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的意思
出塞
(1) 古远出边塞
⒈ 出边塞。
引《史记·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攻梁,梁破则周危矣。”
唐李白《太原早秋》诗:“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清昭槤《啸亭杂录·蒋文肃入场》:“上閲其文喜之,因改今名,遂携出塞,不数载以致大拜云。”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六〇八年, 隋炀帝出塞巡视去年所筑长城,又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
远出边塞。古称远适异国,或出征外夷为「出塞」。
字义分解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1.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最近文章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b07b343ac9b07b3/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