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汉语词典>拼音查词>yi开头的词语>一面之识>

一面之识怎么读,一面之识什么意思,一面之识造句,一面之识解释,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miànzhīshí

一面之识

一面之识

拼音:yī miàn zhī shí

注音:一 ㄇ一ㄢˋ ㄓ ㄕˊ

词性:成语

一面之识的意思

  • 词语解释:

    谓只见过一面,略有haO86.com认识。

  • 引证解释:

    ⒈ 谓只见过一面,略有认识。

    《宋史·范纯仁传》:“纯仁乞归许养疾, 徽宗不得已许之。每见辅臣问安否,乃曰:‘ 范纯仁,得一面识足矣。’”
    《水浒传》第八一回:“宋江道:‘ 宿太尉旧日在华州降香,曾与宋江有一面之识。’”
    《何典》第二回:“刘打鬼有个娘舅,曾与六事鬼有一面之识。”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五:“余幄奇,我无一面之识。那位‘军人’便自告奋勇,替我当了说客,而居然也就说通了。”

  • 国语词典:

    只见过一次面。比喻交情不深。《水浒传.第八一回》:「宿太尉旧日在华州降香,曾与宋江有一面之识。」《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世上如此之人,就是至亲的友,尚且反面无情,何况一饭之恩,一面之识。」也作「一面之交」。

  • 成语解释

    【解释】谓只见过一面,略有认识。

    【出处】《宋史·范纯仁传》:“范纯仁,得一面识足矣。”

    【示例】余幄奇,我无一面之识。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

    【近义词】一面之交、萍水相逢

    【反义词】莫逆之交

    【语法】一面之识作宾语;指一面之交。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一面之识

  • 一面之识:指,只见过一面,略有认识。出自《宋史·范纯仁传》:“范纯仁,得一面识足矣。”

一面之识的近反义词

  • 李自成造反的时候,曾与我有一面之识,我还赠了他一些金银。
  • 这问题或许涉及到帝国的秘密,或许与周道二人只是一面之识,因此陈将军并没回答周道的问题,而是说道,“我们出发吧!”。
  • 一面之识未为真,水用杖探知浅深;不畏猛虎三只眼,只怕人有两样心。
  • 那大哥熟悉这位高士么?莉跟他素味平生,无一面之识,大哥可不可以给我写一封荐书?
  • 王文兵轻笑间,已经认定了这只有一面之识却愿意为自己干架的兄弟。
  • 黑暗的角落里幻出一道身影,正是与武子浩有过一面之识的藏木,此刻他一改之前的阴沉,恭敬的弯腰说道“大人!”。
  • 有个霍丘知县,有一面之识,差人厚馈,魏大中直发觉出来,不肯受他玷污。
  • 柳侬不由分说拽着寇氏离开了暗房,雪依在心底长叹一声,虽然与宫嬷嬷只有一面之识,但是雪依相信她不会难为奶娘寇氏。
  • 宿太尉旧日在华州降香,曾与宋江有一面之识

字义分解

  • 读音: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读音:miàn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

  • 读音:zhī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读音:shí,zhì
    [ shí ]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f408c43ac9f408c/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