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不及夕
朝不及夕的意思
⒈ 谓早晨不能顾及晚上。极言处境危急。
引《左传·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
《资治通鉴·汉武帝建元六年》:“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向导》第199期:“长沙遇学生即行检查拘拿,生命均朝不及夕了。”
⒉ 形容生活极其穷困。
引《国语·楚语下》:“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於是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子文。”
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四》:“百官穷困,朝不及夕,尚书以下自出采樵,或饿死墙壁间,为吏兵所杀。”
宋苏轼《三槐堂铭》:“吾儕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
早上无法顾及晚上的事。形容情况危急窘迫。
【解释】形容情况危急。
【出处】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
【示例】蔡东藩《明史演义》第一回:“虽遇着几多施主,究竟仰食他人,朝不及夕。”
【近义词】朝不保夕
【语法】朝不及夕主谓式;作谓语;指生活极端贫困。
字义分解
1.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 日,天:今朝。明朝。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1. 从后头跟上:来得及。赶不及。
2. 达到:及格。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及。过犹不及。
3. 趁着,乘:及时。及早。及锋而试。
4. 连词,和,跟:阳光、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
(1)(形)太阳落山时:~阳|~照。
(2)(名)泛指晚上:前~。
最近文章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be50a43ac9be50a/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