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赐之师
拜赐之师的意思
⒈ 后三年, 秦果然出兵伐晋复仇。又败, 晋人讥之为“拜赐之师”。见《左传·文公二年》。后因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后三年, 秦果然出兵伐晋复仇。又败, 晋人讥之为“拜赐之师”。见《左传·文公二年》。后因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
引春秋时, 秦晋殽之战, 秦将孟明视被俘。获释时, 孟谓晋君曰:“三年将拜君赐。”
【解释】用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
【出处】《左传 文公二年》:“春秋时,秦晋殽之战,秦将孟明视被俘。获释时,孟谓晋君曰:‘三年将拜君赐。’后三年,秦果然出兵伐晋复仇。又败,晋人讥之为“拜赐之师”。
字义分解
1.过去表示敬意的礼节:对~。叩~。跪~。引恭敬地:~托。~访。~望。~请。[礼拜]宗教徒对神敬礼或祷告。转周、星期的别称。
2.行礼祝贺:~年。~寿。
3.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结成某种关系:~将。~师。
(1)(动)旧指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给予:赏~。
(2)(名)敬辞;指所受的礼物:厚~受之有愧。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1. 教人的人: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
)为人师。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师。医师。技师。
3. 效法:师法古人。
4. 榜样:师范。
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师弟。师妹。
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师。禅师。
7. 军队:会师。出师。
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师长。师座。
9. 一国的首都:京师。
10. 姓。
最近文章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b865243ac9b8652/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