是,刘太后觉得王氏太漂亮了,担心会不利于年轻的宋仁宗,便否决了。

为了让宋仁宗死心,刘太后干脆将王氏嫁给自己前夫、银匠龚美的儿子刘从德。显而易见,宋仁宗大受刺激,始终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接下来,还得给宋仁宗选皇后呀。于是,刘太后又派人选了几名妙龄女子,送到皇宫里供宋仁宗选择。在这几名女子里,宋仁宗看上了已故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张氏,想把她册立为皇后。按照正常情况,皇帝看中谁,谁就是皇后。然而,刘太后偏偏看上了已故尚书令郭崇的孙女郭氏,并自作主张将郭氏册封为皇后,将张氏立为才人。

虽然郭氏和张氏都进入了后宫,宋仁宗还是郁闷至极。毕竟,皇后和才人,是两种不同的身份。

郭皇后是名臣之后,属于大家闺秀,照说应该稳重宽仁、贤惠善良才对,但她在刘太后的支撑下,在后宫里骄横自大,谁也看不上眼。当刘太后在世时,谁也奈何不了她;当刘太后去世后,她的好日子就结束了。

1033年,刘太后去世了。这一年以后,宋仁宗才算是真正亲政,掌握了朝政大权。宋仁宗不喜欢郭皇后,宠幸起后宫的两位嫔妃,即尚美人和杨美人。郭皇后在羡慕嫉妒恨之余,多次与尚美人发生冲突。尚美人也不是好欺负的主儿,便在宋仁宗面前讥讽郭皇后。郭皇后知道了,怒不可遏,冲上去要打尚美人的耳光。皇后和美人打架,成何体统?宋仁宗赶紧上来拉架,没想到郭皇后一不小心,打在了宋仁宗脸上。

郭皇后误打宋仁宗耳光的情节,在热播电视剧《清平乐》第6集里有所体现。

这下子闯了大祸。宋仁宗早就对郭皇后不满意了,趁此机会要废了她。不料,皇帝不能想废就废,得征求大臣的意见。大臣多数不同意宋仁宗废除郭皇后。不过,宋仁宗的理由太强大了:郭皇后一直没有生育皇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最终,宋仁宗以郭皇后没有生育皇子为由,将她废除。

这下子得重新挑选皇后了。

现在,刘太后早已不在人世,宋仁宗一定能随意挑选皇后了吧?没有的事情。

最初,宋仁宗看上了一名寿州茶商的女儿陈氏,可宰相吕夷简、枢密副使蔡齐、参知政事宋绶全都表示反对,认为陈氏的出身太卑微了,推荐北宋名将曹彬的孙女曹氏为皇后。宋仁宗无可奈何之下,再次妥协了。于是,就有了在电视剧《清平乐》里占据很大篇幅的曹皇后。

显而易见,宋仁宗的第二个皇后,也没有让他满意。好在这时候,宋仁宗有了新的宠幸嫔妃——张美人。

宋仁宗对张美人特别宠爱,在短短几年就...

查看详情>>
4

宋朝最宽厚仁慈的皇帝,死后连辽国君主都号啕痛哭

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
宋朝
耶律洪基

宋代最出名的几个皇帝中,宋仁宗无疑是人气很高的一个。宋仁宗全名赵祯,12岁登基为帝,谥号仁宗,乃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四十二年,一手创造了“仁宗盛治”,史书对他的评价是:“‘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为什么宋仁宗的历史评价那么高?宋仁宗是一个宽厚仁慈的人,史书记录了很多他宽于待人的事迹。

比如,有一次仁宗带着一大堆宫女仆从散步,每走几步,他就回头看一看,大家都不知道仁宗到底怎么了。等他们一行人跟随仁宗回宫后,仁宗屏退众人,来到嫔妃宫里着急的对她说:“朕渴坏了,快倒水来。”妃子说:“陛下为何在外面的时候不让仆从伺候喝水,而是一路忍着口渴呢?”仁宗就说:“朕回头看过了,没见着他们准备水壶。恐怕是朕一时兴起要走一走,他们忘了准备吧,要是朕叫了水喝,他们拿不出来,肯定要被处罚的。不就一口水吗,朕忍一忍就过去了,回来再喝也是一样的。”

还有一次,仁宗用餐时吃到一粒沙子,牙齿痛的要死,伺候他用餐的宫女吓得跪在地上请罪求饶,仁宗则摇了摇手,说:“千万别对外声张我吃到沙子的事,这可是死罪啊!”若是其他皇帝想喝水,想喝汤,吃到沙子,大都会选择随心所欲,而仁宗却不会首先考虑自己,而是为下人可能受到的罪责而担忧,可见他的确是仁慈到骨子里了。

对下人尚且如此仁慈宽厚,对待有才有能力的人,他就更加宽厚了。包拯以清正廉洁,断案如神而闻名于世,据说包拯言辞激动的时候,唾沫星子喷得仁宗一脸,但仁宗并不怪罪,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嘉祐年间,苏辙在科举考试的试卷中说他听说宋仁宗宫中美女有数千人,仁宗纵情声色,不理政事,俨然就是在说仁宗是个昏君。考官们都认为要治苏辙的罪,认为苏辙对仁宗恶意诽谤。仁宗却说:“苏辙一个小官,却敢直言,应该给他功名。”

还有个四川的书生做了首“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的诗献给成都太守,成都太守看完大怒,这人是明目张胆的煽动他造反呀,把书生绑起来送到了京城,听候处置。仁宗没有惩罚书生,他说:“老秀才想要做官才写诗泄愤,这么点小事治啥罪?干脆就给他个官做。”于是授其为司户参军。

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54岁的宋仁宗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宋史》记载:“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宋仁宗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时为辽国君主的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国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仁宗“仁”了一辈子,死后连外国君主也伤心不已,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