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格之言
训格之言的意思
⒈ 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
引《孔子家语·五仪》:“孔子曰: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
王肃注:“格,法。”
明钱琦《钱公良测语·导儒》:“训格之言,不得暂捨,可以鏤於骨,书於绅,染於神,薰於识。”
明赵南星《明敕赠吏科都给事中继川魏公碑》:“夫训格之言,可勦袭也;中绳之行,可假託也。”
【解释】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
【出处】《孔子家语·五仪》:“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
【示例】明·赵南星《明敕赠吏科都给事中继川魏公碑》:“夫训格之言, 可剿袭也;中绳之行,可假托也。”
【语法】训格之言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1.教导;训诫:教~。~话。~词。~了他一顿。挨了一通~。
2.教导或训诫的话:家~。遗~。
3.训练:培~。轮~。军~。
4.准则:不足为~。
5.解释(词义):~诂。
6.姓。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格子纸。方格儿布。
2. 法式,标准: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
3. 表现出来的品质: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
4. 阻碍,隔阂:格格不入。
5. 击,打:格斗。格杀。
6. 推究:格致。
7. 树的长枝。
8. 至,来:格于上下。
9. 感通:格于皇天。
10. 变革,纠正:格非。
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最近文章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f2ee043ac9f2ee0/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