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的意思
纸上谈兵
(1) 比喻夸夸其谈,不切(hao86.com好工具)实际。也比喻只是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⒈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少时学兵法,善于谈兵,以为天下无敌。尝与其父言兵事,父虽不能难倒他,但不以为然。后赵括代廉颇为将,在长平之战中为秦将白起所败, 赵卒被坑者数十万人。 赵国名臣蔺相如曾说“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后因谓空谈理论不切实际为“纸上谈兵”。亦作“纸上谭兵”。
引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三:“今日动笑纸上谭兵,不知纸上之功,即有深浅,有一二分之见,有六七分之见,有十分之见。”
老舍《四世同堂》三四:“书生只喜欢纸上谈兵,只说而不去实行。”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通常他是无时无刻不在谈着发财的门径的。但多半是纸上谈兵的淡话,只图口头上快意,决不想到实行。”
战国时赵括,擅长谈论兵法,不知变通,长平一役大败,赵军被坑杀四十万人的故事。典出《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后比喻不合实际的空谈、议论。
【解释】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书生只喜欢纸上谈兵,只说而不去实行。”
【示例】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书生之见,全是纸上谈兵。(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
【近义词】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
【反义词】埋头苦干、脚踏实地
【语法】纸上谈兵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字义分解
(1)(名)纸张;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造。
(2)(量)书信、文件的张数:一~公文。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1)(动)说话或讨论:~论|~心。
(2)(名)所说的话:高~|奇~。
(3)(Tán)姓。
(1)(名)兵器:短~相接|秣马厉~。
(2)(名)军人;军队:工农~|~种|骑~。
(3)(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4)(名)关于军事或战争:~法|纸上谈~。
最近文章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efd6943ac9efd69/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