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然无存
荡然无存的意思
荡然无存
(1) 形容原有的东西尽数失去
⒈ 全都毁坏,消失尽净。
引清顾炎武《日知录·取妻不取同姓》:“唐人最重谱牒,而五代以后,则荡然无存。”
《清史稿·灾异志二》:“五月, 万载潭埠火,市店民房荡然无存。”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十一章:“这里是敌人轰炸的重点之一……站台和车站早已被炸得荡然无存。”
原有的事物完全毁损。
如:「当今社会尚功利,重物质,昔日淳朴之风已荡然无存。」
【解释】。原有的物体像被洗涮掉一样完全不复存在。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毁坏或失去。
【出处】唐 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
【示例】圆明园昔日宏伟壮丽的景物已荡然无存。
【近义词】化为乌有、付之东流、无影无踪、烟消云散、瓦解冰消
【反义词】依然故我、完好无损、原封不动
【语法】荡然无存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字义分解
(1)(动)摇动:~桨。
(2)(动)洗涤;清除:涤~。
(3)(动)放纵、不受拘束:放~。
(4)(动)走来走去;无事闲逛:游~。
(5)(名)浅水湖:芦花~。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燃”。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1)(动)活着:生~。
(2)(动)储积:~粮。
(3)(动)保留:~疑。
(4)(动)寄放:~车。
(5)(动)心里怀有:对他~着希望。
最近文章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b498243ac9b4982/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