赃污狼藉
赃污狼藉的意思
⒈ 谓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引《三国志·魏志·武帝纪》:“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汚狼藉。”
唐白居易《贬于尹躬洋州刺史制》:“中书舍人于尹躬,其弟皋謨,赃汚狼藉。”
⒉ 贓汙狼藉:同“赃汚狼藉”。
引《陈书·蔡景历传》:“﹝蔡景歷﹞以在省之日,赃污狼藉,帝令有司按问。”
《陈书·宗元饶传》:“时合州刺史陈裦赃污狼藉,遣使就渚敛鱼,又於六郡乞米,百姓甚苦之。”
因贪污受贿而名声败坏,至不可收拾的地步。
【解释】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出处】《三国志 魏志武帝纪》:“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
【示例】中书舍人于尹躬,其弟皋谟,赃污狼藉。唐白居易《败于尹躬洋州刺史制》
【近义词】赃污狼籍、赃贿狼藉、赃私狼藉
【语法】赃污狼藉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名声等。
字义分解
最近文章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eaa8d43ac9eaa8d/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