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汉语词典>拼音查词>su开头的词语>俗化>

俗化怎么读,俗化什么意思,俗化造句,俗化解释,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huà

俗化

俗化

拼音:sú huà

注音:ㄙㄨˊ ㄏㄨㄚˋ

结构:(左右结构)(左右结构)

俗化的意思

  • 词语解释:

    1.习俗教化。 2.通haO86.com俗化。
  • 引证解释:

    ⒈ 习俗教化。

    《汉书·董仲舒传》:“子大夫明先圣之业,习俗化之变,终始之序,讲闻高谊之日久矣,其明以諭朕。”
    《南史·儒林传论》:“自梁迄陈,年且数十,虽时经屯詖,郊生戎马,而风流不替,岂俗化之移人乎。”
    宋曾巩《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行之以渐,循之以久,如是而俗化不美、人材不盛、官守不脩、政事不举者,未之闻也。”

    ⒉ 通俗化。

    朱自清《论雅俗共赏》:“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

  • 国语词典:

    风俗教化。

  • 词语翻译

    德语
    säkularisieren (V)​
  • 网络解释:

    俗化

  • 基本解释
  • sú huà ㄙㄨˊ ㄏㄨㄚˋ
  • 俗化
  • (1).习俗教化。《汉书·董仲舒传》:“子大夫明先圣之业,习俗化之变,终始之序,讲闻高谊之日久矣,其明以谕朕。”《南史·儒林传论》:“自 梁 迄 陈 ,年且数十,虽时经屯詖,郊生戎马,而风流不替,岂俗化之移人乎。” 宋 曾巩 《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行之以渐,循之以久,如是而俗化不美、人材不盛、官守不脩、政事不举者,未之闻也。”
  • (2).通俗化。 朱自清 《论雅俗共赏》:“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
  • 这既是透脱胸襟和活法精神的折射,又是整个诗坛俗化趋势的反映。
  • 汤惠休与鲍照的诗风主要表现在“俗”上,诗歌趋向俗化,更接近于大众。
  • 真正做到保险条款的通俗化,实非易事,需要各保险经营机构下力气、用工夫,踏踏实实地做工作。
  • 但是方家术士们将其神秘化,形而上地任意套用,造成许多矛盾百出的漏洞,使之庸俗化,从而变得毫无情义。
  • 在波普看来,通过知识而自我解放这一观念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即从它的思想渊源来看,它是一种培根式的信念,一种科学世俗化的信念。
  • 谈到当前历史小说创作的整体情况,孙皓辉认为,当前最主要的问题一是创作理念的阴谋化、卑俗化,二是历史观的陈腐性。
  • 恭贺新喜变成了奉送红包,就把人际关系给庸俗化了,好像不送钱就不能表达自己的祝福。
  • 其翻译生涯中最伟大的贡献,便是以通俗化的策略,把深奥难懂的中国儒道经典文化,生动地传播到西方世界。
  • 角象征警告老底嘉世俗化与妥协的勇敢的声音。
  • 延安大学历史学者谭华说:“只有我们不使传统庸俗化,只要我们坚持并不违背这种精神,商业化也可能成为好事。”。

字义分解

  • 读音:sú

    (1)(名)风俗:世~|习~。

    (2)(形)大众的;广泛流传的:~话|~曲。

    (3)(形)庸俗:粗~|脱~。

    (4)(名)指没出家的人:还~。

  • 读音:huà,huā
    [ huà ]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

    4. 习俗,风气:有伤风化。

    5. 特指“化学”:化工。化纤。化肥。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86d9843ac986d98/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