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没不常
出没不常的意思
⒈ 出现隐没都无规律,捉摸不定。
引宋李纲《与宰相论捍贼札子》:“盖此贼非陆地群盗之比,据重湖环千餘里,出没不常。”
清戴名世《诰封光禄大夫张公墓志铭》:“湖故有寇,出没不常。”
亦作“出没无常”。 老舍《二马》十五:“她老在眼前,心上,梦里,出没无常。总想忘了她,可是那里忘得下!”
邵燕祥《第一汽车厂工地的第二个雨季》诗:“尽管风雨出没无常,我们从它手中夺取着时间。”
【解释】出现隐没都无规律,捉摸不定。
【出处】宋·李纲《与宰相论捍贼札子》:“盖此贼非陆地群盗之比,据重湖环千里,出没不常。”
【示例】湖故有寇,出没不常。清·戴名世《诰封光禄大夫张公墓志铭》
【近义词】出没无常
【语法】出没不常作谓语、定语;用于神秘的人或事物。
字义分解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1. 隐在水中:沉没。没顶之灾。
2. 隐藏,消失:埋没。没落。
3. 漫过,高过:水没了头顶。淹没。
4. 财物收归公有或被私人侵吞:没收。抄没。
5. 终,尽:没世。没齿不忘。
6. 同“殁”。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1)(形)一般;普通;平常:~识|~态。
(2)(形)不变的;经常:~数|冬夏~青。
(3)(副)时常;常常:~来|~往。
(4)姓。
最近文章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b01fa43ac9b01fa/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