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然之策
计然之策的意思
⒈ 相传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用计然之策,修之十年而国富;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用计然之策于家而富至巨万。所谓计然之策,主要指“六岁穰六岁旱”的农业循环学说,农末俱利的平籴论,以及物价观测、贵出贱取等经商致富的“积著之理”。后因以泛指生财致富之道。
引《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 计然之策七, 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於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鴟夷子皮,之陶为朱公。”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一:“出橐貲,买瘠田,募贫人佃之,教以计然之策。会有天幸,旁亩益拓,所入渐广。”
亦作“计然之术”。 明章懋《柏轩处士艾君太康墓表》:“君明计然之术,修猗顿之业,往来两浙间,未几,而貲用大饶。”
清戴名世《郑允惠墓志铭》:“年甫弱冠,即精计然之术,勤敏练习,为人又诚朴不欺,人皆信任之。”
亦省作“计然策”、“计然术”。 宋刘攽《送江淑寺丞弃官归江州》诗:“还将计然策,江上依扁舟。”
陈三立《哭梁璧元》诗:“君擅计然术,夙预富国谋。”
【解释】相传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用计然之策,修之十年而国富;范蠡既雪会稽之耻,用计然之策于家而富至巨万。所谓计然之策,主要指“六岁穰六岁旱”的农业循环学说,农末俱利的平籴论,以及物价观测、贵出贱取等经商致富的“积着之理”。后因以泛指生财致富之道。
【出处】相传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用计然之策,修之十年而国富;范蠡既雪会稽之耻,用计然之策于家而富至巨万。所谓计然之策,主要指“六岁穰六岁旱”的农业循环学说,农末俱利的平籴论,以及物价观测、贵出贱取等经商致富的“积着之理”。
字义分解
(1)(动)计算:核~|共~|数以万~。
(2)(名)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时~|体温~|晴雨~。
(3)(名)主意;策略;计划:~策|缓兵之~|眉头一皱;~上心来|百年大~。
(4)(动)做计划;打算:设~|为加强安全~;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
(5)(Jì)姓。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燃”。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1)(名)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
(2)(名)古代考试文件;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问。
(3)(名)我国曾经用过的计算工具;跟‘筹’相似。参看‘筹’。
(4)(名)计谋;办法:上~|献~。
(5)(名)姓。
(6)(名)古代赶马用的棍子。
(7)(动)用策赶马:鞭~|~马前进。
最近文章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a6c6143ac9a6c61/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